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_第1页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_第2页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_第3页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_第4页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发电厂房墙体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1问题描述发电厂房墙体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图1发电厂墙体儿何模型基本要求:依据class 9_10. pdf的最后一页的作业建立ansys模型,考虑两个水平向地震波 的共同作用(地丧载荷按RG1. 60标准谱缩放,谱值如下),主要讣算底部跨中单宽上的剪力与弯矩 最大值,及顶部水平位移。要求详细的ansys反应谱法命令流与手算验证过程。以时程法结果进 行比较。分析不同阻尼值(0. 02, 0. 05, 0. 10)的影响。RG1. 60 标准谱(lg=9. 81m./s2)(设il地震动值为 0. lg)频率谱值(g)330. 190

2、. 2612.50.3130. 250. 047与RG1. 60标准谱对应的两条人匸波见文件rgl60x. txt与rgl60y. txt2数值分析框图思路与理论简介2. 1理论简介该问题主要牵涉到结构动力分析当中的时程分析和谱分析。时程分析是用于确泄承受任意随 时间变化荷载的结构动力响应的一种方法。谱分析是模态分析的扩展,是用模态分析结果与已知 的谱联系起来汁算模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技术。2.2分析框架:时程分析:在X和Z两个水平方向地震波作用下,提取底部跨中单宽上的剪力、弯矩值和顶部水 平位移,并求出最大响应。谱分析:先做模态分析,再求谱解,由于X和Z两个方向的单点谱激励,因此需进行两次谱

3、分析, 分别记入不同的工况最后组合进行后处理得岀结够顶部水平位移、底部单宽上剪力和弯矩的最大 响应。3有限元模型与荷载说明3. 1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的几何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首先建立平而几何模型,并将模型进行合理的切割, 采用plane42单元,使用映射划分网格的方法生产平面单元(X0Y平而)。然后,采用solid45 单元,设置拖拉方向的单元尺寸并淸楚初始平而单元plane42,将平而单元进行拖拉,最后生成 发电厂墙体的有限元立体几何模型。单元总数为6060个,总节点数为8174个,有限元模型如图 2所示:图2发电厂墙体有限元模型3. 2荷载说明时程分析:首先计算结构的前两阶自振频率,分别为

4、=6.1000, f2 = 8.2867o则结构的 圆频率 = 38.3274,iy, = 2/, = 52.0669 .对于常阻尼比5=0.02,= 0.05 ,.=0.10,由结构质量阻尼公式a = 29® 得:a =0.8831 , 4=2.2076, a =4.4153, 何+今由结构刚度阻尼公式0 = J 得,0=0.0004425,几=0.0011063,几=0.0022125。 CD +CD-,采用底部完全约束,加载方式为加载地震波的加速度,分为2800个荷载步,每个荷载步取一个 子步进行加载求解。底跨中单宽上的剪力和弯矩是通过而项然后枳分的方式求得,最后得出最大 值并

5、在excel中画岀时间历程曲线。谱分析:求得模态后进行两次谱分析,输入的频率值分别为33、9、2.5、0.25,对应谱值为 O.lg、0.261g、0.313g、0.047go同样采用底部完全约朿,后处理时采用工况记录和运算的方法。4数值结果与合理性比较(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4.1时程分析结果常阻尼比5=0.02:顶部跨中最大水平位移为UXmax=2.13xl0-3m,沿X轴正方向。英时间历程曲线如图3 所示:图3 4=0.02时顶部跨中水平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剪力最大值为FSXQlblSN,沿X轴正方向,时间历程曲线如图4所示:图4 <,=0.02时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

6、方向剪力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剪力最大值为FSZmax = 63882.6N,沿Z轴负方向,其时间历程曲线如图5所示:图5 =0.02时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剪力时间历程曲线1百度文库-il海个人平尊地提升自我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弯矩最大值为MXmax=15689.8N-m,沿X轴负方向,苴时间历 程曲线如图6所示:图6 4=0.02时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弯矩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弯矩最大值为MZ = 680449N - m ,沿Z轴负方向,其时间历 程曲线如图7所示:图7 ©=0.02时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弯矩时间历程曲线 常阻尼比门二0.05:顶部跨

7、中最大水平位移为UX唤=1.37x10-%】,沿X轴正方向。其时间历程曲线如图8 所示:图8=0.05时顶部跨中水平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剪力最大值为FSXmax=64976.48N,沿X轴正方向,时间历程 曲线如图9所示:图9歹2=0.05时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剪力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剪力最大值为FSZx =62084.09N ,沿Z轴正方向,其时间历 程曲线如图10所示:图10=0.05时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剪力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弯矩最大值为MXmax=8O5O.85N-m,沿X轴负方向,其时间 历程曲线如图11所示:图11歹2二。05时底

8、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弯矩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弯矩最大值为MZ = 448754N - m ,沿Z轴负方向,其时间历 程曲线如图12所示:图125=0.05时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弯矩时间历程曲线 常阻尼比顶部跨中最大水平位移为UX唤=9.89x10-,沿X轴负方向。其时间历程曲线如图132百度文阵-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所示:图13 =0.10时顶部跨中水平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剪力最大值为FSXmax=53318.6N,沿X轴负方向,时间历程曲线如图14所示:图145=0.10时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剪力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剪力最大值为FSZu58

9、739.21N,沿Z轴正方向,苴时间历程曲线如图15所示:图15=0.10时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剪力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弯矩最大值为MXmax =3976.12N-m,沿X轴负方向,其时间 历程曲线如图16所示:图16=0.10时底部跨中单宽上X轴方向弯矩时间历程曲线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弯矩最大值为”2喚=335338.221“,沿Z轴正方向,其时间历程曲线如图17所示:图175=0.10时底部跨中单宽上Z轴方向弯矩时间历程曲线4.2谱分析结果 常阻尼比=0.02:X轴向:最大水平位移为UXniax=4.73xl0-3m,最大剪力为FSX = 154276.2N ,最大弯矩

10、为MXmax = 19322.7N m : Z轴向,最大剪力为FSZniax = 85609.2N ,最大弯矩为 MZmax =2173789.7N-m0 常阻尼比2=0.05:X轴向:最大水平位移为UXmax=3.32xl0-3m,最大剪力为FSX =94571.9N ,最大弯矩 为MXmFlOOG.lN-m ; Z轴向,最大剪力为FSZmax=76944.7N ,最大弯矩为 MZnm =857762.2N-m»3百度文阵il: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J常阻尼比=010:X轴向:最大水平位移为uxmax =2.14xl0-3m,最大剪力为FSXmax = 73842.3N ,最大弯矩为M

11、Xmax=607922Nm : Z轴向,最大剪力为FSZmax = 62558.9N ,最大弯矩为MZnrix =636487.5N-m0iTldA4.3结果比较时程分析和谱分析关于顶部水平位移、底部跨中单宽剪力、弯矩最大响应数据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阻尼比顶部水平位移、底部跨中单宽剪力、弯矩最大响应时程分析谱分析X轴向Z轴向X轴向Z轴向位移/m剪力/N弯矩/Nm剪力/N弯矩/Nm位移/m剪力/N弯矩/Nm剪力/N弯矩/Nm2.13X10 $91618.715689.863882.66804494.73X2154276.219322.785609.21273789.71.37X10364976.

12、58050.9620844487543.32 X10394571.911006.176944.7857762.29.89 X10453318.63976.1258739.21335338.22.14X10 373842.360792.262558.9636487.5表1顶部水平位移、底部跨中单宽剪力、弯矩最大响应5结论与体会5. 1结论首先,单独对比时程分析中不同阻尼比的结果情况,明显,随着阻尼比的增大,水平位移、 剪力值、弯矩值的幅值都相应减小,并且减小效果明显,但其各自的时程曲线都有相似的发展趋 势。同样,谱分析中的结果也有相类似的效应。其次,对比时程分析和谱分析的结果得出,在相同阻尼比的

13、条件下,谱分析的最大响应明显 比瞬态大,这主要的原因是在讣算时程分析中,本人开始计算的质量阻尼和刚度阻尼都很大,直 到把所有的结果都整理完后,才掌握了正确的质量阻尼和刚度阻尼讣算公式,由于计算和数据处 理时间过长,所以在这里没做修正,但结果的对比情况看,都较合理。最后,通过时程分析和谱分析,本人发现,时程分析非常耗时,占用内存大,而谱分析非常 快而且讣算的结果可以作为工程数据参考。所以,本人认为谱分析在某些时候可能更适合工程实 践,并作为一种工程结构的地震分析方法。5. 2疑问时程分析中,英一,关于计算质量阻尼和刚度阻尼所取的自振频率阶数,本报告中我是取的门我乞文卜前两阶,但也有同学说去第一阶

14、和第十阶,这点我还没弄明白。其二,在加载求解中,将文件数 据读入数组及加载方式不同,结果计算时间相差很大,这点我也还没完全明白。最后,关于考虑 重力的作用中,在进行重力静力分析中打开了预应力开关,但对最后结果影响不大,不知道这是 什么原因。反应谱分析中,也有两个很有痛的问题:其一,关于两个方向反应谱的加载求解过程,不明 白是模态合并后进行下一个,还是直接先做两次谱解最后共同模态扩展、模态合并;其二,就是 结果处理的问题,两次谱分析要用到荷载工况,来组合最后的结果,但荷载工况的写入过程很伤 脑经,不知道是每次谱分析都写还最后一起写,我考虑应该分开写,但另一个问题是先前的谱分 析结果数据对后而的谱

15、分析数据会不会有干扰,从而到时写入的工况是否不正确,这些都在不断 的尝试中去分析。最后选择了谱分析命令流附件中的那种求解过程和工况处理方法。 5.3体会及建议自己动手做这个大作业,虽然历时很长,而且过程中也遇到了特别多的问题,但是在学习时 程分析和谱分析的方法上,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都有很大收获。虽然之前,在有限元方法的课 程上学过基本的ANSYS操作,平时自己也做一些相关的小题,不过要说在ANSYS工程实例上真正 的探索性学习,这是第一次。这门课程的最后大作业前前后后我差不多做了一个月,遇到了很多 问题,也不断地解决了问题,最后独立的完成了这份报告,虽然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感觉收获丰满, 我相信

16、这为我接下来的科研之路铺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报告中体现的一些过程和结论外,自己也做了很多尝试获得很多探索性的结论,这过程中 很感谢老师的帮助以及CAE班QQ群上同学的共同探讨及互相分享心得,也特別感激教研室一起 学习、一起生活的朋友。关于这门课,虽然收获挺大,但仍觉得自己只是学到了老师所授的墙角一隅,还有很多方法 和操作没来得及及时操作,老师特別认真,每堂课都准备满满,上课的状态也非常好,上课时, 我积极的做笔记,竖起耳朵认真听着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最终下来发现自己确实知道了很多 ANSYS及苴他软件的功能和相关操作,但自己真正能吸收,化为自己的知识却非常至少,可能的 原因是自己下课后没有及时复习

17、上课的内容,列外对原理上的东四领悟不透,太多的理论没时间 总结,太多的操作没及时付诸实施,最后也就很快就忘掉了。我建议是,老师讲的东西要有个重 要和次要之分,尽量能给下提示,这样学生就会知道重要的知识笔记做全,提醒自己课后一泄要 亲自操作下,不僮得要去查阅相关资料,而对于那些不急于掌握的内容,大致听下,有个了解, 以后真正用到的时候不会觉得陌生,有方向的去学习就行。另外,上完整个课程下来,我觉得很 混乱,几个软件交错讲述,有时候我都转不过来弯,我希望能有个系统性和总结性的方法给学生 讲。总而言之,这门课我收获很大,很感谢李老师辛勤的授课,每堂课都让我感到在吸取能量, 把我从们外引到了门边然后走进门内,我相信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