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
2、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
3、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
4、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11、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橘子 12、小苏打
5、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3、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能使火焰熄灭。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地球、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恒星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
6、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着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13、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14、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
7、化证据的方法。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6、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7、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8、做科学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9、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10、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 11、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实验12、对比试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上册题目:第一单元: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
8、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 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9、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 4、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 5、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6、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 8、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9、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10、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11、未受精的蛋是
10、一个细胞,受过精的蛋同样也是一个细胞。 (×) 12、人类可以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 () 13、细胞很小,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 (×) 1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疾病的一种方法。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A )。 A、乳酸细菌 B、结核杆菌 C、 双球菌 2、细菌对人类( C )。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 3、“脓”就是死亡的(B)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A )衰老、死亡引起的。A、细胞 B、细菌 C、病毒 5、霉有( C )种颜色。A、1 B、2 C、多 6、生命体大都由
11、( A )构成。 A、细胞 B、细菌 C、霉 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列文虎克 细胞 弗莱明 微生物 胡克 青霉素 五、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爆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并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 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自制的酸奶。 答:
12、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 12 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 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 56 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结论:细菌将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转化成了酸。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 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湿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3、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 、 。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 、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 、 、 、 、 。 9、七大洲有: (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14、)(南极洲) 、 、 、 、 、 、 。 10、四大洋有: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 、 。11、地球的内部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 、 、 。 12、地震的类型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 、 。 13、震中、震源、震源深度、震中距。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 (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14 千米。 ) (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6、科学家根据火山
15、、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 7、地球表面积是 510067866 千米。 × ) (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 9、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 10、1957 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二、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C )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 A )圈。 A、14 B、15 C、16 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 B )照片。 A、太阳 B、地
16、球 C、月球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B )年。 A、1967 B、1976 C、1980 6、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C ) A、向大海倾倒垃圾 B、乱伐森林 C、改造沙漠 三、问答题。 1、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答: “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 60%,陆地占 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 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 2、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
17、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 躲在课桌、讲台下。 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 8 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18、。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判断题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 )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
19、土壤。( )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 )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C )。A、蜡烛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3、紫甘蓝水是( C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B )。A、自来水 B、橘子汁 C、洗发水 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四、问答题 1、对
20、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 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 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现象:感燥
21、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 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第四单元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 27.3 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 88 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
22、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 100,最低可降至零下 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九大行星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地球、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 绕着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着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1、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神州 5 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23、杨利伟。 12、中国“神舟 6 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13、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14、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6、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7、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8、做科学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9、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
24、下进行;二要注意 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10、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 11、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室模拟实验 12、对比试验有一个条件不相同。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青春期男女 身高 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 个特点就是 性发育 的开始。 3、人的一生要经过 胎儿期 、 婴幼儿期 、 学 龄期 、 青春期 、 青年期 、 成年期 、 老年期 。 4、各类特征与人体生长 相对应的时期: 十月怀胎胎儿期,呀呀学语婴幼儿期,勤奋求学 学龄期,生长迅速青春期,努力工作青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 养天年老年
25、期。 5、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营养与饮食 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充足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等。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 传。2、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 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 变异。4、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5、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 2001 年 2 月,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人工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 种: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7、关于遗传的谚语:龙
26、生龙, 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8、关于变异的谚语:一猪生 九崽,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第三单元 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1822 年被发现的。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 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 残骸 或 遗迹 ,如骨骼、外壳、叶子等。3、如果把不 同年代的 地层 比作一本书,那么 化石 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4、达尔文提 出了生物进化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并与 1859 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物种 起源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 而不适应者 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6、 澄江生物群的发现对达尔文 的经典进化
27、学说提出了挑战。7、化石是生物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 8、 化石就是生物。 (×) 9、1850 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 要比浅色尺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10、古代的长颈鹿因为 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11、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者生存。12、 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 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 甚至贴着地面生长。 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样恶劣
28、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逐渐积累下来,就形成了“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的现象。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1、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 互助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2、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 。3、人类的很多行为直 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 、过度放牧 ,以及过度捕捞等。4、沙漠中没有生物。 (×) 5、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7、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
29、导致生态平衡遭破坏。 ()8、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9、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10、要求会画食物链。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1、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 机械能 ; 人跑步 动能 ; 融化的冰 热能 ; 电脑 电能 ; 风筝 风能 ; 太阳 太阳能 ;人的食物 化学能 ; 水力发电 水能 。 2、列举早晨 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点亮台灯:台灯 把电能 光能 ; 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 热 能 ; 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 动能
30、 。 3、太阳能的作用:可 以使植物生长 电能的作用:可以使电灯发光 热能的作用:可以将水烧 开 水能的作用:可以使水车转动 食物中的化学能的作用:可以使我们 的身体“工作” 声能的作用:可以使纸片振动下册: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2.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绘制自己从入学到现在身高、体重曲线图。 3.引导学生通过从曲线图上得到的信息,发现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让学 生了解一些自己的成长状况和在同龄学生中所处的水平。 4.九-十岁(或十-十一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 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31、 5.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 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 巨大的变化。 。P5 青春期身体发育表(了解) 。 6.P5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了解) 7.P6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8.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在斯芬克司之谜中,聪明勇敢的俄狄浦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年、壮年、老年 三个阶段。 10.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 P8 公式,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 的身高,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 11.分男生、女生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32、,并绘制成统计图。 1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个人卫生。 (2)讲究营养,并注意包含卫生。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 眼卫生。 (4)加强体育锻炼。 (5)不迷恋电脑。 (6)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 2.子代与你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 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 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 可遗传的变异。4.P20 孟德尔和后
33、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5.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 X 射线照射种子。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射线照射种子。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1822 年被发生的,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 2.实验:观察恐龙模型,知道不同种恐龙所对应的名称。 3.我们可以通过恐龙的化石了解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其他化 石。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 子、脚印等。 5.实验:制作印记化石模型。 6.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石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化石比做一本书,那么化
34、石就是 书页中的特殊文字,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那么容易。 7.科学家发现: (1)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2)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相比,变化不大。 (3)不同地层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其实他们是一种生物,只是在不断的发 生着变化。 (4)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 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5)海豚和非洲黑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 8.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们做出了种种解释,这些解释有的被证明是正确 的,有的被证明是错误。 9.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 1
35、0.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的共同的祖先。 1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被淘汰, 这种规律叫做自然选择。 12.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 由少到多的发展着,进化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1. 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声 场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 庇护等条件, 水、 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 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相互合作、敌对关系。 3. 不同生物生存的本领:A 因为其独特的外形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 地储存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露糖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舞蹈编舞师创作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玉米实验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夏季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企石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专业竞赛面试题目及答案
- 数学竞赛压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试题附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报关员考试题及答案
- 机械制图(第五版)全套课件
- 人卫慕课《走进肺功能》试题答案
- GB/T 14048.7-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
- 石材检测报告2023
- 议论文如何议论-使素材紧扣中心论点的方法
- 第十二章-地球系统科学课件
- 2022~2023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85
-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 公司产品报价单通用格式模板
- (中职)《电子商务基础》第1套试卷试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物品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