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重点)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并能 进行相应的计算.(难点)3. 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4. 会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 速度.基础梳理、速度1.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3.公式: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m/s 或 m s1;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时,符号 km/h ; 1 m/s = 3.6 km/h.5.方向: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x1.平均速度:公式 v= t,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 t
2、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 慢.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三、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示意图,测出D、G 间的位 x移和所用时间,利用 v= -计算平均速度.2.测量瞬时速度: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学习目标第 3 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核心素养形成脉络隹僭还連rtft的度大,此段的平均速度等于提示:AB = BC,说明轿车在 AC 段做匀速运动.每格的长度为 节 m= 0.
3、9 m,则车、苗 X 0.9X10速 V1= t =1 m/s= 9 m/s.2轿车在 CE 段做减速运动,且在 CD 段的平均速度大.其平均速度V2=0 m/s =小段位移 X 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 V =,当 t 或厶 X 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EiAJC)* r* d1 G *山四速度一时间图象1.物理意义: 直观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2. v t 图象的画法:用横轴表示时间 t,纵轴表示速度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所示的V t 图象.自我检测.o
4、思维辨析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2)时间变化量一定为正值.(3)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i= 2 m/s, V2=- 3 m/s.)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ViV2.(物体的瞬时速度总为零,则平均速度一定为零.(6)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提示:(1)X(2)V(3)X(4)X(5)V(6)XB基础理解(1)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 s,轿车车身长为rx.|. 1x rx rx3.6 m.轿车在 AC 段做A运动.BC D
5、E这段时间内的m/s.轿车在 CE 段做运动. CD、DE 两段相比较,轿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它建6.3 m/s.答案:匀速 9减速 CD 6.3 m/s(2) “今天下午 5 点钟巴蓬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 级(30 m,将以每小时 20 千米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向琉球群岛东南部一带海域靠近,强度逐渐加强”这段报道中提到的“30m/s” “每小时20 千米”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提示:30 m/s 是瞬时最大风速,是瞬时速度; “每小时 20 千米”描述的是台风移动的 平均快慢,是平均速度.探究1对速度的理解问题导弓 I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在30 min
6、内行驶了 8 km ;汽车在 30 min 内行驶了 50 km ;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 13.5 s.(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得快?你是如何进行比较的?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你又是如何进行比较的呢?要点提示(1)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2) 运动员甲跑得快,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的跑得快.(3) 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50 km50 x103m匚=30 min=30 x60 s切.8 m/s所以汽车运动得快.【核心深化】汽车:运动员甲:AxAt10
7、0 m10 s=10 m/s,速度是矢量,是指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不再是初中所学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xv=AtAx(1)公式 v=At 中的 x 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也就是位置的变化,不是路程.速 度A也可以说是物体位置的变化率;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其位 置也就变化得越快Ax(2)v = &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不能认为矢量性(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分析物体的速度时,既要计算速度的 大小,又要确定速度的方向,不可只关注速度的大小(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 否相同例 1| (多选)(2019 南昌高一月考
8、)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 速度描述了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思路点拨位移是由速度与时间共同决定的,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解析引入速度概念就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而运动快慢实质就是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所以A、BAx正确,D 错误;根据 v =,得到Ax= vAt,可见速度越大,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就越快;如At果时间很短,位移有可能较小,即位移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故C 错误.答案A
9、B4摆 m 练(多选)关于速度的定义式 v=Ax,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A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At 成反比B.速度 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Ax 和运动的时间At 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Ax 与运动时间At 成正比Ax解析:选 BCD.v = 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C 对;此式只说明速度可概念At用位移Ax 除以时间At 来计算,并不是说 v 与Ax 成正比,与At 成反比,A 错,B 对;在匀(2)式中Ax 是位移不是路程,Ax 与At 具有对应性.x如果 t 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X,公式可
10、表示成 v =-.探究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问题导引600m要点提示 平均速度应为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值,显然小华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一样.【核心深化】1.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定义予屮、苗宀 位移平均速度时间路程平均速率=时间标矢性矢量标量联系都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单位相同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小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 小才等于平均速率2速率与平均速率Ax速直线运动中,v 不变,由 v = 得,At x= vAt,即厶 x 与At 成正比,D 对.(1)速度采用比值定义法,不能说v 与Ax 成正比,Ax 大,物
11、体的位置变化量就大.位移大,v 不一定大;当物体位置变化快时,v 才大.小华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 600 m,最后再向东走 400 m 才能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为16 min,如图所示.则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是否一样?400 m(1)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的简称,而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速率的平均值,也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两者均是标量,前者是状态量,后者是过程量.(2)速率与平均速率没有确定的必然关系,某一运动过程中,速率可能大于平均速率,也有可能小于或者等于平均速率.关键能力 1 对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釦2(201
12、9 长沙一中高一月考)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 0 出发,并同时捕“狐”于 A 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 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1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2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的平均速度3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4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的平均速率A .B.C.D.思路点拨计算平均速度必须用位移与时间相比.解析根据荧光屏上显示的路径,可知甲、乙两队通过的路程不同,的始、末位置都相同,因此其位移大小、方向都相同,即x甲=x乙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它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所以甲、乙两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用运动物
13、体通过的路程与时 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称为平均速率,可见,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的平均速率.答案A口关键能力 2 对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例吕 2018 年 4 月 12 日,我国三大舰队齐赴南海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各种先进设备相继亮相,其中“飞豹”战机作战半径可达1 500 km.假设一架歼15 战机于 4 月 12 日 8点整从“辽宁”号航母起飞,在8 点 18 分正好抵达距航母 680 km 的指定位置,战机仪表显示此段行程正好为 800 km.试求:(1) 战机此段过程的平均速率和飞行100 m 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2) 此段过程中战机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解题探究求解平均
14、速度和平均速率时要从定义式着手分析.它们应分别选择哪个公sX式,是 v =s,还是 v =X?s甲s乙.但两者解析(1)战机的平均速率为sVs=-=8X1051 080m/s叼40.74 m/s每飞行 100 m 约需时间为sth二100 - 一 740.74 s135 s.(2)战机的平均速度为56.8X101 080答案(1)740.74 m/s 0.135 s (2)629.63 m/s易错警际1.求平均速度时常见的两种错误V1+ V2(1)误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即 v= 厂(V1、V2分别是物体的初、末速度).(2)误认为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去求解
15、而实际上平均速度必须依据其定义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去求解,并且必须强调针对的是哪段位移(或哪段时间),不同过程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2.求平均速度的三步骤m/sM529.63明诵那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穆內的平均速度x”丄硝宦物怵往所求时闻段内的位移I罕人确定筍体发生位移所对应的时何段联.注意公式的转化、单位和运动方向【达标练习】1. 2019 年伯明翰室内田径巡回赛男子60 米比赛,中国飞人苏炳添以 6 秒 47 的成绩再展飞人本色,勇夺冠军.假定他在起跑后 10 m 处的速度是 8 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A.9.27 m/sC. 8.8 m/sB.
16、 9.6 m/sD. 4.8 m/s_Ax 60解析:选 A.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At = 6mZ27 m/s.2.(多选)如图所示,在 1 000 m 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 道从 A 点出发,其成绩为 3 分 40 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的平均速率为4.55 m/sB .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 m/s400 m 跑)要点提示60 km/h 是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35 km/h 是相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前者反映了汽车在全程的运动快慢,后者反映了汽车在某一瞬间的运动快慢.【核心深化】 X公式 v=t 中的 t 如果较大,得到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当tT0 时得到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在以
17、后的叙述中,“速度” 一词有时指平均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要根据上下文判 断.1.对瞬时速度的理解(1)把握瞬时速度的“三性”,即方向性、瞬时性、相对性.相对性是指相对的哪个参C.小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91 m/sD .小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8 m/s解析:选 AD.小明沿圆形跑道跑 2.5 圈完成测试,通过的路程为 1 000 m,位移为 2X1 000、127.463.7 m= 127.4 m,平均速率为 220 m/s 乞.55 m/s,平均速度大小为 220 m/s0.58 m/s,故A、D 正确.3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 2 s 内、第 3
18、 s 内、第 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1 m、2 m、3 m、4 m, 则()A .他 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 4 m/sB .他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 m/sC.他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D .他 1 s 末的速度为 1 m/s解析:选 C.自行车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21 + 2+ 3+ 4第 2 s 内平均速度为 1 m/s = 2 m/s; 4 s 内平均速度 v =4 m/s = 2.5 m/s.探究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冋题导引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时2.0 h,行程 120 km,所以它的速度为 60
19、km/h.某时刻,它的速度计显示为 35 km/h.上面提到的两个速度为什么会不同?有什么区别?考系,当变换参考系时,同一物体的速度对不同参考系而言是不相同的.(2)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区别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 度运动物体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用 V 表示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反映了物体运动 的快慢;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 应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反映一段时间 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与一 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大小 xV t(At 极小) X 亠. 由公式 V t求出对应性与状态对应与过程对应方向与
20、某时刻(或某位置)运动方向一致与位移方向一致区别注意说瞬时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哪个时 刻(或在哪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对应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续表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联系(1)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瞬时速度可看 做当 tT0 时的平均速度(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始终相等(3)二者都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4)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二者方向相同关键能力 1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例4(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B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C. 若物体在某
21、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D.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思路点拨注意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出发理解二者的关系.解析由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可知, A 错误,B 正确;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表示物体静止,则平均速度一定为零,C 正确;平均速度为零,表示这段时间内位60移为零,物体可能又回到出发点,但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D 错误.答案BC口关键能力 2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判断釦 M (多选)(2019 无锡高一检测)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瞬时速度()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 9.5
22、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济南西一杭州的 G51 次列车,在沪杭高铁段时速由原来的350 km 降至 300 km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 8 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D .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 m/s对应一思路点拨(1)瞬时速度 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对应(2)平均速度-对应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解析9.5 m/s 是运动员冲线瞬间的速度,8 m/s 是太空舱落入太平洋瞬间的速度,对应的都是一个时刻,都是瞬时速度;350 km/h、300 km/h、1.2 m/s 说的都是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故应选 A、C 两项.答案AC口关键能力 3 极限法在瞬时速度求解中的应用例6有一身高为 1
23、.70 m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 m 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动作,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1制进光量的多少)是 16,快门(曝光时间)是 60 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1.7X102-31m,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x10 m,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冲刺时60 s内的位移是 _ ;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 _.1思路点拨此题是求冲刺时的速度,而这一时间为很短的60 s,该题只能利用极限的思想求解.利用该段的平均速度即可代替为瞬时的速度大小.解析此题运动员实际身高与照片上的身高之比为100 : 1,根据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31
24、分的宽度是 2x10m 可以判断运动员在 60 s 内运动的位移为 m/s= 12m/s.答案0.2 m 12 m/s0.2 m,所以冲刺速度为60律总结(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度的大小无必然关系,平均速度大的物体,其瞬时速度不一定大;平均速度为零的物体,其瞬时速度可能很大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而在其他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等于其瞬时速度.(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Ax由平均速度公式 v = 可知,当 x、At 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均速度就At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测出物体在微小时间厶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Ax,Ax然后可由 v= 求出物
25、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这样瞬时速度的测量便可转化成为微小时间AtAt 和微小位移Ax 的测量.【达标练习】1 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 A、B、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 点出发,同时到达 M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到达 M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率相同D . B 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x一s解析:选 A三个质点运动时间相同,位移相同,但路程不同,由v=:和0专知,三者平均速度相同,平均速率不同,故A 正确,C 错误;到达 M 点三者的瞬时速度方向不同,故 B 错
26、误;B 质点的平均速度方向为NTM ,某时刻瞬时速度方向可能为MTN,故 D 错误.2.(多选)枫叶落秋风,片片枫叶转.”离地10 m 的枫树树梢上一片枫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颤抖着飘落到地面,完成了它最后叶落归根的使命.若枫叶下落时间为5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一定是2 m/sB .枫叶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2 m/sC.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2 m/sD .枫叶刚着地时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1 m/sM解析:选 BD.枫叶在秋风的吹动下通常不会沿直线下落到地面,也就是说枫叶的位移大Ax小可能大于 10 m ,由于枫叶的下落时间为 5 s,由平均速度的
27、定义式 v = 可知,A 项错误,AtB 项正确;而枫叶的 “飘落”是难以确定的变速运动,它运动的速度可能会时大时小,变幻莫测,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3如图是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 900 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 2.0 cm.试估算子弹完全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 约为多少?解析:扑克牌的宽度约为子弹长度的3 倍,即子弹穿过扑克牌的过程中2AxAx 8X10一位移大小为Ax= 4X2.0 cm= 8 cm.由 v = 知穿过时间 t =s8.9tv 900X10-5s.答案:8.9X105s探究4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利用纸带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28、i)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为研究对象.分析纸带上点与点间距离的变化情况.(3)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离越来越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2. 根据纸带求解物体的运动速度(1)求解平均速度Ax根据 v=At,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两点间的位移Ax 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出,At 为两点间的间隔数与单个时间间隔0.02 s 的乘积如图所示,将打好点的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比如共数出 n 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一Ax的距离Ax,并算出这 n 个点的时间间隔,则平均速度v=(n_1)T(T= 0.02 s).(2)粗
29、略计算瞬时速度当一段位移Ax 对应的时间At 很小时,我们可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t 中某AxAx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石可以大致表示 C 点的瞬时速度,即 VC= , A、B 两点离 C 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于C 点的瞬时速度然而 A、B 两点距离过小时,测量误差会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3.注意事项如果在纸带上数出了 n 个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数是(n 1)个,它们的时间间隔为(n1)X0.02 s.(2)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3) 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4)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
30、应注意把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位于纸带上方,使用电磁 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计数点要每隔T= 0.1 s 选一个,即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而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 X、 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_ Xn+xn+1Vn_ .(6) 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7) 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8)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材.例丁 (2019
31、 湖北宜昌高一月考)一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是50 Hz,如图所示,纸带上的 A 点先通过计时器,A、B 间历时_ s,位移为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思路点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故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根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可求得平均速度.解析由电源的频率是 50 Hz,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 s,则 A、B 间用时 tAB= 2T= 0.04 s,位移 XAB= (1.20 + 1.60)X10-2m= 0.028 m. AB 段内的平均速度VAB=竿tAB的平均速度是_m/s, AD 段内的平均速度为 _ m/s.
32、- AO.OS s- *0.028=0.04m/s0.70 m/s , AD 段内的平均速度VADXADtAD2(1.20+1.60+2.20+1.40+1.20) X10-25X0.02m/s = 0.76 m/s.答案0.040.0280.700.76住跟踪训练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i= 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 t2= 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 3.0 cm,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
33、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 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23.0 x10-0d1答案:0.10 m/s 0.27 m/s探究 5 x t 图象和 v t 图象一、由 x t 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1.斜率与速度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x-1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的a、b 所示.若 x t 图象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中的c 所示.2.截距与初始位置纵轴截距表示运动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图所示,a、b 物体分别是从原点、X2处开始运动
34、.3.交点的含义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如图中的交点表示a、b、c 三个物体在 匕时刻在位移 x1的位置处相遇.dvi=3.0 x100.29m/sP.1O m/s,dV2=tm/sP.27 m/s.遮光梅和光源、光敏件4.注意事项(1)x t 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2) x t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情况,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3)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4)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由 v t 图象表示速度的变化规律1.由图象能看出每一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为正,说明物体沿选定的正方向运动,如图中的 1、4、5
35、图线;瞬时速度为负,说明物体 沿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中的2、3 图线.2根据图线斜率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若图线平行于t 轴,则表示物如图中的 3、4、5 图线,且倾斜程度越大,即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速度变化越快.3.截距v t 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初始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 时刻.4.图线交点:两条图线相交,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的瞬时速度相同.5.由 v t 图象求位移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可以用其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来表示(如图中阴影所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中所示的1、2 图线;若图线不平行t 轴,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横轴截距表示物体速度为零的示).若所围的面积在t
36、轴上方,对应的位移为正;若所围的面积在t 轴下方,则对应的位移为负(第二章会再学习关键能力 1例$(多选)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移一时间(x t)图线.由图可知(A .在时刻 ti, a 车追上 b 车B .在时刻 t2, 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解析在位移一时间图象中,图线某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 即追及或相遇.由题图可知, t1时刻b 车速度
37、大于 a 车速度,故 t1时刻应是 b 车追上 a 车,A 错;t2时刻,b 车图线斜率小于 0,即 b 车沿负方向运动,而 a 车图线斜率始终大于 0,即 a 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B).对;对 tit2时间内 b 车图线各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即增大,C 对;在 b 车图线的顶点切线水平、斜率为0,即此时 b 车的瞬时速度为 0,D 错.答案BC关键能力 2 对 v-1 的图象的理解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1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 .第 1 s 内和第 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 3s 内和第 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C.第 1 s 内和第 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38、D.02 s 和 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物体在第 1 s 内和第 3 s 内的速度都为正值,因此这两秒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A 项错误;物体在第 3 s 内的速度为正值,在第 4 s 内的速度为负值,因此这两秒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项正确;物体在第 1s 内和第 4 s 内的位移大小都等于图线与横轴所围面1积的大小,大小都为 x= 2X1X1 m = 0.5 m, C 项错误;物体在 02 s 内的位移和 04 s 内的位移相同,但时间不同,因此平均速度大小不等,D 项错误.答案B【达标练习】1.(多选)(2019 山西运城高一期中)如图所示,A、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39、由 A、B 两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可知下列说法.-I中正确的是()| :A . A、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比 A 晚出发 2 sC.A、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 10 m/sD.A、B 两物体在 A 出发后 4 s、距出发点 20 m 处相遇解析:选 BD.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但是B 物体比 A 物体晚出发 2 s,选项 A 错误,B 正确;A 物体的速度为 5 m/s, B 物体的速度为 10 m/s,选项 C 错误;4 s 时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024两物体的位移都是 20 m,表示两物体相遇,选项 D 正确.2.
40、2018 年 4 月 10 日,中国新能源电动客车在韩国济州正式投入运 营.如图所示为某新能源电动客车的X- t 图象.(1)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2) 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3) 求全程中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解析:(1)01 h,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 km.11.5 h,客车静止在 40 km 处.1.53h,客车沿负方向匀速返回.(2) 客车在 01 h 内的速度&140V1=vkm/h = 40 km/hb111.5 h 内客车静止,故 V2= 01. 53 h 内的速度X3040一V3=km/h = - 26.7 km/h,负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t3
41、3- 1.5(3) 全程的总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s 2X40平均速率 v = - = km/h P6.7 km/h.答案:见解析核心素养聚焦位移一时间(x- t)图象初步一、物体 x-1 图象规律总结1. 直线运动的 x-1 图象的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直线运动的 x-1 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意义(1) 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2) 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 两种特殊的 x-1 图象(1) 若 x-1 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 若 x-1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二、分析 x-1 图
42、象技巧点拨理解分析 x-1 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从 x-1 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2) 从 x-1 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根据 x-1 图线的斜率可以判断和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并能判断运动性质.三、理解 x-1 图象物理意义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相遇.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为曲线,则表示物体的速度在变化.斜率:x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截距:纵轴截距表示 t = 0 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位移为零的时刻.【达标练习】1
43、.(多选)物体的 x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物体在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B .物体在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 m/sC.物体在 3 s 末的速度是 2 m/sD .物体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一 6 m/s物体静止,3 s 末物体的速度为 0,选项 C 错误;物体在第 5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 m/s,选项 D 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B 段表示静止B.BC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 CD 段发生的位移C.CD 段运动方向和 BC 段运
44、动方向相反D . CD 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 BC 段运动速度大小解析:选 ACD.分析题图可知:AB 段表示汽车静止;一Axi124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8 m,VBC=m/s = 4 m/s; CD 段表示汽车向负方向做匀Ati31一Ax2012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12 m,VCD=m/s = 6 m/s,负号表示运动方向At253与正方向相反.A、C、D 正确,B 错误.3.(多选)小李讲了一个解析:选 ABD.由 x t 图象,根据v = X 可知,选项 A、B 正确;24 s 内,x 不变表示BC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OG(2 *3 M胆茁f龟兔赛跑的故事, 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
45、节, 兔子和乌龟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C.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D 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解析:选 BD.由题图读出,兔子和乌龟是从同地不同时刻出发的,兔子在乌龟出发后t1时间出发,故 A 错误;在 t2和 t4两个时刻,兔子和乌龟位移相同,两者相遇,说明兔子和 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故B 正确;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t3t5时间内静止不动,t5时刻以后又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不是沿着折线跑的,故 C 错误;由图看出,t6时刻乌龟到达终点,而兔子还没有到达
46、终点,说明乌龟先通过预定 位移到达终点,故 D 正确.【巩匡 落实臥坏促学补短扬桓土一、单项选择题1.(2019 十堰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vi= 2 m/s、V2= 3 m/s,因为 2 3,所以 Viv2D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解析:选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即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 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C 错误;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D 正确.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
47、不正确的是()一 xA .平均速度 v =石,当 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Ax解析:选 C.由平均速度定义式 v = 可知,当At 足够小,甚至趋近于零时,该式可表At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A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 时速度,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3. (2019 东高一月考)广深高速总长为 147 km,在某路段上,分
48、别有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解析:选 C.甲指路程,乙指瞬时速度,故选项 C 正确.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 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运动得快B .乌龟始终比兔子运动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解析:选 D.在正常情况下,兔子比乌龟跑得快, 但兔子睡觉时乌龟运动得快,A、B 错;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度,因
49、为乌龟先到达终点, 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 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 近 ()_3一6A. 10 sB. 10 s_9_12C. 10 sD. 10 s解析:选 B.苹果的直径一般约为 10 cm,照片中子弹的长度大约与苹果的半径相等,即可设子弹的长度约为 5 cm,则曝光时间内子弹移动的距离为x= 5 cmx1% = 0.05 cm = 5X104C 错误,D 正确.甲乙C 错,D 对.5X10-5006.(20
50、19 浙江绍兴高一期末)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 公里拥堵,s= 10_6s._4m,曝光时间v估计需要 24 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 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 3 公里B .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0.125 m/sC.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 30 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 240 分钟 D .通过前方这 3 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 km/h解析:选 D.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是否是匀速运动.由于“前方 3 公里拥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故A 错误;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此时的运动状态,故 B 错误;由于“前方 3 公里
51、拥堵,估计需要 24 分钟通过”,可知通过前方这 3 公里一 x 3 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V= - = 24 km = 7.5km/h,但不能据此判断出 3 km 以后60汽车做怎样的运动,所以并不能判断出从此时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故 确.7.短跑运动员在 100 m 的比赛中,测得他在 5 s末的速度是 8.7 m/s , 10 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10.3 m/s,此运动员在这 100 m 中的平均速度是()A. 10 m/sB. 9.5 m/sC. 9 m/sD. 10.3 m/s解析:选 A.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 100 m,总时间为 10 s,则平均速度为:
52、v 10 s=10 m/s.8如图所示,两个人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分别沿 ABC 和 ADE 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 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可能不相 同的是()A .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解析:选 A.路程为标量,两人速度大小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路程一定相同;位 移、平均速度为矢量,根据定义,位移、平均速度一定不同;但瞬时速度可能相同,也可能 不相同综上所述,应选 A.9.(2019 湖北黄冈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53、的是()1 mE二DC 错误,D 正B.位移C.路程1 s、2 s、3 s、4 s.下列说法不正确/CflA .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 m/sB .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m/s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解析:选 D.物体在 AB 段的位移为 1 m,因此由公式 v = *得v= 1 m/s,故 A 正确;物体在 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 x= 12+ 22m= 5 m,所以 v = f =甲 m/s,故 B 正确;根x据公式 v =x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地面铺设协议书
- 火灾应急预案的改进措施(3篇)
- 药剂科火灾停电应急预案(3篇)
- 高铁火灾应急预案的案例(3篇)
- 电焊火灾应急演练预案范文(3篇)
- 洗衣合作协议书
- 家庭廉洁文明协议书
- 煤矿委培协议书
- 家庭肌肉注射协议书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提升策略:填空与听写专项试题集
- 招投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2025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首医口腔面试真题及答案
- 门诊病历基本书写规范
-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 景区卫生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下册《山地回忆》课件
- 《房颤心律失常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