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比照论证的方法,进步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才能。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比喻论证、比照论证的方法,进步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才能。【教学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络。【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1.介绍?荀子?学生看课本注
2、,老师补充。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2.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3、,也表达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二.课文诵读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老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比照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三.课文分析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构造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
4、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顿,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阐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阐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异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顿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
5、的论点是正确的。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构造。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老师归纳板书。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用多媒体展示A.字词解释1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一词多义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老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
6、之然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无以致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方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顿;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顿学习。2在阐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进步人的程度
7、;“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进步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3在阐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阐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答复点拨:这个比喻是阐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获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
8、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缺乏。5课文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阐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阐述的。第二层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阐述的。第三层阐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阐述的。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展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点拨: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详细、生动,深化浅出,使读者容易承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一样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
9、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考虑,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2论证方法灵敏,是本文另一特
10、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那么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敏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分,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过失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五.小结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
11、为根底,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表达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粗浅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敏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假设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考虑,
12、承受作者所说的深化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六.课后作业以?劝学?为话题,结合当前实际,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教学反思1、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学生预习的根底上,老师应该列出要归纳的工程,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老师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13、?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要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作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可以分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
14、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展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专业考研考试题及答案
- 长沙伺服驱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酒体设计师)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幸福餐桌开席:焦作乡村幸福院千叟宴的民生温度 -2026 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11 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 2026年一级建造师一建市政实务案例分析考点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 淘宝上签就业协议书
- 主张撤销借款协议书
- 车辆还贷款协议书合同
- 王者荣耀信息协议书
- 市政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5篇
- 关于螺蛳粉课件
-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键合工作业指导书
- 疾控中心科研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核医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血液中心求职者必 备面试技巧及题目解析
- 小区规种菜整治方案(3篇)
- 农资店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分离转换障碍的护理课件
- 2025年园区零碳园区建设方案11-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