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5C粗糙度轮廓测试仪说明书_第1页
JB—5C粗糙度轮廓测试仪说明书_第2页
JB—5C粗糙度轮廓测试仪说明书_第3页
JB—5C粗糙度轮廓测试仪说明书_第4页
JB—5C粗糙度轮廓测试仪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B5C粗糙度轮廓仪 上海泰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1.1仪器总图1.2主要技术指标2.操作方法2.1电缆连接2.2 操作与显示2.2.1进入测量程序2.2.2形状测量2.2.3粗糙度测量2.2.4打印3.系统标定3.1仪器的标定3.2数据的修正4.电脑简介4.1系统软件4.2硬件5.参数说明1.概述:JB-5C粗糙度轮廓仪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轴承、机床、摸具、精密五金、光学加工等行业。该仪器可测量各种精密机械零件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参数。用拟合法来评定园弧和直线等。从而可测量园弧半径、直线度、凸度、沟心距、倾斜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台阶等形状参数。该仪器还可对各种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2、进行测试;可对平面、斜面、外园柱面、内孔表面、深槽表面、圆弧面和球面的粗糙度进行测试,并实现多种参数测量。本仪器依据GB/T3505-2000、GB/T6062-2001、GB/T10610-1998国家标准及ISO5436、ISO11562国际标准制造。仪器驱动箱提供了一个行程为100毫米长的高精度直线基准导轨,传感器沿导轨作直线运动,位移量通过精密光栅以及电感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驱动箱可通过水平调节钮作±10度的水平调整,并可分别用控制箱的操作键或软件界面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仪器带有电脑及专用测量软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的测量软件操作直观方便,功能丰富。仪器由

3、花岗岩平板、工作台、传感器、驱动箱、显示器、电脑和打印机等部分组成.测量时可选定被测零件的不同位置,设定各种测量长度进行自动测量,评定段内采样数据达数万个点。并可显示或打印轮廓形状及其尺寸,各种粗糙度参数及轮廓的支承长度率曲线等。1.1 仪器总图如下:1-花岗岩平板 2-样块 3-传感器 4-驱动箱 5-电缆16-电缆2 7-电缆3 8-打印机 9-电脑主机 10-显示器 11-开关 12-电缆4 13-控制盒 图1.11.2主要技术指标:1.2.1粗糙度测量:(1)测量参数:Ra,Rz,RS,RSm,Rp,Rv,Rq,Rt,Rmax,D, Rmr曲线等。 (2) 取样长度L: 0.08,0.

4、25, 0.8, 2.5,8mm(测量圆弧面或球面取样长度可选择0.25mm和0.8mm)。(3) 评定长度Ln:1L,2L,3L,4L,5L及1-100mm任意长度。(4)测量范围:Ra 0.01-10m;传感器垂直移动范围 1mm。(5) 采样速度:0.25mm/sec. 0.5 mm/sec,1mm/sec.(6)移动速度:2 mm/sec(7) 最小显示值:0.001um。(8)仪器示值误差:±6%±4nm。(9)传感器触针:标准型(高度小于8mm),小孔型各1支。触针半径2m,静态测力0.75mN。 (10)可测内孔:5mm。(11)可以测量轴承内外圈滚道的粗糙度

5、;测量尺寸:内圈:最大外径徑280mm;外圈:最小孔径徑12mm; 厚度:小于160mm。1.2.2轮廓测量:(1) 测量范围:X:100mm Z: 10mm(2) 传感器量程: 1mm,10mm(3) 范围与分辨率之比:65,536:1(4) 半径误差:0.1%-1%(5) 使用范围:X:100mm Z: 360mm(6) 工作台:旋转角度:±30度,X、Y移动 :15mm。 (7)外接电源:交流220V 50HZ ±10%。(8) 仪器外形:花岗岩平板630x400x100mm3;立柱高630mm;驱动箱310x170x105 mm3;控制箱370x110x80 mm3

6、; 电脑375X180X350 mm3;显示器360X360X380 mm3。 (9) 重量: 110 kg(10)使用环境:室温,无强磁场,无振动,无腐蚀气体。2.操作方法:2.1电缆连接:传感器接杆、控制盒、驱动箱、显示器与电脑及打印机之间连接请按图1.1;电缆1(5)连接传感器接杆与驱动箱,电缆3(7)连接驱动箱与电脑主机;电缆2(6)连接控制盒与驱动箱;电缆4(12)连接控制盒与平板后侧;控制盒和电脑主机各有一根电源线,插头插入220伏市电插座。2.2操作与显示:打开微机及控制盒前侧开关。参照图2.1和2.2图2.1 JB-5C粗糙度轮廓仪主体1-花岗岩平板 2-工作台 3-样块 4-

7、触针和测杆5-传感器 6-夹紧螺钉 7-角度调节 8-高低调节 9-立柱丝杆10-驱动箱 11-电缆 12-控制箱13-开关 控制盒用来调节传感器位置. 图2.2 控制面板按下控制盒面板左侧向下箭头D见图2.2,可以接通马达带动立柱中间的丝杆转动,从而使驱动箱向下移动;当传感器触针和工件接触即自动停止,按下键U,传感器朝上移动,键L和R用来控制传感器快速左右移动. 参照图2.4 JB-5C精密粗糙度仪窗口,在电脑界面上,点击相同的键,快速上下和左右可起到同样的效果.再通过细调旋钮(8),同时观察显示屏上垂直坐标上的红点,(该点表示传感器触针在上下轴的位置)把传感器调整在线区域内。2.2.1进入

8、测量程序:在WINDOWS2000或XP桌面上有一个JB-5C粗糙度轮廓仪的快捷方式图标,见图2.3。移动鼠标使箭头对准图标,双击鼠标左键就可启动应用程序。注意:打开该程序的途径为D:JB-5Cjb-5c.exe。打开后,请预热20分种。图2.3 JB-5C桌面上的快捷方式 图2.4 JB-5C精密粗糙度仪窗口启动应用程序见图2.4,请用鼠标再点击右上角中间“口”图形,以展开窗口,窗口第一行显示的菜单,定义如下:1. 文件: 包含新建,保存,打印设置,打印预览,打印等功能.2. 查看: 工具拦和状态拦的查看选择设定.3. 操作: 所有动作的键功能。增加一寻找极值功能:先采样 一段包括最大点或最

9、小点的轮廓,再点击寻找极值,传感器会自动找到极值而停下来。4. 设置: 参数(见图2.6及其说明)和图形线条粗细及色彩设定.5. 标志: 见图2.5所示功能.6. 修正: 包括100mm整行程直线度即增益修正(出厂前已做),原点设置,半径和角度的修正.预置边到与X轴平行的旋转。 7. 图形分割:各单位元素的选择和保存.8. 帮助: 显示程序信息,版号和版权。窗口第二行显示的菜单,定义如下:1.新建:开始测量并显示初态;垂直坐标上显示一段小的红线,代表传感器触针的高低位置。2.打开:打开一个现有文档,提供查阅。3.保存:将活动文档以一个新文件名保存或取代一个旧文件 。4.类型选择:分别选择形状测

10、量或粗糙度测量。5.内容选择:形状测量时,可分别选择轮廓测量,直线度测量或凸度测量。粗糙度测量时,可选择平面或园弧、Pt、台阶和滚柱。6.停止:停止上,下,左或右移动。7.采样:采样一次。也可中途按停止,接着进行测量。8.左移:传感器向左移动。操作时,弹出对话框,可填入移动距离,则移到位停;也可直接回车,则移到点击停止键即停。9.右移:传感器向右移动。其他同上。10.慢速上移: 传感器慢速上移。11.慢速下移: 传感器慢速下移。12.快速上移: 传感器快速上移。13.快速下移: 传感器快速下移。14.参数:设置测量粗糙度的取样长度、分段数、传感器触针种类 和测量面等和测量轮廓时的范围、针尖半径

11、、测量长度等参数。(见图2.6)15.打印:打印测试结果。16. 标注:右侧一列的图形标志解释见图2.5。后4个图的功能分别是测量图型上、下、左、右移动。主页最下面一行是状态类,其显示鼠标所指位置X,Y及传感器触针所在位置PX,PY。 图2.5 标志解释17.还有自动,输出和保持功能结合下面图形来说明。2.2.2 形状测量:先装上测杆,使触针垂直于工作台表面,并用工具通过螺丝固紧(见下图)。2.2.2.1轮廓测量:1,设置:参照图2.4,类型选择设定形状,内容选择设定轮廓。接着,双击参数出现图2.6参数设置,结束后按确定。设定的内容有:(1)测量范围:根据测件大小,测量轮廓可设定为±

12、5mm.测量粗糙度为±0.5mm。(2)测量长度:1至100mm.(3)采样速度:可选择0.5mm/sec或1mm/sec(4)采样方式:选择回到起始位置时请打勾.(5)放大倍率:可选择10到500000倍,一般设置为自动。(6)粗糙度参数标准:在粗糙度测量结果中,可选择国际(ISO)或JIS(日本)参数标准。 图2.6 参数设置2,采样:双击采样,传感器开始从左到右移动采样.举例测量一轮廓见图2.7。采样的图形文件可以采用仪器可用的格式保存。3,选择元素:采样完毕,显示将弹出图2.8,如需要返回原点,可点击是,否则点击否。 接着又弹出图2.9提示选择元素。4,在进入测量前可点击,一

13、直放大到清楚为至。其上角显示为图型与实际尺寸放大的倍率。 图2.7轮廓图根据测量要求选择要测的元素;例图2.10中,选定园弧.确定一个元素的步骤是(1)点击主页右侧图标选择园弧.(2)移动鼠标,每个元素需要点击3次.第1和第2点选择范围,第三点表示确定.(3)选择完所有元素后,点击右侧图标结束选择。 图2.8 图2.9图 2.104,标志:点击右侧图标标记半径尺寸,接着再点击选定元素,例图2.7中的左边圆弧并往上拉,图上显示出一条尺寸线,右侧则出现该园半径尺寸.为了便利调节传感器接触测件的位置,可在页面右上角显示其Y坐标准确数字,见图2.4。方法如下:点击主页面上的设置,拉下菜单,参照下图再点

14、击绘图设置,出现下列图2 .11对话框: 图2.11在右下角显示Y坐标左側的框内打勾并确认。图2.9中点是,中间便插入可选择范围进行测量(如不需要选择范围可点否)。见下图:选好范围后保存。变成如下:如点击选择直线,然后在图形两边点成标志,第3点击确定,再在修正中点平行X轴,便可做到把图形展平。见下图:接着进行测量和打印。打印报告如图2.12。部分参数表示:Lt: 测量长度。VB:上下可测量范围。Vt:采样速度,毫米/秒。Points:测量点数。右下角为采样全图及与X轴夹角。左侧是测量全部数据。 图2 .122.2.2.2 凸度和园轮廓度的测量:在内容选择中设置形状误差,然后在设置一栏里点击缩放

15、模式,见图2.13。请设置在自定义,根据大小再确定放大倍数(此设置可在观察测量结果时,反复设定)。接着选择测量凸度的直线范围.先点击页面右侧功能键中的,再用鼠标左键分别点击图形直线.再任意点一下作为确定.接着点右侧的开始转入测量,见图14点键,再用鼠标点击图形,出现图2.15结果。可打印如图2.16。 图2.13 图2.14图2.15 图2.16 园轮廓度可以这样测量:先选择园的范围(即选择元素,如测量园半径),点击内容选择中园轮廓度,即可显示图2.18。 图2.17形状误差测量结果 图2.18 园轮廓度2.2.2.3 其他测量:园弧和直线交点的切线与直线的夹角,拐点间的距离等测量见图2.19

16、。A,切线的测量 图2.19切线的测量首先选择测量中需要用的元素。例图2.19中两条直线和一个园弧。再点右侧键转入测量;然后点键,接着点线和园弧便可显出切角。如果要测两切点间距离,并且以右侧一条边为参考;过程如下:点击,再点右侧边并把鼠标移动和点击,然后移到切点附近,当触到切点图中会出现一小方框,点击后拉出尺寸线;同样方法找出第二点,两点的距离即可测出;在鼠标移到不同位置就可测出X、Y、和值。 用切线的方法还可测量球轴承园弧的宽度,见图2.20; 图2.20 园弧的宽度测量B,余角的测量见图2.21。 图2.21 余角测量C,边与另线夹角的测量:见图2.22:选择了两条直线,点。当用鼠标点了一

17、条直线即拉出其和另线的夹角,如果接着把鼠标再移到第二条直线,点击后就出现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 图2.22点与线之间的距离测量:先按键 ,再点击已选择和储存过的直线以及点;注意:务必从线拉到点。D,交线点距的测量: 图2.23边线与点距离测量 测量步骤见上图:1,采样结束后,选择和存储需要的元素-直线A,B,C,D。2,用测量角度的方法找出测量需要的交点E1,E2:如上点直线A,B,拉出角度,同时保存了E1和E2交点的位置。3,点击测点距的键,移动鼠标位置,在直线A,B交错的方框中点击打杈的E1点;用鼠标左键点击后,用同样方法可找出E2再点击,即可拉出两点的距离。见图2.23。E,以某条边为参考

18、轴的两点距离测量:用测角度的功能找出交点;(见图2.24) 图2.24再用测角度的功能点击参考边;图2.25 图2.25同时移动鼠标点击功能键;图2.26 图2.26然后,移动鼠标到左侧交点附近,这时交点处会出现一小方框;见图2.27; 图2.27点击后,再移到右侧同样出现小方框,点击并移动鼠标(图2.28) 图2.28当移至两点中间出现值,移至右侧出现值,移至右侧点旁边出现y值。F, 放大移动在测量时应用: 如图2中要测量水平面尺寸,可先行放大和移动再确定测量点距的第一点的位置(见图2.29)。 图2.29再左移后确定第2点位置并测出两点间距(见图2.30)。 图2.30最后按恢复键显示图2

19、.31,便完成一次测量。 图2.31G,两点之间可分别测出X方向距离x、Y方向距离y和点距三个尺寸。见图2.32。 图2.32H, 补充或重新测量: 当部分元素选定存储并测量后,对遗漏的元素可再次选择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可用键撤销当前开始前的每一步骤。当测量结束并保存的数据也可重新测量;保存后的文件共有3个为XXX、XXX.ccd和XXX.sgn,如果把后缀为sgn的符号文件删除,重新打开便可重新测量。I, 1, 在AutoCAD中测量:(在使用前,先安装一边DDX11.12.04-2289文件。)采样结束后,选择和保存好需要测量的单元,可使用文件下拉中转换为AutoCAD格式dwg文件另存;

20、然后双击该文件便能自动进入AutoCAD软件中打开和测量。(见图2.33和2.34) 图 2.33 选择与保存 图2.34 Autocad中测量2,保存为Word文档:测量完毕,如要保存为Word文档,可点击键,见下图。数秒钟以后,可产生包含测量结果图的Word文档,也可另存为其它文件名的docx文档。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其它文字和表格。 Word文档中的测量图 J, 双沟道轴承测量步骤1, 打开界面,点击“标志”,在下拉菜单里选择“测量双沟道”(见图2.35)。 图2.352, 点击右侧连续选择双沟道2个圆弧范围,为了测量准确尽量选宽一点。(见图2.36)。3, 点击右侧转入测量。接着点击

21、圆弧测量键分别进行测量(见图2.37)。4, 双沟道圆弧测量结束,转入其他圆弧测量,请关闭“测量双沟道”键(见图2.38)。 图2.36 图2.37 图2.385, 寻找极值:在有些测量中需要自动找出最低(或最高)位置;例如滾道球轴承(见下图)。可以这样测量:采样后,点击右侧标志中选择图形,同上用两点选择范围,第三点确定元素. 再点击右侧图标结束选择。接着点击“标志极值”(如上图),而后会弹出对话框;再取直线点与线之间的距离测量:先按键 ,再点击已选择和储存过的直线以及点结果如下。6, 传感器寻找极点:当采样结束,如需要传感器自动移位到最高(或最低)点,可如下操作:点击从“操作”键拉下的功能框

22、中“寻找极点”,传感器触针就会移动到最低点(例如上图)。K, 特殊图形的测量:1,圆弧:测量中间断缺的圆弧,按照图中方法,要一次性测完。注意务必恢复原来点击键,再测其他圆弧。见下图。2,平面:上图是一个测量中间短缺的面与某点的距离例子。L.“保持”键在测量小型零件时,采样结束放大到合适大小,可以点击“保持”。在接下来的操作时始终保持原先设定大小,直到再次点击“保持”即恢复原始状态。2.2.2.4 修正: A.圆弧修正:见图2.40点击菜单中修正,其中校正仪器和校正增益在出厂时已校好。当修正半径的过程是这样的。(1)取出附件中标准球,并进行一次测量。测量过程(见图2.40):(a)先移动升降,使

23、触针接触标准球自动停止。(b)寻找最高点,调节工作台X、Y方向的测微丝杆,同时观察右上角的数字,使之最大。(c)在参数设置中,测量长度设置为20mm。(d)传感器左移10mm。(e)采样并测量结果(见图2.40)。 (2)点击修正半径,弹出对话框见图2.40,在实际半径一览中填入标准尺寸单位为微米。格式见图2.39,最后点击修正。一次修正结束。 图2.39 修正半径 图2.40 设置菜单、测量和修正B.角度修正:把90度的样块用附件中的台钳放平固定,用传感器接触找最高点然后左移3mm,在参数设置中设定测量长度6mm,接着采样。再在修正键中点“修正”。出现对话框,填入实际角度再点修正。见下图:2

24、.2.3 粗糙度测量:换上粗糙度测量专用触针,见下图。2.2.3.1 设置:(1)在页面上(见图2.4), 类型选择设置为粗糙度,内容选择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平面或园弧。(2)参数设置见图2.6,取样长度一览可根据粗糙度大小选择0.08-8mm中一个段数中分1-5段和全部;所谓全部即根据采样和选择后的实际长度,除以取样长度所得最多段数。采样速度可分别选择每秒0.5mm或1mm。传感器一览根据选用触针的长短来选;较长的一根则选标准,用来测量平面、园弧和球面的粗糙度及Pt值;短者选小孔,用以测量内孔大于5mm孔壁粗糙度。粗糙度测量一栏可根据测量物选择平面或园弧。触针半径写入2m; 测量范围一栏可选择-

25、0.50.5mm。测量长度中可填入0-100mm间一个数,这是在段数取全部或测量轮廓的时候才有作用。杆长应写入100000微米;采样方式一栏,在采样结束传感器需要回复原位时,可打勾。然后按确定。2.2.3.2 测量园弧表面粗糙度:测量圆弧面,请先在页面和打开窗口中的菜单参数进行设置(参照上节所叙);参数设置中,取样长度可取0.8mm, 根据圆弧不同大小的曲率,段数可选择为1-5段,传感器类型为标准,再设置测量为曲面。找好中心, 通过调节传感器上下位置和调节工作台X、Y丝杆(见图2.1),使圆弧凹面最低点即其中心与触针接触,观察显示器Y轴上红点,使之位于Y轴下侧接近线性区底部,见图2.41。如测

26、球面,则使其最高点与触针接触,使红点位于Y轴上侧接近线性区顶部,见图2.42。最后点击确定,对话框消失,设置完成。接着选择菜单中的采样键,传感器扫描测件的表面,并自动停止移动,显示屏同步显示被侧工件的表面轮廓图形;接下来,一信息框出现在屏中心,提示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位置;见图2.43点击确定,便能输入图形选择范围的数据。 图2.41测量圆弧面粗糙度传感器位置调整 图2.42测量球面粗糙度传感器位置调整图2.43 设置起始和终止点的信息框 图2.44为一测量球轴承内滚道的实例;X表示轴承滚道的宽度,Y为滚道的深度;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尽量扩大线性区内参与运算的数据范围; 图2.44 选择起始点和

27、终止点移动鼠标使箭头指向滚道线性区左侧,单击鼠标左键,屏幕显示一垂直红线;再用鼠标指向右侧,再击鼠标,微机开始把2个采样点之间的数据存入内存。用鼠标单击菜单中的“保存”,展开文件夹,把零件编号或名称填入“文件名”一栏中,再选择右下角“保存”,单击鼠标左键,数据便储存在测量文档中去。最后重复设定一下内容选择中的园弧,便能显示测试的结果。见图2.45。 图2.45 粗糙度测试结果2.2.3.2 测量平面表面粗糙度:首先,传感器应通过旋转高低调节器(8),使其触针与测件接触的位置尽可能调到线性区中心部位,即把红点调到垂直座标的另位附近。再参照上节进行设置,原来选择园弧的相应改成平面;在参数选择中,根

28、据测件粗糙度大概情况,选择取样长度。例0.8mm;再选择评定长度,(取样长度的段数)例5L;传感器类型当选用长触针时,设置标准;当选用短触针,即设置小孔。以下测试过程可参照上节。粗糙度轮廓表面的深度C与材料在该深度对应的支承率可以这样测量:在测完粗糙度,显示结果后;下拉操作,点击添加Rmr(见图2.46);出现对话框(见图2.47)。填入要测量的深度C,并点击添加,最后关闭,即显示如图2.46。 图2.46 图2.472.2.3.3 测量Pt以及直线度在参数中段数选全部,传感器选标准,测量长度根据要求设定。页面类型选择选粗糙度,内容选择选轨迹。 图2.48 测量Pt即可采样。采样结束,选择范围

29、,最后再点击Pt(见图2.48),显示Pt结果见图2.49。 图2.49 测试报告在测量直线度中需要过滤毛刺,可把鼠标对准下面一条红线同时按左键,移动鼠标箭头至直线最低点,放开鼠标键,红线移到直线的最低点。用同样方法可移动上面一条红线到直线的最高点,最终可重新测得Pt即直线度数据。(见图2.50)。 图2.50 选择页面内容选择中台阶,可以测量厚度小于1mm的薄膜厚度(见图2.51)。 图2.512.2.3.4滚柱测量:轴承滚柱的测量如下,类型选择为粗糙度,在参数中测量范围±0.5mm,段数为全部,测量长度根据要测工件设定。然后开始采样,注意采样过程中务必保持触针始终接触滚柱圆柱面的

30、最高点;并且平行于X轴(见下图)。采样结束后,内容选择设定为滚柱,紧接着跳出对话框,可以填上需要评定的长度。确定后显示出结果见图2.53。 图2.52 图2.532.2.4打印用鼠标点击平面或圆弧,可显示被测工件粗糙度参数,轮廓线及Rmr(c)曲线等。值得注意的是,所取数据范围务必大于评定长度(取样长度乘段数),否则只能按照实际长度来评定。连接打印机后,打开打印机电源,放好打印纸。首先在打印设置中的方向设置为横向。(见图2.54) 图2.54用鼠标点击打印,显示屏出现对话框图2.55,提示可以输入单位名称、日期、测试零件名称、及测试者名称;然后在打印预览中进行观察大小,最后确定进入打印程序,从打印机输出相应屏幕的轮廓曲线及粗糙度测试数据。见图2.55 图 2.53 打印对话框图2.55 打印报告3.系统标定:3.1仪器的标定:采用表面粗糙度多刻线样板进行标定。仪器配备一块经上级计量机构标定的多刻线样板(附检定报告);按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