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病毒(ViruS) 种由核酸、蛋白或其复合体构成的,可以增殖、传染和寄生 在其他生物体上的非细胞形态分子生物。植物病毒 : 感染高等植物,藻类等真核生物的病毒。2. 核酸的多分体现象 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的不同 的病毒粒体中3. 卫星RNA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发现了小分量的 RNA其与病毒RNA无同源性,单独不具有侵染性,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的核酸(SRNA)。4. 交互保护作用 同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先接种植物后,就可以保护寄主免受病毒 强株系的严重伤害, 即先侵染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再受亲缘关系较近的另一种 病毒的侵染。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1)正单链R
2、NA+ssRNA).其单链RNA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质,起mRN的作用TMV PVX、 PVY(2)负单链RNA病毒(-SSRNA)O不能起RNA的作用,必须先转录成互补链。WRDV( 3)双链 RNA( dsRNA) MRDV 单链DNA( SSRNA单链先合成双链,以常规途径转录 mRNA双链DNA( dsDNA CaMVE椰菜病毒4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染或传播方式 ?在介体传播中,病毒与介体有何依赖关系 ?根据自然传播方式 的不同,可以分为介体传播 : 动物介体、植物介体非介体传播 : 汁液接触传播、嫁接传播和花粉传播、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 近距离主要靠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
3、, 远距离则依靠寄主繁 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根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 来划分。病毒经 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 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 其中的病毒叫做循回型病毒, 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循回型相互关系中又根据病毒是否在介体内增殖而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病 毒不在介体体内循环的相互关系称为非循回型。根据介体持毒时间的长短 可以分为非持久性、 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三种相互关系。 非循回型的关系全是非持久性的, 而循回型关系中又进一步分为半持久性和持久 性两种。1. 为什么把线虫列为植物的病原物 ?线虫
4、,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 能寄生在人、 动物和植物体内, 引起病害。 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 寄生线虫, 或简称植物线虫。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 与一般的病害症 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 习惯上都把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 所以它是植 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4. 何谓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 ?线虫由卵孵化出幼虫, 幼虫发育为成虫后, 大多数需通过两性交配后产卵, 完 成一个发育循环, 即线虫的生活史。 线虫的生活史很简单, 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形 态与成虫大致相似, 所不同的是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或未充分发育。 幼虫发育到一 定阶段就蜕皮一次
5、, 蜕去原来的角质膜而形成新的角质膜, 蜕化后的幼虫大于原 来的幼虫。 每蜕化一次, 线虫就增加一个龄期。 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的幼虫一般 有 4 个龄期。 植物病原根结线虫的分类 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 病原线虫的分类 : 粒线虫属 茎线虫属 异皮线虫属 根结线虫属 拟滑刃线虫属 剑线虫属 长针线虫属 毛刺线虫属 全寄生 :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她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半寄生 :槲寄生和桑寄生等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 自己能制造碳水化合物, 但 根系退化,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 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 根寄生 :列当和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
6、植物的根部,地上部与寄主植物分离。茎寄生 :菟丝子、无根藤和槲寄生等寄生在寄主的茎杆上, 两者紧密地结合缠绕 在一起,不易分离。4. 菟丝子和列当的寄生特点 列当和菟丝子的寄生方式为全寄生。它们的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也 退变成吸根,寄生植物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 它们有粗壮或发达的茎和花,能结出大量的种子,对寄主植物的损害十分严重, 常使寄主植物提前枯死。1.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病因 ?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 (Noninfectious diseases ) 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 遗传性疾病, 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 化学等因
7、素直接或间接引起 的一类病害。病因: 环境中的不适宜因素 物理因素 : 温度不适 高温引起灼烧;低温引起冷害和冻害;剧烈变温影响木本植物发生 灼烧或冻裂。 水分、湿度不适 缺水引起植物萎蔫,叶缘焦枯等症状;水分过多导致植物根 部缺氧,导致根变色、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落叶、落花等症状。 光照不适光照不足 (常发生在温室及保护地栽培的情况下),导致植物徒长,影响叶绿素 的形成和光合作用, 植株黄花,组织结构脆弱, 容易发生倒伏或受病原物的侵染。 光照过强 与高温、干旱相结合,引起日灼病和叶烧病及枯班。光照时间的长短 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条件不适宜, 可导致延迟或提早作 物的开花和结实,造成
8、产量的损失。化学因素 : 植物的营养失调 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营养过量。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其它还有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酸雨等。 植物药害 各种农药(杀菌剂、 杀虫剂、 杀线虫剂、 除草剂等) 和化学肥料, 如使用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或使用时期不适宜,均可对植物造成化学伤害。 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 根据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 进行治疗性诊断。换位诊断。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是 : 没有病征 。但是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类出现。
9、田间分布往往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大,发病比较普遍,面积较大。 没有传染性,田间没有发病中心。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侵染过程包括 : 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3、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影响侵入的因素)受寄主的感病期、感病器官、病原物侵入时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中以湿 度和温度的影响最大。1、湿度 湿度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 要因素。多数病原物要求高湿的条件才能保证侵入成功,高湿条件持续的长短又影响病 原菌的侵入率,有的甚至要求有水膜存在。2、温度 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大多数病原物接种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与侵入寄主的温度是一致的,有些
10、不一致。3、光照 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关闭,因而影响侵入。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 直接侵入 :真菌 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 自然孔口侵入 : 真菌 细菌 伤口侵入 : 病毒 真菌 病害侵染循环的三个环节 : 初侵染与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初侵染 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 (越夏)场所传来的病原物的侵染。 再侵染 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 主植物。单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中植物病原物只发生一次侵染的病害。也称为“积年 流行病害”。多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 植物病害。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3.
11、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 。 田间病株病株残体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肥料传病介体 温室内或贮藏窖内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气流传播、雨水和流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人为因素传 播、种子传播、病原物的自身移动 局部侵染 : 有的病原菌仅在侵染点周围的小范围内扩展,只能造成局部侵染病害 的现象系统侵染 : 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从而引起全株性的侵染。 寄生性 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并举例说明。 攫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水 一些病原真菌在植物表皮下的组织中形成了实体时,亦施
12、加相当大的机械压力,致使细胞壁角质层扩张、突起和破裂,子实体外露。 酶 帮助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致植物组织及细胞解体、降解细胞内含物以供自 己吸收利用。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 酶等)、细胞膜和细胞内含物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 诱发一系列病变,致使植物产生病害特有的症状。 毒素(toxin)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 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生长调节物质 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侵 染后干扰植株体内激素的正常代谢, 从而打破植株体内的激素平衡, 严重扰乱寄 主植物
13、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产生徒长、矮化、畸形、赘生、落叶、顶芽抑制和 根尖钝化等多种形态病变。病原物还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生长调节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引起病变。 多糖类物质 多糖在植物病害中的作用似乎主要限于维管束病害中,病原物在 寄主维管束组织中释放出的多糖可以引起维管束的机械堵塞并导致萎蔫。植物抗病性 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 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 一类特性。小种专化抗病性的特点 (垂直抗性) 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有 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只能针对对少数几个特定小种。小种非专化抗病性(水平抗性)的特点 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 种无明显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一般是由
14、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 并能针对病原物大 多数种群的一类抗病性。主动抗病性( 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被动抗病性 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和决定的抗病性。2. 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 。 呼吸作用 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 呼吸代谢途径发生变化:正常的植物呼吸作用是糖酵解途径;植物发病后磷酸戊糖途径呼吸作用增强。 光合作用 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 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叶绿素破坏或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光合产物的运输受影响:发病部位淀粉(及 其他有机物) 的积累;光合部位有机物
15、质不能运出; 健康部位的有机营养向发病 部位输入。 核酸和蛋白质核酸代谢:病原真菌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A总量 增加;侵染的中后期细胞核和核仁变小, RNA总量下降。蛋白质代谢:真菌侵染:通常先高后低病毒侵染:衣壳蛋白合成 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各类病原物浸染还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 以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 氧化物酶最重要。 水分关系 水分吸收、运输受阻:多种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根腐病和维管束病害显著降低根系吸水能力,阻滞导管液流上升。蒸腾作用:植物叶部发病后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而异。 麦类作用感染锈病后, 叶片蒸腾作用增强, 水分大量散失。 细胞的
16、渗透性破坏 脂类物质生物膜的磷脂和糖脂成分变化 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氨基酸和糖的渗出量增大。毒素 植物病原物产生的除酶和生长调节物质以外的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的次 生代谢化合物。植物保卫素 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 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土壤寄居菌 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较长时期、 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 活的微生物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类。土壤习居菌 是指对土壤的适点性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话。 并且使够在土壤有 机质上繁殖的微生物。植物病害的流行 病害在较短时间内、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现 象。预测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
17、,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 害的流行状况。 预报 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大面积感病的寄主植物 。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感病的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有大量强毒性的病原物。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大量的病原物接种体。 有利的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栽培措施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日照时数,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特性对寄主植物的根系和土壤中病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 不良的栽培条件,如连作,过量偏施氮肥,作物布局不合理等,都有利于病害 的流行。3. 病害流行预测有哪几种类型 ?4. 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 的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序预测、发生期
18、预测和损失预测等。 按照预测的时限 可分为超长期预测、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1) 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2) 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 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 );(4) 专项检测; (5) 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诊断依据 根据病害的传染特性,首先排除非侵染性病害。 根据病害的症状特点进行诊断。根据病原学特点,对病害进行诊断。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 回避、杜绝,铲除,保护,抵抗、治疗。植物病害防治措施 : 植物检疫 。以减少初始菌量。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植物繁殖材料;合理的轮作换茬,提高植物抗性;运用合 理的栽培技术,如深耕改土,改进播种,合理密植,科
19、学施肥与灌溉、适时中耕 除草、改进收获方式等;保持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集中深埋或烧 毁。 物理防治 。 对土壤进行处理,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种子和苗木进行除害处 理,减少初始菌量。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害。 化学防治 。利用保护性药剂对病害进行治疗,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及时防治虫害, 减少病害的传播。综合防治 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 分发挥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 因地制宜的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 将有害生物的危 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植物检疫 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设立专门
20、的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及 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的种子, 苗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 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 虫、 杂草的传入和输出,或者在传入以后严限制其传播,消灭其为害的整套工作。 检疫对象的共同特点 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繁殖力强,适应性广,难以根除的 可人为随种子苗木,农产品调运做远距离传播的。植物检疫主要采取下述措施1)禁止进境。 2) 限制进境。 3)调运检疫。 4)产地检疫。 5)国外引种检疫。6)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 7) 紧急防治。植物检疫的程序 :检疫许可。检疫申报。现场检验。实验室检测。产地检疫。 隔离检疫。检疫监管。植物检疫检测。检疫处理。农业防治 根据栽培
21、管理的需要,结合农事操作,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 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以达到抑制和消灭病虫的目的。措施选用无病繁殖材料。 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保持田园卫生。 加强栽培管 理。生物防治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利用有益生物和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调节植物 的微生态环境, 使其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 或者使其对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 作用发生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 施。生防菌的防病机制 。抗菌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交叉保 护。促生增产作用。绿色植保 采取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友好的植保方法或措施(手段)。 设施蔬菜发病重的原
22、因及绿色防控(1) 温差大、湿度高,病害突出 在有阳光的中午最高温度可达 30C左右,而到了 早晨卷帘前温度仅为6C左右甚至更低。尤其在每年较寒冷的12月到次年2月, 由于气候寒冷放帘早 , 收帘晚, 通风差,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高 , 每天有 8 12 h 处于饱和状态 . 叶片上长时间有水膜或“水滴”。使一些孢子菌引起的病害大 流行, 如黄瓜霜霉病 . 灰霉病等毁灭性病害大面积发生。(2) 光照条件比较差 生理病害易出现 在设施栽培中聚氯乙烯膜是最常用的保温材料,其透光率 -般在 75% 90%,很容易被灰层所污染 , 灰尘较多光照条件更差 , 从而由于光照不足作物长势弱形成 生理性病害
23、,如黄瓜生理性萎蔫、畸形果、黄瓜花打顶。(3) 轮作倒茬慢 , 土传病害突出 如幼苗立枯病 .猝倒病. 枯姜病、炭疽病等 . 还可 发生根结线虫危害 . 造成大面积减产生防措施 :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 培育壮苗 , 营养钵育苗 , 提高抗逆性。 嫁接栽培。利用黑籽南瓜等抗性砧木嫁接黄瓜,可有效解决重茬种植枯萎病发 生严重的难题。 进行土壤处理、种子消毒,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土壤处理,深翻土地,精细整 地,利用高温杀灭病虫害。播种前,种子可用55C温水浸种15min;药剂拌种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 用量为种子量的 0.3%0.4%。 配方施肥 , 重施有机肥 , 增施磷钾肥 ,
24、 补施微肥 , 提高植株抗性。 地膜覆盖栽培 , 实行双垄栽培。地膜全田覆盖栽培 , 膜下暗灌 , 降低棚内空气湿 度, 能有效减轻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等喜湿性病害的发生。 生态调控 利用温室环境条件的可控性 , 通过排湿换气等措施 , 最大限度地缩 短适宜病虫发生的温湿度组合时间 , 以达到促进蔬菜生长、 控制病害发生的目的。 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滴灌或控制灌水 , 在寒冷期间浇水应采取“三不浇、 三浇、 三控”的方法 , 即阴雨天不浇 , 晴天浇 ; 下午不浇 , 上午浇 ; 不浇明水 , 浇暗水 ( 膜下 沟里浇水 ); 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 . 低温天控制浇水 ; 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 , 集 中处理病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设计师核心概念梳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兰州市榆中县中医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游戏行业会计个人工作计划
-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二十四中学2025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保安工作总结计划广告宣传行业保安工作的广告位保护
- 2024年滨州市环境卫生清运大队招聘笔试真题
- 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计划
- 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评估方法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山东济南先行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5年初三中考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产褥期保健及护理课件
- 陕西省西安市2025届中考模拟英语检测试题(附答案)
- 2025-2030消防车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教辅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及其DSA质量控制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指南
- 2024北京丰台区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考试范围:第7~9章)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