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材料_第1页
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材料_第2页
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材料_第3页
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材料_第4页
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油品装卸应急处置培训安技科二零一五年二月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干粉使用注意事项:干粉使用注意事项: 1、灭火过程中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不得横卧、灭火过程中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2、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的冷却作用弱,在着、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的冷却作用弱,在着火点存在着炙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火点存在着炙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灭火器的检查方法1.检查灭火器压力指数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内干粉压力较小,有无法喷出的可能或已经失效。绿色区域:表示压力正常,灭火器可以正常使用

2、。黄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内的压力过大,可以正常使用。但有爆破、爆炸的危险。2.检查灭火器瓶体有无生锈、破裂和红色油漆是否过淡。3. 查灭火器软管是否有破裂和喷嘴是否完好。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消防泵及水龙带的连接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静电接地报警器静电接地报警器原理原理1.破漆原理:夹子头部的破漆针(即顶尖),利

3、用强力弹簧和夹体构成的杠杆,形成强大的压力,从而破除油漆、铁锈阻隔,保证导电顺畅。2.导电原理:通过破漆针(顶尖)、夹体、连接导线至接地柱的有效连接,将静电荷实时导入大地,使船体与大地形成等电位。作用作用将液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全程自动检测船体接地状况,当接地不良或断开时声音报警,以确保生产作业安全。维护与使用:维护与使用: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一、应急物品及使用方法 1使用步骤第一步:设备测试,张开接地夹,听到报警声方可正常使用(旋钮开关在测试位置)。 第二步:一只接地夹夹在接地桩上,另一只接地夹夹到船体上,晃动接地夹,以便破除油漆及铁锈,直到报警声消失后,然后开始装卸作业(旋钮

4、开关在闭合位置)。第三步:油品装卸作业完毕,将接地夹收回原位(旋钮开关在分开位置)。2维护 (1)设备为二十四小时自动检测回路电阻,油污过多会导致电阻值升高,引起报警,因此,必须定期擦除设备上的油污,保持设备清洁,以便良好使用。(2)设备必须定期检查,防止个别配件松脱,以至设备失常,影响正常使用。 6.注意事项 6.1 石油类货物在装卸期间温度较高,要防止烫伤。 6.2 作业及监护人员要穿护腕胶鞋,工作服收紧袖口、领口,戴五指胶手套、安全帽;从事燃料油作业,登车放流人员必须戴防毒口罩、拴系好安全带;从事沥青作业,登车放流人员必须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栓

5、系好安全带。 6.3 作业开始后15分钟内,安质员负责使用危险气体检测仪检测油罐车罐口处的可燃气体含量,将情况及时反馈调度室,调度室根据检测结果布置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6.4 甲类危险品作业时,作业区内的手机、高频不准开机,严禁携带火种进入作业区,放油人员要穿着防静电服作业,每小时换一次班以保证休息。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 1.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 1.1应急队伍组成 工头1名,电工1名,装载机司机1名,装载机1辆,现场作业人员。 1.2、工头负责发生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通知船方停止作业、关闭阀门,并现场指挥作业人员抢险、及时报告调度室。 1.3、电工负责开启水泵

6、。 1.4、由装卸队负责对参与作业人员编号,具体职责为: 1.4.1 13名装卸工人作业时: 1#班长开启消防栓阀门; 2#、3#持泡沫水枪连接好水带,将泡沫枪吸水管插入泡沫桶,根据工头指令实施灭火或冷却; 4#协助2#、3#连接水带及监护供水情况,需要时工头安排抢险任务;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 1.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 5#、6#负责抬泡沫桶,并随时移动,需要时由工头安排其他任务。 7#、8#负责持直流水枪,连接消防水泵、水带,需要时由工头下达指令实施灭火或对燃烧物实施冷却; 9#协助7#、8#连接水带及监护供水情况,必要时由工头安排其他任务; 10#、11#

7、、12#、13#两人一组,使用手提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根据工头指令实施灭火。 1.4.2 8名装卸工人作业时: 1#、2#、3#、4#、5#、6#职责不变; 7#、8#使用手提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在工头的命令下实施灭火。 1.4.3 6名装卸工人作业时: 1#、4#职责不变;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 1.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 2#、3#:持泡沫水枪连接好水带,抬泡沫桶,将泡沫枪吸水管插入泡沫桶,并随时移动泡沫桶,根据工头指令实施灭火或冷却; 5#负责持直流水枪,在工头指挥下实施或灭火; 6#使用手提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在工头的命令下实施灭火。 1.5初始火势轻微,

8、由工头下达命令,指挥装载机运输沙土灭火,或由作业监护人员使用沙土、干粉灭火器实施灭火。 1.6沥青灭火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1.7如依靠现有应急物资不能控制火势,现场工头要立即汇报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室),请求救援,由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分公司应急预案。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二、石油类货物消防应急预案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1 1)平阳县兴泰化工甲苯爆炸)平阳县兴泰化工甲苯爆炸事故经过事故经过:20042004年年6 6月月2929日,平阳兴泰化工发生一起甲苯爆炸的重大伤亡事日,平阳兴泰化工发生一起甲苯爆炸的重大伤亡事故,

9、造成故,造成4 4人死亡,人死亡,2 2人受伤。人受伤。事故原因事故原因:业主颜某在对废弃的甲苯储罐进行动火前,未按规定对储罐内:业主颜某在对废弃的甲苯储罐进行动火前,未按规定对储罐内残留的甲苯进行有效清洗,而仅仅用河水清洗,也未对罐内气体进行检测。残留的甲苯进行有效清洗,而仅仅用河水清洗,也未对罐内气体进行检测。由于罐内存在大量的甲苯气体,在切割过程中高温引爆,发生爆炸。由于罐内存在大量的甲苯气体,在切割过程中高温引爆,发生爆炸。(2)平湖某公司沥青储罐爆炸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20062006年年3 3月月1313日,平湖某沥青公司的日,平湖某沥青公司的8 8号沥青储罐发生爆炸,当号沥青储罐

10、发生爆炸,当时有时有3 3名工人在储罐顶上进行焊接作业,其中名工人在储罐顶上进行焊接作业,其中2 2人当场死亡,人当场死亡,1 1人重伤进医院人重伤进医院抢救。抢救。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事故原因:石油沥青在保温(:石油沥青在保温(110110的液态的沥青)条件下,会有一些烃类的液态的沥青)条件下,会有一些烃类物质蒸发成为气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作物质蒸发成为气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作业证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结果引爆了从通气孔业证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结果引爆了从通气孔处逸出的爆炸性混合气

11、体,发生了爆炸。处逸出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3)焊接引起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经过事故经过:19961996年年7 7月月3030日,某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借停产之机进行粗甲醇日,某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借停产之机进行粗甲醇直接加工甲醛的技术改造,在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阀门,焊接时,电直接加工甲醛的技术改造,在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阀门,焊接时,电火花四溅,引燃了甲醇计量槽内(有超过火花四溅,引燃了甲醇计量槽内(有超过1010吨的甲醇)的爆炸物,发生爆吨的甲醇)的爆炸物,发生爆炸,共有炸,共有9 9人死亡,人死亡,5 5人受伤。人受伤。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

12、和相应的安全技术: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执行一级动火项目规定,擅自下放动火批准权限,动火管理失措施;没有执行一级动火项目规定,擅自下放动火批准权限,动火管理失控;焊接现场没有组织监护措施;领导安全意识淡薄。控;焊接现场没有组织监护措施;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事故原因:石油沥青在保温(:石油沥青在保温(110110的液态的沥青)条件下,会有一些烃类的液态的沥青)条件下,会有一些烃类物质蒸发成为气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作物质蒸发成为气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作业证且未采取任何

13、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结果引爆了从通气孔业证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结果引爆了从通气孔处逸出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处逸出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3)焊接引起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经过事故经过:19961996年年7 7月月3030日,某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借停产之机进行粗甲醇日,某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借停产之机进行粗甲醇直接加工甲醛的技术改造,在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阀门,焊接时,电直接加工甲醛的技术改造,在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阀门,焊接时,电火花四溅,引燃了甲醇计量槽内(有超过火花四溅,引燃了甲醇计量槽内(有超过1010吨的甲醇)的爆炸物,发生爆吨的甲醇)

14、的爆炸物,发生爆炸,共有炸,共有9 9人死亡,人死亡,5 5人受伤。人受伤。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执行一级动火项目规定,擅自下放动火批准权限,动火管理失措施;没有执行一级动火项目规定,擅自下放动火批准权限,动火管理失控;焊接现场没有组织监护措施;领导安全意识淡薄。控;焊接现场没有组织监护措施;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事故原因:石油沥青在保温(:石油沥青在保温(110110的液态的沥青)条件下,会有一些烃类的液态的沥青)条件下,会有一些烃类物质蒸发成为

15、气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作物质蒸发成为气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电焊工在未办理动火作业证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结果引爆了从通气孔业证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结果引爆了从通气孔处逸出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处逸出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3)焊接引起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经过事故经过:19961996年年7 7月月3030日,某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借停产之机进行粗甲醇日,某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借停产之机进行粗甲醇直接加工甲醛的技术改造,在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阀门,焊接时,电直接加工甲醛的技术改造,在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

16、阀门,焊接时,电火花四溅,引燃了甲醇计量槽内(有超过火花四溅,引燃了甲醇计量槽内(有超过1010吨的甲醇)的爆炸物,发生爆吨的甲醇)的爆炸物,发生爆炸,共有炸,共有9 9人死亡,人死亡,5 5人受伤。人受伤。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在甲醇技术改造项目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执行一级动火项目规定,擅自下放动火批准权限,动火管理失措施;没有执行一级动火项目规定,擅自下放动火批准权限,动火管理失控;焊接现场没有组织监护措施;领导安全意识淡薄。控;焊接现场没有组织监护措施;领导安全意识淡薄。 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动火作业要求

17、:(1)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动火前应办理动火作业证,明确地点、时间、负责人、动火人、监火人。(2)动火证应经过审批(如安全负责人),审批人在审批前必须深入了解情况: 首先对动火设备本身必须吹扫、置换、清洗干净,进行可靠的隔离。设备内的可燃气体分析及进罐作业的氧含量分析要合格。 其次要检查周围环境,有无泄漏点或敞口设备。地沟、地漏、下水井要有效封挡。清除动火点附近的可燃物,环境空间要进行测爆分析。 再次动火现场要有明显标志,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作业完毕应认真检查现场,灭绝火种;审批人在认真审核各项防火措施后,签发动火证。动火人要做到“三不动火”:没有动火证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

18、在现场不动火。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4 4、 2006年8月23日中午11点40分,社会运输企业南通油运公司为江苏南通某加油站运送90号汽油。送油罐车为分舱式结构。在前后舱油品卸完油后,为放尽余油,站长要求驾驶员将车辆沿外侧加油岛绕行一圈后,停放在加油站罩棚下方、两加油岛间的车道上。由于该地点远离卸油场所,无静电接地夹和接地桩,在没有导静电接地的情况下,该站油管员打开阀门放出前后舱余油。11点55分,站长向送油司机质疑油品数量短少,司机同意从舱里再卸出若干升作为补偿,于是押运员打开中舱底阀,准备用铁桶接油。打开阀门后,油品突然起火。押运员没有关阀,而是调头去取灭火器,尽管站内员工共同扑救,

19、但油流持续燃烧,火势迅速蔓延。当地消防车接警后约在13点10分将火扑灭。事故造成2台加油机和罩棚被烧毁,2台加油机烧损,油品损失2000余升。 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事故分析:1.静电放电起火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油罐车在行驶后油舱中积聚了大量的静电,停止后没有连接静电接地夹,无法及时导出静电;油舱底阀为球阀,管径40mm,中舱为满舱,油高为2m左右,阀门开启瞬间压力大、流速快形成喷溅式卸油,造成油品起火。2.该送油车辆的卸油口和底阀均无铅封,严重违反了运输数量管理有关规定。 认识静电的危害认识静电的危害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5、1998年4月12日晚,某承包加油站,在向地下卧式油罐接

20、卸汽油时,因接卸人员使用手电筒照明时,引起油罐爆炸燃烧,随后引起相邻三个汽油罐爆炸燃烧,大火燃烧近4个小时,并造成1人死亡。 事故分析:1.接卸人员违章使用非防爆手电筒照明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手电筒在开关瞬间产生电火花,引爆油蒸气,造成油罐爆炸燃烧。2.该站卸油喷溅式卸油方式也是造成这次火灾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油罐未安装符合要求的固定卸油管线,而是将汽车卸油胶管直接插入油罐量油孔内卸油,产生大量静电,形成大量的油蒸气窨。3.油罐和卸油场地未安装静电接地装置,致使大量静电荷不能释放。 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6、导静电设施失效,油轮起火爆炸 一、事故概况 广东佛山某油库码头,一艘装载450t

21、燃油的油轮,7月8日凌晨2点在卸油过程中发生大爆炸,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百万元人民币,幸无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共出动27辆消防战斗车,139名官兵参加灭火,医护人员也赶到现场待命由于救援及时,无人员伤亡,大火也未蔓延上岸。佛山市海事局组织的清污调动清污船舶10艘,并在出事地上下游各部设了3道围油栏,防止溢油扩散。 二、事故原因 油品质量差、码头和油船存在违章操作和静电起火是造成该起严重事故的主要原因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1)当时该油船上装载的燃油属于质量很差的混合油,经化验发现该油品的闪点低于13,也就是在常温下已达到燃点,十分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2)静电引发起火

22、。油品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油船的泵油速度高达每小时100t左右,在这种速度下,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油船与码头的静电联线的电线中8股电线已断裂了4股,并且静电夹有生锈现象,静电联线的连接可靠性没有保障。导致静电大量积聚在船内,遇到船舱内的可燃油气,引发火灾和爆炸。 (3)码头和油船存在违章操作问题,除了事发时油船和码头的值班人员擅离职守,作业现场无人监管外,该油库码头批准装卸的油品为闪点60以上油品,但实际装时闪点低于13油品,严重违规。 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6、收油流速过快、静电放电油罐爆炸 一、事故概况 10月27日接到预报,28日18点来一艘1000t油轮,全是煤油。油库主任安排先

23、进3#,余下的进5#罐。28日下午对3#、5#油罐进行检查。28日0点30,装载煤油的大庆765油轮到港。油库主任和司泵员对3#、5#油罐做了最后检查,打开3#油罐进油管阀门后,走向5#油罐。油轮于1点开泵卸油。油轮配备CYZ-65油泵,特性为:流量153200m3/h,扬程6663m液柱,转速1470r/min。油轮作业时实测泵出口压力为0.45MPa,油流速约为3.153.78m/s。开泵卸油时,两名操作工一道进入油罐区检查煤油管线和附件的作业情况。1点04分油库主任和司泵员在5#油罐处听到3#罐内有“噼噼啪啪”的响声,主任叫司泵员去泵房打电话通知码头停泵,主任向3#油罐走去。当司泵工走出消防堤,主任走进3#油罐时,听到“轰”地一声,3#油罐爆炸。三、事故案例三、事故案例 100t煤油全部流出,整个防火堤内一片火海。煤油顺水沟流出防火堤(排水沟在防火堤处有一石板闸,当时未插好),火焰也窜出防火堤。燃着的油从防火堤的排水沟流出,进入油库排水网,油品先流到泵房四边的阀门池内,与引燃了泵房的门窗,泵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