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_第1页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_第2页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_第3页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_第4页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过程控制的计算Page1/9一. 预防与检测检验一容忍浪费;预防一避免浪费检验-通过质量控制检查最终产品并剔除不符事规范的产品。在管理部门则经常靠检查或重 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都是使用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允许将 时间和材料投入到生产不一定有用的产品和服务中。预防一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的输出,从而避免浪费。“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仅有这样口号是不够的,所以要理解统计过程各个要项。要研究 产生变量本身的特性-过程。二. 基本概念过程:是指共同作用以产生输出的供方、生产者、人、设备、输入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 输出的顾客之集合。过程控制系统:过程的性能取决丁

2、供方与顾客这间的沟通,过程设计和实施的方法,以及运作 和管理方式。.a. 有关过程性能的信息一与性能最有用的信息是以研究过程本身以及其内在的变化中得到的 信息 过程特性,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b. 对过程采取措施c. 对输出采取措施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产生变差的普通原因:随时间的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步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丁统计控制状态”。产生变差的特殊原因:不是始终作用丁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出现时造成过程分步的改变。除非 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他们将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 输出,随时间的发展,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普通原因特

3、殊原因天气的变化机器突发变化环境的变化未依据作业标准执行作业物料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使用规格外的原材料依据作业标准执行作业的变化操作人员的注意力未集中正态分步:正态分步乂称概率分步。如果影响某一变量的因素会很多,而每一个因素都不起决定性作用,且这此影响是可以叠加的,那么此随机变量被认为是从正态分步的。局部措施:通常用丁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通常有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题系统采取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三. 控制图一过程控制的工具过程特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通过研究过程本身的特性,来识别生产变差的原因,

4、是特page #/9殊原因还是普通原因,从而决定采取局部措施还是系统措施。1. 收集被研究的特性(过程或产品)的数据收集后将之转化成可以画在控制图上的形式。这些数据可以是一个加工零件的尺寸的实测值,一批在制品的缺陷数,可以是不同时间段产线不良 率.2. 控制利用数据计算控制限,将他们画在图上作为分析的指南。控制线并不是规范限值或目标,而是基丁过程的自然变化性和抽样计划。-控制界限&规格界限然后,将数据与控制限相比较来确定变差是否稳定而且是否仅是普通原因引起的。(后面讲到控制图识别再详细说明)如果明显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应对过程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确定影响它的是 什么。在采取措施后(一般是

5、局部措施)后,再进一步收集数据,如有必要则重新计算控制限。3. 分析及改进当特殊原因被消除之后,过程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运行,可继续使用控制图作为监控工具,可计算过程能力。-CPK&PPK四. 计量型数据控制图计量值数据的控制图广泛应用的原因:1. 大多过程和其输出具有可测量性,所以其潜在应用很广泛。2. 量化的值(例如:直径12.3mm)比简单的OKNG包含的信息要更多。3. 通过测量部分数据就可以获得一定的信息,比较全部检查才知道其质量状况,所需的成本更 低。4. 由丁在作出可靠的商定之前,只需要检查少量的产品,因此可以缩短零件生产和采取措施之 问间隔。5. 用计量型数据,可以分析一个

6、过程的性能,可以量化所作的改进,利丁采取措施进行持续改 善。一五. X-R管制图A.收集数据测量方法必须保6E始终生产准确和精密的结果:不精密精密不准确©©准确?©a. 通常在子鲍抽檬5件速的3!品b. 周期性抽样,如:每15分钟抽样一次,每班抽样两次。c. 子组大小确定,如收集20组子组数据。(抽样数:20组*5件=100件)一d. 建立控制图及原始数据(X图在R图的下上方,R图下面再接一数据栏,同时包括记录数据的page 5/9和、均值(X)、极差(R)及日期或时间)e. 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和极差(R),并画在控制图上,它们分别反应了整个过程的均值和其变

7、量。每个子组,计算:一X=(X1+X2+X3+ Xn )/nR=X 最大值-X 最小值f. 选择控制图的刻度g. 将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B. 计算控制限a.计算控制限显示仅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时子组的均值和极差的变化和范围。(X-S控制图考虑变差产生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R=2 R匏/子组数一UCLr=D4*R一LCLr=D3*R二 一X= 2 X魂/子组数二 一UCLx =X+A 2R二 一LCLx=X-A 2R式中D4、D3、A2为常数,它们随样本容量的不同而不同,下表是样本容量不同的一个常数表。n234567'8910D43.272.572.282.112.001.921.861

8、.821.78D3/r / 1/0.080.14 :0.180.22D21.131.692.062.332.532.72.852.973.08A21.88口 1.020.730.580.480.420.370.340.31b.在控制图上作出平均值和极差控制限的控制线。10090807060504030201000111111100908070605040302010001|11I1 111 111 111 11时间8/1 8101228/28101228/38读数12345sum二X1 111UCLxXLCLxUCLrRLCLr1111111 111 11101228/4 8101228/58

9、10122Rpage 4/9C. 过程控制解释a. 超出控制限的点超出一个或多个点超出任何一个控制限该点处丁失控状态的主要6E据。因为只有在普通原因引起变差的情况下超出控制限的会很少, 我们便假设该超出的是由特殊原因造成的。因此,超出控制点应立即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特殊原因 的信号,给任何超出控制的点作标记,以便根据原因实际开始的时间进行调查,采取纠正措施。b. 控制限之内的图形式趋势当出现非随机性的图形时,尽管所有的极差都在控制限内,也表明出现这种图形或趋势的时期 内过程失控或过程分布宽度发生变化。应该纠正不利条件。连续7个点出现在中心线之上或之下;7个点连续下升或下降;1>2>3

10、>4>连续的连续的连续的连续的11点中至少有 14点中至少有 17点中至少有 20点中至少有10点出现在一侧时;12点出现在一侧时;14点出现在一侧时;16点出现在一侧时;接近中心线时,在中心与控制界限之间画出等分线,如果点子大部分在靠近中心线两侧, 即可判定为异常。在接近控制限时,在中心线与控制限问三等分线,如果在外侧的1/3区间内存在下述情况可判定为异常:连续3点中有2个点(该2点可不连续)在外侧的1/3带状区间内; 连续7点中有3个点(该3点可不连续)在外侧的1/3带状区间内; 连续10点中有4个点(该2点可不连续)在外侧的1/3带状区间内;D. 计算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是指按标

11、准偏差为单位来描述的过程均值与规范界限的距离1.计算过程的标准偏差(T=R/D22. 计算过程能力二 二CPK=(USL -X)/3 b R/D2 或 CPK=(X-LSL)/3 R/D2CPM 0.67SCLSCL四级一序能力太低CLpage 6/94. 提高过程能力为了提向高过程能力,必须重视减少普通原因。必须将注意力直接集中在系统中,即造成过程变异性的根本原因,例:机器性能、输入材料的一致性、过程操作的基本操作方法、培训 方法或工作环境。六. 均值和标准差图(X-S)1. 利用下歹0公式计算每个子组的标准差:S=V 2 (Xi- X)2/(n-1)一其中:Xi-表示子组的单值;X-表示均

12、值;n-表示样本容量(单值读数的总个数)2. 计算控制限:X= 2 (Xi+X+X+ Xn)/nS=2 S 匏/子组数UCLx=X+A3SUCLs =B4SLCLx=X-AaSLCLs =B3S样本容量为2-10的常数值:n2345B43.272.572.272.209B3/r / 1/A32.661.951.631.43C40.7980.8860.9210.94067'89101.971.881.821.761.720.030.120.19 :0.240.281.291.181.101.030.980.9520.9590.965 10.9690.9733. 过程控制解释同X-R控制图

13、4. 过程能力解释估计过程标准差:b s=S/C4PPK=(USL-X)/3 b s或 PPK=(X-LSL)/3s七. 不合格率P图P图用来测量在一批检验项目中不合格品(不符合或所谓的缺陷)项目的白分数在使用P图前,必须采取以下几个预备步骤发:建立一个适丁行动的环境。定议过程。必须根据它与其它操作/使用者的关系,影响过程每一个阶段的过程/要素(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来理解过程。确定要管理的特性。将精力集中在对过程改进最有积极作用的那些特征上。应适当考 虑以下因素:1. 顾客的需求。包括使用产品或服务作为输入的任何后续过程,以及使用最终产品的顾客:page 7/92. 当前以及潜在的问题

14、区域。考虑现在的浪费或性能不好的SE据(如废品、重新加工、过 度超时、与目标值不符等)以及在风险的区域(如:对产品的设计或服务,或过程中任意要素即将 进行变化)。3. 特性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特性间的关系是有效的现实研究方法,如果一个项目的几个 不同的特性变化趋向丁合并,对其只描绘一个特性就够了。定议测量系统。使不必要的变差最小。A. 数据收集1. 选择子组的容量,频率及数量2. 计算子组的不合格率(P)P=nP/nn-被检项目的数量np-发现不合格项目的数量P-不合格率3. 选择控制图的坐标刻度4. 将不合格率描绘在控制图上B. 计算控制限1. 计算过程平均不合格率对丁 K个子组的研究时期,

15、P=(n1P+n2P+nkP)/(n1+n2+ - nk)式中:n1P1,n2P2,nkPk为每一组内不合格项目数。n1,n2,门的检查的项目数。(如果抽样为包定,M n1,n2 相同。) 注意:不要混淆不合格品白分数(P*100)和不合格率(P)。2. 计算上、下控制限(UCL、LCL)一 /一 一UCLp=P+3V P(1- P)/n一 /一 一LCLp=P-3V P(1- P)/n式中:n为包定的样本容量 当P很小和/或n很小时,LCL的计算值有时会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则没有下控制限,因为即使在极精确的时期内P=0时,也在随机变差极限之内。3. 画线标注。在初始研究阶段,这些被认为是试验

16、控制限。上述控制限。限丁计算公式适用丁子组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它们是处丁受控的取样情况),理论上,只要对每个具有不同样本容量的子组应分别计算各组的控制限。但实际应 用时,当各子组容量与其平均值相差不超过正负25%时(典型的处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的实际生产量),可用平均样本容量(n)来计算控制限。在这种情况下,UCLp, LCLp=PVp(1-P)/n当子组容量的变化超过正负25%时,则要求单独计算这些特别小或特别大样本时期的控制限。page 8/9注意:任何处理可变控制限的程序都会变得麻烦,并且可能会解释控制图的人员造成混 淆。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调整数据收集计划,从而使用包定的样本容量。C.

17、 过程控制用控制图解释一1. 异常判定同X-R管制图。2. 寻求并纠正特殊原因3. 重新计算控制限D. 过程能力解释1. 过程能力由计数值控制图与计量值控制图在观念上不同:计数型数据控制图上每一点直接表明不符合顾客要求的不合格(不符合规范)的白分数或比值;能力可直接定议为不合格品和平均白分数或比例。计量型控制图上的点表明该过程正在产生与工程规范无关的结果;过程能力指的是将/或不将过程中心调到规范的目标值后,过程产生的总的变差。2. 计算过程能力不合格品的标准偏差:b P=V P(1-P)/n3. 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一CP=(UCLp-P)/3(t p八、计数值与计量值控制图应用比较计量值计数值优

18、点1甚灵敏,容易调查原因;2可及时反应不良,使质量稳定。1所需数据可用简单办法获得;2对整体质量状况了解较力便。缺点1抽样频率局,费时,麻烦;2或据需测定和计算,须受训练 之人方可胜任。1无法寻求不良原因;2及时性不足,易延误时机。九、统计过程术语过程固有变差-仅用丁普通原因产生的那一部分过程的变差;该变差可通 过R/cb来估计,也可以用其它量(S/Q)。过程变差-由丁普通和特殊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变差,本变差可用样本橘准差S来估计。(S是用所有单值读数计算出来的)即S=V Z (Xi- X)2/(n-1)过程能力-仅用丁统计稳定的过程,是过程固有变差的6 b范围,式中°一通常由R/d2计算而得。过程性能-过程总变差的6b范围,式中°通常通过样本的标准差S计算一而得,即b S=S/C4 0page 9/9十、过程测量指数符号名称定议计算公式备注CP能力指数容差宽度除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