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心肺脑复苏1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新版心肺脑复苏1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新版心肺脑复苏1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新版心肺脑复苏1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新版心肺脑复苏1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国际急救标志第1页/共65页第2页/共65页 第3页/共65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论概论-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第4页/共65页第5页/共65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论概论-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心搏骤停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第6页/共65页第7页/共65页第8页/共65页第9页/共65页第10页/共65页第11页/共65页三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心搏骤停与呼吸骤停互为因果。若呼吸停止在前,因心肌严重缺氧,心跳在3-5分钟内即停止。若心搏停止在前,则呼吸中枢因缺血缺氧严重抑制20-60秒内呼吸即停止。 通气变化,肺泡内氧向血液弥散,二氧化碳由静脉血向肺泡内弥散受影响。

2、呼吸道防御功能减低。呼吸道纤毛运动停止,清除粉末或微生物能力降低,分泌的IgA抗体也减少。易发生细菌或条件致病菌感染。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II型飞豹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易于萎陷,致肺不张及ARDS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小动脉对缺氧敏感已发生持续性痉挛。高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肾上腺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及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缺血、缺氧、酸中毒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受损,通透性增加易并发肺水肿 并发急性肺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循环阻力增加,及CPR时胸外按压、补液过多等易并发急性肺水肿。第12页/

3、共65页四 肾脏的病理生理变化 心搏呼吸骤停后,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小球滤过压急剧降低,肾小球率过滤降低或停止,导致肾前性肾功能衰竭。而入球小动脉压力下降刺激近球旁器细胞大量分泌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强烈收缩,使肾小球率过滤进一步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缺血、缺氧、酸中毒可造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使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微血栓形成致肾功能进一步损害。而肾小囊上皮细胞、基膜、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细胞可通过膜在肾小管内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 急性肾小管坏死及大量管型。长时间缺血缺氧可致急性肾小

4、管坏死,而大量管型堵塞肾小管使肾小囊压力升高,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进一步降低。 肾髓质的渗透压梯度受损。肾小管襻升支粗段对氯离子的主动重吸收是建立肾髓质渗透压力梯度的主要动力。心搏骤停后,氯离子的主动转运发生障碍,从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减少消失,严重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第13页/共65页五 血液的病理生理变化 心搏呼吸骤停后血液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当复杂,尚需进一步研究。 凝血异常,易发生DIC。心搏骤停后由于血流停止,血 黏度增高,大量血小板聚集,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易发生DIC。 因发生DIC ,血液中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血液流变学异常。 第14页/共65页n分期:第15页/共65页:第16页/共65页首

5、先是胸外按压第17页/共65页第18页/共65页1.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正中线上或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2.一手根部放在按压区3.十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第19页/共65页第20页/共65页机理: 心搏骤停后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使收缩压达60-80mmHg,心排量达正常心排量的1/4-1/3。CPR时间延长,心排量亦下降。第21页/共65页n1.心泵学说:心搏骤停病人的胸廓有一定弹性,胸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可因受压而下陷。因此,当按压胸骨时,对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产生直接压力,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瓣膜的关闭,就是这种压力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此为“心泵”学说。第22页/共65页n2.

6、胸泵学说:按压时,胸廓下陷容量缩小,使胸内压增高并平均传至胸腔内所有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动脉压的升高足以促使动脉血由胸腔内向周围流动,而静脉血管由于静脉萎陷及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当放松时,胸腔内压力下降,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心室得到充盈。当动脉血返回心脏时,由于主动脉瓣阻挡,血液不能返流入心腔,部分可从冠状动脉开口入冠状动脉。 第23页/共65页仰头抬颈法仰头举颏法 抬举下颌法二 A 开放气道(airway)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内的舌肌和会厌松弛后坠,因此阻塞咽部。采取以下方法可使舌根部向上提起,从而使呼吸道畅通: 第24页/共65页

7、 Heimlich 腹部冲击法手指清除法环甲膜穿刺法第25页/共65页第26页/共65页 气管插管口对口 球囊面罩法第27页/共65页注意问题:第28页/共65页 室颤波形第29页/共65页1.涂导电糊或粘贴一次性使用的除颤电极2.选择非同步钮,选择能量,充电3.前电极放于胸骨右缘2-3肋间,侧电极放于胸前心尖区,确认无人接触,同时按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按钮4.继续5组CPR后检查心律第30页/共65页第31页/共65页第32页/共65页第33页/共65页有效指征有效指征n心肺复苏有效指征:n动脉搏动n瞳孔第34页/共65页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第35页/共65页第36页/共65页第37页/共65页第38页/共65页第39页/共65页第40页/共65页第41页/共65页第42页/共65页第43页/共65页第44页/共65页第45页/共65页第46页/共65页第47页/共65页 室速、室颤波形第48页/共65页第49页/共65页第50页/共65页第51页/共65页第52页/共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