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异常评序_第1页
化探异常评序_第2页
化探异常评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异常评序方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评序采用相同主元素类内排序方法,即将同一主元素的异常分别置于一起,依其评序指数(JOI)由大到小进行评序;遇有某一异常内有 2个以上 主元素者,则分别计算各自的评序指数,参与同类主元素异常的评序。评序指数(JOI)计算方法:JOI=DXKXC式中D主元素规模;K 异常内(除主元素外)特征组合元素平均衬度,若是两 个主元素在类内评序时,其余一个主元素与其它元素一起参加特征组合衬度计算; C修正系数。修正系数C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组成:1、主元素异常浓度分带的外、中、内带各给 1、2、3分。2、异常组合特征:组合复杂与主元素密切相关者给 3分,组合单一者给1分,介 于

2、二者之间给2分。3、 异常套合程度:与主元素异常套合程度好或有一定规律分布者给2分,较好者 给1分,不好者不给分。4、 异常与已知矿产吻合程度:反映了已知矿点、矿化点者给2分;不一致者给1 分。5、异常分类类别甲1、乙1、乙2、乙3、丙类分别给4、3、2、1、0.5分。6异常区的地层、岩浆岩、大地构造位置等条件,对成矿有利者,按其所处条件 好、较好、一般者分别给3、2、1分。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累加,以总分的高低给定修正系数值,按15、1411、107、v 7分别给C赋值1.2、1、0.8、0.6参与运算,以评序指数的高低进行异常排序。三、异常评序结果区内所有被选综合异常均参与了评序,评序指数(

3、JOI)顺序排列前十位的元素如 下:第一为Ni,第二为 W,第三为Ag,第四为Sb,第五、第六为Au,第七为 Mo,第八、第九为Pb,第十位为Mo,目标矿种显示良好,成矿潜力较大。(一) Ni异常区内Ni异常主要出现于测区北端奥陶纪地层和东南角的花岗闪长岩脉中,元素组 合以NiCr为主,其中北端异常呈NW-SE向分布,和区内主体断裂走向一致,伴生AuAgCu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而东南角和花岗闪长岩体侵入有关。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 3处,成为主元素者为2处,评序结果见表4-4。表 4 4 Ni异常评序表异常名主主称特征组元素元素征组合平合及编号值峰 模D规 衬度K主元素丰素其它元

4、内类 排序总HS4NiCruCuZnA6800.65HS24NiCriPbZnB 061 .93正数.33.63数JOI指次1.28.71740.428725注:Ag、Au 为 10-9,其它为10-6,以下同(二) W异常W主要分布于测区西南的岩体中,呈串珠状、 的关系密切,从超基性一酸性含量逐渐增高 成为主元素者为W属于亲氧元素,带状,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和花岗岩6处,表4-5 W异常评序表常名称征组 合及编号元素3处,评序结果见表4-5主元素峰值类内征组正合平数衬度K数JOIHBiMoCuS109.63.65.3123.9315HVMoS125.7.21.07 .60.196822

5、HBiPbS21uW2.1.89.83 .8.230969(三)Ag异常区内Ag异常分布的较少,但参与评序的 Ag异常较多,呈不规则条带或团块状于南 北异常带上,其南带异常强度和规模远高于北带;异常多与Pb、Zn异常相伴产生,由于其强度较低多数未进入主元素。虽然目前未发现有银矿化,但也不排除其 成矿的可能。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7处,成为主元素者为4处,评序结果见表4-6。表4-6 Ag异常评序表异常名称特征组合主元素主元素特征组合平修正数评序序次及编号峰值规模D均衬度KC指数JOI主元素其它元素类内总排序HS7AgPbAu4201.791. 420.82.03 426HS9AgPbCuB

6、i9919.549.47190.34 1 3HS19AsAsPbAu4165.042.340.89.43 213HS20PbAgSnBi3513.721.370.84.08 320(四)Sb异常区内Sb异常分布的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异常带的东南段,往往呈不规则条带分布,与Au、Ag异常相伴产出,特别是和 Au异常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异常强度和规模一般较小,在异常分布近侧往往有矿化蚀变产生,有较好的找矿指示意义。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 合者4处,成为主元素者为1处,评序结果见表 4-7。表4-7 Sb异常评序表异常名称及编号特征组合主元素主元素特征组合平均衬度K修正数C评 序峰值规模D指 数

7、JOI序次主元素其它元素类内总排序HS23SbAuAg8.0524.271.50136.41 1 4(五)Au异常区内Au异常分布的较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北西 一南东异常带上,和区内发育的主 要断层走向一致,异常强度和规模一般较小,和Ag、Bi等元素相伴产出,在异常分布近侧往往有矿化蚀变产生,有较好的找矿指示意义。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 合者14处,成为主元素者为7处,评序结果见表4-8。表4-8 Au异常评序表名称号异常合及编特征组主元素峰值主元素特征组均衬度修正数C序序规模D合平K数JOI次素主元素其它元类内总排序HS5AuBi10.53.751.383.6.114HS6AuNiCr3014

8、.731.502.102HS8AuAsVFe26.51.151.48103.8.369HS14AuBiPb50.818.351.741.933HS15AuWAg17.56.051.798.8.664HS21AuWBiPb10.32.821.403.8.163HS22AuMoSb6.55.231.365.8.696(六)Mo异常Mo为第II副族元素,属于高温元素,易在酸性岩体中富集,与花岗岩的关系比较密切 ;亦可在 黑色页岩以及硫化物矿石中出现。 Mo在本区出现的异常个数随不多,但异常规模 及强度均相对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4处,成为主元素者为3处,评序结果见表4-

9、9。表4-9 Mo异常评序表异常名称及编号特征组合主元素峰值主元素规模D特征组合平均衬度K修正数C评序指数JOI序次主元素其它元素类内总排序HS11MoAuCu7.457.792.000.812.464210HS16MoAuAg37.85.53.11117.1051 7HS22AuMoSb2.632.901.530.83.5496322(七)Pb异常参与评序的Pb异常较多,其分布特征为沿总体构造线方向,呈串珠状分布,异常的 分布大致具有以下特征:异常元素组合中以ZnPb组合为主,一般以第二主元素出现多数异常强度较低,规模较小,但在目前发现的矿点处均有显示,有重要找矿指示意义。进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组合者 13处,成为主元素者为7处,评序结果见表 4-10。表4-10 Cu异常评序表表4-10 Pb异常评序表异常名称及编号特征主元素 组合峰值特征组合平 均衬度K 主元素 规模D修评序次 正序数指C 数JOI主元素其它类内总元素排序HS1HS3PbSn35.2 5.57 1.11 0.63521.71PbSn34.51.87 1.30 0.81 728.94HS7AgPbAu 86.41.68 1.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