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究_第1页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究_第2页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究_第3页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究_第4页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探究    李玥摘 要:农村空心化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必然现象,其深刻影响着农村改革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本文以保定市空心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保定市22县区行政村的调查数据研究和典型村走访,对保定市农村空心化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着重从外出人口、农宅空置情况、山区平原差异及经济带动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分析,并结合其特点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保定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c912.82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1.

2、004abstract: the hollowing out of rural areas wa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hollow villages of bao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rese

3、arching to the investigative survey data of 22 counties in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and visiting the typical villages in baoding, we detailed analysi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hollowing out of rural areas in baoding,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population, the vacancy of f

4、arm houses, the differences of mountains and plains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y,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sis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baoding.key words: baoding; rural area

5、s; present situation of hollowing我國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问题始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城市虹吸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也随之产生,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愈加明显和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其不仅影响着人居环境建设、农民福利及农村稳定,更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大局。河北省农业人口基数较大,保定市是河北省农业大市,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

6、地理位置,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然而,保定市城镇化、工业化皆低于全国水平,其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村,空心化问题显著。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保定市农村建设,更好地化解农村空心化问题,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安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借鉴参考意义1-11。1 调查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本文采取调查问卷整合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依托保定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对全市22县区(不含雄安新区三县)行政村空心化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共取得有效问卷5 111份,针对人口数量、受教育文化程度、劳动力及外出打工情况、基层组织、经济收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整理和数据分析,对保定市空心村的基本数据有了初步掌握;

7、并先后到高阳县、顺平县等空心化问题较为明显的典型村庄和相关市直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在初步了解保定市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基本情况后,对调查中保定市农村空心化所呈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2 调查样本概况分析2.1 保定市农业、农村基本情况保定是一个农业大市,土地种植面积广,作物产量大,截至201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81万hm2,总产量503.1万t;果蔬播种面积15.09万hm2,总产量890.1万t;农业产值930.6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7.8%;除去定州市和雄安新区辖村,全市共拥有行政村5 158个。但保定城镇化率较低,截至2016年底其城镇化率为49.03%,低于全国水平57.35

8、%,且县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差异化发展。同时保定市有9个贫困县,其中涞水、涞源、易县、顺平、唐县、望都、曲阳、阜平为8个燕太片区县,另有1个省级贫困县博野县,其他县市区、开发区也存在少量贫困人口,保定县区贫困状况不容忽视。2.2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现状保定市空心村遍及19个县区,其农村空心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外出人口量过大和住宅空置率较高两个方面。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全市共有空心村45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9%,其中外出人口大于50%的村289个,在全市空心村占比63.1%,农宅空置率大于20%的村255个,在全市空心村占比55.7%。根据统计数据查找可得,其同时满足于外出人口大于50%

9、和农宅空置率大于20%的村有86个,在全市空心村占比18.8%。由此可以说明保定市存在一定数量的空心村,人口外出和农宅空置造成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较为明显,其中人口外出问题更为突出。endprint2.2.1 保定市空心村人口状况 从表1人口角度来看,保定市空心村户籍人口55.7万人,占全市行政村户籍人口的7.1%,其中常住人口44.5万人,占全市行政村常住人口的6.1%,占空心村户籍人口的79.9%,由此表明保定市空心村人口较多,其外出人口量达到11.2万人。结合上文村数分析,其成因存在很大比例的人员外出、外迁,常住居民减少致使农村强健劳动力、先进技术等必要生产因素的相对缺乏,进一步加剧空心村衰

10、落,进而使更多村民产生外迁意愿,由此恶性循环。2.2.2 保定市空心村基层组织状况 从空心村基层组织来看,在调查中,各村受调查者认为该村基层组织缺乏后续发展力量的空心村有20个,占全市行政村的0.4%,占空心村的4.4%;对基层组织作用评价较好的空心村127个,占全市行政村的2.5%,占空心村总数的27.7%。可以看出,认为空心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处于中等水平的村数最多,评价较好的次之,亦存在小比例认为基层组织缺乏发展力量。但结合调查,纵观空心村两委年龄和受教育文化程度方面,其年龄普遍偏大,六七十岁的老人较多,村支书最大年龄为74岁,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为初中及以下水平。由此得出,虽对空心村的发展评价

11、较为中肯,但其发展动力仍相对缺乏,易受限于村领导者的身体因素和认知水平,需要学识眼界更为广阔的新鲜血液注入,带动空心村的创新力和发展力。2.2.3 保定市空心村集体经济状况 从表1空心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来看,全市空心村中村内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收入较低(02万元)的村有208个,占全市行政村的4%,占空心村的45.5%。存在很大比例的空心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少,集体经济收入低使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的带动、农户收益等多方面受限,对空心村的形成和后续发展存在极大不利的影响。如此现状易形成空心村经济发展不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向发展更为广阔的地区流动,农宅空置,村内公共设

12、施建设成本提高而建设放缓,缺乏生产要素和发展动力,经济发展滞后,从而进一步加剧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循环。3 保定市农村空心化特征分析3.1 山区与平原农村空心化分布差异保定市山区县区主要包括涞水、涞源、易县、阜平、满城、顺平、唐县和曲阳8个县区,其余14个县区为平原县区。全市空心村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平原与山区县区村呈现出差异化发展特征。由图1可以看出,山区村户籍人口309万余人,平原472万余人;农村常住人口山区284万余人,平原443万余人;两项指标山区与平原分别相差163万,159万余人,在户籍人口中山区和平原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为91.9%,93.9%。农村拥有劳动力人数山区近159

13、万人,平原271万余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山区近124万人,平原219万余人;两项山区与平原分别相差112万,95万余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比分别为78%,80.8%。外出打工人数山区近52万余人,平原64万余人;在外购房并居住山区近8万人,平原13万余人;两项山区与平原分别相差12万,5万余人,在外购房并居住人数分别在外出打工中占比为15.4%,20.3%。縱观各项指标,平原区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劳动力、文化程度、外出打工和购房人数,乃至其各项占比,包括外出占比,即人口外出情况皆高于山区。然而,在山区与平原的空心村问题分析中,又呈现出如下特点。保定市山区县区共存在空心村25

14、6个,占全市空心村的55.9%。其相对集中于涞水和涞源两县,两县存在空心村共计112个,占山区县区空心村的43.8%。8个山区县区中,外出人口大于50%的空心村154个,在全市同类空心村占比53.3%;农宅空置率大于20%的空心村165个,在全市同类空心村占比64.7%。而涞水、涞源两县外出人口大于50%和农宅空置率大于20%的村分别有72个、81个,在山区同类占比分别为46.8%,49%,占到了山区的近一半。平原县区存在空心村202个,占全市空心村的44.1%。其空心村外出人口大于50%的问题相对明显,主要分布于涿州、定兴、徐水、清苑、望都、蠡县和安国7个县区,共有空心村127个,占全市的2

15、7.7%;其住宅空置率大于20%的村主要分布于涿州、清苑、望都和蠡县4县,共75个,占全市空心村的16.4%。详见图2图5。由此对比可以看出,保定市山区比平原所辖县村少,各项人口指标皆低于平原村,而与其相反的是,其所辖村庄中的空心村数量更多,人员外出和住宅空置问题也更加明显,相比可得保定市山区空心村较为集中,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也更为突出。3.2 空心村经济发展带动力不足空心村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从图6可以看出其收入情况,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高达49%,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以下的占到了23%,其集体经济收入过低至无收入的农村占到了其总数的近3/4,而年收入在20万50万及50万以上的村仅占5%

16、。当前保定市空心村普遍存在整体经济发展带动力不足的问题。空心村的经济状况受其历史文化、地形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了资源量、资源种类和距离远近等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占有性差异,其所临近或占有的资源情况深刻影响着该村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农村的土地拥有量、自然风景等相关资源条件,或拥有的资源与当地政府、工业区、市场、企业等的距离问题。可开发利用资源量越大、距离越近,其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劳作易带动该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农民获得相对稳定甚至更多的收益,则该村的外出人口量便越低,其外出率一般在20%以下,且其受经济带动作用越强,同样其空心化程度越低。从经济收入来源角度对空心村经济进行分析,如图7所

17、示,保定市空心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附于土地收入,收入来源与土地资源有关的村达半数以上,占总体的58%;其经济收入来源于集体企业的村仅占2%,说明从整体来看空心村的集体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其经济产业化带动力较弱;同时亦有40%的村收入来源于其他,如打工收入,制作手工制品、加工、配件收入,依附景区等资源而衍生的相关产品、工作收入,养殖收入等,收入较为零散,尚待形成规模。endprint保定市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积极推动产业化改革,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化链条,但面对当前现状仍需要进一步并重点对空心村资源、产业进行优化整合,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带动效应,使空心

18、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起到缓解大量人口外流,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进一步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4 调查结果与分析保定市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形成较为复杂,并受人口劳动力、受教育文化程度、基层组织、资源与经济带动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然而农村空心化问题不是个例,是每个城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必然的现象,且预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更多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在解决空心村问题时,我们应综合考虑本地政策导向、经济状况、人居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因素,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相对较好的乡村经验和脱贫案例,立足于我国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和当地发展现状及资源禀赋条件,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积极应对。运用市场机制,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农村产业带动效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着力于解决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问题,抓住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所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化解农村空心严重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