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_第1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_第2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_第3页
湖心亭看雪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清城区松岗中学 潘秀梅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3.体味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培养鉴赏能力,领悟文章的简约之美。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教学内容:1.疏通文义2.解题,整体感知文章3.抓重点语句进行品味4.拓展延伸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都写出了西湖的美丽和迷人。(展示图片)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

2、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充满对自然美景的痴迷,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多媒体展示题目)二、走进作者三、阅读(一)范读:听准字音,听清节奏(二)1、学生自行朗读,结合注释,正音2、(多媒体显示,需要注意的字词读音)3、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4、全班齐读朗读要求:流畅自然(三)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不能自行解决的,举手质疑,共同探讨。2、(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3、分三个小组竞赛,激发兴趣,巩固强化四、解读(一)标题理读从文章的题目获得了哪些信息?(多媒体显示

3、)地点:湖心亭事件:看雪(二)作者在什么环境,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去往湖心亭?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多媒体展示)环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时间:更定时分方式:驾舟前往这表现作者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致五、再读课文,品味赏析(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赏析“奇景”和“雅趣”。 1、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分析它们奇在什么地方?2、找出最能表现作者高雅情趣的词句,并作分析。 (二)1、找出文中写雪景的句子(多媒体显示)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朗读,请一名同学翻译3、反复诵读这段文字,仔细品味,以“我认为 字

4、(词、句)用得好,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探讨、发言。比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混沌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在旷远苍莽的大自然背景下,远前景物显得渺小、微弱,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沧海一粟”的人生情感。“痕”、“点”、“芥”、“粒”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抽象概括的语言勾勒景物的轮廓。这是一种描写方法,叫白描。4、介绍白描(多媒体显示)张岱就是抓住了夜色雪景的特点,高度抽象地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表现了他悠远脱俗,内心深处的落寞孤傲,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朗读,注意把握感情。背诵、积累。六、归纳总结七、延伸拓展教师展示出外旅游的图片,并配文字,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