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变电站硬件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目的是为考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硬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次测试方案的内容主要从长期通电拷机试验、环境试验、介质强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四个方面考虑。以下列出的为主要的测试项目:1. 高温连续通电试验:考核全部样品在高温条件下长期通电运行的稳定性。2. 最低运行温度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最低工作允许温度时运行的稳定性。3. 最高运行温度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最高工作允许温度时运行的稳定性。4. 交变湿热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交变湿热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及试验后装置的外观及电气性能。5. 振动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振动环境下,是否有紧固零件松动,机械损
2、坏等现象。6. 介质强度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规定试验电压下的绝缘性能。7. 冲击电压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规定雷电冲击电压后的绝缘性能。8.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规定严酷等级下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能力。9. 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规定严酷等级下的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能力。10. 浪涌抗扰度试验:考核抽取样品在规定严酷等级下的浪涌抗扰度能力。二、试验对象序号名称型号数量预计费用供应商信息1采集器100台2合并单元50台3断路器智能接口单元50台4线路保护装置30台5母差保护装置10台6变压器保护装置10台7变压器保护装置5台8变压器保护装置10台9变压器保护装置5台10线路保护
3、装置15台11电容器保护装置5台12厂用变保护装置5台13测控装置10台14线路保护装置30台15电容器保护装置10台16厂用变保护装置5台17母联保护装置5台18线路保护装置10台19变压器保护装置5台20变压器保护装置5台21所用变保护装置5台22电容器保护装置5台23电动机保护装置10台24测控装置10台25合计405台三、试验项目试验样品共计405台,从样品硬件特征,将试验样品划分为7类,分别为:采集器、合并器、智能接口单元、B系列保护装置、C系列保护装置、BIU系列保护装置、830系列保护装置。兼顾试验成本、周期及试验的效果,将本次测试项目分为两种类型:全部样品的试验项目及抽取样品的
4、试验项目。全部样品只进行连续通电试验,考核装置在高温条件下运行稳定性。抽取样品进行环境试验、绝缘试验及电磁兼容试验。重点考核装置在极限工作范围及电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装置的绝缘耐压性能。1、全部样品的试验n 参考标准: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Q/XJ 20.50200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n 试验项目: 连续通电试验n 严酷等级温度:+40±2,持续时间:最低96h n 试验程序具体试验程序见表1n 评判标准评判标准见表2。如有特殊试验项目用来判断装置状况可商定。表1:试验程序:试验设备条件:保证各试验样品之间的
5、温度值偏差不能大于5或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偏差的5%,大者为准。安装摆放及初始检测按规定位置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温度为室温。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测满足表2的评判标准。温度调控及样品状态将试验箱温度调控到符合严酷等级的温度值,并有足够的时间使样品达到稳定温度,试验过程中样品处于通电状态,无负荷条件(或加载商定的负荷条件),试验持续时间从试验箱达到规定试验温度时开始计算,应满足严酷等级的规定。中间检测(如有必要)试验样品不应从试验箱中取出,外观及电气性能应满足评判标准,如要进行试验项目待确定。恢复达到规定时间后,进行恢复程序,样品(通电状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足够时间,恢复时间至少为1h。
6、最后检测按相关技术规范及评判标准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及电气性能检测。表2:评判标准异常状况有异常告警信息,液晶不显示,电源不工作,相关功能插件运行异常。正常状况无异常告警信息,液晶正常显示,电源工作正常,相关功能插件运行正常。2、抽取样品的试验n 参考标准: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493 电气继电器 第5 部分: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Q/XJ 2
7、0.50200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n 样品数量:根据装置的硬件特点将样品划分为类,每类选取2台装置共计1台。表3:装置分类类型采集器合并器智能接口单元B系列保护装置C系列保护装置BIU系列保护装置830系列保护装置型号数量2台2台2台2台2台2台2台n 试验项目:环境试验:具体见项目2.1绝缘试验:具体见项目2.2电磁兼容试验:具体见项目2.32. 1、环境试验n 试验项目:最低运行温度试验、最高运行温度试验、交变湿热试验、振动试验。试验按最低运行温度试验、最高运行温度试验、交变湿热试验、振动试验顺序进行2.1.1
8、、最高、低运行温度试验n 严酷等级:各装置试验严酷等级如表4n 试验程序:具体试验程序见表5n 评判标准在试验中及试验后应满足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表4:高低温严酷等级样品严酷等级70±270±285±255±255±255±255±255±2-40±2-40±2-40±2-10±2-10±2-25±2-25±2-25±216h或24h16h或24h16h或24h16h或24h16h或24h16h或24h16h或24h16h或24h表5:试
9、验程序:安装摆放及初始检测按规定位置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温度为室温。对样品外观和产品标准规定的其他试验项目进行检验。温度调控及样品状态将试验箱温度调控到符合严酷等级的温度值,并有足够的时间使样品达到稳定温度,试验过程中样品应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激励量或特性量。试验持续时间从试验箱达到规定试验温度时开始计算,应满足严酷等级的规定。中间检测在试验结束前应按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在试验箱内进行试验,并与试验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恢复达到规定时间后,进行恢复程序,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足够时间,恢复时间至少为2h。若2h后产品表面凝露(低温试验后)未完全消失,应增加恢复时间至凝露消失,才能进行其他项
10、目试验。最后检测按相关技术规范及评判标准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及电气性能检测。2.1.2交变湿热试验n 严酷等级:试验温度:低温:25±3;高温温度:见表6试验持续时间:每周期24h,共2个试验周期。n 试验程序: 各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规定见表7。n 评判标准在试验中及试验后应满足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表6:高低温严酷等级样品严酷55±255±255±240±240±240±240±240±2表7:试验程序:环境设置及初始检测按规定位置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温度为25±3,相对湿度提高到不低于95%。按产品标
11、准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有关电气性能试验。试验过程及样品状态按照图1所示试验周期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样品处于不施加任何激励量及特性量状态,。绝缘检测在试验结束前即低温阶段在试验箱室内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介质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介质强度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由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其他试验电压值。恢复及最后检测试验后,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足够时间,恢复时间至少为2h。若2h后产品表面凝露(低温试验后)未完全消失,应增加恢复时间至凝露消失,才能进行其他项目试验。图1:一个试验周期2.1.3 振动耐久性试验n 试验项目:振动耐久性试验n 严酷等级 试验严酷等级见表8n 试验程序: 各试验项目试验程序
12、规定见表9n 评判标准试验后应不发生紧固零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有关性能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表 8:严酷等级等级位移振幅mm加速度幅值m/s2每个轴方向的扫描循环次数,次10.07510.020表9:试验程序振动耐久性试验产品应牢固地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产品振动耐久试验应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即上下前后左右进行试验。试验期间产品不加激励量或特性量触点回路不监测。试验结束后应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并测试有关性能2.2 绝缘性能试验参考标准:GB/T 14598.32006 电气继电器 第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Q/XJ 20.50200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n
13、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测量、介质强度试验、冲击电压试验n 试验回路:1) 每个电路和可接近的导电部分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2) 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n 试验等级各试验项目试验等级规定见表10,根据装置企标具体试验等级选择见表7n 试验程序: 各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规定见表11。n 评判标准 各试验项目评判标准见表12。表10:试验等级试验项目试验等级绝缘电阻测量500±10%V的直流电压。介质强度试验试验电压的峰值为500V(额定绝缘电压63 V)或2kV(额定绝缘电压>63 V)冲击电压试验标准雷电波1.2/50 µs(见GB/T 1
14、4598.32006 中6.1.3),试验电压的峰值为1kV(额定绝缘电压63 V)或5 kV(额定绝缘电压>63 V)表11:试验程序试验项目试验程序绝缘电阻测量测量电压应直接施加于产品端子。应在施加(500±10%)V的直流电压达到稳态值并至少5 s之后再确定绝缘电阻。介质强度试验被试电路各部位应能承受频率为50 Hz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 min,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也可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值的1.4 倍冲击电压试验规定试验部位施加冲击电压表12:评判标准试验项目评判标准绝缘电阻测量施加直流500 V 时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 M。
15、介质强度试验被试电路各部位应能承受频率为50 Hz 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 min,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冲击电压试验产品承受冲击电压试验后,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项目要求。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损坏的闪络,2.2.5电磁兼容试验n 参考标准:GB/T 14598.202007 电气继电器 第26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要求GB/T 14598.182007 电气继电器 第22-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2 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G
16、B/T 14598.102007 电气继电器 第22-4 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Q/XJ 20.50200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n 试验项目:本次试验由于条件限制只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试验。n 试验端口根据GB/T 14598.2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要求,将被测装置按端口进行划分,对各端口分别进行试验。试验端口定义及试验项目选择见表,装置具体试验端口划分见表13、14。n 试验等级各试验项目试验等级规定见表15,装置具体试验等级选择见表16n 试验程序 各试验项目试验程序规定见
17、表17。 n 评判标准如果被试装置在整个试验期间均满足其抗扰度要求,并且在试验结束后仍符合相关的性能要求,则试验结果合格。具体项目内容见表18,各装置工作状态评判标准待确定。表13:试验端口及试验项目选择试验端口 具体端口定义 试验项目选择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外壳端口装置的实际边界辐射或传导电磁场的界面接口。××通信端口连接到装置并用来传送低能量、弱电信号的通信和/或控制系统的界面接口。×输入端口为了完成其功能,装置输入激励量和控制量的界面接口。例如,电流、电压变换器、状态量和模拟量的输入等。×输出端口反映继电保护装置产生
18、预定变化的界面接口。例如,触点、光耦合装置、模拟量输出等。×电源端口装置的交流电源、直流辅助电源的输入界面接口。×功能接地端口为了装置电气安全,从设备上的端子接到地的一个界面接口。××表14:装置具体试验端口 装置端口外壳端口信号灯信号灯USB口信号灯液晶、键盘USB口、信号灯液晶及键盘USB口、信号灯液晶及键盘USB口液晶及键盘、信号灯通信端口电以太网口电以太网口 串行通讯口电以太网口GPS校时口串行打印口电以太网口GPS校时口电以太网口GPS校时口电以太网口串行通讯口输入端口直流输入开入回路开入回路保护电流输入保护电压输入开入回路小信号输入开入回路保
19、护电流输入保护电压输入开入回路输出端口继电器出口继电器出口扩展开出信号出口操作回路扩展开出信号出口操作回路信号出口电源端口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功能接地端口装置屏蔽地装置屏蔽地装置屏蔽地装置屏蔽地装置屏蔽地装置屏蔽地装置屏蔽地表15:试验等级规定试验项目严酷等级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具体规定见GB/T 14598.14-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静电放电试验中表1规定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具体规定见GB/T 14598.10-1996电器继电器 第22部分:第4篇: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表1浪涌抗扰度试验具体规定见GB/T 14598.18-2002电器继电器 第22部分:第4篇: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浪涌抗扰度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模板色彩搭配图案
- 放手游戏培训课件
- 课件档案规范
- 速记方法教学课件
- 课件未安装转换程序问题
- 广东航空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历史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 老庄导读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学科目自考试题及答案
- 口服制剂考试题及答案
- GB/T 539-2008耐油石棉橡胶板
- GB/T 11270.1-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1部分:焊接锯片
- GB/T 10159-2002钢琴
- 储备粮直属库原粮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第四章-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件
-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课件
-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考研大纲
- 品管圈提高痰培养标本留取率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物业小区绿化服务程序
- 土地管理法(1986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