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课程设计_第1页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_第2页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_第3页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_第4页
纺织工艺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织部工艺1、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1.1织物名称及用途指定或自选,解释是服装用、装饰用或产业用例: C/C J59.5×J59.5 160×95 47” 1/1府绸 由于府绸是高经密,低纬密,布面经浮点呈颗粒状,织物外观细密。适合夏季服用织物。(查<<织物结构与设计>> P212 )1.2 织物组织:画出组织图 1.3 边组织布边是织物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防止边经的松散脱落,增加织物边部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在织造过程中,布边要能承受伸幅器的作用,阻止织物过分收缩,以使织物保持一定的幅宽。在印染、整理过程中,布边能承受刺针、钳口等作用,以防止织物被撕裂或损坏

2、。因此,一般要求布边平整、牢固、光洁、硬挺。在织造工艺设计中,布边结构及其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说明书中说明边组织的作用及如何选择(织物布身组织、用途及织造方式等)。小边组织采用绞边沙罗组织,或平纹、经纬重平。大边组织根据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织物组织等因素不同,分别采用下列组织:平纹、2/2或3/3等经重平、纬重平、方平等组织。例:布边:1/1平纹 (为了减少纱的断头,府绸边组织一般采用平纹。)对于一般织物采用方平组织较好。1.4 布长(匹长)织物的匹长,主要根据织物的用途,重量,厚度和织机的卷装容量等因素而定。织物的匹长有公称匹长和规定匹长之分,公称匹长是指工艺设计的标准长度,规定匹长的长

3、度等于“公称匹长”加“加放长度”,各种织物由于卷装方法、地区气候、组织规格、储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自然缩率,这样就会使织物的匹长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因而必须加放一定的长度。在工厂里规定匹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与织物的千米用纱量有关。织物成匹的长度直接与使用有密切关系,过长或过短都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零料而造成浪费。织机卷装容量的条件是制定成匹长度的依据之一,因为过长时,机械设备不相适应,过短时,会影响生产效率。织物长度的计量单位,以公制米来表示,直接出口的仍用码作计量单位。一般根据织物用途及要货部门要求而定,实际生产中为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设计时大都采用联匹落布,以充分利用木棍

4、的卷装容量,有两联匹、三联匹或四联匹。一般织物的匹长在27-40m之间,厚织物采用2-3联匹,中厚织物采用3-4联匹,薄织物采用4-6联匹。例:每匹50米,4联匹。1.5幅宽幅宽梭织或针织面料纬向的有效宽度,有英制和公制两种表示方法。英制用符号“"”表示,公制用厘米(cm)表示,(1英寸=2.54厘米)。传统有梭布机生产的布一般不超过70寸,新型布机如箭杆、喷气等无梭织机面料可达120多寸。36寸、44寸、56-60寸,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 幅宽一般根据织物用途及要货部

5、门要求而定。织物幅宽用公称幅宽表示,公称幅宽是指工艺设计的织物标准幅宽,以厘米为单位,商业贸易上以英寸为单位。计算时公英制均标出。例: 幅宽 英制:47英寸 公制:Wf=47×2.54=119.4cm(1英寸=2.54cm)1.6 经纱号数、纬纱号数:公英制均标出。例:经纱 英制:Ne=59.5 公制:Nt=C/Ne=583.1/59.5=9.8tex 纬纱 英制:Ne=59.5 公制:Nt=C/Ne=583.1/59.5=9.8tex(注:C值583.1查自纺织材料学P208。如果是混纺纱,则C值的计算要根据混纺比算出)。1.7经纱密度、纬纱密度:公英制均标出。例:经纱密度 英制:

6、160(根/英寸) 公制:PT=160/2.54×10=630(根/10cm) 纬纱密度 英制:95(根/英寸) 公制:Pw=95/2.54×10=374(根/10cm)1.8 边纱根数根据织物组织、幅宽、纱号等,一般在8-48根。例:9.8tex,幅宽为119.4cm的府绸,边纱根数选用32×2(查棉织手册第三版 P1266) 1.9 总经根数 总经根数根据经纱密度、织物幅宽、边纱根数来进行计算。其中的边纱根数应视经纱张力、每筘穿人根数、边组织等因素而定,合适的边纱根数有利于织造顺利进行。边纱根数仅在计算总经根数时使用,不作标准规定。总经根数的计算如下:总经根数

7、=标准幅宽(cm)×+边纱根数×(1-)在计算总经根数时,应计算至一位小数,然后四舍五入取整数。如穿筘穿不尽,还应增加至总经根数等于每筘穿入根数的整数倍。例如,尾数单根的,在一筘穿人2根时加1根经纱。尾数是2根或3根,而每筘是穿4根,则应加2根或1根,总经根数在设计时,一经确定,一般不能随意更改。(1)地组织每筘穿入数的确定:一般应使每筘穿入经纱的根数为一个组织循环经纱数的倍数或约数,且以每筘穿人2-4根最为普遍。但当经密很高时,若采用高密筘号,其筘片间的缝隙减小,纱线摩擦加大,经纱断头将随之增加。反之较低的筘号,每筘的穿人数必须增加,这样会使布面产生筘痕。每筘穿入数的影响

8、因素:a经纱的线密度:经纱的线密度增大,每筘穿入数减少。b经纱密度:经纱密度大,每筘穿入数增加。c组织结构:每筘穿入数一般等于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或是其约数(或倍数)。透孔组织每筘穿入数为一束经纱数。重经素质、双层组织、毛巾组织、起绒组织的每筘穿入数一般为经纱排列比之和或为其倍数,当经纱排列比之和数值较大时可为其约数。d花式穿筘:利用每筘穿入数的变化可设计出别致新颖的条形织物,如在同一筘幅内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每筘穿入数,或者空出若干筘齿,使织物经密发生变化,形成新颖的众条纹组织。本例中府绸地组织每筘穿入数为4。(2)边组织每筘穿入数:边组织为提高经纱强力,本例中府绸地组织每筘穿入数为6。(3)

9、总经根数的计算:总经根数=119.4×+64×()=7544(根)经修正,总经根数为7560根。1.10 紧度经向紧度ET =0.037××PT纬向紧度EW =0.037××PW总紧度E=ET+EW-ET×EW/100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247,本例府绸ET范围64.177.1,EW范围33.244.9例:ET=0.037××630=73.0%EW=0.037××374=43.3%E=73.0+43.3-73.0×43.3÷100=84.7%1.11 断裂强度 织物

10、的断裂强度是衡量织物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经纬纱的纤维成分和线密度、织物密度、纺纱方法等均与织物的断裂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织物的断裂强度是以“5cm×20cm”布条的断裂强度来表示。通常以单纱、股线一等品的断裂强度为计算数值,一般都会超过国家标准。其计算式公式如下:经向的断裂强度Qj=Pj×Mj×K×Ttj/(2×100)纬向的断裂强度Qw=Pw×Mj×K×Ttw/(2×100)强度Q的单位,N/(5cm×20cm)Pj、Pw经、纬密度,根/10cm;Mj、Mw经、纬纱一等品单纱、股线的断裂强

11、度,Cn/tex;(查棉纺手册)Ttj、Ttw经、纬纱的密度,tex;K纯棉纱线在织物中的强度利用系数。(查棉织计算P49)例:Qj=630×16×1.2×9.8/(2×100)=592.7N/(5cm×20cm)Qw=374×16×1.16×9.8/(2×100)=340.1N/(5cm×20cm)1.12 缩率织物的经(纬)纱织缩率的含义为经(纬)纱通过织造成织物后其长度缩短量占原长度的百分率。织物中经(纬)纱织缩率的大小对织物的强力、厚度、外观丰满程度、成布后的回缩、原料消耗、产品成本及印

12、染后整理伸长等均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工艺设计时必须合理把握。计算公式如下:经纱织缩率(%)=(浆纱墨印长度-规定匹长)/浆纱墨印长度×100%纬纱织缩率(%)=(筘幅-成包幅宽)/筘幅×100%经、纬纱织缩率可通过经验公式来估算得到,也可查阅棉织手册第三版P1257。例:纱府绸经纱织缩率范围为7.5%16.5%,纬纱织缩率范围为1.5%5.0%首先设纬纱织缩率=3%公制筘号=×(1-纬纱缩率) =630/4×(1-3%)=152.8153(筘齿数/10cm)公制筘号的小数取舍规定为:公制筘号0.3及以下舍去,0.310.69取0.5,0.7及以上取1,相互

13、间隔为0.5。筘幅(cm)=(取两位小数) =123.2(cm)修正:纬纱织缩率(%)=(123.2-119.4)/123.2×100%=3.1%取经向缩率(%)=12%1.13用纱量计算用纱量以生产百米织物所耗用经纬纱的千克数来表示(千克/百米)。经纱用纱量=纬纱用纱量=总用纱量=经纱用纱量+纬纱用纱量规定:(1)经纱伸长率:单纱1%,股线0.1%,回丝率:包括整经回丝,筒脚,浆回丝,白回丝及织机上了机回丝,接头回丝等,一般在0.3%0.8%间选用;如前道采用自动络筒和双浆槽浆纱机,则在0.8%1.2%间选用。(2)纬纱伸长率:忽略不计。回丝率:我们采用的是无梭织机,因有废边,回丝

14、率略高于有梭织机,片梭取0.7%左右,剑杆取2.5%3.5%,喷气取1.5%3%。(3)自然缩率及放码损失率:1.456%。例:经纱用纱量=8.54(千克/百米) 纬纱用纱量=4.69(千克/百米) 总用纱量=8.54+4.69=13.23(千克/百米)2.络筒工序工艺2.1 机器型号:普通络筒或自动络筒。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67-182例:GA014型普通络筒机(如图2-1-1)2.2 槽筒轴直径与转速:(查棉纺织计算第三版P269)转速n1(r/min)=1440×D1电动机胶带轮直径,mm;D2槽筒轴胶带轮直径,mm。D1、D2可以调换,槽筒直径D随槽筒种类不同而异,见表 单位

15、(mm)名称D1D2D范围170,190,210,22010579.4钢板槽筒11082胶木槽筒例:本例的槽筒选用钢板槽筒,所以D2选105mm,槽筒轴直径D=79.4mmn1=1440×=2880(r/min)图2-1-12.3 络纱线速度v(查棉纺织计算第三版P270)V(m/min)= 式中:S槽筒平均螺距,mm; 滑溜系数,一般取0.96左右。当槽筒直径取79.4mm,平均螺距为62mm时,电动机胶带轮直径与槽筒转速(采用钢板槽筒GC25型,GC155型或GC25型、GC155B型),D1、n1与v的关系见下表。D1(mm)170190210220n1(r/min)23312

16、60628803017V(m/min)576644712746例:V=712(m/min)2.4 清纱器类型:根据情况选择并说明。(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67-182)为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在络筒工序中应有效地清除一些必须除去的有害纱疵,这项工作称清纱,生产中可以使用机械清纱器或电子清纱器。机械式清纱器性能比较(d:棉纱直径)型式隙缝式梳针式板式除杂效果除杂效果好,清除竹节纱效果较差。清除竹节纱、细丝、飞花附着及羽毛纱效果较好,会增加毛羽。清除竹节纱、羽毛纱、回丝及飞花附着效果较好。适用品种各种纱线精梳棉纱,化纤纱各种细度的纱线,细的T/C混纺纱隔距范围精梳棉纱:22.5d细的

17、梳棉纱:1.52d中粗梳棉纱:2d股线:2.53d56d1.51.75d维修保养隔距易变动,需定期检查隔距易变动,需定期检查隔距不易变动,不需定期检查注:电子式清纱器性能比较见(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84-190) 电子清纱器不仅具有非接触工作方式、清除效率高等优点,而且可以根据产品质量和后工序的要求,综合纱疵长度和截面积两个因素,灵活地设定清纱范围。清除必须要除去的有害纱疵,保留对质量和后加工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无害纱疵。分为光电式和电容式两种,光电式电子清纱器是将纱疵形状的几何量(直径和长度),通过光电系统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来进行检测,与人视觉检测纱疵比较相似。例:本例选机械板式清纱器。(

18、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70)隔距取1.75d=1.75×0.115=0.2(mm)。2.5 张力器类型:根据情况选择并说明。(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91-192)络筒张力大小要适当。如张力过大,虽然筒子成形好,但纱线受的损伤大,会增加后道工序的断头率;如张力过小,则筒子成形不良,纱层不分明,相互嵌入,容易乱纱,退绕困难。适当的络筒张力由织物要求和原纱性质而定。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垫圈式张力装置和弹簧式张力装置,他们采用了累加法和倍积法兼容的工作原理。还有的络筒机上使用梳形张力装置,它采用倍积法工作原理,通过调节张力弹簧来改变纱线对梳齿的包围角,从而控制络丝张力。自动络筒机上采用气动或电磁力

19、无柱芯张力装置,这种装置采用累加法工作原理,气动或电磁力加压,把张力盘上的动态附加张力减小到最低限度,对减少络筒张力波动十分有利。例:选圆盘式张力器。张力盘重7.4g(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192)圆盘式张力器,张力盘重有18.2g、7.4g和3.7g三种,GA012型、GA013型、GA014型、GA015型络筒机与1332型相同。圆盘张力器以重力加压,运转时会跳动,可能造成张力不匀。2.6 打结类型络筒过程中,清除纱疵、处理纱线断头和换管等都需要对纱线进行接头。在少数普通络筒机上,接头工作有手工或手工辅助打结器完成打结工作,进行接头;在自动络筒机上,上下吸嘴之间的纱线接头工作由捻结器自动完成,

20、实现无结接头,加工的纱线称为无结纱。纱线打结之后形成了结头,对应于不同纤维材料的加工,结头有多种形式。接捻方法有空气捻结法、机械捻结法、静电捻结法、包缠法、粘合法、熔接法等。常用的有空气捻结法、机械捻结法。空气捻结法适用于不同特数的棉纱、毛纱、合纤纱、混纺纱、股线及弹力包芯纱。用于不同品种的纱线时,工业调整乃至空气捻结器更换都较方便。机械捻结法适用范围较窄,主要是棉纱。机械捻结法的粘结质量好,明显优于空气捻结,捻结处纱线条干均匀、光滑、强力高。例:本例中用机械捻结法,选GU-102型织布结打结器。3.整经工序工艺3.1 机器型号分批整经或分条整经。查棉织手册第三版 P220-234例:1452

21、A-140型系列整经机3.2 列出所选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3.2.1筒子架形式分为V形筒子架和矩形筒子架(矩-V形亦属矩形)。V形筒子架上纱线离开张力装置后被直接引到整经机伸缩筘,为换筒和断头处理带来方便,有利于片纱张力均匀,由于纱线所受的导纱摩擦作用较弱,因此特适合低张力的高速整经。但其占地面积较大。矩形筒子架与V形筒子架特点相反。本例中选择矩-V形筒子架。3.2.2 整经线速度V整经速度可在整经机的速度范围内任意选择,一般情况下,随着整经速度的提高,纱线断头将会增加,影响经纱效率。若断头率过高,整经机的高速就失去了意义。高速整经条件下,整经断头率与纱线的纤维种类、原纱线密度、原纱质量、筒子

22、卷装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在纱线品质优良和筒子卷绕成形良好和无结纱时,才能充分发挥高速整经的效率。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220-243可查出整经线速度V例:1452A-140型系列整经机 整经线速度V:300 m/min350 m/min取V=325m/min3.2.3 滚筒转速:可查棉织手册等资料进行计算。转速n=(V:整经线速度;D:滚筒直径)例:1452A-140型系列整经机 滚筒直径D:509.6mm。所以转速n=203(r/min)3.2.4 整经轴经纱根数配置整经根数的确定以尽可能多头少轴为原则,根据织物总经根数和筒子架最大容量,计算出一批经轴的最少只数,然后再分配每只轴的整经根

23、数。为便于管理,各轴整经根数要尽量相等或接近相等。根据经轴盘片间距、总经根数等确定。整经轴盘片间距为1384mm时,棉纱的整经根数如下表。其他纤维的整经根数可参考此表。纱线线密度(tex)每轴经纱根数(根)粗特(32以上)360460中特(2132)400480细特(20以下)420500一次并轴的轴数n=例:9.8tex的府绸,取每轴经纱根数为460根。 n=16.4修正:n=16Z=472.5473(根)所以选8只整经根数为472 4只整经根数为4733.2.5 卷绕密度 经轴卷绕密度的大小影响到原纱的弹性、经轴的最大绕纱长度和后道工序的退绕顺畅。经轴卷绕密度可由对经轴表面施压的压辊的加压

24、大小来调节,同时还受纱线线密度、纱线张力、卷绕速度的影响。卷绕密度的大小应根据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等合理选择。 下表为分批整经经轴卷绕密度的参考数值纱线种类卷绕密度(g/cm3)纱线种类卷绕密度(g/cm3)19tex棉纱0.440.4714×2tex棉线0.500.5514.5tex 棉纱0.450.4919tex粘胶纤维纱0.520.5610tex棉纱0.460.5013tex涤棉纱0.430.55例:取9.8tex的府绸的卷绕密度为0.483.2.6 整经长度 整经长度的设定依据是经轴的最大容纱量,即经纱的最大绕纱长度。经轴最大绕纱长度可由经轴最大卷绕体积、卷绕密度、纱线线密度

25、和整经根数求得。整经长度应略小于经轴的最大绕纱长度,并为织轴上经纱长度的整数倍,同时还要计及浆纱的回丝长度以及浆纱伸长率。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241可得卷绕密度= 式中:V-经轴容纱体积(cm3),V=(D2-d2); G-经轴容纱重量(g),G=;W-经轴上盘片间的距离(cm);D-经轴上满轴直径(cm);D=整经轴边盘直径D0-30(mm)d-经轴上空轴直径(cm)。 经纱密度选择可以依据下表:(查棉纺织计算P320)筒纱松紧棉纱线密度(tex)整经速度(m/min)经纱密度(g/cm3)密实10以下10以上250以上210250210以下0.500.460.50松软各线密度2000.38经

26、纱长度L=例:本例中D0为600700mm,取D0=650.d=260mmV= ×(622-262)=385577.556cm3G=0.5×385577.556/1000=192.79KgL=192.79×1000×1000/(9.8×473)=41590.8m3.2.7 张力盘克重分布:在1452型整经筒子架上,采取了分段分层配置张力圈重量的措施。分段分层配置张力圈重量的原则是:前排重于后排,中间层重于上下层。具体应视筒子架长度和产品类别等情况而定。(参照棉织手册第三版P245)例:(单位:g)前排中排后排上层5.04.54.0中层5.55.

27、04.5下层5.04.54.0后排边纱6.54.浆纱工序工艺4.1浆液配方根据产品及生产情况选择(参照棉织手册第三版P318-319、P467,机织学P89、90)浆料组份的选择即粘着剂和助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纱线的纤维材料选择浆料:为避免织造时浆膜脱落,所选用的粘着剂大分子应对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亲和力。如在棉、麻、粘胶纤维上浆时,显然可采用淀粉、完全醇解PVA、CMC等粘着剂。以淀粉作为主粘着剂使用时,浆液中要加入适量的分解剂(对天然淀粉)、柔软剂和防腐剂,当气候干燥和上浆率高时,还可加入少量吸湿剂。麻纱的表面毛羽耸立,使用以被覆为主的交联淀粉或CMC、PVA、淀粉组合的混

28、合浆料。涤棉纱的上浆浆料一般以混合浆料。2.根据纱线的线密度、品质选择浆料:如细特纱上浆的重点是浸透为主,粗特纱以被覆为主,捻度较大的纱线由于吸浆能力较差,浆料配方中可加入适量的浸透剂,股线一般不需上浆。3.根据织物组织、用途、加工条件选择浆料:如在车间相对湿度较低时,应加入适量吸湿剂,需特殊后处理的,在不影响浆液性能的前提下,其经纱上浆使用的浆料配方中可直接加入整理助剂。本例中:调浆工序调浆配方PVA-1799kg12.58010kg75磷酸酯淀粉 kg25丙烯kg25蜡 片kg3乳化油块1防腐剂kg0.35抗静电剂kg2.5调浆桶浆液类型混合浆定 积L680煮浆时间min504.2浆液浓度

29、、粘度、温度和酸碱度根据产品自定(与上浆率等有关)。参照棉织手册第三版P460-P4714.2.1浆液浓度通过调整淀粉的浓度来控制浆液中无水淀粉的含量。4.2.2浆液粘度浆液粘度是浆液质量指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是描述浆液流动时的内摩擦力的物理量。粘度大小影响上浆率和浆液对纱线的浸透与披覆程度。粘度越大,浆液越粘稠,流动性就越差。这时,浆液被覆能力加强,浸透力削弱。在整个上浆过程中浆液的粘度要稳定,它对稳定上浆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浆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有浆液流动时间、浆液的温度、黏着剂相对分子质量及黏着剂分子结构。在CGS制中它的单位是泊(P),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帕·秒(Pa&

30、#183;S),两者都是绝对粘度单位。例:本例中取粘度为10 Pa·S4.2.3浆液温度浆液温度是调浆和上浆时应严格控制的工艺参数。特别是上浆过程中浆液温度会影响浆液的流动性能,使浆液粘度改变,浆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浆液粘度下降,渗透增强;温度降低,则易出现表面上浆。对于纤维表面附有油脂、蜡质、胶质、油剂等拒水物质的纱线而言,浆液温度会影响这些纱线的吸浆性能和对浆液的亲和力。例如棉纱用淀粉浆一般上浆温度在950C以上,有时,过高的浆液温度会使某些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如毛纱和粘胶纤维纱不宜高温上浆(一般以55650C为宜)。例:9.8tex的府绸取温度为980C4.2.4浆液酸碱

31、度浆液酸碱度对浆液粘度,粘附力以及上浆的经纱都有较大的影响。棉纱的浆液一般为中性或微碱性,毛纱则适宜于微酸性或中性浆液,人造丝宜用中性浆,合成纤维不应使用碱性较强的浆液。例:9.8tex的府绸取PH=74.3浆纱机型号根据产品自定。参照棉织手册第三版P320-P450本例中选祖克S型系列浆纱机。(如下图4-3-1)4.4卷绕线速度V:根据产品自定。V(m/min)=dn式中:d浆轴直径(mm)n浆轴转速(r/min)例: (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327)本例中n=289r/minV=3.14×0.11×289=99.8(m/min)4.5浸压形式:根据产品自定。纱线在浆槽中经受

32、反复的浸浆和压浆作用,浸压的次数根据不同纤维、不同的后加工要求而有所不同。纱线上浆一般采用单浸单压、单浸双压、双浸双压、双浸四压。具体参照下表:浸压形式浆槽容积(L)浸浆长度(mm)特点适应品种单浸单压170-浆槽小,浆液粘度稳定,纱线伸长小,但挤压不充分中、高特纱线单浸双压270430浆纱挤压均匀,浸透好,上浆均匀,毛羽贴服好,但浆槽大中、低特纱线双浸双压(或双浸四压)300550对经纱浸透,挤压充分高、低特高经密纱线,涤棉混纺经纱例:取双浸双压图4-3-14.6上浆率、回潮率和伸长率4.6.1 上浆率上浆率是反应经纱上浆量的指标,经纱上浆率为浆纱干重与原纱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生产中,经

33、纱上浆率的测定方法有计算法和退浆法。退浆法的退浆率测定时间较长,操作也较复杂,但结果较准确。计算法虽速度快、测定方便,但数据存在一定误差。(1)上浆率J的计算J=×100%(2) 上浆率的确定按织物组织确定上浆率织物组织相对上浆率(%)平纹100斜纹8086按纤维种类确定上浆率纤维种类相对上浆率(%)纤维种类相对上浆率(%)纯棉100涤棉、涤粘混纺纱115120粘胶短纤纱6070麻混纺纱115涤纶120-按织机种类确定上浆率织机种类车速(r/min)相对上浆率(%)有梭织机150200100片梭织机250300115剑杆织机200250110高速剑杆织机300以上120喷气织机400

34、以上120(3)上浆率的掌握与调节上浆率一般以检验退浆结果和按工艺设计允许范围掌握并考核其合格率。上浆率工艺设计允许范围上浆率(%)6以下61010以上允许差异(%)±0.5±0.8±1.0上浆率的调节,一般通过改变浆液浓度和粘度来调节。加压辊加压重量的改变也小幅度调节上浆率,但加压重量的过大改变将造成浸透和被覆的不恰当分配,故不宜采用。本例中纱府绸要求上浆率高一点,注重浸透,所以相对上浆率取100%,上浆率18±2%。4.6.2 回潮率浆纱回潮率是浆纱含水量的质量指标,它反应浆纱烘干程度。浆纱回潮率为浆纱中水分重量与浆纱干重之比,用百分数表示。(1)回

35、潮率W的计算:W=×100(2)回潮率的确定 浆纱回潮率掌握的标准原料纱线公定回潮率(%)浆纱干燥时的回潮率(%)棉8.56.57粘胶纤维11.099.5涤/棉(65/35)3.02.5涤纶0.41.0醋酯纤维2.02.0(3) 回潮率的掌握与调节 回潮率的大小取决于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经纬密度、上浆率高低和浆料性能。回潮率要求纵向、横向均匀,波动范围一般掌握在工艺设计规定±0.5%为宜。回潮率的调节有“定速变温”和“定温变速”两种方法,一般通过浆纱机车速和烘房(烘筒)温度来调节,回潮仪自动控制的方法采用“定温变速” 方法,值车工人感控制的方法采用“定速变温” 方法。本例

36、中回潮率可取6.8%。4.6.3 伸长率浆纱伸长率反应了浆纱过程中纱线的拉伸情况。拉伸过大时,纱线弹性损失,断裂伸长下降。因此,伸长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浆纱质量指标。伸长率为浆纱的伸长与原纱长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伸长率的测定方法有计算法和仪器测定法两种。(1)伸长率的计算(参照棉织手册第三版P457)(2)伸长率的范围纱线种类伸长率(%)纱线种类伸长率(%)纯棉纱1.0以下涤棉混纺纱0.5以下棉纤维混纺纱1.0以下纯棉及涤棉股线0.2以下粘胶纤维3.5以下(3)伸长率的掌握与确定正确选择整经轴排列和退绕方式,避免经纱遭受意外伸长。从各轴张力均匀来考虑,可用单列式上下退绕法;从操作方便、断头易于

37、发现考虑,则用单列式退绕法;从节约占地面积,纱线不易松弛考虑,宜选择双列式退绕法。伸长调节器,传统浆纱机常用三种伸长(张力)调节装置。本例中选取0.5%4.7并轴只数根据总经和整经轴经纱根数决定。(根据你选择的机型参考棉织手册第三版P320-P450)本例中总经根数为7560根,整经轴只数为16只,祖克S型系列浆纱机经轴架型号为ANP型,双层固定式轴架,每4只经轴为一组,上下排放,一层两组。5.穿结经工序工艺5.1综丝、经停片和筘根据产品和织机,可查机织学、棉织手册等进行选择。5.1.1综丝(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549-552)综丝主要有钢丝综和钢片综两种。有梭织机通常使用钢丝综。无梭织机都使用

38、金属综框和钢片综,以适应高速运转。无梭织机使用的钢片综有单眼式和复眼式两种。钢片综比钢丝综耐用,综眼形状为四角圆滑过渡的长方形,对经纱的磨损较小。综丝密度:综丝杆上每厘米长度内的综丝根数。棉织综丝密度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如下表:面纱线密度(Tex)36191914.514.57综丝密度(根/cm)41010121214本例中使用无梭织机,所以是钢片综。选用种类为C闭式,长度为300mm,综丝密度为13.5.2.2经停片经停片是织机经停装置的断经感知件,织机上的每一片经纱都穿入一片经停片。当经纱断头时,经停片依靠自重落下,通过机械或电气装置,使织机迅速停车。经停片有开口式和闭口式两种。大批量生产的

39、织物品种一般用闭口式经停片,品种经常翻改的织物采用开口式经停片。经停片的尺寸、形式和重量与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织机形式、织机车速等因素有关。一般纱线线密度大、车速高、选用较重的经停片。毛织用经停片较重,丝织用经停片较轻。纱线线密度与经停片重量的关系如下表:纱线线密度(tex)9以下9-1414-2020-2525-32经停片重量(g)1以下1-1.51.5-22-2.52.5-3纱线线密度(tex)32-5858-9696-136136-176176-经停片重量(g)3-44-66-1010-1414-17.5例:9.8tex的经纱线密度选择经停片重量1-1.5g。5.2.3筘钢筘的作用是确

40、定经纱的分布密度和织物幅宽,打纬时把梭口里的纬纱打向织口。钢筘从外形上看,可分为普通筘和异形筘,从制作方式上,可分为胶合筘和焊接筘。在喷气织机上采用异形钢筘,这种筘还起到减少气流扩散和纬纱通道的作用。(钢筘类型、规格、筘号等可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500-520)例:本例中采用喷气筘(异性筘),高度H:122mm,长度L:1600mm(具体查无梭织机实用手册P4965.2每筘穿入数、每综穿入数根据产品组织等,可查棉织手册等资料进行选择。例:前面已经确定过地组织每筘穿入数为4,边组织每筘穿入数为6。地组织每综穿入数1根,边组织每综穿入数2根,地组织采用四列复列式综框,飞穿法,边组织采用飞穿法。5.3

41、上机图(略)6.织造工序工艺6.1机器型号:有梭织机或无梭织机(常用喷气织机或剑杆织机)。例:选择JAT710型喷气织机,工作筘幅是140mm390mm(选150mm)。适用于各种纱线。其主传动方式为电动机、皮带轮、三角皮带、传动轴传动。主电动机功率为2.64.5kw,启动方式为主电动机超启动,通过调换电动机皮带轮,变频调速。辅助喷嘴形式有单孔、双孔、气孔。6.2速度:根据机型、产品等因素选择。JAT710喷气织机转速n的计算:n=式中:n-织机转速,r/min; n-电动机转速,r/min; D-小皮带轮直径,mm; D-大皮带轮直径,mm; -皮带传动滑移系数。可通过更换小皮带轮改变织机转

42、速,具体做法可参考调节说明书。注:其他类型的织机转速计算公式参照棉纺织计算第三版6.3送经卷取形式: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卷取机构分积极式卷曲机构和消极式卷曲机构,其中积极式有分连续卷取和间歇卷取,在织造过程中又可分为卷曲量恒定和卷曲量可变两种。送经机构分机械式调节送经机构,电子式调节送经机构,双轴送经机构等。本例选取电子式积极连续卷取机构和电子式调节送经机构。6.4纬密确定机械式:实际纬密=常数×变换牙/标准牙(标准牙×变换牙)常数取决于下机缩率,下机缩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不同下机缩率下,织物纬密与变换齿轮的关系见有关表格(棉织手册等)纬密齿轮的确定:查棉织手册第三版P744

43、之后的大表格。织物纬密是根据标准齿轮Sw和变换齿轮Cw的组合来确定的。例:本例中织物纬密95根/英寸,确定Sw/Cw=27T/46T6.5落布匹数:参照前面本例是4匹。6.6机上控制布幅:实际幅宽0-1cm。本例机上控制布幅选取149mm。6.7开口形式:与所选织机型号相对应。(查棉织手册等书)JAT710型喷气织机包括曲柄开口、凸轮开口、多臂开口、提花开口等不同类型开口机构。本例曲柄开口机构。6.8 边撑形式:刺环式、刺辊式、刺盘式和全幅边撑等。采用何种边撑取决于织物的种类、经纬纱密度和纱线的线密度。合适的边撑可以控制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的纬向收缩程度以及横向的缩率。应指出的是,为了有效地握持织

44、物起到撑服的目的,左侧边撑的针刺略倾向于右方,右侧边撑的针刺略倾向于左方。刺环式边撑的伸幅强度可调范围很大,适用于棉、毛、丝、麻各类织物的加工。刺辊式边撑的伸幅强度较刺环式差,不适应厚重织物,多用于一般的棉织物加工。刺盘式边撑伸幅强度最弱,在丝织生产中常见应用。全幅边撑可减少边撑对织物两侧产生不同程度的刺伤,有些织物要求完全不受刺针影响,如安全气囊、降落伞织物等。例:本例中选用刺环式边撑。6.9 经位置线织机上的经位置线,是指综平时后梁握持点、经停装置的导棒表面、综眼及织口的一根连线。在实际生产中,前部梭口的位置基本不变,主要是通过后梁的不同高度来改变经位置线,经停架高度应与后梁高度相适应,以

45、符合不同织物的要求。6.9.1 后梁位置后梁高度是影响织物组织结构和外观效应的重要参数,位置高表示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大。根据产品和织机,可查棉织手册、织机学等资料进行选择。有梭织机以胸梁为基准(如高后梁10毫米)。喷气织机以孔的位置表示,如0为中后梁,+1为较高后梁,+2为高后梁等。后梁座的标准高度见下表:织物组织后梁座的刻度平纹(1/1)斜纹(2/2)0斜纹、缎纹(2/1、3/1、4/1)+1斜纹、缎纹(1/2、1/3、1/4)-2多臂0本例选0。6.9.2 停经架位置停经架高低位置的确定,应以不破坏梭口半部经位置线的配置为原则。在确定停经架位置前应先确定后梁位置。以胸梁为基准,自定(如30

46、mm)。经停装置上下位置的标准高度见下表:织物组织高度织物组织高度平纹(1/1)斜纹(2/2)0斜纹、缎纹(1/2、1/3、1/4)-1斜纹、缎纹(2/1、3/1、4/1)+1多臂0本例中选0。6.9.3 综眼位置(有梭织机)走梭板在后死心高度决定综眼位置,影响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和经纱在综眼内摩擦受损,一般以低于47.6为宜。6.9.4 边撑位置织口的上下位置是受着边撑盒的控制,起到严格控制织口位置,保证经位置线正确的作用。一般低于胸梁9.5mm。6.10 开口时间开口时间是指在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的综框在平齐的瞬间位置。在实际生产中,是用当弯轴在上心时,筘到胸梁内侧面的距离大小来表示。开口时间

47、的确定是根据织物的种类、织机的速度、筘副、投梭时间的迟早而定。在制织平纹织物时,平纹织物要求织物布面丰满匀整、质地厚实,开口时间配置得早,经纱对纬纱抱合角就大,打纬以后,纬纱不易反拨后退,织物比较紧密厚实,且经纱和钢筘的摩擦时间比较长,纱身的毛茸就比较明显,故布面显得丰满。另外,开口早,经纱张力大,打纬时张力也大,个别张力较小经纱受之也易伸直,布面显得颇为平整,所以织制平纹织物,一般采用早开口。织造斜纹织物时,多数斜纹织物的经密较大,迟开口可以减少经纱张力和摩擦长度,防止过多的经纱断头。另外,打纬时经纱张力小,使经纬纱的屈曲波比值增大,摩擦减小,从而使织物的斜向线条突出而饱满,纹路清晰,所以斜

48、纹织物一般采用迟开口。 不同的织机速度,应采用不同的开口时间,这是由于织机速度越高,允许每次入纬时间越短,同时经纱张力和摩擦长度也随之增加。采用迟开口不仅可推动梭口闭合时间,为纬纱出梭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得以改善、摩擦长度减少,以降低经纱的断头率。所以喷气织机、剑杆织机与有梭织机在制织同一织物时,它们的开口时间都要迟一些。比如在织制中特纱平纹织物时,有梭织机的综平角约为280°,而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则为300°左右。例:单纯曲柄开口机构的开口时间见下表:类别曲柄角度(0)类别曲柄角度(0)短纤纱用310长丝用3506.11 投梭时间(有梭织机)、主喷嘴喷射时间(喷气织机)(查棉纺织计算)有梭织机:投梭时间是指投梭转子开始接触投梭鼻时,弯轴曲柄所处的位置,也即皮结开始推动梭子的时间。通常测量筘到胸梁内侧面的距离表示。这个距离小表示投梭时间早,距离大则迟。投梭时间必须与开口时间相配合,不能失调。喷气织机:主喷嘴开闭时间的确定,根据引纬时间、织机车速、织物品种等因素而定。如开启过早,易发生挂经纱、头端故障或弯头等引纬失误。例如幅宽为190cm的织机上,主喷嘴的喷射时间为70°,喷射结束时间为180°。例:取主喷嘴的喷射时间为650。6.12 投梭力(有梭织机)、主喷嘴喷射压力(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