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1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4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1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甲ZA. 4时35分B. 5时38分C. 7时25分D. 7时35分2.如图所示,将激光笔沿入射点旋转一定角度可以照射到墙壁上的A点,关于这个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激光望墙壁匕二 4平面镜A.入射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减小B.入射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增大C.光被墙壁反射均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D.入射光应该顺时针旋转才能照到A点3 .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 成像”现象

2、,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白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4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 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 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潭清疑水浅”一一“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一“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C. “人面桃化相映红”一一桃花是光源,发出的光映红了人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一“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3、是()A.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纸板EN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8. 一束光贴纸板沿 EO入射,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C.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确定“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D.把纸板NOF前后折转,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6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其中介绍了曾侯乙编钟如 图所示。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木槌敲击编钟使其振动发声B.敲同一组编钟,通过改变钟的大小来改变音调高低C.编钟具有特殊的音色,雄浑深沉D.用不同力度敲响同一个编钟,响度相同7 .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1蝙蝠靠超声波发现

4、昆虫B.C.倒车雷达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8 .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覆盖隔声材料,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需要控制许多变量,以下给出的控制变量,不合理的是(A.闹钟响铃的时间B.听者到声源距离C.所用材料的厚度D.声源发声的响度9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液化现象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C.用B超检查发热病人的身体情况,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是为了多次测量减少误差10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观察到一些物体的运动情况,并绘制出了相应

5、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D.11 .下列数据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 365cC.教室中课桌白高度约为 8dmD.教室中黑板的高度约为 8m12 .如图所示,甲为自制温度计,乙为水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热水中液柱会升高B.甲:将玻璃细管做长一些,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更高C.乙:敲击水琴,瓶和瓶内水振动发声,c的音调最高D.乙:向水琴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顺序为dabc二、填空题13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

6、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正立、 (填 放大"缩小”或 等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 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14 .如图所示,三种单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三色相互重叠区域出现白色,则“?区域是色光。若戴上红色镜片看纸上I区域,则将感觉该区域为 色。15 .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 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 , “嘀 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 产生,通过 传到人耳的。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即声音的 越高。16 .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

7、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 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 “次声波”)。17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 的是声音的 ,他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O19 .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教室门的宽度是0.95。20 .如图所示观察、对比伽利略空气温度计()与自制温度计(),回答: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当温度计

8、内液面上升时,两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选填 变大",变小”)。伽利珞空气自制温度计三、解答题21 .如图中,AB是发光体,CD为中间开有小孔 。的薄挡板,挡板后距挡板 4cm处放有接 收屏MN,已经发光体 AB高1cm,距离挡板CD为2cm,请完成下列内容:CA|oB口N(1)根据小孔成像原理,请作出发光体AB在屏MN上的像AB'(标出关键点 A'、B位置);()(2)由作出的光路图可知,发光体AB在屏上的像AB是 (正立、倒立),是 (实像、虚像),像的大小 cm.22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自行车尾灯有灯泡吗?自行车的尾灯在夜间发出的红光,能有效地提示后

9、面的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是,自行车尾灯是靠什么发出红光的呢?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 ?下面是相关的解释: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像是从尾灯内发出的.又因为尾灯自身的颜色是红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所以,无论外界有多少种颜色的光射到尾灯上,它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的光就是红色的了 .(1)尾灯内究竟有没有灯泡呢 ?答:; (2)自行车尾灯是靠 发出红光的;(3)结构如图所示,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作出

10、所有反射光线的 光路图-.2223 .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是怎么回事?若管长931 m,两次响声间隔2.5 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24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求:(1)甲物体的速度;(2)5s时间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3)3s时,乙物体与甲物体相距多远。25 .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1kg的酒精,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多少千克水?(酒精的密度 =800kg/m3)26 .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后,在壶盖小孔的上方

11、一定高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近小孔的地方却看不到 白气”,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选择题1 . C解析:C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经两次平面镜反射后,看到钟面的像与钟面一致,此时的实 际时刻是7时25分。故选Co2 D解析:DABD.要使反射光线照射到 A点,则反射光线要向上移动,那么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 反射角变小,则入射角应变小,所以入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入射光线沿逆时针方 向旋转,则反射角应增大,故 AB错误,D正确;C.光被墙壁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C错误。故选D。3 D解析: D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

12、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4 A解析: ABDA “潭清疑水浅”中的“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A 正确;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 正确;C. “人面桃化相映红”中桃花不是光源,它是反射光源发出的光,故 C错误;D “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改变了,以江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 D 正确。故选ABD 。5 A解析: ACDA 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纸板EN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这样可以保证两条光线呈现在纸板上,故A 正确;8. 一束光贴纸板沿EO入射,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应

13、该是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故B 错误;C.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确定“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多次测量能总结出普遍规律,故C 正确;D 把纸板NOF 前后折转,反射光线不能呈现,则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 D 正确。故选ACD 。6 D解析: DA 敲击编钟时编钟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同一组编钟的每个钟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编钟具有特殊的音色,雄浑深沉,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D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用不同力度敲响编

14、钟,响度不相同,故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7 C解析: C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 错误;B 、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发现车后障碍物,故B 错误;C、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来清洗一些精密的器件等,故 C正确;D 、真空罩中的闹铃虽然在振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D 错误。 故选 C 。8 A解析: A【分析】本实例探究的是影响材料隔音性能的因素,根据此实验目的需要控制可能影响性能大小的因素。A.闹钟放在鞋盒内,四周覆盖隔声材料,无论闹钟响铃时间长短,对隔声效果的好坏都无影响,故A 符合题意;B.听者到声源距离一定,才能比较材

15、料种类或厚度对隔声性能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所用材料的厚度一定,才能比较材料种类对隔声性能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D.声源发声的响度一定,才能比较材料种类或厚度对隔声性能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 D 解析: DA.戴口罩时,眼镜片上出现水雾。这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蒸发)时吸收手的热,故 B说法正确,不 符合题意;C.用B超检查发热病人的身体情况,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意;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是为了获取人在不同时段时的体温信息,不是减小误差。故

16、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 B解析: BA.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人行走的距离不同,则路程与时间成非线性变化关系,故A错误;B.小球放手后加速向下运动,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距离变化量越来越大,故 B正确;C.在相等时间间隔里,甲车运动的距离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运动的距离不断增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 C错误;D.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人行走的距离越来越小,则速度不断变小,故 D错误。故选 B。11 A解析: ABCA 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 选项 A 符合题意;B 一般情况下,中学生的正常体温在36.537 之间,选项B 符合题意;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dm,选项C符合题意;D

17、 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dm , 教室中黑板的高度与此差不多,约为 8dm , D 项不合题意。 故选ABC 。12 C 解析: CA 甲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热水中液柱会升高,故A 不正确;B 甲将玻璃管做的细一些,自制温度计的精度会更高,故B 不正确;C.乙敲击水琴,瓶和瓶内水振动发声,c的音调最高,故 C正确;D 向水琴瓶口吹气,瓶内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发出声音的单调由低到高顺序为cbad,故D不正确。 故选 C 。二、填空题13 放大右解析: 放大 右1 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 1

18、 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2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 “凸透镜 ”的 1 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 2 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14 绿黑解析: 绿 黑1 根据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可知三色就可以组成白光。2 红色镜片只能透过红光,则不能透过蓝光,故没有光线通过,故为黑色。15 信息振动空气音调【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析: 信息 振动 空气 音调【分

19、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1 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234 “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导盲杖距离障碍物越近,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提示音越尖锐。【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与信息、声音的传播,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16 .空气频率次声波解析:空气频率次声波123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蚊子的翅膀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而蝴蝶从身旁飞过却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20、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17 .振动音色空气(气体)解析:振动音色空气(气体)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每个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色。3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模仿秀节目中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18 .甲丙 12:5解析:甲、丙 12:5 1据图可知,甲车图象是 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 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的速度为御 8m 一一v甲 一 4m/st甲2s同理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一个定值,则乙的速度为4m / 1m/s4s丙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

21、个定值,速度大小4m/s所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甲、丙。2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生t乙V 包v丙_34m/s12t丙且 s丙v乙 51m/s5v丙19. mmm解析:mm m12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mm,与实际符合;教室门的宽度是0.95m,与实际符合。20.空气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变小变大解析:空气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变小 变大1伽利略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自制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3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当温度计内液 面上升时,说明玻璃

22、球内气体体积缩小,则外界温度变小,即温度计的示数变小。4当自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时,说明外界温度升高,即温度计的示数变大。 三、解答题2B点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上沿, 并分别延长交于 MN交点之间即AB的像AB',如图所示:(2)23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倒立的实像;4由几何知识可知AB 2cm _ 1=一,A B 4cm 2A 'B' =AB=2 Mcm=2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解题的关键.22. 没有反射见解析【解析】(1)尾灯内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将射来的光按照原来的方向再次反射回去,进入自行车后面人的眼睛;(2)因为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红色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因此自行车尾灯是靠反射发出红光的;(3)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23. 879 m/s.【解析】t铁t声音2.5金,因此,声音在铸铁中的速度为:S2.5av声音931m 3908m / s 931?2.5?340m/s试题分析:在一根长铸铁管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