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 符”等12 个字。过程匕方法:1.肩感情地朗读占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 明。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表达,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 日的风俗习惯。重点难点1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2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屠、苏”等 2个字,会写“旧 符”等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屠苏” “晡晡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
2、白本首诗的大意。4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 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1 .(课件出示2: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回而)。2 .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f 吗?(指名并 板书:正月初一)这f 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f。3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设计意图:“元日”这个名词对学 生来说比较陌 生,而“春节”家一起来读题。4.简介作者。(课件出示3)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 元10
3、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猫郎,封荆国公,世人 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川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北 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 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 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 “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 .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 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 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
4、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2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3 .检查交流情况。(课件出示4:生字)屠苏(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 词语的注释。(课件出示5)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 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 引入,不但学 生感兴趣,而 且帮助了学生 理解诗题。】【设计意 图:鼓励学生 多种方法识记 生字,体现部 编版教材多元 识字的理念。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 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
5、得长寿。N童晡: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 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 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6)旧符1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符“日+ I =旧”2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一)回忆生活,说说“春节”1 .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指名交流,教师适
6、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课件出示7)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 12 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 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课件出示8)炮竹声声,告别旧年举杯同庆,迎接新年大红对联,美好心愿(二)理解古诗对重难点生字 的书写指导, 培养学生爱写 字的兴趣,教 会学生正确的 写字方法。为 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打下基 础。】【设计意 图:本处设计 这个让学生说 说现在人们怎 么
7、过春节,帮 他们理解诗中 的“爆竹”、“屠苏”和“桃 符”这几处词。 其实是为了理 解诗意作铺垫 的,主要是为 了古今时候, 人们过春节的 方式没有太大 的区别,说出 了这些,这首 的字面意思也 就明白了一大 半了。】1 .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2 .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 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3 .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 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 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4 .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5 .诵读古诗(1)过春节的
8、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 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 的场面读出来。(3)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1 .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 “屠苏酒” “桃符”)(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2 .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 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已,比如,现在 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一一“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 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
9、“爆竹”简化成现在的一一“鞭 我”、“桃符”简化成现在的一一“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 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3 .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 要活动。(课件出示9:中秋、端午等节日简介)4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 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 一个组成部分。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设计意 图:鼓励学生 小组合作,进 一步培养学生 相互合作、探 究的意识。】【设计意 图:语文应该 是在生活中学 习,又服务于 生活的,联系 “元日”,迁 移学习,让学 生对中国的传 统节日有一个 进一步的了 解。
10、】1.(课件出示10):元日爆竹/声中二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兀日)2 .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3 .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4 .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5 .自由读,练习背诵。六、检查背诵,体会感情。1 .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 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我 这想读读这首诗啊!(沱读 练读 指名读 师生读)2 .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T背诵。【板书设计】元日爆竹/声中二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爆竹饮屠苏酒 贴
11、桃符【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1)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 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 时,教师提问: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 了自己过春节时放爆竹、吃年夜饭、贴对联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 感受到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 而
12、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 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2)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的生活习俗,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魂、酒” 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 有哪些诗句?学生背诵
13、。2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一一清明。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3 .简介诗人杜牧:(课件出示12)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 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13)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 的拼音。h u n ji u m u魂洒牧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魂”前鼻音。【设计意 图:复习旧知, 出示作者简介 图
14、片,引入课 题,使学生兴 趣盎然地进入 教学情景。】【设计意 图:学习古诗, 抓住重点词 语,结合课文开火车读,齐读。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课件出示14)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 最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5)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 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 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 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
15、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 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 心情如何?(凄迷哀伤)(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 齐读)。(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 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16)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课件出示17)借问:请问。遥指:远远地指着。插图,在理解 的基础上,再 来想象画面,
16、 体会诗情,读 出诗味。层层 推进,很好地 完成了古诗教 学。】【设计意 图:总结学习 古诗的方法, 就是遵循“受 人一鱼,不如 受之一渔” 的教学理念。】(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 最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 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 店。(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 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加烦闷。)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
17、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3 .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 .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课件出示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 «»。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5 .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 味)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 .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 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 2次,争取第2 个比第1个写得好。)(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20
18、:)欲魂 洒 借 何 牧2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云+鬼”是“魂”,"酉+>'是“酒”, “谷+欠”是“欲”,“昔+是"借”,“牛+攵”是“牧”。形近字比较:魂一魄 洒一酒 猎一借 牧一牡3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 笔画。(1)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设计意 图:老师在教 学生写字时, 严格落实新课 标关于学生课 堂要写字10分 钟的要求,避 免啰嗦无重点 的“说”,给 足时间让学生 去识字、写字, 提高了学生的 书写质量。】(2)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3 3) “魂洒借何”都是左窄右宽,“
19、牧”左右等宽, “欲”左宽右窄。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板书设计】清明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学习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理 解并背诵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清明时,我注重了让 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 时,采用多种方式读,如:自由读、同桌读、范读,小组读、男女赛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从而使学生慢慢喜欢上古诗。在教学诗意时,我结合制作的课件,让学生看到春天花红柳 绿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不足之处:学生在老师示范下,能
20、读准节奏、停顿,但是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还不够。 再如: 我认为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没有预料的高,教学时,可能自己的激情还不够。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兄、倍” 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 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1 .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 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 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设计
21、意 图:开门见山, 介绍诗题和作 者,激发学习 兴趣。1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课件出示22)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4 o 1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周重九亦叫 “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 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 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 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 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 指华山以东,诗中
22、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2.简介诗人王维:(课件出示23)王维( 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 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 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 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设计意 图:多种形式 的读文,促使 学生多次与生 字见面,在读 中识字,在读 中感知诗的大 意,读准诗的 节奏。11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24)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
23、字读一读下面 的拼音。d u y 1 ji a xi o n g b e i独异佳兄倍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开火车读,齐读。2 .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2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 .独在异乡为客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 的客人。2 .每逢佳节倍思亲【设计意 图:用问题引 领学生自主学 习,学生自主 阅读的过程就
24、是理解感悟的 过程。】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 大)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 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课件出示26: 图文)茱萸(zh u y u ):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 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 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
25、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 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 单单缺少我一个人。4 .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 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 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
26、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生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 到寂寞、孤单。)3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 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 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 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 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4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 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5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
27、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 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27生字田字格课件)兄 独异佳1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比较:独一蚀 异一导 佳一挂 只一兄2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独、佳”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异”上下结构, 上窄下宽。图:引导学生 通过朗读、背 诵增强语感, 增加积累,真 切地感受到古 诗所描写的意 境,受到美的 熏陶。】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独”部首是“3”笔顺是:撇、弯勾、撇。“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板书设计】九
28、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古诗教学,少不了 “指导朗读”。为让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 蕴含其中的感情,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想象读再到深情诵读, 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品出了诗句蕴含的味道。同时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诗句的含蓄之处, 丰富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在边读诗,边想象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你一言、 我一语”的沟通交流中,一起走进了那浓浓的乡愁之中。不足之处: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
29、学生组织管理做的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有些乱。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元日这首诗就是王安石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 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 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清明诗是杜牧做刺使前的早期作品。唐代安史之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出现了 “荒草千里”、“万室空虚”的萧条荒凉景象。直到晚唐,长期得不到恢复。杜牧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并非由于天阴下雨,正是反映了北方农村这种耕稼 缺人的荒芜现象。同一个时期,杜牧在并州道中
30、五律诗: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 签判、邺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 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
31、用, 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进步的哲学思想支配,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还把“新故相除”看作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而树立了 “大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这些进步思想在他 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 横。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及老子注若
32、干篇(条)杜牧( 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 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 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一761年),唐朝河东蒲州(
33、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 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 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大宝问,尤 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 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 诀。【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关于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描写春节: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N童晡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描写元宵的:元宵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问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桃青皮天然染料提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豆豆浆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5G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作用
- 防虫植物墙施工方案
- 2025年抗菌药物培训试卷(+答案)
- 2025年叉车司机考试车辆维修保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图书馆馆藏建设课件
- 2025年光伏电站土地流转与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报告
- 零冷水燃热改造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报告
- 收银技能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1.1 常见的植物(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污水处理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习二十届全会精神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福建漳州闽投华阳发电有限公司招聘5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一启新程扬帆再出发-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初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寿险调查培训课件下载
- 中国法制史试题题库(附答案)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