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临港新城交通战略研究临港新城交通战略研究同济大学交通学院陈小鸿 整合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发展整合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发展 分析各种可能性 选择合理模式 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并控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并控制 容量可以扩展 具有弹性 设施建设设施建设 有利于逐步形成 减少对建成区的影响交通战略研究的宗旨交通战略研究交通战略研究汇报内容汇报内容 新城形成与发展的交通问题新城交通服务需求和条件新城交通系统研究新城交通规划方案问题和建议是根据未来的变化,决定今天的对策是根据未来的变化,决定今天的对策“那些具有吸引力和卓有成那些具有吸引力和卓有成效的城市将是那些能够给予效的城市将是那些能够给予其市民更多自主
2、性、更便捷其市民更多自主性、更便捷交通条件的城市交通条件的城市”Francois Ascher,2003 首先是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首先是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 交通网络架构和容量交通网络架构和容量 科学和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科学和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 良好的交通意识良好的交通意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层次城市布局与交通网络决城市布局与交通网络决定未来交通运行服务状定未来交通运行服务状况的况的80以上以上 对临港新城功能和发展规模的定位,决定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一、新城规划的交通思考达到大城市规模,是上海最主要的新城达到大城市规模,是上海最主要的新城 以港口和新产业集聚区域人口 以行政和商业服务集聚
3、周边人口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相对独立、功能完善 主城区功能首先是对新城的服务 不鼓励与主城大量的通勤交通以港兴城以港兴城 货运交通和对外交通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新城的规模和发展特点新城的发展模式新城的发展模式 职住分离还是职住平衡职住分离还是职住平衡 住宅区的模式和标准住宅区的模式和标准人口、劳动力来源和交通需求人口、劳动力来源和交通需求 高端劳动力:来自其它地区,区间和城间通勤高端劳动力:来自其它地区,区间和城间通勤 低端劳动力:邻近和就地居住,镇城通勤低端劳动力:邻近和就地居住,镇城通勤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阶段性 设施标准与投资效益兼顾的建设策略设施标准与投资效益兼顾的建设策略面临的问题(1)海港
4、新城和临港新城的关系海港新城和临港新城的关系 海港新城是临港新城的主城区?海港新城是临港新城的主城区? 港城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是否需要调整?港城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是否需要调整?主城区布局与规模的适应性主城区布局与规模的适应性 主城区的形态是否适合扩展?主城区的形态是否适合扩展? 交通系统结构能否适应需求?交通系统结构能否适应需求?不同功能分区交通需求的差异不同功能分区交通需求的差异 对外交通方向对外交通方向 客运和货运特征客运和货运特征面临的问题(2)在上述问题还没有彻底在上述问题还没有彻底想清楚之前,评判网络结想清楚之前,评判网络结构、布局、标准的合理性,构、布局、标准的合理性,是非常困
5、难的是非常困难的依托轨道交通发展依托轨道交通发展新城中心城通勤出行呈现新城中心城通勤出行呈现“二高一低二高一低”的特点:的特点:公共交通比例在公共交通比例在7070左右,私人小汽车比例高于平左右,私人小汽车比例高于平均值,而非机动化出行比例低均值,而非机动化出行比例低在小汽车大规模发展以前建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机制,在小汽车大规模发展以前建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机制,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大容量公共交通体系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大容量公共交通体系相适应的城镇体系相适应的城镇体系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速度和把工作出行距离限制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速度和把工作出行距离限制在在4545分钟内分钟内可借鉴的
6、经验:欧洲新镇不强调岗位与居住平衡不强调岗位与居住平衡 “半工宿平衡半工宿平衡” ” 原则让位于区域原则让位于区域“交通流平衡交通流平衡” ” 原则原则 人口规模在人口规模在2020万人以内,与中心城间距万人以内,与中心城间距20203030公里公里在新城与外部之间提供快速公共交通服务比在新城在新城与外部之间提供快速公共交通服务比在新城内部实现内部实现“工宿平衡工宿平衡”更为重要更为重要比旧城优越的居住环境比旧城优越的居住环境以公共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土地开发密度递减原则以公共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土地开发密度递减原则 面向公共交通的开发模式(面向公共交通的开发模式(TODTOD),),鼓励鼓励P&am
7、p;RP&R “Traffic Calm”Traffic Calm”住宅区设计住宅区设计可借鉴的经验:欧洲新镇依托公共交通拓展城市依托公共交通拓展城市城市不是向四周蔓延,而是沿发展轴增长城市不是向四周蔓延,而是沿发展轴增长 在快速公共交通(在快速公共交通(BRTBRT)干线通道二侧布置较高干线通道二侧布置较高密度的集中性活动中心或生活中心密度的集中性活动中心或生活中心 有利于土地开发与公共交通协调的道路结构有利于土地开发与公共交通协调的道路结构 “三元三元”道路系统道路系统公交专用道是交通走廊的核心公交专用道是交通走廊的核心可借鉴的经验:库里提巴库里蒂巴公共交通走廊和邻近社区居住密度对
8、比(1992年) 居住人口 居住单元 居住分区 人口 (万人) 每公顷 每英亩 每公顷 每英亩 高层混合居住区 13.07 294 119.0 93 37.6 中高密度居住区(ZR4) 27.13 164 66.4 40 16.2 中等密度居住区(ZR3) 24.08 76 30.8 22 8.5 低密度居住区(ZR2) 41.65 63 25.5 17 6.9 土地使用分区制度;住房发展计划:低收入家庭的住宅安置在交通走廊上;有大量客流集散的设施安置在交通走廊上,限制面向小汽车的土地开发 “三元”道路系统库里提巴快速公交系统BRT与中心城距离在与中心城距离在5050公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中公
9、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中心,避免中心城过渡膨胀心,避免中心城过渡膨胀自成体系的基础设施系统自成体系的基础设施系统近期以岗位为主近期以岗位为主远期职、住基本平衡远期职、住基本平衡新城与中心城由轻轨、高速公路提供便捷的交新城与中心城由轻轨、高速公路提供便捷的交通联系通联系多条高速公路构成港口、新城对外通道多条高速公路构成港口、新城对外通道可借鉴的经验:天津塘沽 天津塘沽:岗位结构特点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从业人员 140150 157934 171604 180466 191058 195012 外商投资企业 99853 113473 121093 12
10、7156 134496 137702 按投资企业性质 内资企业 40297 44461 50511 53310 56562 57310 第二产业 102131 115610 123814 130164 137624 140908 按产业分组 第三产业 38019 42324 47790 50302 53434 54104 管理人员 18920 21330 23075 24063 25597 26129 按劳动岗位分组 工程技术人员 22417 25262 26638 28715 31007 31764 管理和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的30这是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低限天津主城塘沽:现状 主城港城多
11、线路布局;客货分流、内外分流天津主城塘沽:规划 根据交通需求的层次分析,确定系统供应的优先原则 二、新城交通需求与交通条件分析3030万人新城万人新城松江新城:进出客车总量为松江新城:进出客车总量为5721557215辆辆/ /日;日;进出客流为进出客流为223716223716人人/ /日,至中心城日,至中心城1.11.1万万pcu/pcu/日,客流量约在日,客流量约在4 45 5万人万人/ /日日 嘉兴:嘉兴:8080万人城市万人城市苏州对外:客车苏州对外:客车5.55.5万万/ /日、货车日、货车4 4万万pcu/pcu/日日无锡无锡城市规模对外联系交通需求层次结构图范围客运重要程度货运
12、重要程度新城对外新城中心城 港口集装箱对外集疏运 新城其它新城物流园区对外新城外省市产业区对外 功能分区间区间通勤 产业区物流园区货运联系综合服务 港口物流园区货运联系 分区内客运集散货运集散 新城与中心城间距新城与中心城间距5050公里(外环),交通系统公里(外环),交通系统设计不鼓励新城与中心城个体交通方式的通勤设计不鼓励新城与中心城个体交通方式的通勤交通。目标是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交通。目标是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功能比较单一的分区决定了区间交通布局和容功能比较单一的分区决定了区间交通布局和容量应充分考虑通勤交通的需求量应充分考虑通勤交通的需求客运和货运通道尽量分离、对外交通与内部交客运和货运
13、通道尽量分离、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尽量分离,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通尽量分离,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公共交通优先的设施设计原则,区间交通基本公共交通优先的设施设计原则,区间交通基本不考虑自行车和步行方式不考虑自行车和步行方式新城交通服务需求 新城对外客货运通道新城对外客货运通道以道路集疏运为主要模式,以对外运输为重点考虑因素。远期考虑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考虑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与对外货运通道的衔接,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的货运联系通道考虑港区集装箱运输的特殊要求通过主要货运通道与分区路网转换点的布置,控制货运车辆的流向,尽量避免货运车流穿越各个分区新城货运需求 对外货运交通小洋山港集装箱对外主流向小洋山
14、港集装箱对外主流向上海集装箱货源比例上海集装箱货源比例地区地区上海上海江苏江苏浙江浙江其他地区其他地区比例比例452816%11港口集装箱对外流向主要向西、北港口集装箱对外流向主要向西、北箱量增加后对外疏运比例将提高箱量增加后对外疏运比例将提高集装箱疏运流向和线路集装箱疏运流向和线路临港新城客运系统设计以路面交通为主,重点考虑公共交通专用通道设置,主要方向上规划公共交通专用行驶空间对外交通以主要考虑与中心城的联系、与国际机场的联系、与外部公路网的联系,轨道交通作为与中心城联系的主要方式内部交通重点考虑功能分区间联系。主干道提供足够的机动车容量;优先考虑公共交通方式;充分考虑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
15、;功能分区内部交通考虑自行车使用空间新城客运需求 对外客运交通新城中心城客运联系主通道新城中心城客运联系主通道 近期:A2高速公路、轴线大道远期:两港快速路、 轴线大道新城周边城镇客运联系通道:新城周边城镇客运联系通道: 大书公路大书公路 新城至外环线距离比较表新城至外环线距离比较表主通道主通道A2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轴线大道轴线大道两港快速路两港快速路距离(距离(km)414242新城至外环线距离比较新城至外环线距离比较临港新城内部交通海港新城城市特性变化海港新城城市特性变化 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增加50 原规划人口30万,现规划人口45万 海港新城必须考虑产业、物流园区就业职工居住需求 必须考虑海
16、港新城与产业区通勤交通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对海港新城原有路网结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对海港新城原有路网结构和对外联系(主要是与产业区、物流园区构和对外联系(主要是与产业区、物流园区间通勤联系)的道路规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间通勤联系)的道路规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城扩张及交通需求新城扩张及交通需求居住区产业区通勤交通规模分析小汽车出行比例估计通勤车流量(万pcu/h)需要车道数取低限101.5716取高限202.8529 临港新城的区位、用地和出行特点,要求比中心城考虑更多的小汽车出行注:1.车道为主干道,每车道估计通行能力为1000pch/h 2.通勤车流量为单向高峰小时值临港新城路网结构的问题 原环射
17、结构的路网能否适应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后的原环射结构的路网能否适应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后的交通需求交通需求 原规划射线道路的规模能否满足居住区与产业区间原规划射线道路的规模能否满足居住区与产业区间通勤交通需求通勤交通需求 原规划环路的等级和规模能否满足集散交通的需求原规划环路的等级和规模能否满足集散交通的需求环路射线C2C3C4B1B2B3B7流量(万pcu/日)1.422.22.531.2道路原海港新城主要道路预测流量表原海港新城主要道路预测流量表交通与土地开发模式结合的考虑原则: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相结合,沿公原则: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相结合,沿公 交通道进行高密度开发,并向两侧递减。交通道进
18、行高密度开发,并向两侧递减。有利于公共交通覆盖更多的人口和岗位有利于公共交通覆盖更多的人口和岗位模式1:轴向中央一条主干道、两侧两条次干道,公交专用道在主干道上的模式模式2:轴向中央一条公交专用路、两侧两条主干道的模式模式3:轴向中央一条主干道、两侧两条次干道,两条公交专用路的模式模式模式1:轴向一条主干道两侧两条次干道公交专用道在主干道上模式模式2:轴向一条公交专用道两侧两条主干道模式模式2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模式模式3:轴向一条主干道两侧两条次干道两条公交专用道模式模式3土地开发土地开发对三种模式的评价模式1:便于与道路建设结合,但客流集散需要参越主干道,且步行距离长模式2:可以克服模式1客流
19、与机动车流冲突的问题模式3:较高的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保证运行速度、降低步行距离。但可能影响居住区的开发形态和私密性 重点是道路网络布局公共交通系统设计 三、新城交通系统设计原则交通系统设计原则 与新城功能、布局形态相协调与新城功能、布局形态相协调 客、货运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货运对外、客运通勤是交通服务的重点 系统功能清晰系统功能清晰 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客、货运主通道 相对独立的内部交通、出入交通和过境交通系统相对独立的各功能区内部路网 与区域开发密度、形态相结合,通过设置专用与区域开发密度、形态相结合,通过设置专用通道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通道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交通系统设计
20、原则 给予未来交通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以较大的弹性给予未来交通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以较大的弹性 限定开发用地模块范围,保证路网密度 通过干道区位选择,严格控制干道二侧用地开发 干道节点的用地控制保证主要交通走廊的服务可靠性保证主要交通走廊的服务可靠性 多线路设计、多点集散 满足最终规模的容量要求路网设计要求满足连通性的要求满足连通性的要求满足结构可靠性的要求满足结构可靠性的要求满足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容量的要求满足容量的要求满足路网分期建设的要求满足路网分期建设的要求满足交通管理的要求满足交通管理的要求路网规划理念 之一支撑间离式的功能分区布局形态,3个主要功能组团有独立的对外通道。对
21、外通道与内部道路分离,尽量不干扰组团间通道功能分区间采用多通道布局方式,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分期实施可能性,使客运通道能适应潮汐交通特征 规划方向可变的道路或车道路网规划理念 之二避免宽马路、大间距的网络格局,采用高密度、多线路布局,有利于交通管理道路功能设计和布置优先考虑公共交通运行要求,为快速公交系统的选型留有余地主干道机动车专用,支路和次干道考虑非机动车使用根据道路使用功能,确定道路设计标准路网规划理念 之三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与开发密度确定各功能组团的内部路网结构 功能区边缘(或接近边缘)设置切向集散道路,形成区间通道集散道路功能区干线衔接方式综合居住区轴向道路以干线为主,横向道路以
22、支路为主工业区与物流园区路网密度要求低于综合居住区,以方格网为主,便于开发使用道路走向与水系、绿带结合公共交通规划理念 之一作为21世纪建设的新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避免8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可能出现的交通问题,是临港新城交通战略的必然选择新城空间布局和相对中心城较低的开发密度,有利于小汽车使用。必须建立一个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方式的竞争力空间、时间集中的通勤交通,只有公共交通系统才能解决公共交通规划理念 之二R3线作为新城公共交通的组成,主要承担新城 主城长距离出行,也承担部分港城产业区的出行轨道R3线车站设置必须与换乘枢纽结合,以用地许可和与地面公交网的配合为选址要素内
23、部公共交通系统以地面公交为主导方式。根据开发强度、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有轨电车或快速大运量公共汽车(BRT)方式公共交通规划理念 之三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公共交通系统 R3和快速地面公共交通为骨架 公共汽车线路为覆盖服务的主要形式 驳运线路和出租为补充建设有竞争力的、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主流向有专用空间以保证运送速度 限制公交专用或设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宽度;一般不设在主干道上,以便于客流集散和参越,减少人流与机动车流的冲突 公交系统与人行系统统一设计 重点道路的考虑路网布局公共交通布局建议客、货运系统四、新城交通规划方案临港新城规划布局临港新城规划布局用地现状与新城规划布局用地现状与新城规
24、划布局(1)环路的功能与等级集散对外交通流:将各轴向城区对外的交通流集中于几条主要的交通干道上联系横向道路:轴向发展的城区不能与产业区全部直接连通,需要通过环路作为联系道路联系内部道路:各轴向的城区之间的联系道路在概念规划招标方案和规划讨论中,提出了五条环路。C1C4在海港新城(30万人口)规划中基本确定在海港新城规模扩大后,C5环路是必须的。用于集散对外和其它片区的交通,联系一期开发区和物流园区环路的交通功能分析环路交通服务功能容量要求速度要求等级交通方式C1景观道路、内部联系低低次干道公交、自行车、小汽车C2内部联系中低主干道小汽车专用C3横向联系大中主干道小汽车、公交、自行车C4横向联系
25、中高次干道公交、自行车C5集散功能、横向联系大高主干道小汽车专用(2)B2通道走向将B2快速路位置上移,快速路与铁路在一个通道中布置,则纵向道路可同时跨越这两条线路,有利于纵向道路处理,节省建设费用方案一:北移方案一:北移 如果如果B2快速路位置不变,则近期按主干道标准实施、快速路位置不变,则近期按主干道标准实施、远期为高架路。如扩大建设用地,可以提高道路建设远期为高架路。如扩大建设用地,可以提高道路建设效益,但减少了绿带效益,但减少了绿带方案一:南移方案一:南移B2快速路位置在规划片区中间,有利于近期开发效益。缺点是可能影响芦潮港镇,远期须高架B2通道走向(3)两港快速路方案一:两条路连接该方案的优点:道路在形态上保持完整性,能够较好地适应今后可能出现的用地性质的变化在郊环线A30基础上再提供一条向北的快速货运通道1.可作为产业区与物流园区间的联系道路方案一存在的问题郊环东段能够满足洋山港北向的集装箱集疏运需求,对外货运经两港快速后仍然汇入A30,不能增加北向货运容量产业区至浦东机场的货运量很有限产业区与物流园区之间的联系道路对速度要求不会很高连接后的快速路将跨越大量横向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德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考核
- 张家口市中医院覆膜支架植入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独立操作资格认证
- 邢台市中医院细胞学快速评估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皮肤创伤修复技术考核
- 大学职场达人课件
- 2025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先心病筛查技能考核
- 北京市中医院肾上腺B超诊断考核
- 2025江苏南通市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度上饶市广信区公安局招聘编制外聘用人员2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高校财会监督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效能优化研究
- 输液室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协会转让接手协议书模板
- 生物技术与医药前沿发展
- 家长学校综合测试题库与评分标准
- 加油站计量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公安矛盾纠纷化解课件
- 看板管理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镍氢电池隔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
- 造林质量管理办法
- 冠心病人饮食健康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