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有效性摘要:文章对我国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发 现我国退市率低,并且 ST 制度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警示 作用以至于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半封闭状态,多进少 出,鱼龙混杂,市场投资风险较大,因此退市机制是缺乏效 率的。并进一步分析了退市制度低效能运作的原因和提高退 市制度有效性的措施,同时结合分析了 2014 年 10 月退市制 度改革的效果。关键词:退市制度 改革 有效性 主板市场 一、我国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 首先,股票退市率低,相当一部分劣质公司存留在市场 上。相较于我国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总数以及新上市的公司 数目,退市公司的个数少,退市率不足 1%,这是否意
2、味着 我国上市公司完全符合了上市标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 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上市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相对于这些 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准退市公司”的数量,真正退 市的公司仍然微乎其微。李自然( 2006 )的实证研究表明, 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在近年来有所提高, 但以贷 款利率或债券收益率衡量的整体投资价值仍旧不高。这些都 直指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退市制度效率低下。其次,针对中国早期证券市场情况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特 别处理制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 面:(一)对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有限假设 ST 制度能够起到充分的警示投资者的作用,那么 通过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
3、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 理性的投资者便会充分知晓投资风险就不会投资于ST 股票,从而 S T 板块不会呈现股价涨跌不规律、 股价与其内在价值 偏离等严重现象,即股价的变动应该是合理的。而实际上, ST 股票的变动趋势与大盘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 ST 公 司股票价格波动更大,其换手率远大于股票市场的平均换手 率。一方面说明投资于 ST 股票的风险较大,而另一方面则 说明 ST 股票被投机炒作的次数多, 交投活跃。 ST 公司股票 过于活跃的市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设立 ST 制度以减 少市场投机成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初衷,并没有对市 场起到较理想的警示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沦
4、为市场过度 投机和内幕交易的滋生地。(二)对上市公司的警示作用有限 一方面,退市制度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上市公司努力 提高公司质量的作用。上市公司在遭到特别处理时,由于高 退市成本积极地利用各种方式保住上市资格,不愿退出股票 市场。赵海云( 2012)发现,超过半数的 ST 公司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回归主板市场,但大多采用的是重组和借壳上市的 行为,并且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逃避退 市。这样的 ST 公司摘帽后,其财务状况依然没有改善,债 务风险大、偿债能力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特别处 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上 市公司为了避免被“ ST”,就要尽量避免
5、亏损,逐渐形成了 片面地以短期利润为目标而忽略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其 他方面的目标。冯芸( 2009)通过实证研究表明,ST 公司自身资产状况和盈利水平对其是否摘帽并无显著影响,并且 摘帽的公司也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最终导致退市制度 所应产生的正面效应长期弱化。综上所述,我国的退市制度是缺乏效率的。大量劣质上 市公司存在于股票市场上吸收大量资金,导致投资者良莠不 分,泡沫投机盛行,干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和 资本价格发现功能,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但不 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退市制度仍然是有效的,能够对投资者 和市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并且将一部分不符合标准的上 市公司淘汰出资本
6、市场。 陈劬( 2001)分析了 1998 年和 1999 年中国 A 股市场对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公告的反应, 得出 市场对该公告有显著的负反应的结论。因此,本文认为我国 的退市制度是低效能运作的。二、退市制度低效能运作的原因分析(一)退市指标设置不尽合理,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容 易规避首先是退市指标的设置过多地关注了企业的短期盈利 能力,却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姜国华等(2005)对“连续两年亏损”的特别处理指标提出异议,认为连续亏损 与否并不直接依赖于公司的长期赢利能力,这一指标过多地 影响了盈亏稳定性差但长期表现良好的公司。此外,在非数 量指标方面也不够完善,不能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的
7、综合绩 效。非数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股东情况、 公司是否有违法行为、公司信息披露是否真实等方面。而我 国在 2014 年实施退市新政前的退市非数量标准仅对信息披 露有所涉及而无其他。其次是指标的可操作性不强,易于规 避。如“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 值”这一退市标准,大股东很容易采取一定的手段操纵收盘 价以规避退市,所以这一指标虽然代表着市场对股票的反应 情况,但现实意义不大。(二)退市程序冗长,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我国,劣质上市公司要退出资本市场,需要经过退市 风险警示、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三个阶段,退市程序动辄长 达几年,并且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指标的设计几乎
8、每一条都给 了整改时间的宽限,而且具体的时间规定大多比较模糊,致 使真正实现退市的时间长,一般的公司不会轻易达到终止上 市的标准,从而造成了我国退市率低的局面。在此期间,劣 质上市公司容易利用资产重组等多种手段在账面上“改善” 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逃脱退市,重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另外,对退市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效 率低下的一个原因。长期以来,基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维护社 会稳定等众多的因素,存在退市程序的监管不力,在整改期 限内对上市公司监管不力,地方政府以财政性补助方式救助 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退市效 率低下的现况。(三)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是
9、我国上市制度严格,公司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并 经中国证监会的核准后才能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筹资活动,从 而导致上市资格的稀缺性和寻租行为的发生。上市公司一旦 退市,也就放弃了这一上市资格,公司退市成本较高,加大 了上市公司退市的难度。倪勇( 2004)认为较高的退市成本 是退市机制失灵的直接原因。 其次,我国股票退出通道不畅, 缺乏有序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尤其是场外交易市场不 发达。我国目前已经存在与场外市场功能较为相似的代办股 份转让系统,但是各市场之间缺乏沟通和连接机制,仍存在 退市通道不畅、场外交易市场不发达的缺陷,不仅增加了退 市的成本和上市公司退市的难度,而且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 利益,
10、不利于资本的有序流动。 三、提高退市制度有效性的对策针对退市制度低效能运行的原因,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 施,并结合 2014年 10月的退市制度改革分析此次改革效果。首先,继续完善退市制度,未来多方面的数量化指标可 考虑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资产负债等,并可对利润的可 持续性做出要求,同时增加非数量标准和符合市场倾向、可 操作性强的退市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增设指标提高 ST 公 司摘帽难度、对其被特别处理的次数进行限制,以提高 ST 制度的有效性。2014 年 10 月的退市制度改革中新增了重大违法公司强 制退市制度,将投资者和市场反映最强烈的欺诈发行和上市 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严重违规事件,
11、纳入强制退市情 形。上市公司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具有行为恶 劣、情节严重等特点,受到相关利益各方的密切关注。针对 部分存在重大违法、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上市公司无法正 常退出市场的实际情况,新增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能 够增加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其次简化退市程序,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交易体系。一 方面,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退出资本市场的渠道比较单一, 可以参照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多 层次资本市场,加强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交流以降低退市成 本。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主动退市制度。当上市公司上市 的收益少于维持上市的成本,或是当上市公司认为其股票价
12、 格被严重低估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上市公司理应选择主 动退出资本市场。此时上市公司选择主动退市,有利于其自 身价值效应、绩效效应以及治理效应的提高。此次退市制度的改革健全了主动退市制度,按照尊重并 保护市场主体自治意思的市场化取向,对基于公司自身不同 需求的各类主动退市情形、具体的操作程序、退市后续安排 以及信息披露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顺应了资本市场未来发 展趋势和相关上市公司的潜在需求,为建立更顺畅的能上能 下的退市机制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降低上市门槛,适时降低新股发行的标准和审批难度。同时我国证券市场的 股权结构以及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极易导致中小股东利益被
13、 侵害,因此要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降低退市成 本,促成上市公司对退市的正确选择。在这次的制度改革中,退市环节设计上为保护中小投资 者利益的新举措也是一大亮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主动退市公司退市的内部决策程序,要求审议的主 动退市事项须经出席股东会议的中小股东三分之二以上通 过;二是落实异议股东保护机制和民事赔偿责任,主动退市 公司应当为对退市决议持异议的股东做出专项保护安排;三 是强化上市公司退市前的风险揭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信息披露的时点、公告的内 容要求、停复牌程序以及对投资者风险提示的特别要求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保障中小投资者的
14、发言权和求偿权,缓解大 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恶 意主动退市,使得中小投资者明晰投资于公司股票的风险, 使投资者的利益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最后,要加大执行和监管力度。上市公司退市牵涉的利 益方较多,可能会面临地方保护主义、债权人阻力、中小投 资者利益保护等各种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退市制度的 执行力度,严格按照退市制度的条例来约束上市公司的行 为;同时转变监管观念,加大监管力度以减少操纵市场的违 规行为和确保各项市场机制运行的效率。综上所述,此次退市制度的改革弥补了旧退市制度下的 一些问题,合时宜地提出了主动退市制度和重大违法强制退 市制度, 疏通上市公司退市通道, 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市制度的有效性。但新制度仍然存在退 市指标不完善、可操作性低、退市程序冗长等固有问题,并 且重大违法退市制度推行“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也就是意 味着这个制度只是针对 2014 年 11 月 16 日以后的上市公司 重大违法行为,在此之前的造假上市、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均 可赦免。参考文献:1 李自然,成思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J.金 融研究, 2006( 1 1)2 赵海云,许可.转型期中国证券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040-3:2025 EN Prefilled syringes - Part 3: Seals for dental local anaesthetic cartridges
- 餐饮员工宿舍合同范本
- 饭店器械回收合同范本
- 饭店股份股东合同范本
- 改善足球俱乐部财务管理的审计计划
- 风力发电项目验收标准规程
- 粮油礼品供货合同范本
- 纺织厂合作合同协议书
- 终止家庭装修合同范本
- 结款方式合同范本模板
- 铝板板材外墙施工技术交底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
- 腾讯手机行业消费趋势洞察报告(2025年版)-腾讯营销洞察x益普索-202510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高光谱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一带一路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报告
- 海外专利布局优化-洞察与解读
-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
- 语言学术研究前沿领域与趋势总结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单元词汇表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