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课件_第1页
四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课件_第2页
四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课件_第3页
四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课件_第4页
四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建议长清区实验小学长清区实验小学 王益群王益群第五组教学内容第五组教学内容单元导读单元导读17 长城长城18 颐和园颐和园19 * 秦兵马俑秦兵马俑课文:课文: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口语交口语交际际习作习作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宽带网宽带网我国的世界遗产训练重点训练重点关于关于“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其方法的引导体现在:其方法的引导体现在: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2 2黄山奇石黄山奇石课后想想说说:想一想课后想想说说:想一想“天狗望天狗望月月”“”“狮子抢球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

2、挑一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第一次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奇石的名字,展开想象,块说一说。第一次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奇石的名字,展开想象,这种想象只停留在图画的层次,由奇石的名字,想象奇石的这种想象只停留在图画的层次,由奇石的名字,想象奇石的样子。样子。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2 2古诗两首古诗两首课后泡泡语:课后泡泡语:“读了读了宿新市徐公宿新市徐公店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一个故事。你呢?,看了插图,我能编一个故事。你呢?”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诗句,借助文字、插图,想象诗句中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诗句,借助文字、插图,想象诗句中的画面。将诗的内容想象成一个故事。由图到故事,想象的范围进一步将诗的内容想

3、象成一个故事。由图到故事,想象的范围进一步增大。增大。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1 1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文中的泡泡语:文中的泡泡语:“我好想看我好想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到了这样的情景。”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想象情景。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想象情景。情景情景 情境情境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1燕子燕子文中泡泡语:我能想象出文中泡泡语:我能想象出“赶集似的聚拢来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的景象。3荷花荷花课后第三题: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课后第三题: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课后第二题:我

4、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课后第二题:我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依然是对依然是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情景”这一这一方法的反复巩固。方法的反复巩固。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单元导读: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第一组的单元导读: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1观潮观潮课后第二题;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课后第二题;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前”“”“潮来潮来时时”“”“潮头过后潮头过后”的景象,在交流读后的感受。的景

5、象,在交流读后的感受。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阅读提示:课文阅读提示:“读了读了观潮观潮,我们仿,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下面这篇课文写的是雅鲁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下面这篇课文写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它又将给我们展现怎样的画面呢?认真默读课文,藏布大峡谷,它又将给我们展现怎样的画面呢?认真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想象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峡谷。”4*火烧云火烧云课文阅读提示:课文阅读提示:“认真读读课文,随着课文的描绘,认真读读课文,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

6、多变的形态,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我的发现”:读描写景物的文章,边读边想象,:读描写景物的文章,边读边想象,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写人或记事的文章,往往也能在头脑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写人或记事的文章,往往也能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中浮现画面。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导语中提出第一组单元导语中提出“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第五组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了第五组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了“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认

7、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境文中描写的情境”。19课课“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再次提出中再次提出“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21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泡泡语:我仿佛看到了泡泡语:我仿佛看到了“雨后春笋雨后春笋”的画面。的画面。23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课后第二题:我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后第二题:我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描绘的画面。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描绘的画面。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课后第三题: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课后第三题: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

8、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过结合泡泡语、课后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过结合泡泡语、课后资料、联系生活实际、事例、课文内容,抓料、联系生活实际、事例、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住关键词语的方法,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语文园地五中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教参中是这样描述的:引导教参中是这样描述的: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事物作比照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

9、读者,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为四年级下册引导学生为四年级下册引导学生“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这一训这一训练项目作好铺垫。练项目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认识本组生字认识本组生字23个,会写个,会写2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盘旋、盘旋、城砖、城墙、屯兵、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城砖、城墙、屯兵、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培等词语。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0、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这一目标是根据这一目标是根据2011版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识字与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制定的:写字目标制定的: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

11、摹正楷字帖。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落实了这一目标落实了课标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1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意上的作用。【这一目标落实了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这一目标落实了课标中第二学段

12、阅读目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长城课后题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长城课后题中也有体现: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中也有体现: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颐和园中泡泡语:我们来体会体会。颐和园中泡泡语:“慢慢地慢慢地滑过滑过”中的中的“滑滑”字用得真好。单元导读中:认真阅字用得真好。单元导读中: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3、,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发探究中国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兴趣。的兴趣。 【这一目标落实了这一目标落实了课标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4能初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本组课文分析,组课文分析,长城长城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

14、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颐和园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兴趣;的兴趣;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5. 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阅读课文,想象

15、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一目标落实了在单元导语的学习要求:阅读课文,想这一目标落实了在单元导语的学习要求: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17长城长城课后第三题: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我们来课后第三题: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体会体会。18颐和园颐和园课后第二题:我们来讨论一下:课后第二题:我们来讨论一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出来?18颐和园颐和园课

16、后第三题:长廊、佛香阁、昆明课后第三题: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一样。19*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导读: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导读: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这一目标落实了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这一目标落实了课课标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第二学段阅读目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6. 搜集与中国的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有关的图片、诗

17、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进一步感受故事、传说,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魅力,提高文物保的魅力,提高文物保护的意识。护的意识。【这一目标的制定首先来源于单元导语:如果有条件,还这一目标的制定首先来源于单元导语: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搜集与我国的可以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有关的资料。然后在长城长城课后选做题:我想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课后选做题:我想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资料。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五中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都有要求。中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都有要求。】7. 7. 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自选内容、学习导游词的格式

18、和写法,会写导游词,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自由表达、自主习作。【目标的制定源于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提出的习作的要求:目标的制定源于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提出的习作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8. 8. 背诵背诵颐和园颐和园中喜欢的段落。积累精彩的词、句、段,中喜欢的段落。积累精彩的词、句、段,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这一目标的制定,首先是依据这一目标的制定,首先是依据颐和园颐和园“颐和园的景美,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部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

19、地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分背下来。”以及语文园地以及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日积月累”栏目。同时栏目。同时课标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 “ “8.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 9养成读书看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40万字。万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1.认识本组生字认识本组生字23个,会写个,会写2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盘旋、盘旋、城砖、城墙、屯兵、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城砖、城墙、屯兵、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培养正等词语。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发探究中国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兴趣。的兴趣。 3.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