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_第1页
教育行动研究_第2页
教育行动研究_第3页
教育行动研究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行动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理论性研究确实实践来支持,慢慢地,行动研究占了主流。本文主要从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 过程以及近五年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出发, 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一、教学行动研究概念在凯米斯那里,“行动研究乃是社会情境中的实践者为了提高他们实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提升他们对实践的理解, 改善他们所处的社会情境而进行的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刘良华则认为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 (主要是教师群体) 系统而公开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其特征是参与、改进、系统、公开。二、行动研究的过程(一)勒温。中心是围绕展开,下面的步骤使得“基本主题”逐步清晰化:第一步就是用简便的方式仔细地考察这个目标,不断

2、地在情境中“探察”( reconnaissance) 或“收集证据” ( fact-finding ) ;第二步是执行已经确定下来的“总体计划” ;第三步是“观察” ( fact-findings ) 行动的过程;第四步重新设计一个计划、执行和侦察 ( 或观察 ) 的进程,以便评价第二步的执行效果,为第三步的设计提供理性基础,并对“总体计划”作出可能的修改。(二)凯米斯程序。 也就是现在常用的行动研究的过程: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无限循环。(三)怀特海方案。分为五个步骤:问题方案行动评价调整。(四)科里和塔芭等人的“步骤”受了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的个阶段”的影响:即暗示一问题假设一推理 - 行动检

3、验。(五)博格。将行动研究的过程设定为7 个步骤:1. 确定问题; 2. 选择方案;3. 确定研究的参与者; 4. 收集资料; 5. 分析资料; 6. 解释和应用结论; 7. 报告研究结果。(六)我国也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的过程描写为:1. 发现问题; 2. 分析问题;3. 拟定计划; 4. 收集资料; 5. 批判与修正; 6. 式行与考验; 7. 提出报告。三、文献综述(一)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知识精选文库窦瑾、高 忠、王泽农在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之必要性与有效性一文中主要阐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价值以及开展教育行动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五点: 第一,教育行

4、动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学校遇到的教育问题; 第二,教育行动研究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边行动边研究,边研究边行动;第三,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和开放的循环研究;第四,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理论工作者、专家和工作伙伴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合作; 第五,教育行动研究的问题或对象具有情境特定性。 教育行动研究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解决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加深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 进而学会教育、 改善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教育行动研究引起的中小学教师发展是多方面的;第三,教育行动研究在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着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育行动研究引起

5、专业研究人员多方面的发展。 最后,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下:第一,加强理论学习;第二,有意识地培养问题意识;第三,养成随时收集资料并分析其价值的习惯;第四,重视评鉴和再认识;第五, . 争取合作、交流与援助。李 雪、陈亚萍在试论教育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文中主要研究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幼儿教师专业化内涵、 教育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第二,唤起幼儿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三,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行动研究

6、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有五点: 第一,促进自身发展的需求;第二,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 1发现问题; 2筛选问题;3。问题归因; 4. 制定行动方案; 5. 评估与反思;第三,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第四,提高科研实践能力;第五,加强同伴间的互助。陈红兵在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的元分析一文中如是说, 行动研究作为实践者的自我研究, 被视为弥合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鸿沟的一条可行途径。他主要对 1997 年到 2011 年发表的有关中小学教育的195 篇行动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分析维度包括研究主体、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的动态生成、研究成效的证据支持。通过研究主要发现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近45%报告没有

7、对研究主体做出-2精选文库基本的必要说明, 主体身份模糊或隐去; 第二,绝大多数报告呈现了比较清晰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六成以上的问题来自自身教育实践或具体实际问题的反思;第三,约 80%论文呈现了非常或比较详细的行动研究方案。但仅有约28%呈现了两轮以上的行动过程及反思;第四,近四成提供了充分细致的研究成效数据证据,而有 18%论文基本上没有提供必要数据,在数据缺失情况下得出结论。张莹,冯虹在行动研究走向“反思”之路对国外相关文献的述评一文对国外行动研究近5 年的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国外行动研究的优势:1. 理论研究在质量上高于国内; 2. 实践研究更接近行动研究的真实内涵; 3. 政府、研

8、究者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良好, 教师参与度高。 同时也指出了国外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研究徘徊不前、实践研究范围较广,信效度需要提升。在这个基础之上,总结出了行动研究的发展趋势: 行动研究指导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行动研究强调参与者关系的建立及合作; 运用行动研究发现新问题; 行动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重视过程反思。 最后也说到了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要清晰认识行动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问题的选择要慎重;注重行动研究的理论性;建立良好关系。王玉国、袁桂林在教育行动研究的伦理议题 一文中觉得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务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协同合作进行的研究。 这篇

9、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伦理议题, 研究伦理问题涉及教育行动研究问题的确定、 研究立场的选择、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研究知识的生产以及研究结论的解释等各个方面。伦理问题直接指向教育行动研究的合理性、 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与研究结果(结论)的可靠性。梁琳在教育行动研究述评 一文中论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历史发展、 内涵、特点之外,还提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类, 主要论述的是前期的过程明确问题;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之目标与过程; 按设计进行行动,并对行动做记录,收集证据以确认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对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括出关于行动与目标之间关系的一些一般原则; 在实践情境中进

10、一步检验这些原则。我国台湾省的学者也描述了一个非常操作化的行动研究步骤: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搜集资料;批判与修正;试行与检验;提出报告。 无论是哪一种对教育行动研究过程的理解, “计划”、“实施”、与“反思”三个环节总-3精选文库是不可少的。魏圣楠、李书影在教育行动研究述评 一文中论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起源、现状。现状里面提到了样本选择和分析方法, 最后也指出了教育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过多,实践应用太少;研究结果停滞在问题的解决,缺乏进一步理论探讨;一线中小学教师高质量论文过少。卢立涛、井祥贵在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审视与反思一文中主要论述了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存在的

11、问题以及引起的反思。 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泛化甚至滥用、 教育行动与教育行动研究的混淆、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去理论化”倾向;引起的反思是廓清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规避“唯方法主义”的研究倾向、重视理论及理论思维的价值。林苑在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到反思型的超越一文中主要探讨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及特点, 论证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性和途径教育行动研究。 并补充了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 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使教师具备了“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同时也达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王俊国在浅析教师与教育行动研究一文中主要研究了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第一,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

12、:发现问题;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实施具体计划;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第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专业日志;档案袋。第三,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培养问题意识;掌握基本方法; 随时搜集资料; 亲自参与研究;不断进行反思。杨文滢在外语教育行动研究的学术属性与技术规范一文中主要是在教学学术的视角下阐释外语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的学术属性, 基于国内外教育研究方法论专家的观点, 通过行动研究与实验方法的特征比较, 厘清对行动研究技术规范性的认识。而行动研究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 采取多种手段和工具收集质与量的数据 : 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教学观摩、录音录像、

13、教学日志、教师和学生日记、 言语报告、照片图片、信件邮件、学生作业、学生测试成绩等。教师在行动的循环中提取渐次涌现的数据, 兼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释,对量的数据允许用描述性统计的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报告。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数据分析不是横在教师与研究成果之间的鸿沟, 其亲和性有助于教师体-4精选文库验研究的乐趣与成效,获得作为研究者的学术兴趣与信心。湛利华在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研究一文中提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趋势。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学术能力、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努力开展行动研究,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辅导员的自我完善和

14、提升,推进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二)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罗辉在小学生感恩教育行动研究 一文中主要从最基本的活动开始, 调查了解小学生感恩行为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对小学生感恩行为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归因分析, 并提出了养成小学生感恩行为的有效教育策略,帮助和指导学生体会、感知和铭记父母、别人、社会等对自己付出的爱,激发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积极报答祖国的培养等内在动机,使其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父母、 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和良苦用心,能自觉尊重他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劳动,从而使学生自觉做到在校自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刻苦锻炼自己,自信、自立、自强。陈 伟、李宏亮在新课程背景下化

15、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行动研究一文中提到“教育行动研究” 是目前教育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 文章从化学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 对象和过程三个方面对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教育行动研究进行论述,张双华、朱建斌在实习支教学生的教育行动研究及其教学反思一文中主要写了如下内容: 对实习支教学生的教学反思不足的现状,在扶贫顶岗支教实习之前对支教学生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培训可以教会他们在实习支教期间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系统的反思,从而促进实习支教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等从教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和谐发展和共同提高, 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意识得到有

16、效的培养,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英、潘凤的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中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的调查以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文章中主要通过对 30 名参加师范生农村顶岗实习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其中 5 人进行访谈,调查了英语师范生在顶岗实习前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知情情况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状况。研-5精选文库究发现,一些院校的英语师范专业依然没有开设教育行动研究课程, 而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着教育行动研究, 他们迫切期待学校能开设这门课程, 培训他们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学会观察和记录数据, 并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 以便能促使他们在反思中进步和发

17、展, 最终帮助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李雨航在30 所中学青春期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与反思 一文中主要考察了所在中学在两年的实践中对青春期健康教育内容指导的执行情况, 并通过多角度调查研究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内容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为下一步的行动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一考察当前所中学对青春期健康教育内容指导的执行情况, 结合教师对内容指导的意见, 总结了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发现其中部分教育内容缺失,与教师对内容指导的认可度有关。 研究二通过对年轻人的访谈以及课题组专家的访谈证实了缺失内容的重要性; 并通过对学生危险行为的调查发现青少年性行为不应被孤立地看待。 因此得出结论: 第一,当前中学

18、教师对青春期健康教育内容指导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质疑, 导致一些教育内容在教育教学中缺失, 然而这些缺失内容的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教师观念和学校氛围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第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我国青春期健康教育理论在借鉴国外青春期健康教育理论的同时, 要关注危险的性行为与其他危险行为的共通性,从而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丛丽、蒋彤彤在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交际认知语音教学模式一文中通过行动研究理论的宏观方法指导, 对大学英语语音教学采用微观教学和宏观教学相结合的交际认知语音教学模式帮助英语教育者提升英语语音教学水平, 探讨制定包括教学

19、模式、 学习策略、 评估模式等系统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并根据研究结果逐步推广实践, 进而改进大学英语语音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最终实现有效的英语听说交流。马晓欢在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高师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策略分析以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 一文中如是说, 作为一种能够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提倡研究者通过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信息,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能够帮助师范-6精选文库生培养教育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崔藏金在基于语料库技术的英语教师教育行动研究一文中对职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20、、 实践知识增长缓慢等诸多问题,将自建的教学语料库引入课堂教学,革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行动研究发现,英语教学语料库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对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兴趣,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提高职前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罗晓杰、牟金江在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了如下问题: 教学反思的类型与方法主要有日志反思法,具体包括随笔式反思日志、案例式反思日志和主题式反思日志。本文选择了一名新手型高中英语教师 ( X 教师 ) 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任务驱动的反思方法训练;反馈驱动的反思能力培养; 内部驱动的教学反思实践。 最后对研究数据进行了采集与分析,并对行动研究的

21、效果进行了评估。四、结论近五年来的教育行动研究的文献确实很少,关键词为教育行动研究来搜索,仅仅搜到十几篇文献,这里面还是关于其他学科的。 语文教育行动研究直接没有,分析这些文献发下有以下问题:第一,理论研究很多,实际案例很少。相关的文献总共 20 篇,但理论研究的就有 12 篇。第二,实际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现象的研究篇目过少。 本来只有 8 篇案例研究,但没有一篇涉及到具体教学上去。五、参考文献1 窦瑾,高忠,王泽农 .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之必要性与有效性 J.教学与管理, 2011,15:5-7.2 李雪,陈亚萍 . 试论教育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2、2014,05:55-57+65.3 陈红 . 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的元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06:15-19.4 张莹,冯虹 . 行动研究走向 “反思” 之路对国外相关文献的述评 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 01:126-129.-7精选文库5 王玉国,袁桂林 . 教育行动研究的伦理议题 J. 教育学术月刊, 2011,05:16-18.6 梁琳 . 教育行动研究述评 J. 考试周刊, 2012, 37:172-173.7 魏圣楠,李书影 . 教育行动研究述评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87-90+94.8 卢立涛,井祥贵 . 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 : 审视与反思 J. 教育学报, 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