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同济文远楼详细解析(共4页)_第1页
建筑设计同济文远楼详细解析(共4页)_第2页
建筑设计同济文远楼详细解析(共4页)_第3页
建筑设计同济文远楼详细解析(共4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远楼浅析1关键词:文远楼 平面 立面 功能 结构 节点 节能文远楼简介:静静地横卧在同济大学东北部葱茏草木间的文远楼,可以说是同济最具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建筑之一。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这座建筑已经近花甲年岁,却又是中国现代建筑上的一座丰碑。文远楼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属于混凝土框架结构,这在50年代的中国可谓稀有。建筑属包豪斯风格,平面布局自由流畅、功能分布于流线安排合理、立面设计简洁有力,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第一栋”,是“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的一座精神财富”。走进文远楼,无论是进厅、房间、楼梯还是细部设计,都显示了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2、它不仅娴熟而恰当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手法,更主要的是它真正从建筑理念到空间、功能的布局、处理,以至构件、细部的设计都贯穿了现代建筑思想。尽管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它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当初,文远楼在设计时很注重结构和材料的节省,巧妙运用了工程学和力学原理。”有位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虽然用料节省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反而,经过岁月的考验,事实证明它更具牢固性和耐久性。”作为09级的一名建筑学学生,文远楼对我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初入高等学府,文远楼便成为我学习专业课的基地,每天在这里听课、做模型、赶图,可以说对这座声名在外而又久经风雨的建筑有了亲身的体会。虽然已经离开文远

3、楼,但这里仍旧是我在同济最为熟悉的建筑,对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因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远楼作为分析对象。建筑结构文远楼是典型的三层不对称的错层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框架结构的承重部分是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结构承担,墙体只是起围护和分割作用。由于墙体无需承重,这种结构防震性能好,比砖混结构更坚固,保温隔热隔音,使用寿命长,且可以灵活布置房间,不受楼板跨度的限制,随意分割内部空间。因此文远楼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联系。文远楼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手法,它的形象很自然地令人想到“包豪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

4、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是包豪斯飘到远东中国的第一粒种子。”建筑平面文远楼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部分:中间展厅和教师部分、300人报告厅和4个160人阶梯教室,总建筑面积5050平方米。三个部分对应着建筑的三个大小高低不同的体块,功能分布与建筑外形设计相对应。教室的设计通风开敞而明亮,且充分考虑到了专业性质,有利于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平面按功能需要灵活布置,在最接近入口的部位布置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在各阶梯教室均设有楼梯,也便于紧急情况的疏散,体现了对人性的考虑。而这些楼梯的设计是值

5、得我们细细推敲的。“第一跑楼梯靠外墙设置使得挨着门厅的第二跑楼梯下方空间作为卫生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西北门厅楼梯第一步和第二步靠墙设置,有利于减少人流的干扰,但踏上后需要进行一次转折才能从真正的第一跑楼梯继续上楼此时第二跑楼梯下的空间就可以作为储藏问为隔墙的l 20座阶梯教室服务。零碎的消极空间被设计师不断整合,顾及了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西南门厅的楼梯为三跑楼梯,既解决了高差又形成了一处通高空间。3部主要楼梯各不相同,通过巧妙的设计灵活设置,成为了文远楼内部空间塑造的主角(右图)。” 建筑立面文远楼的立面设计可以说充分考虑了现代建筑的气息,理性的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从各个方向看去均会得

6、到不同的感受。建筑立面阶梯教室的部位,其开窗位置直接反映了内部阶梯形的地面。文远楼各个立面窗的布置可以说是自由而又理性的,如教室一面为了提供学习者充足的采光,采用了大面积的横向长窗,;而办公室的窗则形成竖向的重复,在重复中又改变着窗的高度和上下两窗之间的高差。在绘制文远楼详图时,我发现此楼立面上有一条条水平向的线条,奇怪的是,线条间距并非相等,在不同体块相交线处的线条,有些也未能交上。有人认为,这些水平向分缝线划分窗扇,将立面纳入了一套严谨的几何尺寸中,。这让我对设计师是以怎样的逻辑控制建筑外观与内部空间的关系产生了疑问。“而对I 60人阶梯教室疏散楼梯问的审视则向我们打开了这扇窗户。这里楼梯

7、间一层与楼板尚有一定距离的窗,到了二层则与楼板距离所剩无几。这种非对位关系产生了立面与剖面、外与内两套相互独立的逻辑。产生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是两层阶梯教室的起坡和层高的细微差别。但两扇窗户从立面上看(右图),其尺寸不仅相同两扇窗户之间的距离以及上层窗户与女儿墙上沿的距离保持基本相等,窗扇在立面中位置的确定是以整体立面的效果为参照的。中部小教室和办公室部分的立面设计印证了这一意图,结构开间和房间使用开间并非相互对应。这在技术上得益于框架结构带来的平面自由布局特性。而在立面上,设计者在两个房问之间设置了宽厚的、带有柱头纹样的壁柱,似乎表明这就是结构柱。但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处于两个壁柱之间、分隔了窗户的柱子,从而“迷惑”了观察者。这样避免了在整个立面的中线出现柱子的情况,与传统建筑开间划分的原则相似”。虽然因为校园整体规划的变动,使得文远楼的主入口正对ABC广场,但经过改进的入口依然颇具特色。改造后的正面加建了一排圆柱支撑的门廊,圆形断面的廊柱毫无装饰,反而有简洁的美,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