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密级:编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综合艺术楼(自编号H-1)高支模监测方案化工部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年6月 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综合艺术楼(自编号H-1)高支模监测方案李建豪李建豪项目承担单位:化工部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2011 年6月 日2011年6审批单位:审批意见: 审批人:1、 工程概况及监测目的12、采用的规范和依据 13、监测项目 24、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精度、监测数量 25、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及报警制度 26、监测频率 67、监测技术和方法 38、数据处理与信息返馈 69、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图 710、 监测工作计划和措施 8附图1. 二
2、层梁板高支模钢管立柱布置局部平面图2. JDX 78轴构架层梁板高支模钢管立杆布置平面图3. CDX 34轴电梯井机房屋面梁板高支模钢管立杆布置平面图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花都校区综合艺术楼高支模监测方案1. 工程概况及监测目的1.1工程概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综合艺术楼(自编号H-1)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工程建筑面积为 33599平方米(地上24217平方米,地下938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9.35米,本工程为一栋 地上7层,地下一层的多层建筑,其中地下室层高3.9米6.9米,首层为阶梯教室,层高4.2 米8.1米,二层至屋面层层高 4.2米。本工程中需要监测的高支模位置为:(1) 首层为阶梯教
3、室,层高4.2米8.1米。二层梁板楼面,最大支模高度为 8.100米, 梁板棋板钢管立杆支承在首层地下室顶板上(钢筋碌楼板)。(2) JD X 78轴屋面层中空至构架层梁板楼面, 最大支模高度为7.800米,梁板棋板 钢管立杆支承在七层楼面。(3) CD X 34轴位置电梯间、机房屋面层屋面梁板,支模高度为4.5米,电梯井位 置梁板钢管立杆支承在16a#ff钢上。(4) LMX 38轴构二层梁板楼面,支模最大高度为8.100米,梁板模板钢管立杆支承 在首层地下室顶板上(钢筋碌楼板)。1.2 监测的主要目的高大棋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的 沉降和位移,
4、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为及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 事故的发生,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2. 采用的规范和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标准;(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国家行业标准;(3) 建设单位提供的高支模方案。3. 监测项目及其预警值、允许值(1) 监测项目:支架沉降和水平位移(2) 预警值、允许值:梁的支架沉降预警值取8mm沉降允许值取10mm梁的支架水平位移预警值取5mm水平位移允许值取 8mm4. 监测仪器和精度工作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测量项目能否 成功的关键因素之
5、一。本高支模监测使用仪器设备如下。序号监测项目仪器名称仪器型号监测精度1支架沉降观测全站仪Leica TCA20031.0mm2支架水平位移观测水准仪Leica WILD NA21.0mm5. 监测频率浇筑前观测二次;浇筑时,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浇筑完成后前三天每天观测一次,第 四天开始每3天观测一次,第十天开始每周观测一次,预计总观测时间为一个月,最多总观 测次数50次。6. 监测技术和方法6.1基准点的布置6.1.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布置基准点的位置,对水平位移监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应布设监测区域以外便丁观测、不 易破环、土质坚实的地方;为了便丁校核、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布置3个水平位
6、移基准点(点 名A1A3)(位置见附图)。地表水泥面I_|水平位移基准点示意图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远离监测区域约30米以外稳定位置, 采用碎石混凝土埋设,其结构如上示意图。另外在实施监测时,应选取远处多个固定目标(如 避富针)作定向及检查测量基准点的稳定性。根据实际需要可布设工作基点。6.1.2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离开监测区域2050米的地方,采用墙角水准标石或浅埋金届管 标石,布置3个沉降监测基准点(H1H3)。6.2监测点的布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支模方案,拟布设的监测点位置及数量如下表。)丁与高支模位置监测内容监测点数1二层梁板局支模支架水平
7、位移7支架沉降72JDX 78轴构架层梁板高支 模支架水平位移5支架沉降53CDX 34轴电梯井机房屋面 梁板局支模支架水平位移2支架沉降24L" 38轴三层梁板高支模支架水平位移4支架沉降46.2.1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拟采用小反射棱镜或反射片作标志。在支架立柱1.51.8米高处固定监测标志,并用红漆编号。布点位置见附图。6.2.2支架沉降监测点的布设支架沉降监测点一般选在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在最顶 上的两个门架,由施工单位用短钢管横担垂直引下一长钢管,钢管上端固定,下端不落地不 固定。再在钢管下端固定一段约1米长的钢尺作为观测尺。沉降
8、点的布点位置见附图。6.3监测设备与实施方法6.3.1使用仪器 Leica TCA2003 全站仪(0.5 ) Leica WILD NA2 水准仪(0.5mm/kn)6.3.2支架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拟采用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水平位移的监测。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检查可采用后方角度(距离)交会校核。极坐标法和后方交会法,外业采用Leica TCA2003全站仪进行监测,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改正、平差计算,然后生成各 种报表和变形曲线、变形速率及变形预报。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已知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 立极坐
9、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已知坐标轴的角度,计算出观测点的 坐标。6.3.3 支架沉降监测基准点稳定后,3个基准点之间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联测,测量方法采用后前前后,使用Leica WILD NA2和配套的条码尺,技术要求如下:a. 视线长度小丁 50米;b. 前后视距差小丁 1米;c. 前后视距差累积小丁 3米;d. 读数至0.01mm测段往返测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v ± 0.3 JN 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v 0.5mm 相邻点高差误差v 0.3mm首先在测区内布设环形闭合网,采用 Leica WILD NA2和配套的因 瓦尺,尽可能选用固定测站,逐点观测
10、。内业平差根据环线闭合差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平差 易进行严密平差,准确计算出各基准点的高程。沉降点的观测方法:在基准点上立标尺作为后视尺,固定在观测点上的钢尺作为前视尺。 用水准仪分别对后视尺和前视尺进行读数,同一个点相邻两期的后尺读数之差减去前尺读数 之差即得观测点的沉降量。7. 数据处理与信息返馈7.1. 当次完成的测量内容,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第二个工作日提交上一工作日 的观测结果(监测简报)。7.2. 观测结果异常时,立即口头向甲方单位汇报,随后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加盖公章, 做好交接手续。监测简报提交业主共四份。7.3. 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后,提交监测工作报告,一式六份。7.
11、4 在提交的资料中,文字部分一般使用 word软件,表格数据和曲线图使用 Excel软件编 制。7.4. 监测结果反馈流程8. 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8.1人员组成 .由化工部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监测人员组成监测项目组,共 4人,专门负责本监测 工程项目的实施。 .监测项目组由化工部广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测绘队领导,测量结果向业主单位汇报。 .监测项目组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和需要适时进场,人员如下表。姓名职称职务李建豪助理工程师工地负责汤瑞祺技术贝张太煜技术贝宁爱华测工注:以上人员根据工程需要可进行增减调整。8.2组织结构9. 监测工作计划和措施9.1我院计划监测一个月,按正常工程进度需观测50次。9.2每
12、次观测前必须对使用的基准点和工作点进行稳定性检验。9.3前二次观测的数据是以后各周期观测的起始值,应比以后各周期的观测结果更准确可靠, 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精度。9.4观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该经过法定部门的检定并在有效期内。9.5各次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同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尽量采用相同的水准观测线路。9.6 基本固定的作业人员,基本相同的环境下施测。9.6. 监测工程作为现场施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场测量人员必须遵守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守 则。9.8.若支护结构因位移、变形过大而出现险情时,现场测量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 及时甲方和施工方等单位,在不影响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监测情况的发展。-6 -附图1.二层梁板高支模钢管立柱布置局部平面图-7 -1-MK1P«£M,- T' 1二层梁板高支模钢管立杆布置局部平面图注:1、详细梁模板做法详见大样图;2 、梁模板钢管在排设时,若排至柱边时靠柱边最近钢管立杆与柱边距离大于300 mm时加钢管支顶加强;3 、未绘出的梁钢管布置,参照图示布置;4 、3沉降、位移监测点;附图2. JDX 78轴构架层梁板高支模钢管立杆布置平面图-10 -fc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选择性捕捞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智慧物流系统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邮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自动驾驶路线与导航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变电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策划运营中的跨界合作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训与推广路径研究报告
- 现代教育学原理课件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2025年冲刺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考前冲刺试卷 知识点押题实战
- JC-T 2586-2021 装饰混凝土防护材料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临床医学工程-题库
- SYT 0452-2021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PDF解密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 2000-2015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详细解析
- 体检中心礼仪培训课件
- 独立基础教学课件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会计从业资格基础知识汇总
- 项目干系人管理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