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单元卷一、填一填。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里画“。2.有_个 ,每_个分一份,可以分成_份。算式是_。 3.    有_个,平均分成_份,每份有_个。算式是_。 4.18÷3=_,读作_,表示把_平均分成_份,每份是_,还表示18里面有_个_。 5.先补全乘法口诀,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三六_  _   _五得五 _   _ 四_二十四  _   _五六_&

2、#160; _      _ 二、判一判。6.有24块饼干,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7.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商。     8.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2份。     9.把18个苹果分成9份,每份有2个苹果。    10.根据乘法口诀“六六三十六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三、算一算。11.直接写得数。18÷3= 

3、         12÷6=          6×4=         15÷5=4×4=            30÷5=     &#

4、160;   12÷4=         24÷6=6×3=            4×3=           36÷6=        8÷4= 12.填上

5、适当的数。24÷_=4        16÷_=4        _÷3=4_×1=6        _×2=2          _÷5=13×_=9      

6、60; 20÷_=5         _×4=8 13.小猫该吃哪条鱼?连一连。14.填上“+“-“×或“÷。4_3=7      12_4=3      6_6=1      12_3=156=24_4      8_4=4    

7、60;  4_6=24     30_6=5 四、看图列算式。15.看图列算式_  _    _    _ 五、解决问题。16.小白兔有24棵大白菜,现将每4棵装一筐,需要几个筐? 17.一个乒乓球2元,4个羽毛球12元,哪种球比较廉价?廉价多少钱? 18.:2元    :8元    :9元    :?元  :6元 1小明用8元可以买几支铅笔? 2

8、请你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一填。 1.【答案】解: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的数量一样,都是2朵,据此解答即可.2.【答案】10;2;5;10÷2=5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数一数可知,图中有10个 ,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算式是:10÷2=5.故答案为:10;2;5;10÷2=5.【分析】根据对除法的认识可知,除法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物体按每几个一份,求可以分几份,据此解答.3.【答案】12;3;4;12

9、7;3=4 【考点】认识除法 【解析】【解答】数一数可知,图中有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个,算式是12÷3=4.故答案为:12;3;4;12÷3=4.【分析】根据对除法的认识可知,除法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求每份是多少,据此列式解答.4.【答案】6;18除以3等于6;18;3;6;6;3 【考点】认识除法 【解析】【解答】18÷3=6,读作:18除以3等于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还表示18里面有6个3.故答案为:6;18除以3等于6;18;3;6;6;3.【分析】根据对除法的认识可知,除法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还

10、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据此解答.5.【答案】十八;18÷3=6;18÷6=3;一;5÷1=5;5÷5=1;六;24÷4=6;24÷6=4;三十;30÷5=6;30÷6=5 【考点】5的乘法口诀及应用,6的乘法口诀及应用 【解析】【解答】三六十八,18÷3=6,18÷6=3;一五得五,5÷1=5,5÷5=1; 四六二十四,24÷4=6,24÷6=4;五六三十,30÷5=6,30÷6=5.故答案为:十八,18÷3=6,18

11、47;6=3;一,5÷1=5,5÷5=1;六,24÷4=6,24÷6=4;三十,30÷5=6,30÷6=5.【分析】根据5、6的乘法口诀先将题中的口诀补充完好,然后根据每句口诀分别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据此解答.二、判一判。 6.【答案】正确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24÷6=4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饼干的总块数÷每袋装的块数=可以装的袋数,据此列式解答.7.【答案】错误 【考点】认识除法 【解析】【解答】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原题说法

12、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是除数,等号后面的是商,据此判断.8.【答案】正确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8÷4=2份,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钱数÷每份米饭的钱数=可以买的份数,据此列式解答.9.【答案】错误 【考点】认识除法 【解析】【解答】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9份,每份有2个苹果,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0.【答案】错误 【考点】6的乘法口诀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乘

13、法口诀“六六三十六可以写出一道除法算式:36÷6=6,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两个因数一样的乘法口诀只能写一道乘法算式或一道除法算式,据此判断.三、算一算。 11.【答案】解:18÷3=6;12÷6=2;6×4=24;15÷5=3;4×4=16;30÷5=6;12÷4=3;24÷6=4;6×3=18;4×3=12;36÷6=6;8÷4=2.故答案为:6;2;24;3;16;6;3;4;18;12;6;2. 【考点】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解析】【分析】根

14、据题意,利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据此计算即可.12.【答案】6;4;12;6;1;5;3;4;2 【考点】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24÷4=6;16÷4=4;3×4=12;6÷1=6;2÷2=1;5×1=5;9÷3=3;20÷5=4;8÷4=2.故答案为:6;4;12;6;1;5;3;4;2.【分析】根据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列式,然后用乘法口诀解答.13.【答案】解:【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

15、】【分析】根据乘法口诀,先计算出各题的商,然后把商一样的连线,据此解答.14.【答案】+;÷;÷;+;÷;-;×;÷ 【考点】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4+3=7;12÷4=3;6÷6=1;12+3=15;6=24÷4;8-4=4;4×6=24;30÷6=5.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数的大小,结合乘法口诀,选择适宜的运算符号填空即可.四、看图列算式。 15.【答案】4×3=12;3×4=

16、12;12÷4=3;12÷3=4 【考点】表内乘法,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根据图可以列式:4×3=123×4=1212÷4=312÷3=4故答案为:4×3=12;3×4=12;12÷4=3;12÷3=4.【分析】观察图可知,每组圆圈有4个,一共有3组,一共有几个圆圈?据此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以列出两道除法算式,据此解答.五、解决问题。 16.【答案】解:24÷4=6个答:需要6个筐。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大白菜的总棵数

17、7;每筐的棵数=需要的筐子数量,据此列式解答.17.【答案】解:12÷4=3元323-2=1元答:乒乓球比较廉价,廉价1元。 【考点】表内除法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开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害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形

18、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时机,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进步,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拟。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进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哪种球比较廉价,先求出每个羽毛球的价钱,用总钱数÷数量=每个羽毛球的价钱,然后比照每个羽毛球的价钱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即可得到哪种球比较廉价,然后用贵的-廉价的=廉价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18.【答案】1解:8÷2=4支答:小明用8元可以买4支铅笔。2解:答案不唯一用14元买了2把剪刀,你知道每把剪刀多少钱吗?14÷2=7元答:每把剪刀7元。 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