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0 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 5月 15 日 40 2目 录摘要摘要.4 4前言前言.61 1绪论绪论.72.2.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92.12.1 系统总体硬件框图与工作原理系统总体硬件框图与工作原理.10102.22.2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10102.32.3 水压传感器及水压传感器及 A/DA/D 转换转换.15152.42.4 电磁开关电路及原理电磁开关电路及原理.17172.52.5 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19192.62.6 LEDLED 数码管显示电路数码管

2、显示电路 .22222.72.7 按键电路设计按键电路设计 .23233 3软件设计方案软件设计方案.24243.13.1 DS18B20DS18B20 驱动程序设计驱动程序设计 .25253.23.2 串行串行 ADAD 转换器转换器 ADC0832ADC083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 .27273.33.3 按键控制程序设计按键控制程序设计.32323.43.4 LEDLED 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3434致致 谢谢.3737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3838附录:附录:.3939水位仿真水位仿真.3939 40 3水位显示仿真水位显示仿真.4040水位控制仿真水位控制仿真.4

3、141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分析.4242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设计学 生:指导教师:摘要摘要:本设计以单片机本设计以单片机 AT89S52AT89S52 做为控制核心并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通过数字做为控制核心并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水的温度,由于是数字信号就直接送入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水的温度,由于是数字信号就直接送入单片机 AT89S52AT89S52 内,内,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在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在 LEDLED 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值。另外一路是在水箱中的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值。另外一路是在水箱中的水压传感器测水的

4、压力从而得到水位的高低,水压传感器输出的是水压传感器测水的压力从而得到水位的高低,水压传感器输出的是 0 05V5V 的模的模拟量,要经过拟量,要经过 A/DA/D 转换成为数字量再送入单片机转换成为数字量再送入单片机 AT89S52AT89S52 进行处理,在进行处理,在 LEDLED 数数码管上显示水位值。按键用来设定想要控制的温度值,单片机在内部通过比较码管上显示水位值。按键用来设定想要控制的温度值,单片机在内部通过比较设定的温度和当前温度,当前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就会闭合电磁开关,开启加设定的温度和当前温度,当前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就会闭合电磁开关,开启加热装置。高于设定温度时断开开关停止

5、加热。自动上水方面是设置水位的上限热装置。高于设定温度时断开开关停止加热。自动上水方面是设置水位的上限和下限,水位低于下限时就会闭合电磁开关,开始上水,当水位高于上线时就和下限,水位低于下限时就会闭合电磁开关,开始上水,当水位高于上线时就会自动断开电磁开关,停止上水。温度和水位值在时时检测,达到控制目的。会自动断开电磁开关,停止上水。温度和水位值在时时检测,达到控制目的。关键词: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传感器,控制,单片机ABSTRACTSolar energy is huge resource in society, people can save a lot of energy by usi

6、ng solar energy, so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it to play its due role. Because of its using of solar energy, no pollution, easy to use, long-term use of inputs and low cost, Solar heater has attracted peoples favor and developed very well.The design is to pass to AT89S52 for the control of microcon

7、troller core and coordinate the work of the entire system, it detects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by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because the number of digital signal direct access into the MCU AT89S52, through SCMs conduct, the LED digital tube displays the 40 4current temperature. Another

8、way is measuring the water level the pressure sensor in the tank to get the water level, the water pressure sensor output 0 5V for analog to converted into digital by going through A/D and then processed into the MCU AT89S52, and then display level value in LED digital tube. Button is used to set th

9、e desired temperature, microcontroller compares the set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temperature internally, when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is less than the value set, th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will be closed, then open the heating device. Automatic water supply is just to set the upper limit water level

10、and lower limit. When the water level less than the lower limit th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will be closed, and add the wa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level reaches the upper limit line, th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will disconnect automatically, and stop the water by the same time. The temperature

11、and water value is detected constantly to control the whole system.KEY WORDS: Solar heater, Sensor, control, SCM 40 5前言前言在我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系统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一下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架和工作过程,然后根据学院布置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设计要求,总体设计目标要如下: 本课题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在软件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时间、温度和水位的实时显示功能,并能完成时间设定、温度设定等功能,具体实现的功能目标为: (1) 自动水位

12、控制,避免干烧或缺水现象; (2) 自动控制电加热装置,既不浪费太阳能也要保证水温正常可用; (3) 具有手工设置温度能力,并可以实时显示系统工作状态;(4) 优化控制逻辑,自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5) 具有电加热功能1绪论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年产量约为世界各国之和,已有一百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但是与之配套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却一直处在研究与开发阶段,当由于天气原因而光强不足时,就会给热水器用户带来不便;即使热水器具有辅助加热功能,由于加热时间不能控制而产生过烧,从而浪费大量的电能。温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控制器可以根据天气情

13、况利用辅助加热装置使蓄水箱内的水温在设定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从而达到 24 小时供应热水的目的。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利用中最常见的一种装置,经济效益明显,正在迅速的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热能,供生产和生活使用。他主要由平板集热器、蓄水器和连接管道等部件组成,可分循环式、直流式和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是环保、无污染,人们用着安全放心。利用太阳的能源,大量节约现有的能源,是以后能源发展的趋势。原有的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虽然加热速度比较快,但是所用的煤和气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不清新,电热水器的功率较大,对长期使用的一般家庭来说必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困难

14、,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太阳能热水器安全、环保、经济,带有辅助加热功能的热水器可在全年的任何时候使用,设计一个控制器来帮助人们了解水的温度和热水器中水位的高低,使人们清楚的使用。先前国内外大多数家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只是纯粹的太阳能加热问题, 40 6还没有其他的智能控制方面,在没有太阳的天气中没有足够的能源使水箱中的水加到最热。其次对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位没有记录,使人们不能及时知道水箱中的水量,以便补充,缺乏自动性。如今大多数的家庭太阳能都装有水位监测和水温测量、显示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今年来,利用太阳能和其它能源的结合,使得太阳能热水器更加的完善,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使用到热水。此款热水器

15、包括主、从两大系统:主系统的特点是在晴好的天气利用太阳光能为热水器加热;从系统相当于电热水器,它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利用电辅助加热。它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丰富的免费的资源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在阴天及夜间无法利用太阳能的缺点,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各自优势,这是世面上大部分热水器所不能比拟的。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衣食住行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电热型热水器费用昂贵及燃气型的不安全性,且排放二氧化碳污染大气,北方用煤气取暖造成城市空气环境污染,这些都是太阳能热水器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太阳能热水器克服了上述缺点,他是绿色环保产品。它使用简单、方便。太阳能热水器顺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环保绿色

16、产品的需求。在人类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佳选择。应该注意到,集体单位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用量很大。众所周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巨大能源。随着世界上煤、石油、天然气的存储量日益减少,能源危机已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危机已威胁着生态平衡,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课题已提到人类的面前。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太阳能将由辅助能源上升为主要能源。但由于太阳能的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区性又给太阳能利用带来重重困难,有些技术难点尚未突破,产品造价偏高,因而尚未被人们大规模使用。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太阳能热水器是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比较低廉的产品,同时给人民提供低耗

17、能源、保护环境、绝对安全的热水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世界各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发展也很快。例如: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在北部地区新建房屋一定要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有 25的新住宅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日本现在每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近 50 万台,计划今后普及率更高。有些国家法令规定所有新建筑物必须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全国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使用总量已达到 300 万平方米以上。所以该控制器具有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工作可靠、精度高等特点,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进一步推广具有积极 40 7的推动作用。1.31.3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本设计主要利用单片机为核心,

18、选择适当的传感器作为信号的采集来源,温度传感器选择数字式的 DS18B20。水位信号的检测选择 PTJ204/205/206/207压力传感器,将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 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处理。通过 LED 数码管来显示温度和水位。要经过几部分的设计来完成:(a)LED 数码管显示部分设计 (b)A/D 转换部分设计(c)温度采集部分设计(d)控制加热和上水电路设计从系统需要和研究内容可以看出,本设计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部分功能原理。查阅元器件资料,掌握器件工作原理和硬件实现方法。利用电脑仿真,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模拟检测。 40 82.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2.12.1 系统总

19、体硬件框图与工作原理系统总体硬件框图与工作原理经过对所要设计的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得道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框图,如图 2-1 所示。由系统的总框图可以看出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单片机 89S52 作为控制核心并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检测当前水的温度,由于数数字信号就直接送入单片机 89S52 内,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在 LED 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值。另外一路是在水箱中的水压传感器测水的压力从而得到水位的高低,水压传感器输出的是 05V 的模拟量,要经过 A/D 转换成为数字量再送入单片机 89S52 进行处理,在 LED 数码管上显示水位值。按键用来设定想要的温度值,单

20、片机在内部通过比较设定的温度和当前温度,当前温度小于设定值时就会闭合电磁开关,开启加热装置。自动上水方面是设置水位的上下限,水位小于下限时就会闭合电磁开关,就会开始上水,水位到达上线时就会自动断开电磁开关,停止上水。温度和水位值在时时检测,达到控制目的。温度传感器水压传感器上水控制加热控制A/D转换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单片机89S52温度显示水位显示按键图 2-1 系统总体硬件框图2.2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2.2.1 温度传感器 DS18B20温度传感器选择 DS18B20 数字温度计,它以 9 位数字量的形式反映器件的温度值。DS1820 通过一个单线接口发送或接收信息,因此在中央微处理器和D

21、S18B20 之间仅需一条连接线(加上地线) 。用于读写和温度转换的电源可以从数据线本身获得,无需外部电源。因为每个 DS18B20 都有一个独特的片序列号,所以多只 DS18B20 可以同时连在一根单线总线上,这样就可以把温度传感器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一特性在 HVAC 环境控制、探测建筑物、仪器或机器的温 40 9度以及过程监测和控制等方面非常有用。图2-2 DS18B20引脚排列与封装形式DS18B20引脚说明:引脚符号说明1GND接地2DQ数据输入/输出脚。对于单线操作:漏极开路3VDD可选的 VDD 引脚。DS18B20 虽然具有测温系统简单、测温精度高、连接方便、占用口少等优点,

22、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应注意一下问题:(a)较小的硬件开销需要相对复杂的软件进行连接补偿,DS18B20 与微处理器间采用穿行数据传送,编程时要严格保证读写时序,否则将无法读取测温结果。(b)连接 DS18B20 的总线电缆长度是有长度限制的。当采用普通信号电缆传输长度不能超过 50m,采用双绞线带屏蔽电缆时可达到 150m。(c)在 DS18B20 测温程序中,向 DS18B20 发出温度转换命令后,程序总要等待 DS18B20 的返回信号,要保持接触良好,否则会进入死循环。DS18B20 的特性:(a)独特的单总线接口方式。DS18B20 在 I/O 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个I/O 口即可实现微

23、处理器同 DS18B20 的双向通讯。(b)DS18B20 支持组网功能,多个 DS18B20 多个 DS18B20 可以并联在唯一的单线上,实现多点测温。(c)DS18B20 的测温范围为:55125,在1085时, 40 10其精度为0.15。(d)DS18B20 的测量结果的数字量位数从 912 位,可编程进行选择。(e)DS18B20 内部寄生电源,器件既可以由单线总线供电,也可以用外部电源供电。DS18B290 测温原理:DS18B20 测量温度采用了特有的温度测量技术,它是通过计数时钟周期来实现的,内部计数器对一个受温度影响的振荡器的脉冲计数,低温时,振荡器的脉冲无法通过门电路。计

24、数器设置为55。同时,计数器复位在当前的温度值时,电路对振荡器的温度系数进行补偿,计数器重新开始计数直到回零。如果门电路仍未关闭,则系统重复上述过程。2.2.2 DS18B20 的结构DS18B20 有三个主要数字部件:1. 64 位激光 ROM,2. 温度传感器,3. 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 TH 和 TL。器件用如下方式从单线通讯线上汲取能量:在信号线处于高电平期间把能量储存在内部电容里,在信号线处于低电平期间消耗电容上的电能工作,直到高电平到来再给寄生电源(电容)充电。DS18B20 也可用外部 5V 电源供电。存储器和控制逻辑暂存器8位CRC产生器温度传感器上限触发下限触发64位ROM

25、和单线端口电源检测DQVCC图 2-3 DS18B20 的内部结构DS18B20 单纯通信功能是分时完成的。单线信号包括复位脉冲,响应脉冲,写“0” ,写“1” ,读“1” 。它们有严格的时隙概念。系统对 DS18B20 的操作以ROM 命令(5 个)和存储器命令(6 个)形式出现。对它的操作协议是:初始化 DS18B20 发复位脉冲发 ROM 功能命令处理数据发存储器命令处理数据,各种操作都有相应的时序图。 40 11DS18B20 的驱动程序void delay(uint i) /延时函数while(i-);Init_DS18B20(void) /初始化函数uchar x=0;DQ = 1

26、; /DQ 复位delay(8); /稍做延时DQ = 0; /单片机将 DQ 拉低delay(80); /精确延时 大于 480usDQ = 1; /拉高总线delay(14);x=DQ; /稍做延时后 如果 x=0 则初始化成功 x=1 则初始化失败delay(20);Read(void) /读一个字节uchar i=0;uchar dat = 0;for (i=8;i0;i-)DQ = 0; / 给脉冲信号dat=1;DQ = 1; / 给脉冲信号if(DQ) dat|=0 x80;delay(4);return(dat);Write(uchar dat) /写一个字节uchar i=0

27、; 40 12for (i=8; i0; i-)DQ = 0;DQ = dat&0 x01;delay(5);DQ = 1;dat=1;ReadTemperature(void) /读取温度uchar a=0;uchar b=0;uint t=0;float tt=0;Init_DS18B20();Write(0 xCC); /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Write(0 x44); / 启动温度转换Init_DS18B20();Write(0 xCC);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Write(0 xBE); /读取温度寄存器等(共可读 9 个寄存器) 前两个就是温度a=Read();b=Read

28、();t=b;t1)&0 x1;_nop_();_nop_();ADCLK=0;/拉低 CLK 端,形成下降沿 3ADDI=1;/控制命令结束 _nop_();_nop_();dat=0;for(i=0;i8;i+) 40 29 dat|=ADDO;/收数据 ADCLK=1; _nop_(); _nop_(); ADCLK=0;/形成一次时钟脉冲 _nop_(); _nop_(); dat=1; if(i=7)dat|=ADDO; for(i=0;i8;i+) j=0; j=j|ADDO;/收数据 ADCLK=1; _nop_(); _nop_(); ADCLK=0;/形成一次时钟脉冲

29、 _nop_(); _nop_(); j=j7; ndat=ndat|j; if(i=1;ADCS=1;/拉低 CS 端ADCLK=0;/拉低 CLK 端ADDO=1;/拉高数据端,回到初始状态dat0;x-) for(y=110;y0;y-);void main()if(up_key=0) /有按键按下吗 delay(10); /延时 10ms if(up_key=0) /确认有按键按下吗 temp=temp+10; /执行操作 while(!up_key); /按键放开了吗 delay(10); /延时 10ms while(!up_key); /确认按键放开 else if(down_k

30、ey=0) delay(10);if(down_key=0) temp-; while(!down_key); delay(10); while(!down_key);3.3 按键控制程序设计按键控制程序设计按键是外部命令的体现,一个按键从没有按下到按下以及释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我们按下一个按键时,总希望某个命令只执行一次,而在按键按下的过程中,不要有干扰进来,因为,在按下的过程中,一旦有干扰过来,可能造成误触发过程,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因此在按键按下的时候,要把我们手上的干扰信号以及按键的机械接触等干扰信号滤除掉,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电容来滤除掉这些干扰信号,但实际上,会增

31、加硬件成本及硬件电路的体积,这是我们不希望,总得有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软件滤波的方法去除这些干扰信号,一般情况下,一个按键按下的时候,总 40 31是在按下的时刻存在着一定的干扰信号,按下之后就基本上进入了稳定的状态。具体的一个按键从按下到释放的全过程的信号图如下图所示:按键理想波形图 按键实际的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按键的机械特性,当按键闭合时,并不能马上保存良好的接触,而是来回弹跳。这个时间很短,我们的手根本感觉不出来。但是对于一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的单片机而言,这个时间是相当的长了。那么在这段抖动的时间内,单片机可能读到多次高低电平的变化。如果不加任何处理的话,就会认为已

32、经按下,或者松开很多次了。而事实上,我们的手一直按在按键上,并没有重复按动很多次。要想能够正确的判断按键是否按下就要避开这段抖动的时间。我们在程序设计时,从按键被识别按下之后,延时 10ms 以上,从而避开了干扰信号区域,我们再来检测一次,看按键是否真得已经按下,若真得已经按下,这时肯定输出为低电平,若这时检测到的是高电平,证明刚才是由于干扰信号引起的误触发,CPU 就认为是误触发信号而舍弃这次的按键识别过程。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要求每按下一次,命令被执行一次,直到下一次再按下的时候,再执行一次命令,因此从按键被识别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执行这次的命令,所以要有一个等待按键释放的过程,显

33、然释放的过程,就是使其恢复成高电平状态。程序设计过程中按键识别过程的框图如下图所示: 40 32延时10m等待按键释放进行按键处理有键按下吗?真的有键按下吗?延时10m按键释放了吗?按键真的释放了吗?YYYYNNNN结束按键检测框图3.4 LED 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将所得到的结果用 LED 数码管显示出来,给人直观的了解当前系统的状态,数码管要显示当前系统的值,就要有一定的端口往数码管送入数据,还要有点亮数码管的信号为,我们要将 09 这十个数字的码字定义成一个数组,通过检验输出的数据查断码表,就能显示相应的数字。7 段 LED 的字型码 40 33显示字符共阳极字型码共阴极

34、字型码显示字符共阳极字型码共阴极字型码03FHC0H56DH92H106HF9H67DH82H25BHA4H707HF8H34FHB0H87FH80H466H99H96FH90H由于在硬件电路中,是将 P0 口和数码管的段码位相连,位选信号 P2 口与数码管亮灭有关,掌握着是哪个数码管亮,接下来程序就要定义相关端口:(1)定义字位和字型口#define sled_dm_port P0 /*定义数码管段码的控制脚*/#define sled_wm_port P2 /*定义数码管位码的控制脚*/(2)定义字型编码表(数字 09)uchar code du_char=0 xc0,0 xf9,0 xa

35、4,0 xb0,0 x99,0 x92,0 x82,0 xf8,0 x80,0 x90,;(3)显示:得到字型和字位口的地址后,向不同的字位送数据,进行显示。(4)动态扫描:由于使用动态显示法,在 LED 显示程序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扫描字位口,从而实现不同字位的数据的动态扫描结果。开始显示缓冲区初始化指定字型口查表得到字型码送指定字位码延时10msLED 显示程序流程图(5)数码管显示主程序/*1MS 为单位的延时程序*/void delay_1ms(uchar z) uchar x,y; 40 34 for(x=z;x0;x-) for(y=110;y0;y-); main()uint te

36、mp_buff;uchar i;sled_dm_port=0;while(1)temp_buff=ReadTemperature(); /*读取当前温度*/sled_data5 = du_chartemp_buff/100;sled_data6 = du_chartemp_buff%100/10;sled_data7 = du_chartemp_buff%10;for(i=0;i8;i+) sled_wm_port = 0 x00; /*关闭显示*/sled_dm_port = sled_datai; /*输出段码数据到数码管*/if(i=6) sled_dm_port = sled_dm_p

37、ort&0 x7f; /*显示小数点*/sled_wm_port = we_tablei; /*输出位码数据到数码管*/delay_1ms(1); 40 35致致 谢谢随着这篇学士论文的完成我大学四年的生活也开始接近尾声。不论是撰写论文的过程还是四年在校的点滴,回首之时总是感慨无限。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刚老师。本设计的完成是在导师的细心指导和审阅下进行的,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王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感谢老师时刻给我指点迷津,令我茅塞顿开,从而保证了论文的顺利完成。再次,在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国内外学者大量的文献和相关资料,使我的思想

38、得到熏陶,思路得到滋润,思考也更加理智、成熟。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室友们。感谢我的父母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正是他们无私的奉献我才得以完成这四年的学业。感谢室友们四年的陪伴以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过我的那些重要启示和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树立好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发挥自己所学专业,学以致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加提高自身修养,不忘母校之恩,为母校增光添彩。 40 36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 1电子线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万嘉若,林康运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子技术基础,华中工学院电子学教研室编,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9、3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4C51 单片机应用和 C 语言程序设计,秦志强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 01 日5基于 MCS-51 单片机的智能时钟控制系统设计,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7 年 04 期 李响初68051 单片机 C51 集成开发系统,农业网络信息 2004 年 05 期 孙方平,王静7 基于 MCS-51 人机交互接口,电子测量技术 2004 年 03 期 王忠义,张有光,潘怀勇8 单片微型计算机键盘接口设计,信息技术 2004 年 07 期 张迎辉9 基于单片机的键盘接口的设计与实现,电脑知识与技术 20

40、06 年 11 期曹彩萍,李刚10试验柜用多通道定时控制系统设计,农机化研究 2005 年 04 期 周勇明,蔡兴旺11基于单片机路灯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7 年 21 期 潘清明,刘启新12 基于 MCS-51 单片机定时精确的控制的研究,现代电子技术 2005 年 17 期,朱蓉、郑建华13单片机应用系统定时时间的误差分析,天中学刊 2006 年 05 期,文桦、彭彦华14 Spurious Reduction Techniques for DDS-Based Synthesizers, Jianming ZHOU IEI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2009.21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DS-Based multi-c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