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荡漾余韵悠悠_第1页
古诗荡漾余韵悠悠_第2页
古诗荡漾余韵悠悠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荡漾余韵悠悠摘 要:古诗阅读,相比较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更有底蕴。读懂古代诗歌的诗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进行古代诗歌的教学,准备必须更加充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诗意的解读和答题语言文字的表达。古诗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更注重诗意和底蕴的展示。关键词:诗意;古诗;鉴赏;指导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7661( 2015)17-289-01课高考考查要:(1)鉴赏其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并不深入,虽然古诗往往短小,很多学生并不喜欢阅读。农村学校的学生要么觉得古诗是遥远的神秘的,

2、要么觉得古诗是木乃伊一般的与今天生活关系不大。总之,学生的古诗意识比较单薄。在高三古诗鉴赏复习课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对古诗化抽象为形象,从诗意入手,从美和诗意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借用图片展示古诗的底蕴。我选取了几幅图片展示给学生,诸子百家图展示古诗厚重的文化积淀, 诗经的图片展示美妙的纯真情感,李白诗歌的图片展示飘逸的旷达情怀,王昌龄从军行的配图展示古诗坚硬的精神风骨。图片从视觉效果上给学生造成了直观的冲击,特别是古诗基础薄弱的学生,现在会对古诗有一个新的认识,指导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我展示的总结图片的文字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视觉印象之后给学生上升一个

3、理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由外而内的思考的思维习惯。二、出示高考要求。让学生对考点心中有数,记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读诗是必须攻克的关卡。三、出示古诗鉴赏复习课的要求1、读懂意象及其特点;2、读懂内容及情感;3、读懂技巧。本节课复习的目标是读懂古诗的意象及其特点。意象是指诗歌中浸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读懂诗歌的意境是内心往往会有一种涟漪荡漾甚至新潮澎湃的共鸣。四、例题示范。这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学生认识和感受的过程一般是从直观中获取,教师的理论讲解过长会让他们产生

4、疲惫的心理。高三的学生更关注的是怎么样把题目变浅,答案表述变得简单。针对这一情况,我精选高考题作为范例。范例: 2014 重庆卷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 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1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小题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3 分)小题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 分)。告诉学生,就是先要读懂该诗:这首散曲中的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5、 “携归画栋修花口”即修补房梁上斑驳的花朵, “落花”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则寄托了作者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家族的没落以此抒发痛惜衰败之感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乌

6、衣巷】刘禹锡)对古诗诗意解读之后答案其实很好写:( 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五、过手训练。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诗题为“早行” ,词人在上片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说明 .词人写“啼鸟两三声” ,使用了什么手法?2、词的下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本诗诗意为: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人林小径罕见人影,翠绿的藤萝深处,只有两三声鸟鸣。早晨的霜气重重地袭来,即使穿着驼裘大衣都感到冷意,但是我的心情却轻快得和马蹄一样。十里青山,一溪流水,仿佛都和我产生共鸣一样,显得那么赏心悦目、生动多情。总结:在备考古诗鉴赏这一考点时,首先要掌握古典诗歌的分类(内容上可分为抒情诗、言志诗、名理诗;也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讽谕诗、闲适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