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奇梅核气_第1页
何绍奇梅核气_第2页
何绍奇梅核气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何绍奇梅核气何绍奇( 1944-2005),四川梓潼县人,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 1961 年在梓潼县医院拜师学医,毕业后先后在乡、区、县医院工作十余年。 1974 年 1978 年任梓潼卫校教师、绵阳卫校西学中班教师。 1978 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 1980 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院任教。 1982 年晋升为讲师, 1990 年晋升副教授,主讲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 1994 年 1996 年应欧洲中医进修培训中心邀请,赴荷兰工作,被聘为该中心终身教授、阿姆斯特丹门诊部主任、荷兰中医学会学术部专家。1997年 1998 年应聘为北京医科大学药物依赖研究所研

2、究员,事中医戒毒药的研究。同时兼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治则治法研究室客座研究员。2003 年被聘为中国中医药报第二届编从辑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3 年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任教何绍奇先生经验 梅核气金匮要略谓: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这就是后世所称之 “梅核气”。如宋 ? 杨仁斋直指方说: “七气相干,痰涎凝结,如絮如膜,甚如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 ;明 ?孙一奎三吴治验载张溪亭乃眷案“喉中梗梗有物如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此梅核气症也。 ”清代医宗金鉴乃正式命名为“梅核气病” ,至今沿用。金匮载入妇人病篇中,其病亦确以女性为多,但男子亦间有之。半夏厚朴汤

3、用半夏、茯苓化痰散结,紫苏、厚朴理气行滞,用于梅核气之由凝痰结气,阻于咽嗌者,确有良效。 三因方把方名改为“大七气汤” ,易简方又改作“四七汤” ,谓药仅四味(生姜是药引不算) ,能治七情郁气也。但笔者临床所见,气郁日久而化火者甚多,其证除咽部异物感外,兼见烦躁易怒,面赤火升,口苦口臭,脉多弦滑而数,舌红,苔黄腻而干。此乃肝郁化火,灼津为痰,半夏厚朴汤用药偏于温燥,用之就非其所宜了。我尝于此等证自拟有一方,以清润疏利为法,药用栝楼皮、枳壳、天花粉、川贝、蒺藜、生麦芽、绿萼梅、薄荷等。痰火胶结者,加服礞石滚痰丸 6 9g,一日二次吞服。此方用火硝、煅礞石化顽痰、老痰,大黄、黄芩清热泻火,沉香行气

4、开郁,上病下取,得效甚捷。礞石滚痰丸并不峻烈,即体虚者亦可量用。如田某,女, 60 岁。老年丧夫,婆媳不睦,情怀失畅,气滞痰凝,自觉咽部有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颇以为苦,此梅核气也。初诊曾予半夏厚朴汤,不效。再诊,察其烦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此用套方而弃辨证之误也。病属气郁化火,火灼津液为痰, 阻于咽嗌, 当清肝火而化痰涎, 改用夏枯草、 栀子、全栝楼、川贝、白芍、川楝子、泽泻、香附、降香,佐吞礞石滚痰丸 6g,日二,饭后服。药后得畅泻数次,泻出物多泡沫,胶黏如痰涎,其后咽部即觉宽舒。三诊停用汤药,仅每晚用礞石滚痰丸6g,淡茶水送服, 连进一周, 其病爽然若失。梅核气也有由阴虚痰火而起者。体质属阴虚的人多瘦而多火,或病久失治,肝郁化火,劫烁津液,或长期服温燥药而伤阴。其证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兼见心烦,舌红,脉细数,大便干。此证半夏厚朴汤、滚痰丸俱当忌用,我常用一贯煎、百合地黄汤加减,其中北沙参、细生地、玄参、麦冬、百合养心阴,栝楼、川贝、旋覆花、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