(完整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时作业新人教_第1页
(完整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时作业新人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课沁园春长沙 第 1 课时导学与探究 基础檢理 2 辨形组词 酋 超 遒 3 词语释义 漫江: 百舸: _ 寥廓: _ 苍茫: _ 百侣: _ 峥嵘: _ 风华正茂: _ _ 挥斥方遒: _ 4 近义词辨析 (1)寥廓辽阔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辽阔:形容原野或水面非常广阔。 例句: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科学、文明的种子播撒到 _ 的田野乡村, 百舸( ) 浪遏飞舟( ) 鱼翔浅底( 方遒( ) (2)给多音字注音 看守 尽看工 看见 尽 ) 漫江碧透( 寥廓( 劲 干劲 劲敌 度 度过 揣度 1 字(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百侣曾游( 峥嵘( ) 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在

2、“三下乡”活动中大有用武之地。 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 _ 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 白云,俯瞰镜泊湖“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2)意气义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例句:温州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与 _ ,这是温州人在残酷的商海拼搏中最具优势的 人文与个性特点,再加上温州人具有或薄利多销, 或大大让利的聪明和气量, 都使他们在商 场上屡屡得手, _ 风发。 一、整体感知 1上阕一个“看”字统领哪几句?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景? 2下阕一个“忆”字领起

3、下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词人给出上阕“谁主沉浮”的答 案了吗? 二、深层探究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怅”原义是失意,此处应是失意吗?这一 句与前面写秋景有什么关系? 4毛泽东留给后人一卷雄伟的诗词,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他利用 旧体诗词的形式,写下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请仔细品味本词最后三句, 体会其中所蕴含 的时代气息。 5在这首词中,作者用词精妙、传神,语言极富表现力,试举例说明。 6“自古逢秋悲寂寥”,文学作品中的秋景不少是萧条、肃杀的。请你举出一些悲秋 的诗句,然后思考一下,本词描写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 三、技法迁移 情景相生 文本回顾 这首词上阕虽

4、着重写景, 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四周枫林如火的 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 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 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这是情由景生。 下阕虽侧重叙事抒情, 但也有情中景。那就是“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形象地显示了 当年的豪迈气概和战斗精神,并反映了现实,评价了生活。 技法点拨 情景相生,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手法。有借景抒情、景中寓情、移情入景、触

5、景生情、情景交融等不同的说法。其特点是情随景生,情景相间, 以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 术境界。就情和景的关系而言,往往是密切结合的。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 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则进一步指出:“- 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景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情景分写,另一种是寓情于景。 情景分写。在一首诗词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界限很清晰, 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立 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是情景一致,情景结合。 寓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则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四句

6、诗全是写 景,但在写景中,寄托着作者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以及向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情感。 我们在写景抒情时,可以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也可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从衬托的关系讲,前两种可以看作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反衬。 写作练习 运用情景相生技法,以“我眼中的秋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第 2 课时测试与反馈 (分值:60 分) 、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 1 . 下列词语中, 上阕(qu )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沁人心脾(q i n) B 遒劲(qi u ) 峥嵘(zh e ng r o n g看护(k a n) 百舸争流(k e) C 重阳(ch o n

7、 g )石石(ji e) 中伤(zh o ng )浪遏飞舟(e) D 逶迤(we i y i )气魄 p o) 尽管(j i n) 稠人广众(ch o u) 2 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火势蔓延 漫无边际 B 苛政如虎 百舸争流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300 字的短文。 C 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天下苍生 满目疮痍 D 鱼翔浅底 安祥自在 材料翔吉祥如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 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B. 登上仰慕已久的

8、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 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 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 . 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 目前的 10分钟缩短至 1 分钟,缩短了 10 倍。 B. 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 尊重和珍惜,以及

9、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C.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 中华民族坚强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D. 社会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 0K 等 19 项体育活 动,并将 20 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二、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58 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10、,浪遏飞舟? 5这首词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 (4 分) 答: _ 6在“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 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4 分) 答: _ 7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 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 是铺叙, 也就是古 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6 分) 答: _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青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 (4 分) 答: _ 三、类文阅读(2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910 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

11、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 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9联想与想象是诗词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 了什么? (4 分) 答: _ 10. 词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6 分) 答: _ (二)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 1112 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

12、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1. 概括本词写景的特点。(4 分) 答: _ 12“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6 分) 四、语言运用(10 分) 13某班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 请你做主持人, 现请你写- 营建良好的环境氛围。不少于 150 字。(5 分) 答: 一个开场白, 用来渲染气 14.在这诗一般的季节里,老师想为你们编一本青春心语集锦 ,书中主要收集你们 以“为了青春的闪光”或“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为主题, 思想上迸出的火花或情感中溅出 的汁液。希望你们能鼎力支持,奉献一句或蕴含哲理,或展示个性,或激情飞扬,或诚挚恳 切

13、的心语。(5 分) 你的心语: _ 答案解析 第 1 课时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 gg e I u man xi a ng qi u zh e ng r o n 範 li a o ku o (2) k an k an j in j in j in j i ng d u du o 2. 沁园春 分泌惆怅稠密万户侯时候遏止竭力酋长遒劲 寥廓姓廖 3. 满江 许多船。舸,大船,文中泛指船只 指宇宙的广阔。 旷远迷茫 很多的伴侣。侣,文中指同学 不平凡,不寻常 风采才华正盛 奔放有力 4. (1)辽阔 寥廓 (2)义气 意气 文本互动 3. “怅”字,原义是失意,但我们结合全词来思考,毛泽东对祖国

14、江山的无限热爱和 强烈的革命责任心与使命感,使我们自然会得出这里的“怅”字其实是一种由沉思而慷慨激 昂的思绪。 面对秋景和苍茫大地, 一下子问出“谁”是大地的主宰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自然 不同凡响,自然界中的万类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 显示自己的生命力, 何况我们 1. 2.忆一 峥嵘岁 月图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答案:同 学少年 中流击 I 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类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进取,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进行革命斗争。 4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 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

15、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 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浪潮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表达了 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5. 精妙用词 表达效果 万 与出了山之多,摹写出群山叠嶂之态。 遍 写出了红之广,描绘出红色的彻底。 层 表现了树林的重重叠叠。 染 活画出树林在秋天特有的壮美景色。 漫 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 争 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奋进的气氛。 击 准确地描写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矫健以及勇猛的雄姿。 翔 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

16、旋的情态。 6.文学作品中的秋景很少有朝气昂扬的,像“秋风秋雨愁煞人”“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等等,都有凄凉、萧条之意。而青年毛泽东眼中的秋,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 生机勃勃的美,一种催人奋发、给人以力量的美。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充满 生机的。虽然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惆怅、 沉重的心情,但他笔下却没有一般旧体诗词 中的肃杀和伤感。这与“风急天高猿啸哀” “枯藤老树昏鸦”等在意境上是不同的。 写作练习 示例 秋晨 秋天来了,除了金黄的落叶,我还注意到,早晨的天空是那样多彩,那样美。 向远处眺望,树木已没有了夏日繁茂浓密的叶子, 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刺向天空。 姿态 各异的

17、逆光的黑色身影沿地平线一字排开, 层层叠叠。再远处依稀能辨别出是城市的繁华地 带,高大的建筑群静立在清晨紫色的雾霭中, 还在沉睡,只留给我朦胧的几何剪影。太阳还 未完全升起,坐在车上不时能从建筑的缝隙间瞥见它红红的脸庞, 更多的则是看见它红色的 光芒从远处的楼群后方喷薄而出, 将树木的剪影照得愈发黝黑,也衔接了那片模糊的带着雾 气的紫色。太阳的光芒由下到上过渡到黄色, 对天空发出了第一声问候, 接着一层一层过渡 到了天空最根本的颜色一一蓝色。我抬起头, 看见一片纯净的深蓝色天空, 而此时,夜的面 纱还未完全退去。没有星星,没有云朵,天空清澈而深邃,而天边渐变的色彩像彩虹一般, 美丽得令我着迷。

18、此时的天空不像夏日的中午一一虽然明亮却过于耀眼; 也不像冬日的午后 灰蒙蒙一片,太阳只是云层后一个模糊的光环,令人感到沉闷。此时的天空是美丽的, 令人愉快的。 这是个灿烂的早晨, 只有秋天才能看见如此美好的景象。 夏天,日出太早,不能看到那 美丽的瞬间;而冬天,日出太晚,又常常被大雾笼罩,模模糊糊;至于春天的早晨,日出更 是常常伴随着风沙而来。只有秋天,早晨的天空色彩这样温和、纯净,美得这样绚烂、醉人。 我看着天边静静流淌的七彩光芒,仿佛一直这样看着,看着, 就能融入其中,在那温暖而美 好的光芒里安静地睡去。 我是如此喜爱这片天空, 甚至想伸出手去,捧一捧灿烂的阳光,让 它在我的手心里跳动,绽

19、放;或是摘下一小片多彩的天空,把它挂在我的窗前,看看它是否 会像风铃一样随风起舞,丁冬作响。 我一直看着天空,那些色彩没有变化, 一层一层相互交融沉淀在天边, 树木的身影不曾 随风摆动,包围着楼房的紫色雾气也不曾散去, 仿佛时间已经凝固在了那里, 没有城市的喧 闹,没有来往的嘈杂的人流,没有刺目的太阳,更没有反光的玻璃幕墙或红的、白的扎眼的 高楼,天空是秋晨的主角,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美。阿波罗的黄金马车即将启程, 夜之女神 将要收起她缀满钻石的华丽裙裾, 就在这昼夜交替之时, 我感受到了天空的多彩, 天空的美。 看着那样绚丽多彩的天空,我深深地感到,今天将会是美好的一天。 第 2 课时测试与反

20、馈 1. C A 项“空”读 ko ng ;项“看”音 ka n, “舸”读ge;D 项“尽”读 j i n。 2. B A 项“轻歌慢舞”中的“慢”应为“曼”, C 项“苍海桑田”中的“苍”应为 “沧”,D 项“安祥自在”中的“祥”应为“详”。 3. D “风华正茂”不能修饰“学习和生活”;“指点江山”是评说国家大事;“豆 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使用对象错误。 4. C A 项“缩短了 10倍”的说法既不通,也不符合数学表达法。 B 项“保持以 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成分残缺,改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 以及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D 项的“拼图”、“卡拉 0K

21、 与“体育活动”明显不一致, 有 些也不是活动。 5. 上阕写暮秋景色,“红遍”和“尽染”两个词中的“遍”和“尽”字,突出了秋色 之深。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中选用的意象的理解。 解答时要紧扣“秋色之深”,从上阕写景的 语句中筛选出描写景物“程度”的副词。 6“击”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翱翔的样子,给人以力量感;“翔”字准确 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眼”的分析。所谓诗眼,即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这个 字一般是动词。这里虽然是词句,在这两句中“击”和“翔”也起着诗眼的作用。 7词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后回忆了“同学少 年”的激情岁月。这样写,使词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 气氛。 解析 “赋”往往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直接抒情、叙事。在这首词中,这两组排比 语句,还具有营造气势、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的 青年英雄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把握。可以采用“摘引法”,从词中找 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