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印染废水调试运行方案 -A2/O生物技术处理 第一章调试运营方案1、项目概况广州顺兴染织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浆染纱, 该公司污水主要为印染废水,表现为色度、COD较高,这些废水如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另外该企业所在地还有众多这样的印染纺织厂,均无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因此为了保护环境,该公司必须建设污水处理站。目前,该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本项目通过模拟该污水处理站处理该公司的印染废水,使其处理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三级排放标准。主要以COD为全程检测指标,最终使出水COD达标。工艺流程主要是:废水进入集水池,加入净水剂调节废水pH及去除部分色度,
2、加入混凝剂做混凝试验去除色度。进入一级处理系统:经污水提升泵提升进入格栅,然后自流进入旋流式沉砂池、初沉池、电解槽,斜板式沉淀池;进入二级处理系统:自斜板式沉淀池进入两级厌氧池、缺氧池和两级好氧池;最后进入二沉池和由石英砂组成的砂滤池,最后出水。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连续进水,及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有限,出水后作内循环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2、调试目的此次A2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调试的目的主要是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及方式,规范和标准化印染废水系统操作,从而培养和驯化出成熟的活性污泥,最终使工程运行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出水达标排放。同时,保证在最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运行成本。3、调试条件3
3、.1构筑物及设备(看附表)3.2电气管道安装电气设备,如水泵,风机,电箱等设备安装完成。管道安装完成,含水管,泥管和气管。3.3相关配套设施含人员,仪器,污水及进排管线,安全措施均已完善,主要分工如下:设计部分方案黄少锋 李小妹 陈慧萍 朱丽群画图谢嘉慧 蔡佳莎实验部分微生物相蔡佳莎、谢嘉慧污泥沉降比(SV)、pH李小妹 陈慧萍 COD钟丽冬、薛婉冰、郭育婷备注微生物相和污泥沉降比的监测时间:10.27-10.11.02COD、SS、pH的监测时间:11.03-11.07。每个项目每次监测的时间尽量相同,在早上上课时间完成,有特殊情况可以做特殊处理。其他同学协助完成 写调试日记第九周(培养驯化
4、污泥第十、十一周(调试运行)周一:丽群、小妹周二:丽冬、佳莎周三:慧萍、婉冰周四:嘉慧、育婷周五:小妹、树杰周六:丽群、少锋周日:小妹、丽群周一:嘉慧、育婷周二:少锋、树杰周三:慧萍、婉冰周四:丽冬、佳莎周五:丽群、小妹备注安排的负责人必须到实训楼观察设备、污水污泥的情况,认真写好当天的调试日记,整理当天的实验报告。4、调试准备4.1 拟定调试计划组成调试运行专门小组,拟定调试及试运行计划;4.2物质准备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如水(含印染废水、生活污水),气(压缩空气、蒸汽),电,药剂的购置(PH试纸、COD检测包、葡萄糖粉、蛋白胨)和准备,必须的检测设备、装置,为检测分析做准备。;经小组讨论,
5、选取COD作为检测指标,则需要准备如下物质: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O7=0.25mol/l);试亚铁灵指示剂;硫酸-硫酸银溶液仪器及设备250ml锥形瓶、电炉石棉网、铁架台、50ml酸式滴定管、10.00mL、20mL移液管,100mL量筒、烧杯等玻璃仪器各2套4.3 系统检查熟悉工艺流程及操作指标,对机械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5、 工艺调试本项目的调试按充水试验、单机调试、单元调试、污泥培养驯化、系统试运行的顺序进行。5.1调试前的准备5.1.1调试前期主要工作 清水试车(包括充水试验、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已经完成。 (1)充水试验: A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
6、行自来水充水试验。B建构筑物未进行充水试验的,充水按照设计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暂停3-8小时,检查液面变动及建构筑物池体的渗漏和耐压情况。C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满负荷;D充水试验,检查各单元水路畅通,保证了正常运行后满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现冒水和跑水现象。 (2)单机调试:A按工艺资料要求,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和管线连接。B.认真消化、阅读单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机座是否固定牢。C.凡有运转要求的设备,要用手启动或者盘动,或者用小型机械协助盘动。无异常时方可点动。D.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满足要求,包括相关电气
7、设备安装、控制箱、管道阀门等。E.点动试车完成后进行单机带负荷试车。 (3)单元调试: 将集水池、格栅、旋流式沉砂池、初沉池、电解槽,斜板式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砂滤池连续性地依次从头到尾进行联动试车,进一步检核了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满足要求与否。(2) 各构筑物及设备可以开始正常使用。(3) 有良好的接种污泥的来源。5.1.2 接种污泥的来源(1) 同类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2) 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3) 其他不同类污水站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4) 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5) 粪便污泥上清液。 5.1.3 接种污泥的数量 本次调试根据现场池体大小和污泥的
8、性状适当投加污泥量:厌氧池和缺氧池分别加入厌氧污泥;两级好氧池分别加入好氧污泥。5.2污泥的培养驯化5.2.1污泥驯化目的通过在五个生化池内培养微生物及通过驯化五个生化池内的的微生物,使其有效处理印染废水,使其成功达标排放。 5.2.2 污泥的培养驯化(1)选菌种,取污泥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本方案接种污泥是应分为厌氧和好氧污泥。好氧污泥的选取原则: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他活性较强的活性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之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厌氧污泥的选取原则:厌氧污泥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
9、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稠的消化污泥有利于颗粒物污泥形成。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为接种污泥,但启动周期较长。最终选取好氧、厌氧菌种污泥的实际情况:本次调试采取的接种污泥取自原污水处理厂(广州顺兴染织实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或脱水污泥作为好氧污泥,将农田水沟淤泥作为厌氧污泥。(2)接种菌种 接种量的大小: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根据反应器有效容积及污泥浓度(一般34g/l)计算所需接种污泥总量。 本系统中各生化池的有效池容积:分别向两级厌氧池、缺氧池投加厌氧污泥500ml,向好氧池、MB
10、R池投加好氧污泥:1000m、1500ml. (3)培养驯化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污泥的培养有连续培养法和间歇培养法。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污泥培养可采用连续培养法。 1)营养物质的控制A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B. 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
11、l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C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ºC,适宜温度为1535º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D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在此次培养污泥过程中,采用每日测pH方法,用净水剂或石灰进行最佳范围酸碱调节,使微生物正常生长。 2)培养步骤 A. 向集水池进水(印染水、生活污水、自来水按4:1:1混合稀释);用净水剂(酸性)和石灰水(碱性)调节污水pH,使其符合污泥培
12、养的酸碱环境;用混凝剂PAM调节污水色度。 B. 开启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进入格栅井,然后自流进入旋流式沉砂池、初沉池、电解槽,斜板式沉淀池,自斜板式沉淀池进入两级厌氧池、缺氧池和两级好氧池。 C.当各级生化池内均达到设计液位时,停止集水池内的污水提升泵,开启好氧池中的曝气泵,缺氧池的搅拌机。投加好氧和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闷曝1-2天。 D.闷曝1-2天后,适当在好氧池内加入营养物质,继续闷曝1-2天。闷曝4-5 天后,开启集水池的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水量逐渐增大。 E.依上述流程连续运行,并每天观察污泥的微生物相、pH、沉降比,做好记录,了解污泥的生长情况。 F.当污泥活性
13、明显增强,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胶团和纤毛类原生动物,如种虫、累枝虫、盖纤虫等时,表明污泥已经成熟,强制驯化期基本结束。5.5全线调试运行A.污泥驯化培养形成挂膜,微生物相观察到有大量活性微生物的情况下,派小组成员前往广州顺兴染织实业有限公司取原印染废水,并做COD检测。B. 清洗在培养污泥时留下大量悬浮物的一级处理设备,主要是格栅、旋流沉砂池、初沉池、电解槽和斜板沉淀池,在进水前需清洗干净以防止堵塞。每日检查水泵,曝气设备等的运行状况,若出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C.用PH试纸检测原水的酸碱度,并用净水剂或石灰调节至适宜范围。进水并做混凝试验,先去除一部分色度和COD,调节曝气量和
14、电解槽的电流量。D. 对不能达到要求的工艺单元,全面进行检测调试,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确定调试重点,发现生化单元调试所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出水达标。E.适量投加营养物质,确保微生物正常生长。F检测污水中COD含量作为处理指标,每日进行PH检测并进行记录,运行期间的检测应做好相应记录。G整理调试运营全纪录,并进行调试总结。第二章调试运营总结6. 调试期间的检测6.1污泥培养驯化的监测6.1.1 微生物相的监测 类型性状颗粒性状微生物原水颗粒大小均匀,呈絮状球体无培养驯化第三天1. 好氧池水中污泥分布较不均;2. 厌氧池内污泥呈细长状分布;3.缺氧池内污泥呈团状分布均匀。1.较多的
15、活性微生物,主要是累枝虫;2.死去的寡毛虫、草履虫;3.死去的轮虫和钟形虫。培养驯化第四天1. 好氧池污泥分布不匀但污泥量多;2. 厌氧池分布较均匀却污泥量增多;3. 缺氧池污泥分布很均匀。1. 微生物是累枝虫,数量多且活跃;2. 大量死掉的微生物,种类较多:累枝虫、线虫、寡毛虫、轮虫、游泳型纤毛虫等;3. 大量死微生物,种类单一。培养驯化第五天1.好氧池污泥分布均匀且污泥量多2.厌氧池分布均匀但污泥量少3.缺氧池污泥分布很均匀1.大量的累枝虫和数只游泳型纤毛虫且很活跃及几条死掉的线虫;2.极少量活的微生物,累枝虫、钟形虫,以及只有大量死掉的线虫、漫游虫;3.大量死掉的微生物,有累枝虫、线虫、
16、草履虫、轮虫和漫游虫。 6.1.2. 污泥沉降比的监测 类型性状沉降比培养驯化第三天1.好氧池:可清楚得观察到量筒底部为死去的污泥沉淀物,表明有污泥老化现象,有薄层活性污泥,且有污泥挂壁现象,上清液较为浑浊。培养驯化第五天1. 厌氧池泥水分离效果明显,上清液颜色白色透明,沉降污泥约为24;2. .缺氧池泥水分离效果不明显,上清液较为浑浊,多为老污泥,无挂壁情况;3.好氧池泥水分离效果明显,上清液颜色白色透明,沉降污泥超过30;6.1.3. pH的监测 类型性状调节前调节后培养驯化第一天进水混合液pH=10.0经净水剂、石灰水调节pH=7.5培养驯化第二天各个池的pH都在正常范围(6.5-8.5
17、)内,无大范围变化培养驯化第三天MBR池PH=6.7,好氧池PH=6.8缺氧池PH=6.8,厌氧池PH=6.5MBR池、好氧池PH=7.1,缺氧池、厌氧池PH=7.2培养驯化第五天MBR池为酸性,其他池pH正常用石灰水调节MBR池至中性污泥培养驯化总结1、过程总结 .通过用生活污水(主要是餐饮污水)混合稀释原水,一边降低其容积负荷一边为培养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加入酸性净水剂、碱性石灰水调节混合液的pH值,使其达到污泥培养适合的酸碱度环境,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pH环境。 .由于混合液的色度过高,避免微生物无法得到足够光源,在进水培养污泥前,加入PAM混凝剂去除部分色度,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光平台
18、。 .为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活性污泥的生长情况,每天对五大生化池(MBR池、好氧池、缺氧池、2个厌氧池)进行微生物相、SV、pH监测,并每天做好调试记录。 .为保证微生物有稳定平衡的生活环境,向五个生化池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洗米水、葡萄糖、蛋白胨),补充充足的碳源。2、 结果总结 经过五天的培养驯化,五个生化池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两个好氧池更为明显,其微生物相、SV都有明显的改善。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累枝虫、钟形虫、线虫等微生物,其中主要是累枝虫。(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表明好氧池污泥生长良好,SV也达到30左右,为该系统进水调试营运提供很好的条件。6.
19、2污水进水与出水COD的监测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方法-重铬酸钾法及COD快速测定包监测废水COD的浓度。 CODCr(O2,mg/L)=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用量(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6.2.1检测结果水样进水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结果(mg/L)2000582.8244.41706.2.2数据处理根据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工艺处理出水COD浓度达到200mg/l,
20、可达到三级排放标准限值。水样原水运营第三天运营第四天运营第七天结果(mg/L)2000582.8244.4170去除率一70.86%87.78%91.5% 印染废水调试总结 1.过程总结 .将原水倒入集水池,加入净水剂调节pH到6.5-8.0和加入适量混凝剂降低原水色度和COD负荷。 .污水经污水提升泵将水从集水池提升至格栅井,经集水池-格栅-旋流沉砂池-初沉池-电解槽-斜板沉淀池-两级厌氧池-缺氧池-两级好氧池-二沉池-砂滤池进行处理,且出水进行内循环处理。 .曝气池曝气量控制在0.3-0.4m3/h范围,调节好曝气池与缺氧池的搅拌速度。 .经处理好氧池及二沉池内老化污泥量逐渐增多,导致出水
21、COD的处理效果不佳,所以不定期地进行排泥工作,以使出水达标。 .人工除渣清泡:格栅渣槽内混凝沉淀物过多,通过人工手动清除:好氧池内泡沫过多,通过人工手动清除;电解槽内的电解废物过多,通过人工手动清除。2.结果总结 通过结果与排放标准对比可知,废水运营第三天时,COD去除率已达 70%以上,经七天内循环后,达到90%以上,而且达到排放标准的三级排污,COD去除明显。色度也几乎全部去除,从紫黑色变得清澈透明。7、改进缺陷、补充完善7.1污泥驯化及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1:印染废水PH值的调节经检测知该印染废水的pH为10,偏碱性,而取水厂区工作人员称水为酸性水,且在药剂房发现石灰。解决方法:返回厂区观摩,发现原水进入调节池前,有一管道用于添加净水剂。取回净水剂,经检测其pH为0.5,呈酸性。经证明,净水剂用于去除一部分色度,但是会影响原水PH值使其趋酸性,故需石灰来调节适宜的酸碱度。问题2:调试工艺:缺氧池和厌氧池的调试流程位置概念较为模糊 厌氧池主要是用于厌氧消化,对于进水COD浓度高的污水通常会先进 行厌氧反应,提高COD的去除率,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含义
- 《Python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
- 基层治理新质生产力
- 2025-2030年中国LCOS显示屏产业竞争态势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分析前台文员的工作挑战与机遇计划
- 如何进行高效的对沟通计划
- 2025-2030工程车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团队文化提升的有效措施计划
- 2025至2031年中国热电偶阻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洗手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铁线莲图鉴》课件
- 2024年3月济南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德施曼智能锁使用说明书
- 回弹仪数据自动计算表格
- 《常德旅游景点介绍》课件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2023山西云时代技术限公司员工招聘136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调频与电视广播组题库
- 2023电力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检测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