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1页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2页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导读: 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 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 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一、设立私学,“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但一般平民百姓的子弟是上不起学的,文 化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孔子恐怕是创办私立学校的第一人,而且, 他的学生中大多出身贫贱。为什么穷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 ?因为孔子 收费十分低廉。述而篇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 尝无诲焉。"脩,即干肉,十条为束,“束”即十条干肉。这是古 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但这礼物是微不足道

2、的。孔子提倡“有 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 仁。孔子设立私学而不以赢利为目的,又能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有 利于文化在下层人民中间的传播。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值得今天各级 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私立学校的办学者们学习的。二、“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 引导学生去“乐学”。“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述而)可能是孔子的首创,至尽仍被视为经典之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发愤忘食,乐而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 他是

3、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运用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启发式”是“乐学”的前 提,“乐学”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孔子弟子能达到三千人之多,且“贤 者七十二”,这与他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乐学”思想有着直接 的关系。再反省当代许多人奉为法宝的“苦学” 一味“填鸭式”的教 学方法,是不是应该从孔子身上学到点什么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他也确实是这样实践的。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 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

4、有三种 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 ?”孔子竟然用 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 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 由之路。孔夫子的确了不得!四、“终身学习”的观念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 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 这一思想。里仁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述而篇中的“学 而不厌”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 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

5、夜”(子罕)的感叹。而且,即使他经常处于清贫,甚至饥饿之 中,也毫不悲观,仍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而坚持不懈。从“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饭疏食,饮 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而)等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超然脱俗、求知若渴的圣贤就 站在我们面前。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现在,时代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更快。据研究,一个 人工作一生所运用的知识,只有20%fc右是在工作前的学校里获得的。 如果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个教育工作者决不可能搞好他 的工作,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观念的开拓创造型人才。在论语中,我们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学思结合”和“诲 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他的特别强调后天的重要性、德育的教化作用、 对美育的精辟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