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舞曲中运弓技巧的联系与运用舞蹈学专业_第1页
风笛舞曲中运弓技巧的联系与运用舞蹈学专业_第2页
风笛舞曲中运弓技巧的联系与运用舞蹈学专业_第3页
风笛舞曲中运弓技巧的联系与运用舞蹈学专业_第4页
风笛舞曲中运弓技巧的联系与运用舞蹈学专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页 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风笛舞曲中运弓技巧的联系与运用摘 要低音提琴属于弓弦乐器的一种,也被称作大贝司或者是倍大提琴,低音提琴的外形较大,音色低沉,在乐队演奏中,是基本节奏的基础,更是音响支柱。低音提琴的演奏是注重表演技巧和技能的表演艺术,不单单是音乐旋律的演奏,而是通过旋律、音响和节奏等元素将音乐艺术中蕴含的深层内容展现给观众,从而实现演奏者和观众精神上的共鸣与交流。艺术的体现应表现为适度。拉琴需要放松更需要用力,这个力的掌握需要正确的练习与感受。同时演奏姿势的正确也是充分发挥演奏技巧的要素。关键词: 低音提琴,运弓,演奏技巧ABSTRACTThe bass is a

2、kind of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also known as the big bass or times cello, double bass shape is bigger, timbre, low in the band, is the basis of the basic rhythm, acoustics pillar. Bass performance is focus on performance 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performance art, not just the music melody, but th

3、rough melody, rhythm and sound element will contain the deep content of music art show to the audience, so as to realize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of spiritual resonance and communication. The expression of art should be moderate. It takes more effort to relax, and the mastery of this force requires c

4、orrect practice and feel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rect posture is also the key to the full play skill.Key Words:Double bass, bow, playing skills.目 录 绪 论1一、低音提琴的发展1(一)低音提琴的简介1(二)低音提琴的特性3二、低音提琴的持弓与运弓3(一)正确持琴和持弓的重要性11.持琴32.持弓4(二)运弓的重要性3三、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61.换把32.平弓43.揉弦3结 论7参考文献8致 谢9附 录10第 5 页 绪 论低音提琴

5、是一种演奏难度极大、音色非常有特色的乐器。因为低音提琴体型较大,音色深沉浑厚,所以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非常专业的音乐素养,演奏技巧的熟练,才能将低音提琴完美驾驭。低音提琴的表演是一门注重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艺术,同时也是试听结合、个人情感、思维意境和联想的综合心理过程。音乐知识和扎实专业的演奏技是演奏者的必备条件。低音提琴是西洋四大乐器之一,虽然大贝司的出现较早,但是和其他西洋乐器相比,低音提琴总是被忽略。主要是因为十八世纪前,它充当的是伴奏性乐器,所以没有被重视起来。直到低音提琴在维也纳音乐会上参与了独奏,这才使其在提琴协奏曲中的演奏被重视起来。发展到现今,低音提琴已经成为管弦乐队演奏低声部的支

6、撑,而且对乐团的演奏发挥起着控制作用。一、低音提琴的发展(一)低音提琴的简介低音提琴最早流行于巴洛克时期,也被称为大贝司或倍大提琴,是由古代弓弦乐器低音维奥尔琴发展而来。在最初期,因为外形笨重,琴弦较粗,所以低音提琴在演奏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只有在像教堂这样大空间环境里才能使用它,所以低音提琴使用的范围比较受限。由于低音提琴体积庞大,琴弦比其他弓弦乐器更加粗大,因此演奏起来不太容易;但其乐器本身构造的条件决定了低音提琴具有独具特色的音乐魅力,音色低沉,共鸣音效果十分惊人。因为其音域最低,所以在各类乐团中充当音响的支柱和节奏的基础,在乐团中经常演奏持续的长音,使得整体的音响更为饱满。从巴洛克时期

7、发展到古典时期,大多数优秀的作曲家都无份拥有为低音提琴谱曲的机会。最初是贝多芬结识了一位低音提琴演奏家,受到极大的启发,便在交响乐中大胆使用低音提琴。随后像马勒、瓦格纳、拉威尔等著名作曲家都开始重视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所以低音提琴的独奏曲目变多,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改编为大贝司曲谱,巴赫为大提琴创作的无伴奏组曲,都被移植到低音提琴上来,使得这些成为独奏的经典曲目。目前协奏曲就有两百多部。(二)低音提琴的特性 低音提琴属低音乐器,音色醇厚低沉,具有独特的韵味。同时它也是提琴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振动最难的乐器。演奏时它的音色低沉而柔和,还能够演奏出泛音。是支撑整个乐队音响的全部分量最低沉的低

8、音声部。当进行拨弦演奏时,其厚重感也是其他弦乐无法比拟的。演奏低音提琴以慢奏为佳,尤其是进入到高音阶段的时候,所演奏出来的乐曲声会让听众为之动容。在演奏过程中,使用低音谱号,即便是演奏到高音阶段,演奏中也会比乐谱低一个八度。在乐团表演中,低音决定着和声的性质,因此低音提琴发挥着演奏基础的作用。低音提琴定弦方法复杂,与其它的弦乐器有所不同。目前通用的是四弦四度定弦:从高到低 G, D, A, E。在演奏独奏曲目时,音高要比弦乐队的音高还要高大二度,要将定弦提高大二度,即A-E-B-#F。为了求得最低音与大提琴的八度关系,欧美的交响乐队都力争至少将低音提琴的最低音扩展至Kontra C。随着低音提

9、琴发展趋势,逐渐由伴奏转向独奏,在定弦上要调高大二度,因为琴弦的张力有所增大,所以音域会提升,那么随着琴弦的敏感度加大,音乐震动的频率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虽然记谱的时候,和普通的记谱一样,在谱面上也不会将音高体现出来,但在实际演奏中,却要调高大二度才可以定弦。目前弦的张力问题通过制琴技术发展也已解决。二、低音提琴的持弓与运弓(一)正确持琴和持弓的重要性 在演奏低音提琴中,持琴和持弓算是基础上的基础了。正确的持琴姿势和持弓不仅能够在体力上进行节省,更能在运弓和技巧的表达上能够更加轻松流畅,这会让演奏者能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保持良好的演奏状态。1.持琴低音提琴有两种演奏姿势,站立式和坐奏式。虽然这两种

10、演奏方式演奏者身体形态不同,但相同的是演奏者要使身体和与琴合为一体。站立式演奏,双脚分开与肩平行,将身体的重心均匀的放在两脚上,身体与琴身的接触面不用过大,更不应该将整个身体靠在琴板上,应该把琴的上半部的背板与侧板的连接部,靠在左胯股内侧。切记不能伏琴上。坐式持琴,要注意不能把身体的重心全部放在后面,身体要前倾,得到琴的一定支撑,这样能够让左右放松出来,以便更好的演奏,全身心的投入。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也不会感到疲劳。无论哪种演奏方式都应该是放松自然的来演奏,这样才能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演奏中。2持弓低音提琴的持弓大致分为“抱拳式”和“捏指式”两大类。运用比较多的有两种方法:最初低音提琴持弓是手心

11、向里,呈抱拳式,此持弓法多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使用,习惯上称德国弓,也就是俗称的大弓。后来在法国,人们降低了吗,马尾箱的高度,采用大提琴的握弓法,但把拇指放在马尾箱下面,这种方法成为法国弓,俗称小弓。这两种持弓的方法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小弓的持弓方法比较接近大提琴的持弓方法,看起来相对美观。小弓的持弓方法是:拇指的指尖顶住马尾箱的左上方,其他四个手指在弓杆的根部上方依次均匀排开,四个手指的指尖下方的第一个关节靠近弓杆,手掌及每个手指放松,保持手掌和弓杆之间的弧度。从演奏运弓上来说,也要比大弓灵活,更轻松一些。在乐队中演奏速度较快或者运弓技巧交替频繁的时候,多用小弓来演奏,这样演奏起来不易发生停顿,

12、能够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情感,完美的演奏出作品。德国弓也是我们俗称的大弓,大弓保持了人体的自然状态。弓杆和手臂形成了一个双重直角,运弓是在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力量来自于肩膀肌肉群和背部的脊椎骨,运弓时手臂形成的使得弓子更有效地与琴弦摩擦,发出的声音结实有力。(二)运弓的重要性在掌握了持琴和持弓这些入门知识之后,就要接触运弓了。运弓是一门最基础但同时也是一直伴随演奏的最重要的技巧了。右手运弓比起左手的技巧更为复杂、更为重要。发音、分句以及演奏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个性都是通过右手表达出来的。所以说掌握好右手的运弓就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作品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这样就不会受到技术的制约和束缚。首先应该掌握自然

13、的持弓姿态,越是自然,身体越是放松,才能灵活自如的控制弓子。运弓要放松,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演奏出低音提琴本身特有的声音,因为低音提琴演奏者的成败取决于他的发音,优美的发音意味着演奏是否成熟。艺术的体现应表现为适度,运弓也是如此,方法越是自然,演奏出来的声音就越流畅优美。运弓的时候是靠整个背部启动,带动大臂和小臂。同时手腕和手臂很自然的随着弓子的运行轨迹来运动和调节。三、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一)换把换把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也是低音提琴的专门技巧之一。在低音提琴的声音体系中,以拇指为分界线,将音区分为上部的真音区和下部的假音区,在跨越音区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这点。左手在换把的时候,

14、左手拇指和前面的指板上的四个指头应成握拳式,并且每根手指都不能塌下去,拇指与前面四个指头应协调一致。串把时拇指不需用力,只需要大臂带动就可以,如此保证声音的自然。(二)平弓在低音提琴演奏中最重要的就是平弓了,这也是所有弓弦乐器中最为重要的。拉琴归根结底就是平弓演奏,一切弦乐的技术和技巧无不来源于平弓。很多弓法的技巧都是建立在平弓的基础上。平弓的练习应注意:无论音符的时值长还是短,弓子必须保持平稳,弓子的力度应从弓根到弓尖或者弓尖到弓根都要保持一致,切记中间不能出现力度的间断或者起伏,一定要保持音色的统一。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去感受弓子给琴弦的力度,要去控制和保持手臂、手指以及手腕和弓子的平稳连贯,

15、要注意去掉换弓和换弦时的痕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演奏作品,使音色更圆润。(三)揉弦 揉弦是低音提琴演奏中重要技巧之一,它能够美化音色,对增强情感有很好的效果,能够给音乐带来很强的生命力。一般来说,揉弦需要运用手指、手腕、手臂这三部分来协调完成。按弦的手指按在把位音的中心位置,由按弦的指尖作为轴上下带动,要由慢到快,频率要均匀,这些是影响揉弦质量的关键。同时揉弦还有一个技巧就是根据音乐的特制来,比如激昂激烈的音乐,揉弦的幅度就要大一些,相应的频率必须快,跟上音乐的节奏。当音乐的基调是平静、舒缓、优雅的时候,上下的波动幅度和频率都可以是中等水平;当奏悲伤、忧郁的音乐时,就应该把揉弦控制在平和的频率和

16、稍大的幅度。揉弦的关键环节是手指与手指之间揉弦频率的交替,要做到音与音之间的衔接平稳、自如且没有间断,揉弦的频率完全成为一体。 揉弦是内在的运动,需要演奏者的灵气。对不同作品,不同节奏,不同音符给予恰到好处的振动。这样作品演奏才富有感染力。结 论本文通过对低音提琴的发展、演奏技巧和运弓这三方面对低音提琴演奏艺术做了分析个动作、每个技巧和技术都是相辅相成的。低提琴的演奏是需要左右手配合完成,所以熟练的技术也是左右手配合的前提和保证。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训练,不仅能让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还能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技术技巧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够得到提高,这样才

17、能使低音提琴演奏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低音提琴的演奏不是最突出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但通过低音提琴的配合,会使交响乐的整体效果非常有层次,使得表演富有感染力,这也是交响乐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古典时期“交响乐之父”海顿曾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类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我希望低音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能够不断丰富音乐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多幸福源泉。第 8 页 大连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1 牛珉;关于低音提琴运弓方法的几个问题J;人民音乐;1984年06期2 宋艺;低音提琴的演奏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年02期3 汤博南;低音提琴在作品中的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4 周

18、敏; 浅谈低音提琴的演奏方法J;通俗歌曲;2014年07期5 林谷芳;音色里的中国人文N;文汇报;2003年致 谢 最后要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忙过我的每一位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于河泳老师。这篇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历时四个多月,在这段期间感谢于河泳副教授的耐心辅导、提出合理意见并顺利完成论文。我对老师付出的精力和汗水表示真诚的感谢。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忙,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同时又帮我具体分析使我最后选取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作为出发点,让我在写作时有了具体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经过老师的帮忙,让我具体写作时思路顿时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此十分感谢于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其次,要感谢帮我查资料同学,后期因为实习的关系,不能随时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此也十分感谢他们能抽出时间帮我找的一些外文资料。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感谢你们的精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