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草溪河水库_第1页
四川安草溪河水库_第2页
四川安草溪河水库_第3页
四川安草溪河水库_第4页
四川安草溪河水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安县草溪河水库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安县水务局评价单位: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6月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建设背景11.2 地理位置31.3 工程任务及规模31.4 工程总体布局31.5 施工进度及投资41.6 工程特性表41.7 工程与相关政策、规划协调性分析72 环境概况82.1 自然环境82.2 生态环境82.3 环境质量现状92.5 主要环境问题103 环境影响预测103.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103.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113.3生态影响114 主要环保措施124.1水环境保护措施124.2大气、声环境保护134.3水土保持措施134.4生态环境保护

2、措施134.5其它环境保护措施14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及风险防范措施146 公众参与146.1公众参与目的与意义146.2 核心公众情况156.3 公众参与过程、方式及内容156.4公众参与结果与分析16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177.1 评价结论177.2 建议171 工程概况1.1 建设背景(1)2010年4月,依照中央部署,水利部专题部署云贵川渝桂等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四川省编制完成的四川省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报告,“经规划,四川省拟新扩建中型水库107座(其中新建水库96座),新增总蓄水容积25.16亿m3,供水能力47.18亿m3安县

3、草溪河水库为2011年至2015年开工中型水库重点项目,工程任务为供水、灌溉和防洪”。(2)根据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成都经济区地处岷江、涪江、沱江流域,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5市,区内沱江上游缺乏控制性调节水库、岷江新津以下河段洪水调控能力弱、丘陵区缺乏骨干供水工程、已成灌区节水改造滞后,水利用效率低,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格局为:该区应充分利用岷江和涪江较为丰沛的水资源,近期重点建设武都水库、武都引水二期灌区、毗河供水、都江堰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解决资阳、绵阳、遂宁等川中丘陵区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和德阳、资阳等城市的缺水问题。

4、远期重点实施“引大济岷”工程,从大渡河引水到岷江,为该区持续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同时,加强岷江、沱江、涪江干流堤防建设,完善防洪体系,提高防洪能力;加快已成灌区工程节水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加大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治理力度,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结合水土保持,改善水生态环境。草溪河系涪江支流安昌河右岸的一级支流,草溪河水库的兴建,对于草溪河以及安昌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有着巨大的作用,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3)2010年,以全省“十一五”建设成果为基础,四川省编制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成渝经济区的水利建设要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核心,以抓节约、管理和保护为重点,兴建必要的控制性

5、枢纽工程,增加该地区的防洪和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实施“西水东调”,增加本区域水资源数量。巩固完善、病险整治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抓紧综合性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农业节水、城市节水工作。“十二五”期间,建成武都等大型综合利用水库以及龙爪河引水工程、燕儿河水库、天池湖水库、龙潭水库、观音岩水库、惠泽水库、关门石水库、党仲扩建、永定桥水库、黄桷坝水库、白岩滩水库、王家沟水库、刘家拱桥水库、金王寺水库、解元水库等15个中型骨干工程,继续进行中小病险水库加固整治;开工建设小井沟、武都引水二期灌区、升钟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向家坝灌区一期、武引蓬船灌区、鲜家湾水库等7个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因地制宜新建东风水

6、库(扩建)、草溪河水库等48处中型骨干工程。继续实施都江堰、玉溪河、长葫水库、通济堰、青衣江、升钟、石盘滩、宝明等8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启动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岷江、沱江、涪江、渠江、嘉陵江等干流及主要支流继续实施防洪治理和堤防护岸工程建设,继续解决丘陵旱山村的居民饮水困难和供水安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水资源保障体系。草溪河水库为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确定的“十二五”期间成渝经济区内规划新建的中型骨干工程。(4)绵阳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科学编制全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域灌溉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

7、划以及各类专业实施子规划,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体系。适时启动草溪河水库、祠堂湾水库和清洁沟水库扩建工程,加快铁笼堡水库、张家沟水库、红岩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要加快推进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渠系防渗改造,发动群众新建、维修塘堰等小微水利设施,搞好塘堰清淤和水毁工程修复,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做到“农田开垦到哪里,水利灌溉就跟进到哪里”,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5)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解决引水问题,加快推进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改善等项目,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统一的水资源和涉水事务管理体

8、制到2015年,整治灌溉渠道及提灌站渠道共400公里,新建城市备用水源中型水库(草溪河水库)1座,新建小型水库5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9.6万亩 ”。草溪河水库作为安县花荄工业园区的中型供水水库工程,也是安县县城花荄镇的重要备用水源。安县水务局编制的安县水利十二五规划将草溪河水库列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1.2 地理位置安县草溪河水库位于长江二级支流涪江水系安昌河右侧支流草溪河上,地处安县黄土镇菩提村、草溪村境内,距黄土场镇4.5km,距县城5km。1.3 工程任务及规模草溪河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农村人畜供水及乡镇供水为主,兼顾安县工业园区用水,并为县城提供备用水源的中型水利工

9、程。草溪河水库作为安县一大灌区的中型囤蓄水库,其水源主要来自一大渠灌区(中型灌区)冲蓄蓄水,是一大渠灌区“长藤结瓜”囤蓄水库,其次为草溪河流域集雨补充。草溪河水库正常蓄水位578m,相应库容为1030万m3,调节库容903万m3;死水位565m,死库容为127万m3;校核洪水位578.50m,总库容为1090万m3。其灌区范围涉及安县花荄镇、黄土镇、兴仁乡、界牌镇和涪城区河边镇、永兴镇共6个乡镇20个村,设计灌溉面积4.70万亩,其中田3.48万亩,土1.22万亩。供水总人口4.1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8万人,城镇人口0.64万人。供水的集中场镇为安县兴仁乡,并通过专用供水管道为安县花荄工

10、业园区供水。1.4 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组成包括草溪河水库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两部分。水库枢纽由挡水建筑物(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最大坝高31.10m)、泄洪放空洞(布置于左岸,前段为无压隧洞,后段为梯形泄槽、消力池及明渠)、生态取水管(布置于泄洪放空洞闸室一侧闸墩底部,设计生态流量为0.016 m3/s)、水库充水建筑物和输水管线(布置于生态放水管分水阀室,设计流量为0.53 m3/s)等组成;灌区建筑物由左右岸泵站及其附属建筑物组成。水库左岸泵站布置于坝址上游左岸赵家沟,设3台工作泵取水,设计提水总流量1.3m3/s,右岸泵站布置于坝址上游右岸,设3台工作泵取水,设计提水总流量1.1m3/s,泵

11、站建筑物与一大渠灌区草溪河左右支渠渠道衔接实现本工程灌区取水功能,草溪河左支渠设计流量为1.30m3/s,灌溉面积2.64万亩,草溪河右支渠设计流量为1.10m3/s,灌溉面积2.07万亩。1.5 施工进度及投资本工程总投资43017.06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9515.57万元、水库淹没补偿和建设征地补偿费21342.26万元。枢纽工程总工期24个月,灌区工程总工期24个月。1.6 工程特性表草溪河水库工程特性表表1.6-1序号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163草溪河工程地址(坝址、闸址)以上km26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4819622010年(汉王场站)3多年平均年

12、径流量亿m3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3/s0.173工程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深mm895.3工程坝址正常运用(设计)洪水(P=2%)m3/s130非常运用(校核)洪水(P=0.1%)m3/s74施工导游标准及流量(P=10%)m3/s44.65洪量校核洪水洪量m3/sP=0.1%设计洪水洪量m3/sP=2%6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万t0.45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kg/m30.825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万t0.09多年平均入库泥沙总量万t4.35二工程规模1水库校核洪水位(P=0.1%)m578.50设计洪水位(P=2%)m578.00正常蓄水位m578.00死水位m565.00总库容(校核水

13、位以下库容)万m31090正常水位库容万m31030有效库容(兴利库容)万m3903死库容(死水位以下)万m3127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km21.17回水长度km2.83干流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相应下游水位m3/sm130544.76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相应下游水位m3/sm74555.162灌溉工程灌溉面积万亩4.7多年平均供水量万m32096设计引用流量m3/s1.3左支渠1.1右支渠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一)水库枢纽工程1淹没土地hm299.72(1)耕地hm281.83(2)园地hm21.75(3)林地hm26.77(4)住宅用地hm24.39(5)交通运输用地hm21.91(6)

14、水域或水利设施用地hm23.00(7)其他土地hm20.062淹没搬迁人口人7203零星林木株224434淹没区房屋m254075.3825枢纽及供水工程永久占地hm245.95其中:耕地hm229.196施工临时占地hm215.73其中:耕地hm27.217枢纽工程坝区搬迁人口人76(二)灌区工程1永久工程占地hm26.63其中:耕地hm23.002施工临时占地hm26.05其中:耕地hm23.573搬迁人口人12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一)水库枢纽工程1挡水建筑物(坝)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地震基本烈度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cm/sec2148顶部高程m579.10其中防浪墙高1.00m最大坝高

15、m31.10顶部长度m418.002放空洞由导流洞改建型式无压城门洞型进水口底板高程m563.00洞室尺寸(长×宽)m4×5长度m3543充水建筑物左岸充水渠长度m580矩形结构右岸充水渠长度m540矩形结构4生态输水管进口段管径mm800分水后管径mm150 设计生态流量m3/s0.0165 供水工程 供水管道km2.5 隧洞m686.68花碑湾隧洞(二)灌区工程1左岸泵站新建渠道m733.6设计流量m3/s1.3工作泵台3潜水泵设计提水流量m3/s1.3最低取水位m557.002右岸泵站新建渠道m851.54设计流量m3/s1.1工作泵台3潜水泵设计提水流量m3/s1.

16、1最低取水位m557.00五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包括枢纽、灌区、供水管道工程(不含围堰)土方开挖m3311006石方开挖m356238石方洞挖m326444石方井挖m3129石渣回填m3186770堆石填筑料m3494497沥青砼心墙m34310砼及钢筋砼m349514钢筋制安t2692钢材t111PCCP管m6421固结灌浆m5817回填灌浆m27366帷幕灌浆m8910锚杆根35482施工导游方式围堰一次性拦断河床、隧洞导流6施工工期总工期月24主体工程工期月11完建期月3六经济指标1 静态总投资万元42002.84土建投资万元12641.861.7 工程与相关政策、规划协调性分析草溪河水库

17、工程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草溪河水库的建设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符合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符合四川省水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是四川省“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草溪河水库工程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总体战略目标是一致的,暂时、局部环境影响可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减免,通过后期恢复和运行期养护,工程区生态功能不会降低。2 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草溪河水库位于安县黄土镇菩提村、草溪村境内,长江二级支流涪江水系安昌河右侧支流草溪河上。草溪河水

18、库地处安昌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据降水的年内丰沛情况,有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特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汶川“5.12”地震后批准,并于2008年6月11日起实施的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安县土壤属岩层土类型,主要以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黄棕壤等为主,土层厚度在100150cm之间。工程项目区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丰富,具

19、有较高的肥力水平和适种作物范围广的特点,易于耕作,是粮油作物生产的主要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2 生态环境评价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19科318属425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14属19种,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01科297属398种。其中属栽培植物的有156种。评价区内虽分布有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等保护植物,但均为人工栽培的经济园林植物,未发

20、现评价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核实,评价区内无古树名木分布。评价区植被类型隶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域,细化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西部。评价区植被主要由暖性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林和柏木林为代表)、暖性竹林(以慈竹林为代表)、落叶阔叶灌丛(以黄荆、马桑、火棘、悬钩子等为代表)和灌草丛(以白茅、芒、斑茅、芒萁等为代表)等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栽植植被组成。评价区的自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和9个群系。根据现场调查、访问和安县林业局的历史记录数据,确认在评价区域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5目38科63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3科6种,爬行动物1目5科7种,

21、鸟类10目26科46种,兽类4目5科12种。评价区内国家珍稀保护物种较少,仅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即白腹鹞、普通鵟,省级保护有4种,即小、栗苇鳽、董鸡和鹰鹃,省级保护两栖类1种,即中国林蛙。根据本次调查情况,草溪河共有鱼类18种,隶属于4目7科17属18种。其中鲤形目2科12属13种,鳅科2属2种,鲤科10属11种;鱼将形目1科1属1种;合鳃目1科1属1种;鲈形目3科3属3种。安昌河有鱼类34种,隶属于5目12科32属,其中鲤形目3科23属23种,鲇形目3科3属5种,鱼将形目1科1属1种,合鳃目1科1属1种,鲈形目4科4属4种。草溪河及安昌县境内的安昌河段,没有国家级保护鱼类和四川省级

22、保护鱼类,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种,即四川爬岩鳅。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南方鲇、中华倒刺鲃、翘嘴红鲌、白甲鱼、瓣结鱼等。草溪河鱼类饵料生物丰富,整个河段基本都具备鱼类索饵条件;多处石河堰和“河湾”成为鱼类较明显的越冬场;调查河段,水草丰茂,浅水和岸边产卵场众多。评价区景观经过长期的人类干扰已经带有明显的人工性质,农地作为评价区的景观基质,与其他景观联系较少,主要在人工控制、管理下维持,人类的作用消失,农地景观将随之退化、优势地位急剧下降。综上所述,评价区景观整体具有较高的脆弱性,这是长期人为干扰的结果。2.3 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草溪河4个监测断面中,3#氨氮和总氮超标,粪大

23、肠菌群在4个断面均超标,其它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地下水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3)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5 主要环境问题(1)受到灌区内气候特点(十年九旱)的制约,灌区乡镇及人畜饮水困难。各干支渠之间的调水矛盾加剧。(2)沿岸农耕地的化肥用量和生活污水的面源污染可能对工程河段水质存在一定影响。(3)不合理地利用地区自然资源,区内原生常绿

24、与落叶阔叶乔木树林彻底消失,次生柏木林和新植竹林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于乔木森林较差,最后体现为生态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被污染,如果暴发流行病后果将较为严重。3 环境影响预测草溪河水库工程实施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是: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移民安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期间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闸坝建设对当地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影响,对当地景观的影响;工程建设对茶坪河、草溪河下游取用水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3.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部分。生产废水主要是混凝土拌合废水,

25、排放量为9m3/d。生活污水6m3/h。大气环境:工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机械燃油及爆破等工序产生的粉尘,、SO2、CO、NOX等。根据施工布置,各施工区居民点会受施工扬尘影响,应采取措施解决。本工程营运期不存在大气污染物。噪声环境: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钻孔、爆破、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合、浇筑、辅助企业的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大坡上水库工程设有混凝土拌和系统,为固定、连续式噪声污染源,各类噪声均大于90dB(A)。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基本无高噪声源,对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固废:施工过程中将产生部分建筑垃圾、弃土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固废。交通影响:施工车辆增多,会增加地方交通

26、压力,影响出行。水土流失影响:工程建设期间的工程占地、弃渣堆放、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等将破坏评价区原有植被,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破坏工程直接影响区生态环境,是本工程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在采取本报告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后,新增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的减轻和控制,恢复工区景观生态环境。3.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3.2.1水库蓄水和运行工程建成后,由于灌区取水,使茶坪闸取水枢纽至安昌河与涪江汇口(河长66.0km,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取水枢纽以下5.1km河段)以及草溪河坝址至草溪河河口(河段长28.6km,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坝址以下约2km河段)形成相应的减水河段。本工程初步确定茶坪河减水河段生

27、态流量采用枯期按闸址多年平均流量的20%(11-5月),汛期按闸址多年平均流量的30%(6-10月)的方式下泄;草溪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按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0%的方式下泄。加坡面汇水及库区余水,可有效减缓减水河段的减水程度。3.2.2水库水温水库建成后,坝前水温满足灌溉和水生生物生长需求,下泄水温不会对农作物和下游鱼类产生不利影响。3.3.3管理人员生活污水和垃圾草溪河水库工程运行期间为少人值守,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极少。3.3生态影响3.3.1陆生生态工程建设不会造成动植物物种的灭绝,对评价区生物量的削减作用较小,故不会影响评价区内野生动物的觅食与生存;水库进入运营期的影响将更微弱,

28、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影响更小。水库建成后的环境质量将优于当前水平,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将起到积极作用。3.3.2水生生态由于库区水面增加、水流变缓,喜静水和缓流和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将增加,硅藻门的种类和生物量将有所减少;浮游动物中的轮虫和枝角类的数量将成为库区的优势种;库区喜静水和缓流水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有所增加。库区河段喜氧和流水的底栖动物会减少,甚至会退出库区水域,而喜静和缓流水的底栖动物会因库区水面的增大而增加。坝下减水河段的水生维管束植物也会随着水量的减小而增加;饵料生物和沿岸水生维管束植物增加;着生藻类在减水河段会有所增加。水库建成后,喜流水生境鱼类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在库区鱼类组成当中将减

29、少。原库区河段流水性产卵场将大为减小,库区将形成新的规模更大的越冬场;流水性鱼类索饵场会大为减小,静水和缓流鱼类索饵场将大为增加。工程运行期,坝址下游、茶坪闸下游至安昌河汇口形成减水河段,考虑生态流量的下泄和下游支沟的汇入,可使河段内呈浅水状,不致断流。由于减水河段水域环境的改变,将对该河段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3.3景观生态根据陆生生态调查与分析,水库及渠系建成运行后,因干渠占地和形成了库区,农田、聚居地、道路和水体4类斑块的数量比例下降。除水体之外的各类斑块面积都有所下降,但由于变化幅度并不大,其斑块平均面积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其景观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破碎化程度不变

30、。4 主要环保措施4.1水环境保护措施对混凝土拌和楼冲洗废水采用修建沉淀池自然沉淀,达一级标准回用。含油污水的处理,修建小型隔油池,达一级排放标准回用。施工人员集中工区采用生活污水用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处理后污水用于当地农灌。其他工区设置环保厕所,定期收集,用于农灌。运行期控制上游污染源、提高废污水处理达标率。下泄合适的环境流量。通过库周污染源的清理,划定水库和输水渠道的水源地保护,以保证水库的乡镇供水和农村人畜用水功能。4.2大气、声环境保护施工期废气对施工区居民生活有影响,在优化施工工艺、尽量采用除尘设备的同时,采取洒水降尘、湿法破碎等措施后,施工区环境空气将得到一定的程度的改善;在

31、施工过程中考虑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排车辆运输时间,运输车辆限速,调整对居民影响较大的混凝土拌和系统位置等措施,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3水土保持措施对因工程兴建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制定了以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措施为辅与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防治体系,主要包括渣场挡渣墙(堤)、浆砌石护坡、排水沟、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等绿化措施,料场迹地恢复等措施,从而使工程区生态得到恢复。4.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鱼类保护措施切实执行渔业法,加强渔政管理,控制水污染。对牟溪河、沟河和沱江进行人工增殖放流,保护鱼类种质资源。合理调度水库水量和保证最低生态流量确实下泄。为了保护工程河段水生生态环境

32、,本工程初步确定茶坪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采用枯期按闸址多年平均流量的20%(11-5月),汛期按闸址多年平均流量的30%(6-10月)的方式下泄;草溪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按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0%的方式下泄,以满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2)陆生生态保护措施严格要求施工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尽可能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在施工区和生活区内,设置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牌和标语;优化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减小占地面积,缩短施工公路线路,降低工程建设对区内植物、植被、景观破坏和对动物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恢复,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使本区域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和

33、改善。4.5其它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期生活垃圾,在工区设置垃圾桶,定期集中收集,运至富顺县县垃圾填埋场卫生处理。施工期间需保障工程区交通顺畅,做好疏导工作。保证路面清洁,维护良好路况。在采取上述拟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本工程建设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减轻和改善。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及风险防范措施草溪河水库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风险有生态、地质灾害、突发性污染事故和火灾爆炸风险。针对生态风险,为减小对水生生物数量的影响,采取保证水库下泄适当生态流量的措施以降低对水生生态的影响;针对地质灾害防治,主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已考虑采取喷锚支护、衬砌、围护、加固等措施;针

34、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采取制定各项防火防爆制度,配备各项消防器材,规范操纵制定等措施。各风险中,除地震的发生为自然界不可抗拒事件外,其他风险均可采取一定措施予以防范,事故一旦发生也可通过已制定的应急计划及时处理,减小事故产生后的损失。因此,上述各类环境风险均不构成影响工程能否建设或运行的关键因素。6 公众参与6.1公众参与目的与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中的有关规定,以及环境保护部201298号文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受建设单位委托,我院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在四川安县草溪河

35、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工作。本工程公众参与的目的旨在通过向公众介绍草溪河水库的项目概况,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其效果,使工程涉及区域的居民、相关单位、团体了解本项目的相关信息和情况;同时帮助评价人员了解公众对工程划实施的意见及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发现工程实施存在的潜在环境问题,为评价者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对公众参与结果的分析,提出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平衡各方利益,化解不利环境影响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公众参与调查,

36、以得到公众的体谅和支持,充分发挥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实现环境影响评价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6.2 核心公众情况草溪河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核心公众群主要包括受该项目直接影响的单位和当地群众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各社区和团体。核心公众中,调查的受本项目直接影响的单位包括安县水务局、环保局、林业局等;调查的受本项目直接影响的当地群众包括枢纽涉及乡镇居民;调查的社区和团体保留各级政府部门等。6.3 公众参与过程、方式及内容6.3.1 公众参与工作程序本次公众参与原则上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所述:(1)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草溪河水库工程工程概况、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在综合分析上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确定公众代表,制定有效的公众参与工作计划。(2)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通过项目公示、报告书简本公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现场访谈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对公众意见进行调查分析,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公众参与篇章。(3) 第三阶段为信息反馈阶段,将公众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并将其采纳与否的信息反馈给公众。6.3.2 公众参与方式与内容本次公众参与共采取了项目信息公示、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向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