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小窍门》_第1页
《购物小窍门》_第2页
《购物小窍门》_第3页
《购物小窍门》_第4页
《购物小窍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购物小窍门 设计:王燕(江汉区惠康里小学) 审稿:陈峰(江汉区小学教研室)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购物小窍门。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商品广告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虽然每天都要和商品、商店打交道,但多数时候是在家长的指引下,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淡薄,购物时不文明的现象比较普遍,还经常被某些生意人坑害。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还不成熟,消费比较盲目,对商品的质量好价格缺乏必要的关注,欠缺有关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薄弱,不知道如何保护自身的消费权利。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

2、是: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教学难点是:具有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设计思路 1. 通过调查、比较同样的商品,价格会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了解一些购物窍门,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 2. 从体验活动中明确该如何去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懂得自觉遵守购物中的行为规范。 3. 睁大眼睛,分辨虚假广告,懂得买东西要擦亮眼睛。 4. 回忆自己不愉快的消费经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应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能力目标: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购买简单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备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教学难点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生活中的各种广告 学生准备:查找某种商品在不同商店或超市的价格;收集商品广告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 比一比 1. 课前老师请大家做了一个小调查,让大家任选一件商品,查一查在你们家附近不同商店的价格,并做好记录,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调查情况。 (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 通过这些记录,你们发现什么问题吗?( 学生交流发现的问题) 3. 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 小组讨论交流:进货

4、渠道不一;商品质量不一;所在地段不一;包装的式样;促销手段;季节变化等) 4. 小结:大家都很聪明,以后购物消费,咱们得货比三家,看价钱。(板书:货比三家) 5. 大家在商店购物时,有没有听到过一些这样的俗语(出示:童叟无欺;一分钱一分货)你们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 6. 师:其实这些俗语告诉了我们不少买东西的小窍门呢!(板书课题:购物小窍门)那么在购物的时候还有哪些小窍门呢?(课件:食品安全标志)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经历) 7食品包装上有这个标志,就说明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加工环境符合国家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对部分食品实行了产品质

5、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只要看到包装上有这个标志,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买了。 8 出示课件:根据包装袋上标识辨别食品是否能安全食用。 9. 小结:(课件)像我们学校门口的小摊上的食品很便宜,很多同学都会去买,可多数是“三无食品”,食用后有损我们的健康,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还是对它们望而却步吧!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比较同样的商品,价格会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了解一些购物窍门,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 活动二试一试 1. 刚才大家一起说了许多购物的小窍门,那我们现在就试试吧,看看谁才是真正聪明的消费者。 (情景模拟:今天是周日,你的父母要加班,中午不能回来了。妈妈给了你10元钱,让你解决自己的午餐,你还得买

6、下周学习用的尺子和日记本。除此以外,你是个小馋猫,还要买些零食来解解馋。怎样合理分配这些钱呢?这就需要各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请各组选出三名代表来购物。我们要找四个收银员,谁愿意?你想吃什么,快告诉你们的代表。在买东西时可要注意看呀,时间最长不超过四分钟。(音乐) (生分小组模拟购物,讨论最经济的购物方式) (分组汇报购物方式,教师予以肯定) 2小结:看来,花钱买东西还真有不少学问呢!我们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一定可以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3情境辨析:看看这些消费者在购物时的表现-随手乱扔不需要的东西;随意拆开包装袋;付款插队 (生交流) 4. 小结:希望每个人在购物中学会合理消费,做个文

7、明的消费者。(板书:合理消费) 【设计意图:从体验活动中明确该如何去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懂得自觉遵守购物中的行为规范。】 活动三辩一辩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课件:两则电视广告)看了这两则广告,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2 好的广告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能帮助人们买到称心的商品。但是有时候这广告也害人不浅。(教材63页两则广告) (学生交流感受) 3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虚假广告? (学生交流有关事例) 4.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制造、散播虚假广告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5. 交流平时的购物中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 (课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部分条款)

8、6. 小结:同学们,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应该问商家索要发票。当你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时,可以要求商家给你调换、修理,如果修不好就可以退货。当你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时可以直接要求商家给你退货。另外你还可以通过打12315举报电话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板书:维护权益)希望同学们以后买东西的时候,能用上我们所学到的购物小窍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愉快购物,健康生活! 【设计意图:睁大眼睛,分辨虚假广告,懂得买东西要擦亮眼睛;回忆自己不愉快的消费经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板书设计购物小窍门 货比三家 合理消费 维护权益谣言:吃太咸了会得病?导语:“人体每日摄入食盐不应过多,否则易患多种疾病。”这

9、是真的吗?吃太咸了会得病?一、网友评论:1、网友:冰冰 23 岁行政助理我就是一个”重口味“的人,但身体很健康啊!我就是一个特别爱吃咸的人,什么咸菜、咸烧饼都是我的最爱。大家都说吃太咸对身体不好,可我一点没这么觉得。前几天我还到医院去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吃咸不会得病的!2、网友:小帅 34岁 销售邻居家大爷常年吃太咸,结果得了心血管病。邻居家有个大爷经常吃咸的东西,大家都劝他不要吃这么咸,可他就是不听。后来他被检查出了心血管疾病,我想这和常年吃咸有很到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二、专家解答:1、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10、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现在每人每日食盐约12克、美国提倡的人均2.3克/天宽松了许多。2、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营养专家原表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三大原因之一,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古人就知道“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即多食咸会影响血液和血液循环,伤及骨骼,并使心功能受到抑制。盐摄入平均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就分别增加2.0mmHg和1.2mmHg。“有的人以为不吃盐没力气,这是没有道理的。”专家表示,人对钠盐的依赖,只是长期以来味觉适应了高盐。除此之外,吃盐还包括酱料、酱油、零食里的盐,因此不放盐放酱油的做法,也同样会摄取盐分。我们正常人钠的摄

11、入量和排出量时刻处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而且钠的排出主要通过我们的肾脏。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摄入过多的盐分,钠的摄入量就会增加,这就给肾脏排除钠的功能增加负担。如果摄入钠的量过多的话,为了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也为了保持钠在血液中的浓度不变,就需要多喝水,不过水喝太多的话就会使得血液中的水分有所增加,这就形成了“水钠潴留”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好比一个装满水的气球,水越多的话,气球产生压力就会越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这就是吃得太咸会引发高血压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钠在作怪。与此同时,如果血容量过大,加重心脏负荷,再加上自身的血管狭窄的话,就有引发冠心病的可能。吃太咸还可能给身体带来多种疾病3、吃太咸还可能给身体带来多种疾病。 肝肾疾病。摄入过多盐会超过肝肾代谢的承受力,加重心血管压力,血压越高,肝肾血流量越少,肝肾功能损害越大,易导致慢性疾病。呼吸道炎症。高浓度食盐不仅抑制呼吸道细胞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还会减少唾液,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难以抵抗病毒感染。胃癌。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一些腌菜、盐渍食品中所含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易致胃癌。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