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 课程设计_第1页
EDA 课程设计_第2页
EDA 课程设计_第3页
EDA 课程设计_第4页
EDA 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理工大学EDA课程设计(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5年09月设计一 单极管放大电路设计1、设计要求(1) 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峰值5mV ,负载电阻3.9k,电压增益大于60。(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正常放大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3)在正常放大状态下测试: 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b 、 rbe 、rce值; 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L、fH值。2、实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即为一个单级放大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6的阻值就可以改变三极

2、管的静态工作点。此时电压增益:Au=84.513、三极管参数测试(1)输入特性曲线及的测量在绘制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进行直流扫描分析,软件要求物理量、为直流源,故需要重新连接电路。将处于正常放大工作状态的三极管复制出来,按照其直流工作点赋予其、等效直流源电压值。电路如下图所示。将V1,V2均作为分析参数进行直流扫描,即可获得三极管在为不同取值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再次利用直流扫描分析,画出三极管在最大不失真状态,即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如下图。由公式得,。(2)输出特性曲线及的测量与绘制输入特性曲线一样,绘制输出特性曲线时亦需要重新连接电路。此时的两个直流源代表的物理量为和。重新连接的电路

3、图如下图所示。将I1、V2均作为分析参数进行直流扫描,即可获得三极管在为不同取值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再次利用直流扫描分析,即时的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由公式得,。由公式得,。4、静态工作点的测试(1) 饱和失真状态下图为饱和失真状态原理图和饱和失真状态波形图。由测试得静态工作点的各个参数为:=120.89545,=0.07505V,=1.94706,=0.65732V(2)截止失真状态分析图1-4是截止失真状态下的电路原理图,图1-5是截止失真状态下的波形图由测试得其静态工作点的各个参数为:=1.35317,=10.7833V,=202.33167,=0.5678282V(3)正常放大

4、状态静态工作点:=12.54164,=2.47803V,=1.58281,=0.640207V5、交流参数测试(1)输入电阻测试如图所示,实验测试的输入电阻=2.399(2)输出电阻测试如图所示,实验测得输出电阻=2.605(3)电压增益测试由实验测试结果计算得电压增益=84.65(4)频率特性曲线利用软件中的交流仿真分析,可以得到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由下图可以看出幅度最大值为38.5771dB最高幅度下调3dB得到上下限频率,如下图所示,下限频率=0.713477kHz,上限频率=11.4505MHz6、数据表静态工作点调试数据表三极管工作状态输入信号峰值(mV)电位计接入百分

5、比IB(uA)IC(uA)VCE(V)截止301001.353170.2023310.7832饱和50120.8951.947060.07505正常51012.54161.582812.7803 正常放大参数表输入信号峰值电位计接入百分比AVRi(k)Ro(k)51084.652.3992.605交流rbe(k)rce(k) (Hz)(Hz)85.952.3937.437713.744114507、理论分析放大倍数Au=-(Rc/Rl)/rbe=-70.64输入电阻Ri=(Rb1+10Rp)/Rb2/rbe=2.021k输出电阻Ro=Rc/rce=3.87k误差分析: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输入电阻

6、的相对误差输出电阻的相对误差实验二 差动放大电路设计1、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带射极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要求负载3.9k时的AVD 大于50。(2)测试电路每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值和b 、 rbe 、rce值。(3)给电路输入直流小信号,在信号双端输入状态下分别测试电路的AVD、AVD1、 AVC、 AVC1值。2、设计差动放大电路电路要求放大电路带射极恒流源,要求负载3.9k时的AVD大于50,电路图如下,此时Avd=1.033/0.02=51.65>503、测试电路每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值和、rbe、rce值。(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将两边电压源短路,再进行直流工作点检测,即可获得每

7、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Q1静态工作点:Q2静态工作点:Q3静态工作点: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出的值:Q1=Q2=107.6602 Q3=163.7877(2)及的测量根据设计一给出的计算方法,Q1: rbe=2.213krce=9.299k同理可得Q3: rbe=2.252krce=6.923k4、给电路输入直流小信号,在信号双端输入状态下分别测试电路的AVD、AVD1、AVC、AVC1值AVD=51.65AVD1=(581.083+87.762)/20=33.44225单端:=95.39826574Rbe=2.204kRce=8.507kAVC=1.377p=0;AVC1=(581.083-58

8、1.101)/10=1.8*10-35、数据表电路测试数据表三极管IB(uA)IC(uA)VCE(V)rbe(k)rce(k)T19.5631.0292.335107.62.2139.299T29.5631.0292.335107.62.2139.299T312.672.0787.180163.72.2526.923电路增益AVDAVD1AVCAVC151.6533.4401.8×10-36、误差分析:AVD=-*(Rc/RL/2/rCE)/(rbe+(1+)*(R6/2)=-54.19 E=4.6%AVD1=-0.5*(Rc/RL/rce)/(rbe+(1+)(R6/2)=-37.

9、1E=9.8%等效电阻:R=(1+(*R5)/(rbe+R1/R4+R5)*rce=162.7kAVC1=-(Rc/RL)/(rbe+2(1+)R)=8.6*10-3设计三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1、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峰值1mv) ,负载电阻3.9k,电压增益大于500。(2)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a.测试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和频率特性。b.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负反馈对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2、实验原理图设计一个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峰值1mV),负载3.9k,电压增益大于500,电路图

10、如下:此时电压增益Au=571.46第一级增益:8.4384 第二级增益:67.7213、静态工作点的调试静态工作点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在后面的表格中4、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参数的变化未接入反馈时:(1)无反馈输入电阻:Ri=12.508k(2)无反馈输出电阻Ro=0.7984k(3)无反馈最大不失真信号幅度:6.1mV(4)电路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曲线 = 602.3525Hz = 469.54076kHz接入反馈时:(1) 有反馈输入电阻:Ri=4.999k(2)有反馈输出电阻:Ro=3.294k(3)有反馈最大不失真由图可得最大不失真电压幅度为96.9mV(4)有反馈时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

11、 = 59.2090Hz = 9.914MHz(5)有反馈时的电压增益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得Au=29.075、数据表静态工作点调试数据表放大电路电位计接入百分比IB(uA)IC(mA)VCE(V)第一级4015.206132.110093.33189第二级1524.143913.84724.33873动态参数表放大电路AVRi(k)Ro(k)fL(Hz)fH(kHz)最大不失真信号幅度(mV)无反馈571.4612.5080.798602.35469.546.1有反馈29.074.9993.29459.209914096.9设计四 阶梯波发生器设计1、实验要求 (1)给出阶梯波发生器实验原理图

12、,图中器件均要有型号和参数值标注。(2)介绍电路的工作原理。(3)给出电路的分段测试波形和最终输出的阶梯波,并回答以下问题: (a) 调节电路中那些元器件值可以改变阶梯波的周期? (b) 调节电路中那些元器件值可以改变阶梯波的输出电压范围?2、实验原理图3、电路工作原理为了设计一个负阶梯波发生器,首先考虑由一个方波电路产生方波,其次,经过微分电路输出得到上、下都有的尖脉冲,然后经过限幅电路,只留下所需的正脉冲,再通过积分电路后,因脉冲作用时间很短,积分器输出就是一个负阶梯。对应一个尖脉冲就是一个阶梯,在没有尖脉冲时,积分器的输出不变,在下一个尖脉冲到来时,积分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积分,因此,积分器就起到了积分和累加的作用。当积分累加到比较器的比较电压,比较器翻转,比较器输出正值电压,使振荡控制电路起作用,方波停振。同时,这正值电压使电子开关导通,使积分电容放电,积分器输出对地短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