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in45csin/3例1 光线在垂直于玻璃半圆柱体轴线平面内,以45°角射到半圆柱的平面上,如图1217所示。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试问光线将在哪些地方离开半圆柱体表面射解析:这是一个关于全反射的问题,当入射玻璃半圆柱体 后,再从玻璃半圆柱体内出射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当发生全反射时,光线将 不会离开玻璃半圆柱体表面射出,只有在半圆柱体表面上不发生全反射的光才能从半圆柱体表面射出。设光经玻璃平面折射后的折射后的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解得光经平面折射后,折射角均为30°,但光照射到圆柱面上的入射角各不相同。用角表示光射到圆柱面上的位置,由图可知,光在圆柱面上的入射角i
2、 =-(?= 120° (p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1=arcsin n于是,只有当0 0 045 <120 <45时,光线可以在圆柱体表面射出 即75°165°时,光才可从圆柱面射出。例2 .如图1218所示,用两个薄凸透镜,最后在物体所在处形成一个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倒立的虚像。已知靠近物体的那个凸透镜的焦距为f1,物体与此凸透镜的距离为山。试求第二个凸透镜的焦距 f2及它与第一个透镜的距离 L。解析:首先可以判定物体不可能先经第一透镜成虚像,因为此虚像已放大,再 经第二透镜又成虚像,更放大,且正立。与题意不符。其次可以判定经第一透 镜不可能成放大实像
3、,因为这样经第二透镜后的虚像更大,与题意不符。所以 只可能先经第一透镜成缩小实像。J-L*11218设经第一透镜后的像距为V1,由透镜成像公式得(1)由(1)式可得V1 =1-/1对第二个透镜,由题意可知,物距:二:',像距! .一 4丨i.',由透镜成像公式得'(3)£一九 一(£ +紂)対将(2)式代入(3)式得1 1 1, = 加1£ +坯 /a/i由放大率公式得,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放大率分别为(5)vi/1mi=-珂 «1 - /1(6)(7)(8)总放大率m = m1m2,由题意可知m = mim2 = 1将(5)(
4、6)式代入(7)式可得uifi l-毎i-/i由(8)式得(9)将(9)式代入(4)式得绝和12拆旳|茁 /2眄一 2丿】珀一 /i 珂-2/j由此解得例3 :给定一块平行平板,折射率按xr变化,其中n o为0点的折射率,n o=1.2、r =12cm、x为图中x轴的坐标。一束光线在O点由空气垂直入射平板,并在A点以30°角出射,如图1219( a)所示。求A点的折射率,并确定 A点的位置和平板的厚度|Ak.J图 1219(a)30°图 1219(b)图 1219(0解析:对于媒质折射率连续变化的问题,可以将其在连续变化的方向(x轴方向)分成任意小薄层来分析。对于这任意小薄
5、层,可以认为折射率是一个定值,对任意薄层多次 运用折射定律求出 A点的折射率,再利用折射率的变化规律求出A点的x坐标;然后再由折射光线方向的关系求出光线所走的轨迹方程,确定平板的厚度。在x轴方向,把平板分成任意小薄层,由光的折射定律得(1)(2)n1 sin h = n2sini2= . =n xSi nix= . =n Asi niA在初始入射点o处有n1 sin h = n° sin90°= n°由(1) (2)两式得n。nxx1 -把r代入(3)式整理得n。_ r - x sin ix= nxr当光在A点射出时有(如图1219 ( b)所示)(4)nAsin
6、 30。sin 30。sin(90。i A) = cosi A(5)no由( 1)( 2)式可知 nA sin iA= no,即 siniA=nA由三角函数关系得cosi af sin2 iA =:1-(匹)2nA将(6)式代入(5)式得na = Jsin2 30。+ n。2 = 33(6)(7)n0nxx1 将(7)式代入r,整理得r(n a n°)Xa =nA=0.92cm由(4)式可知,光线的路径是一个半径为 r的圆弧(如图1219( c)所示) 所以,平板的厚度为d = r cosi a-(n0nA)2=12 X).385=4.62cm也可通过光线的轨迹方程来求出平板的厚度:
7、因为光线的路径是一个半径为 r的圆弧,所以在图12 (a)中的x o y坐标系中,光 线的轨迹方程为y2 (r _x)2 = r2把x=0.92cm、r=12cm代入上式中可得y = 4.62cm即平板得厚度为4.62cm。例4: 一平凸透镜焦距为 f,其平面上镀了银,现在其 凸面一侧距它2f处,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个高为H的物体,其下端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如图12 20所示。试用作图法画出物体经镀银透镜所成的像,并标明该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用计算的方法求出此像的位置和大小。E1220解析:这是一个由平凸透镜和平面镜组成的光学成像系统i 用作图法画出该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关键是利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8、和光的反射 定律。(如图12 20所示)(1)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由物体最高点A射向光心O的入射光线 AO,它通 过O后方向不变,射向平面镜 MN,然后被MN反射,反射光线与主光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均为:-,反射光线入射凸透镜时也通过光心O,所以由凸透镜射出时方向没有改变,即图中的OA ;(2)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由A发出的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 AC,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将射向凸透镜的焦点F,即沿图中的CF方向射向平面镜MN ,然后被MN反射,反射光线指向与 F'对称的F点,即沿CF方向入射凸透镜,此入射光 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可用下法画出:通过光线O作
9、平行于CF的辅助线SOS(此辅助线也称为副光轴),过焦点F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 FT称为焦平面(T为副光轴与焦平 面的交点),由于平行副光轴的入射光线与副光轴在焦平面上相交,所以CF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通过 T点,图中的CT即为CF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3)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由A点发出的通过凸透镜的焦点F的入射光线 AFD,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垂直射向平面镜MN ,然后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通过焦点F,即图中的DFA。只要画出上述三条特殊出射光线中的两条,它们的交点A就是整个光学系统所成的 A点的像,对
10、应B '为B点的像,由图中可知,像 A B '是倒立的实像。2 利用逐次成像法计算整个光学系统所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物体AB经凸透镜第一次成像,由凸透镜成像公式和横向放大率公式得111+=2 fv-f2f可解得vi=2f,即第一次成的位置在像平面镜后距离2f处;mi=1,即像的大小与物相同。第一次成的像作为第二次成像的物,因此物在平面镜 MN的后面,所以对于MN来说是虚物,虚物经平面镜成像于镜前2f处,像的大小与虚物相同,即与原实物相同。第二次成的像作为第三次成像的物,由于光线由凸透镜的右方入射,而物位于凸透镜 的左方,所以为虚物,有物距U3= 2f,由凸透镜成像公式和横向放大率
11、公式得可解得V3 = 3U3,即第三次成像的位置在凸透镜左方距离2f 13 处;m3= 3,即像的大小为1原物的3。-f第三次成像是最后一次成像,所以题目所求的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左方距离3 处,1像的大小为原物的 3。例5:有一个球面半径相同的双凸透镜是由折射率为1.50的玻璃做成,其焦距在空气中为30cm。把这个凸透镜装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中的一个开口,水的折射率为1.33。在水槽的另一边有一面平面镜,距离凸透镜80cm。有一个实物在水槽外的镜轴上,并距离凸透镜的左边90cm,如图1221所示。试求由这个凸透镜、水和平面镜组成的系统形成 的像的位置和像的特征。90cm双凸透橈图 1221平面镜
12、解析:这是一个多次成像的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利用逐次成像法来分析。这种方 法需要注意的是:物距、像距的大小和正负号的确定,以及成像公式的运用。(1 )分析实物在凸透镜第一次成像,因为凸透镜的一侧是折射率不为1的媒质,所以不能用凸透镜成像公式1 1 1r =U V f直接求实物在凸透镜的第一次成像,可用球面折射成nin2n2 F像公式u v 一 r来求解,即先求出实物在凸透镜的左边部分第一次成的像,此像作为凸透镜右边部分的物在右边部分第二次成像。先求出双凸透镜两个球面的半径,由凸透镜在空气中的成像公式得其中门=r2= r,r为凸透镜的半径,将 f=30cm, n = 1.50代入(1)式得r
13、= 30cm实物在凸透镜左边部分第一次成像,由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得(1)(2)nrn2n2 - n2r =U1V1将U1 = 90cm,m =1,巴=1.50和(2)式带代入(3)式得V1 = 270cm由横向放大率公式得,第一次成像的放大率为(3)(4)(5)在凸透镜右边的第二次成像有u2v2将 U2= vi = 270cm, n2=1.50, n3=1.33 和 r = 30cm 代入(6)式得V2 = 118.5cm(7)由横向放大率公式得,第二次成像的放大率为n 2v21m2n3u2 = 2( 8)由(7)式可知第二次成像后,像的位置在凸透镜右面118.5cm处,即像的位置在平面镜右方(
14、118.580=38.5cm )处。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经平面镜第三次成像,最后成像于平面镜左方38.5cm处。总放大率为m = m1m2= 1( 9)由(9)式可知最后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例6 :如图1222所示的洛埃镜镜长l=7.5cm,点光源S到镜面的距离 d=0.15mm, 到镜面左端的距离 b=4.5cm,光屏M垂直于平面镜且与点光源S相距L=1.2m。如果光源发出波长'=6 X10 - 7m的单色光,求:(1)在光屏上什么范围内有干涉的条纹?(2)相邻的明条纹之间距离多大? (3)在该范围内第一条暗条纹位于何处?解析:洛埃镜是一个类双缝干涉装置,分析它的干涉和它在平面
15、镜中的像S,这两个就是相干光源,然后就可以利用杨氏双缝干涉的结论来求解,但注意在计算光程差时,应考虑光 线从光疏媒质射到光密媒质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相位差 1800,即发生“半波损失”。(1)如图1222所示,S点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射到光屏上,另一部分经平面镜反射后再射到光屏,这部分的光线好象从像点 S 发出,因为到达光屏的这两部分都是由 S点光源发出的,所以是相干光源。这两部分光束在光屏中的相交范围AB就是干涉条纹的范围。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bLd 一 AD(1)b lLd " BD(2)由(1)( 2)两式解得LdAD = b =4cmLd由图中可知BD = b l =1.5c mAC = AD d =3.85c m(3)BC = BD d =1.35cm(4)由(3)( 4)两式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泵租赁合同
- 2025年放射治疗科肿瘤靶向治疗新技术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智能车辆跟踪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后视镜集成行车记录仪功能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解析卷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含油果作物籽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创新化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解析卷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6届湖南省百所重点高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乌镇景区管理制度
- 国企职称评聘管理制度
- 公司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 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洞察阐释
- 月饼代销合同协议书
- 《茶叶加工技术》课件
- 精神康复与躯体管理训练体系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 隧道运营养护管理手册上册
-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
-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组织架构及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