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引用_第1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引用_第2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引用_第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引用_第4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引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引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九年级上册)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至九年级,改变了以往美术教科书以美术知识结构为框架的体系,采用以大单元的形式编排,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从中学习一些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这样编排教材,其目的是从内容上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各种活动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要分析介绍本册教材,我觉得应该先从整体上对本册教材有一基本了解,然后再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首先,本册教材共分为5个大单元,其中第一和第五单元都是欣赏·评述;第二单元为造型·表现;第三

2、单元为设计·应用;第四单元为综合·探索。其次,本册教材所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除两个单元的欣赏外,有这样一些内容:第二单元里的藏书票制作、书签制作;第三单元里的贺卡制作、剪纸、中国结制作;第四单元里的陶艺制作等。第三,本册教材所需要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第一单元的欣赏·评述,需要学生查找和搜集课本所选作品和相关背景的学习资料,进行讨论、交流,还有写书面的评述文章;第二单元有以小组或全班的形式讨论;第三单元需收集资料,以小组或全班的形式讨论;第四单元去商店考察,然后与同学交流;第五单元的欣赏·评述需收集图片,勾画草图,写体会。以上是对本册教材作了一个大体上的介

3、绍。接下来,针对每一个单元再作较为深入的介绍。第一单元 中国美术的光辉历程与文化价值(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美术的一条基本发展线索。2.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成就魅力,以及它们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单元课时分配建议3-5课时本单元欣赏中国美术的光辉历程与文化价值,分为三次活动完成。活动一(欣赏与评述)1-2课时主要欣赏从原始社会、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原始社会良渚文化的玉琮、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盆;商周时期的虎食人卣、盂鼎、莲鹤方壶等青铜器;战国时期的帛画;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的帛画。通过欣赏,

4、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美术作品上的图案反映了原始氏族公社的某种原始信仰(崇拜)。先秦的青铜器则反映了先秦社会祭祀、宴享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等级威严的“礼制”制度。战国和汉代的帛画,反映了当时图绘天地鬼神,引魂升天的迷信思想。而秦始皇的兵马俑则反映了秦始皇企图死后仍能统率军队,转战万里,统治着他天下的梦想。因此,通过本课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美术的发展及其艺术特色之间的关系,且能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活动二(讨论与研究)1-2课时主要欣赏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乃至宋元明清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南朝的石刻;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

5、、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马远的雪图、灵岩寺的罗汉像、瓷器;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徐渭的杂花图卷、陈洪绶的窥简版画、北京故宫、明长城;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图、天津杨柳青的年画等。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这时期的美术作品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文化的发展,以及佛教的传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东晋南朝至隋唐、五代的人物画渐趋成熟,到山水、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种;从宋代的风俗画的出现,到元明清文人画的大行其道,反映了绘画艺术从早期注重教化的作用,发展到注重绘画表达心理情感的变化,与此同时,绘画的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工笔到泼墨大写意的发展。雕塑艺术、

6、瓷器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的发展,无不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活动三(评论与总结)1课时主要欣赏近现代的美术作品。其中包括近代画家吴昌硕、任伯年的作品,现代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以及潘鹤、王克庆的和平、张景祜惜春作画的雕塑等。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这时期的美术作品反映了近现代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及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所发生的重大社会变革。随着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现代美术教育的引进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本单元的教学实施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

7、料。学生准备学具:自己收集中国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2. 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个别学习、分组学习、课堂讨论等可以互相结合;如有条件,也可以到博物馆、美术馆等进行现场教学。3.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注意查找中国古代时期各朝代优秀美术作品的有关社会历史资料和美术史料,每次活动后都要为下节课欣赏与评述学习活动作好必要准备。本单元结束,可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一件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也可就某一历史时期或者自己选定的专题,写出综合性的评论。第二单元  读书与藏书的情结(造型·表现)单元总目标1. 通过欣赏、讨论、交流,了解藏书票的作用和意义。2.

8、运用纸版或孔版、木刻等方法制作藏书票。3. 设计和制作藏书章、书签。单元课时分配建议3-5课时活动一(讨论与欣赏)1-2课时主要让学生欣赏一些古代著名的书院、藏书楼,和现代的一些著名的图书馆;也可让学生知道一些古今有关读书的名句,以及名人,如:毛泽东主席一生读书不倦的事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爱书、读书、藏书在我国被视为传统美德。活动二(创作与实践)2-3课时在活动中,先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由来及发展情况,并选择一些藏书票的图片供学生进行欣赏。如世界上第一枚由德国藏书家发明的藏书票(1450年);中外一些名人的藏书票等。其次,让学生了解藏书票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如藏书票包括图画

9、、文字两部分。一般要有票主的名字或书斋名等。藏书票通常还标有拉丁文EX.LIBRIS,意即我的藏书。第三,掌握有关制作的基本知识。如纸版画藏书票常用分割法、漏印法等。第四,学习设计和制作藏书章,以及制作书签等。教学实施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藏书楼,现代图书馆、阅览室等视频资料;古今名人读书的相关资料;中外各种藏书票图片;各种书签等。纸版、木版等藏书票的制版步骤示范图;制作、印拓工具、颜色等。学生准备学具: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藏书票、书签等;并查阅读书、藏书、爱书的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纸版、木版的制作工具、材料等。2. 课堂教学教师介绍一些制作技法,并引导学生分析藏书票

10、的功用、审美特征。作业完成后,可组织全班交流、展示。3.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下收集各种藏书票及相关文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文化修养。第三单元  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单元总目标1. 了解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2. 了解贺卡、剪纸、中国结的制作方法。3. 学会用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来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单元课时分配建议4-5课时活动一(感受与思考)1-2课时通过欣赏课本上的各种图例,(如条件许可,也可参观一些具有艺术品位的场所。)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各种小摆设与室内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美术;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物品与小摆设,体现了一个人的

11、文化品位、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通过读书和欣赏艺术作品,是全面提升我们文化品位、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极好途径之一。活动二(创作与尝试)                       2-3课时      在这活动中,可供老师和学生选择的有三种活动内容:1. 贺卡制作,可以手绘,也可用电脑制作。2. 剪纸艺术,学习剪

12、纸艺术的制作方法,设计并进行创作。3. 中国结的制作,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制作的作品,用来布置展示,或用来美化、装点我们的教室或是我们的居所。教学实施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结合活动的内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分小组,让学生来选择,但要注意教学进度。教师准备教具:各种室内环境设计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各种贺卡、剪纸艺术、各种场合悬挂中国结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贺卡、剪纸、中国结制作的步骤示范图。学生准备学具:课前收集有关的各种图片。准备纸、彩色绳子等工具材料。2. 课堂教学教师介绍一些制作技法。作业完成后,可组织全班交流、展示。3. 课后拓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

13、化修养、审美情趣。第四单元  土与火的艺术(综合·探索)单元总目标1. 欣赏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2.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3. 认识陶瓷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元课时分配建议5-7课时活动一(欣赏与体验)1课时本活动以欣赏为主,分两部分欣赏内容。一部分是欣赏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悠久历史,以及为世界陶瓷艺术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另一部分是欣赏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了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本活动中,还要使学生知道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不同特点与区别。活动二(探索与实践)3-4课时在本活动中,教师应示范、介绍陶艺创作的基

14、本造型手段和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造型手段,制作陶艺作品。活动三(考察与交流)1-2课时利用节假日,鼓励学生去商店考察所陈列的日用陶瓷,你认为哪几件设计的好?哪几件设计的不理想?(可用相机拍摄一些图像;也可根据家里使用的各种陶瓷器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根据考察情况,写一份考察报告,然后在班级或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学实施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各种陶瓷艺术的图片供学生欣赏(主要从造型上)。陶艺制作的步骤示范图。学生准备学具:课前收集有关这一单元的各种图片。2. 课堂教学教师示范、介绍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作业完成后,可组织全班交流、展示。组织学生考察报告的交流。第五单元&

15、#160; 现代工业设计欣赏(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1.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2.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现代工业设计的实用性与美感的相结合。单元课时分配建议2-3课时活动一(欣赏与体验)2-3课时本单元欣赏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现代交通工具欣赏、家用电器欣赏、电子产品欣赏、公共设施欣赏。通过本单元的欣赏,使我们学生知道设计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设计艺术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设计艺术与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关系。同时,也应让我们的学生知道,设计艺术首先要考虑它的实用性,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学实施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各种现代工业设计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