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题 目:基于ASP.NET的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28基于ASP.NET的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迅猛,目前全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全国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国扩大内需,提升国民消费能力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有力保障。如何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立于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不败之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了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等多个方面,如要实现
2、这些功能需要有不同的系统支撑,如CRM、ERP、OA、PDM等等。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和发展,利用Windows开发平台,结合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为中小企业构建一套可以自我管理、自我运行的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关键词: B/S模式;企业信息化;资源共享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31 概述41.1 背景4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52 相关技术介绍72.1 SQL Server数据库72.2 ASP.NET简介72.3 B/S模式92.4 .NET Framework简介102.5 ADO.NET简介123 系统设计143.1 需求分析1
3、43.2 系统设计143.2.1 设计原则143.2.2 体系结构153.2.3 功能结构173.3 数据库设计194 系统实现224.1 登录模块的功能实现224.2 信息发布模块的功能实现234.3 公文审批模块的功能实现264.4 留言板模块的功能实现275 结论28参考文献29引 言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乡镇企业,企业领导者缺乏睿智的信息意识,长期以来形成的单凭主观感觉和经验进行工作的习惯还远未消除。另外,一些企业领导对管理存有误区,认为企业的发展,效益的提高靠产权制度改革和外延扩张取得,只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即可,把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对立起来,对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缺乏长远考虑和财力、物
4、力及人力等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不重视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对建立有关的信息系统没有热情,由此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企业在竞争中失利,甚至破产倒闭。 1提高企业领导者信息化意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初步建设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构建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运行的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难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背景、历史意义和系统组成等方面的内容,为企业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1 概述1.1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正迎接着网络信息时代
5、的到来。对于占到中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很多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些甚至还是空白。这些企业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管理,在遇到重大经济决策时往往依靠企业领导者的个人判断,日常企业运营也没有统一的信息收集、发布、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及公文审批等还依靠传统纸质文件的传递,信息资源丢失严重、信息获取非常不便、企业运营效率低下。虽然众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企业信息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仍遇到很多困难,本文正是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阐述了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远大意义,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一套可以自我
6、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法。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比较低。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我国企业中已经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互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核心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基本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国上网的企业只占到所有企业的20%-30%,这些已经上网的企业大多数也仅仅是在网上建立了主页和电子邮件地址,并没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企业已有近70%的
7、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在欧洲,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2。 2、企业领导不重视信息化工作。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认为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并不重要。有些企业的领导者把企业信息化简单的理解成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购买,认为只要拥有这些硬件设备,企业的信息化就已经建立。企业的信息资源依然分散在各自的计算机设备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将这些信息共享出来,公文的审批依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文件传递,甚至有些中层领导把签字当作权利的象征,而排斥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3、缺乏信息化的建设人才。高科技的人
8、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主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建设落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科技人才的匮乏,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大多数的高科技人才更愿意进入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工作,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却吸引不到这些人才。目前,虽然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公司正在从事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成熟的软件系统可以使用,但这些软件大多为大中型企业所设计开发,价格昂贵且功能模式都相对复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很多功能模块都暂时无法用到,这样就给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同时,选择这些复杂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对于企业IT系统维护者本身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这通常也是不现
9、实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设计一套简单、易维护、低成本的企业资源共享平台,让这些企业能够尽早的实现企业资源信息化,尽早的享受到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便利。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本文主要是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并利用这种开发方法进行系统设计,从而进行程序的编写和功能模块的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理论方法研究:本文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和基于ASP.NET的组件对象模型; 2、需求分析: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思想与开发步骤建立对象和功能模型; 3、系统设计:着重研究如何利用ASP.NET进行系统
10、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的实现。 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 全文共分5章。 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从企业的现实需要出发,论述了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开发本系统所用到的相关技术,介绍了ASP.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说明了本课题的开发平台。 第三章,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详细系统设计,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数据库设计三部分,说明了本课题的总体设计思想。 第四章,对系统提供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给出说明,包括系统登陆模块、信息发布模块、公文审批模块及留言
11、板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指出了本系统的优势所在。2 相关技术介绍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用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如ASP.NET、B/S、.NET Framework、ADO.NET,以及用到了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等。本章将简要介绍这些关键技术。2.1 SQL Server数据库 本系统的数据库是使用SQL Server开发的。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以Transact-SQL作为它的数据库查询和编程语言,它采用二级安全验证、登录验证及数据库用户账号和角色的许可验证。SQL Server支持两种身份验证模式: Win
12、dows NT身份验证和SQL Server身份验证。 SQL Server为公共的管理功能提供了预定义的服务器和数据库角色,可以很容易为某一特定用户授予一组选择好的许可权限。 SQL Server数据库体系的核心是服务器,即数据库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负责处理己到达的数据库请求,并把相应的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系统。SQL Server充分地利用了可设置优先权的多任务、虚拟内存和异步I/0功能,可以在多线程内核上创建,这样在处理多个事务的时候可获得更高的性能。相对于FOXPRO, ACCESS等个人数据库而言,SQL Server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正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包括的支持开
13、发的引擎、标准的SQL语言、扩展的特性(如分析、OLAP、复制)等功能,是一些大型数据库系统才具备的特性。而像存储过程、触发器等特性,也是个人数据库所没有的。32.2 ASP.NET简介 本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ASP.NET服务器脚本编程环境开发。ASP是一项微软公司的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Internet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运行于 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因特网信息服务)之中的程序。在2000年第二季度,微软启动.NET策略,ASP+也顺理成章的改名为ASP.NET。ASP.NET是.NET Framework中一套用于生
14、成WEB应用程序和XML WEB服务的技术。ASP.NET页在服务器上执行并生成发送到移动浏览器或桌面的标记。ASP.NET页使用一种己编译的、由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提高性能并支持将应用程序逻辑同用户界面相隔离。ASP.NET页和使用ASP.NET创建的XML WEB服务文件包含用.NET、Visual Basic、C#或任何.NET兼容语言编写的服务器端逻辑。WEB应用程序和XML WEB服务利用了公共语言运行库的功能,例如类型安全、继承、语言互操作、版本控制和集成安全性等。4 ASP.NET是建立在CLR上的编程框架,可用于在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与以前的WEB
15、开发模型相比,ASP.NET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它的主要特点如卞: (1) 强大的工具支持 ASP.NET可以无缝地与WYSIWYG HTML编辑器和其他编程工具(包括 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一起工作。这不仅使得 Web 开发更加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这些工具必须提供的所有优点,包括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将服务器控件拖放到 Web 页的 GUI 和完全集成的调试支持,因此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威力和灵活性。 (2) 语言支持 ASP.NET支持多种语言,可以选择最适合应用程序的语言,如VC+、VB、C#等,它比这类编译类语言运行的速度快,更适合编写大型应
16、用。 (3) 代码构造 新的ASP.NET引入托管代码 (Managed Code) 这样一个全新概念,托管代码在NGWS (Next Generation Windows Services,下一代视窗服务) Runtime下运行,而NGWS Runtime是一个时间运行环境,它管理代码的执行,这样做使得代码看起来更加清晰,WEB开发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4) 性能优异 与传统的解释执行的ASP不同,ASP.NET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代码。ASP.NET执行常见任务变得容易,从简单的窗体提交和客户端身份验证再到部署和站点配置。ASP.NET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
17、等功能,这相当于在编写代码行之前便显著提高了性能。 (5) 简单灵活的配置 一个ASP.net的应用程序在一台服务器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简单的拷贝一些必须的文件,不需要系统的重新启动,一切就是这么简单。ASP.NET的应用程序部署方法采用基于XML的配置模型,配置和应用程序都存储在文本文件中,因此部署简单高效。此外,ASP.NET提供了一个强大且灵活的配置系统,很容易用在自己的ASP.NET页面和组件中。 (6) 代码访问安全控制 ASP.NET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身份确认模型,以满足现代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程序的要求。他支持3种安全的核心模式:Windows Authentic
18、ation模式、Forms Authentication模式和Microsoft Passport Authentication模式。52.3 B/S模式 B/S结构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是WEB技术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是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EB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物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物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结构。6 B/S模式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统一了客户端,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Firefox或 IE,服务器安装Oracle
19、、Sybase、DB2、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服务器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EB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 (VBScript、JavaScript) 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随着 Windows 2000/Windows XP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其三层结构模式如图2.1所示。图2.1 B/S结构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B/S三层
20、体系结构中,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表示层、应用层、数据层。 第一层:表示层WEB浏览器 在表示层中包含系统的显示逻辑,位于客户端。它的任务是由WEB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某一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后用HTTP协议把所需的主页传给客户端,客户机接收传来的主页文件,并把它显示在WEB浏览器上。 第二层:应用层具有应用程序扩展功能的WEB服务器 在功能上包含系统的事物处理逻辑,位于WEB服务器端。它的任务是接收用户的请求,首先需要执行相应的扩展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SQL语句等方式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数据处理申请,然后数据库服务器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交给WEB服
21、务器,再由WEB服务器传送回客户端。 第三层: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 在数据层中包含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它的任务是接收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把运行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2.4 .NET Framework简介 .NET Framework是用于生成、部署和运行XML WEB services以及其他应用程序的环境。它是整个.NET平台的基础结构。Microsoft .NET Framework是一种全新的平台,它简化了在Internet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它包含了两个主要组件:公共语言运行时环境 (CLR) 和.NET F
22、ramework类库 (FCL) 。7 公共语言运行库和类库(包括Windows窗体、ADO.NET和ASP.NET)结合在一起,可以提供在各种系统内部和各种系统之间方便地集成的服务和解决方案。.NET Framework提供完全托管的、受保护的并且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简化的开发和部署以及与各种语言的无缝集成。 .NET Framework是一个体系结构,它使得设计WEB应用程序与传统应用程序更加简单,具有高灵活的开发特点。其重要特性之一在于它能够将多种语言编写的代码无缝地集成在一起,如图2.2所示展示了.NET Framework的结构。图2.2 .NET Framework架构 整
23、个框架底层是系统服务。尽管理论上任何操作系统都有可以实现这些服务,但实际上目前的.NET Framework的实现仍然建立在WIN32 API和COM+的基础之上。 系统服务的上层是公共语言运行库(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该运行库可以加载并运行用任意语言编写的、以公共语言运行库为目标运行库的代码,这些代码被称为托管代码(Managed code)。运行库还提供了集成的、普遍的安全性。运行库提供了代码访问安全性,开发者可以指定运行某段代码所需的权限。在加载过程中,如果要调用方法,运行库可以判断代码是否可以被访问,开发者可以明确地对代码的权限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可
24、以将那些执行简单的、没有危险性的操作的代码的权限限制到最小。运行库提供的安全性是基于角色的,可以根据正在运行的程序所代表的用户来设置。 .NET Framework的类依赖于运行库,这些类提供了可以被任何支持.NET的程序设计语言调用的类。这些类遵循于一致的命名和设计原则,开发者可以更容易、更迅速地掌握这些类。 .NET Framework类库的上层是ADO.NET和XML数据。ADO.NET是一组类,为.NET Framework提供数据访问支持。ADO.NET以ADO为基础,但却与XML协同工作,并且在断开的环境中工作。 ADO.NET和XML的上层是两种不同应用程序的特定支持。其中一个是
25、使用windows窗体的传统客户端程序,是Visual Basic和MFC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结合。另一个就是ASP.NET,包括WEB窗体和XML WEB服务。 在ASP.NET和Windows窗体之上是公共语言运行库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 和遵循公共语言运行规范的设计语言。CLR的程序设计语言都必须遵循这些规则,以确保不同的语言具备一组公共特性。82.5 ADO.NET简介 ADO.NET是微软的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的下一代产品,ADO.NET是一种包含于.NET Framework中创建分布式和数据
26、共享应用程序的重要的应用程序级接口,用于在Microsoft.NET平台中提供数据访问服务,是对ADO的全新变革。ADO.NET具有比ADO更优越的互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编程性和更好的性能。ADO.NET的基础是XML技术,所以通过运用ADO.NET技术,应用程序不仅能访问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且还能访问层次化的XML数据。ADO. NET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两种数据访问的模式:连接模式 (Connected Mode) 和非连接模式 (Disconnected Mode) 。相比于传统的数据库访问模式,非连接的模式为应用程序提供了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在该模式下,一旦应用程序从数据源中获得所
27、需的数据,它就断开与原数据源的连接,并将获得的数据以XML的形式存放在内存中。在应用程序处理完数据后,它再取得与原数据源的连接并完成数据的更新上作。9 ADO.NET是专为基于消息的WEB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同时还能为其他应用程序结构提供较好的功能。通过支持对数据的松散藕合访问,ADO.NET减少了与数据库的活动连接数目,相当于减少了多个用户争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有限资源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数据共享。ADO.NET提供几种数据访问方法。在有些情况下,WEB应用程序或XML WEB服务需要访问多个源中的数据,或者需要与其它本地和远程应用程序进行互操作,这时使用数据集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作为
28、一种替换方法,ADO.NET提供数据命令和数据读取器以便与数据源直接通信。使用数据命令和数据读取器直接进行的数据库操作包括:运行查询和存储过程、创建数据库对象、使用DDI(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 命令直接更新和删除。 总之,ADO对象天生地定位在Windows平台上,其基于COM的本性使得记录集很难在一个分布式、异种平台构成的环境中使用。另外,即使目标平台可能允许使用ADO记录集,它也不具备最有效的机制。而ADO.NET所具有的不同于ADO的种种特性表明:ADO.NET通过一系列新的对象和编程模型,再加上与XML紧密结合,将会是一个分布式、异种平台构成的
29、环境中非常方便、非常高效地进行数据操作的最佳选择。103 系统设计3.1 需求分析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面向的是企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员工及管理者使用的频率较高。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平台,企业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查询企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作为企业日常运营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至少包含针对企业信息处理的几大功能,如信息发布、信息管理、信息浏览等;此外,对于协同办公还应具有公文流转、流程审批等功能;作为企业员工之间和领导者交流的窗口,还应具有留言板或BBS等功能。这些功能在系统表现上统称为前台功能模块,是普通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看到的功能。每个功能
30、模块既有普通用户模式,也有管理员模式,这些模式对应的系统管理功能统称为后台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通过登录模块对登录者的权限进行区分,并提供相应级别的权限管理功能。3.2 系统设计3.2.1 设计原则 本课题是以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这种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 使用简便性:由于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大多为中小企业的员工,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对系统的简便性要求较高,要求适合不同水平的客户使用;(2) 功能完备性:要求实现用户日常无纸化办公需要的所有功能,如用户管理、信息发布、信息浏览、公文发布、公文审批、留言板等;(3) 系统安全性:系统应具备用户身份认
31、证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查询用户身份和权限数据,区分不同用户所具有的相应权限,如公文发布权限、信息修改及删除权限等;3.2.2 体系结构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采用基于WEB的ASP.NET标准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如下图3.1所示:图3.1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体系结构 我们可用一台服务器来实现所有的功能,也可以分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减轻服务器的负担,提高执行效率。同时,也可以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HA(High Available)技术,通过HA软件构建服务器双机高可用集群系统,避免由于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的业务停顿。故障切换其实是用户对集群系统需求的最原始初衷,用户对自己的业务应用要
32、求连续地提供服务,但是每一套系统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可靠性,有时候出现的故障也许并不是因为系统本身造成的,比如电源系统等,或者由于系统的某一部分比如网卡等出现故障时导致了应用系统的中断。因此为了满足用户对应用连续性的要求便出现了集群系统,集群系统的故障切换是指当应用系统的服务出现故障时Standby系统自动接管当前运行的应用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对外服务,保证业务间断时间最短。HA系统做到的故障切换是基于一种模拟人工切换的方法,也就是说当主机出现故障时停止了当前运行的应用系统,备机检测到主机服务停止将启动备份的应用系统,并且把HA的虚拟IP切换到备机上,这样当再有客户端提出连接或者服务请求
33、时,备机通过接管了虚拟IP而提供服务。 下面对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做详细阐述: 客户层又称作表示层位于客户端,相当于用户界面,即IE等WEB浏览器。实现在客户端浏览器中显示的用户界面,该层可以调用由业务逻辑层提供的业务方法。 WEB和业务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承担业务的逻辑处理任务,包括处理接口层的HTTP请求,为用户界面层提供业务功能,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层来访问数据库。具体过程是由WEB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来的HTTP请求,并对请求进行分析转换,调用相应的逻辑处理程序;而该逻辑处理程序与资源共享层进行通信,进而访问数据库,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以HTML或X
34、ML形式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资源共享层位于结构的底层,主要用来实现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库的交互,完成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功能。以ADO.NET为接口,SQL Server为架构,主要处理应用层对数据的请求。 采用这种三层架构的好处是可以针对每一层进行动态的扩展,例如,当未来企业规模扩大,网站访问量增加的时候,可以针对WEB接入层进行动态的并发连接扩展,如增加WEB服务器的数量,增加服务器网卡的数量,通过负载均衡器等设备提高WEB接入层的并发连接能力。负载均衡的作用就像轮流值日制度,把任务分给大家来完成,以免让一个人过度劳累。但是与轮流值日制度不同的是,负载均衡是一种动态均
35、衡,它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分配出去。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使用的均衡策略(算法)是不同的,比如电子商务网站、业务系统,它的计算负荷大;再如网络数据库应用,读写频繁,服务器的存储子系统系统面临很大压力;再如视频服务应用,数据传输量大,网络接口负担很重。所以负载均衡策略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广义上的负载均衡既可以设置专门的网关、负载均衡器,也可以通过一些专用软件与协议来实现。 又如企业数据量增加,数据库规模及性能需求增大,此时可以通过升级数据库服务器的档次或采用并行数据库集群的方式进行扩展,还可以通过增加独立的光纤磁盘阵列以提高数据访问的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36、总之,采用三层架构搭建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扩展需求的首选。 本系统以Windows 2003 Server+IIS+.NET框架为平台,采用ASP.NET构造程序框架,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 ADO.NET为数据库接口开发技术。3.2.3 功能结构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系统主要包含四大功能模块,每个模块既有普通用户的使用功能,也有管理员的管理功能,系统的功能模块及结构图如图3.2所示。图3.2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结构图 本文将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主要分为三类:普通用户、管理者、系统管理员。不同的用户将授予不同的用户
37、权限。 用户登录时,系统首先检查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初始的用户名和密码是由系统管理员按照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员工的级别在系统中添加的,添加时即对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如普通用户权限或管理者权限。如果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则登录成功,否则给出出错信息并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只有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时正确时才能通过系统验证从而进入主页面进行相应的操作。 普通用户:系统大部分的使用者是企业的普通员工,这些用户被定义成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具有信息发布、信息浏览、公文发布、留言发布、留言查看及管理自己发布的信息和留言的权限。 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的是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限,管
38、理者在系统中除了具备普通用户的所有权限以外,还有管理公文和处理公文的权限。 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维护及用户名和密码的添加、修改和权限的分配工作,并且可以对普通用户和管理者提交的信息、公文、留言等内容作删除操作。 (2)信息发布模块 信息发布功能是将企业内部的一些通知、规定及通告等信息对站内所有用户进行发布。任何用户只要成功登陆本系统都可以查阅详细信息。系统管理员具有超级管理权限,可以对任何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回复、修改及删除操作。 (3)公文审批模块 公文是指那些需要专人去处理的文件,这种文件在企业内部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或者指定的相关人员才能发布或者查阅,发布的公文需要管理者的审
39、核才能进入处理流程,按照处理流程被指定的公文接收者应当进行公文的相关处理,如查阅、修改、重新提交、驳回,直至公文被审核通过。如果需要多部门相关负责人的审核,公文应流转至下一位公文接收者进行公文的相关处理。系统管理员具有超级管理权限,可以对已经发布的公文进行删除操作。 (4)留言板模块 作为企业员工和管理者以及员工和员工之间交流的平台,系统提供了留言板功能。用户可以在留言板上畅所欲言,系统会自动显示留言发布的时间和发布者的用户ID。系统管理员在后台可以对留言进行审核、回复、修改及删除等操作。3.3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共需要如下4个主要数据表格。表3.1
40、 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需要的数据表序号表名说明1user_name存储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和密码2user_info存储用户的部门及相关权限信息3notice存储信息发布的相关内容4document存储公文及相关处理的信息 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空白数据库,以office名称命名,其数据表格创建的内容如下。 (1)创建user_name数据表,如表3-2所示。表3.2 用户基本信息表(user_name)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结构约束说明1sidint identity(1,1)索引字段2suidvarchar(20)primary用户ID3spwdvarchar(20)
41、密码4sbasevarchar(100)工作目录5srunvarchar(1)default(1)状态 sid字段设计为自动递增的索引字段,它不是主键,这样的设计便于查询快速定位和批量处理。srun表示用户登录状态。1代表此用户可以登录到本系统,即用户有效;0代表不允许此用户登录到本系统,即用户被锁。 (2)创建user_info数据表,如表3.3所示。表3.3用户详细信息及权限信息表(user_info)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结构约束说明1IDInt identity(1,1)索引字段2suidvarchar(20)primary用户ID3namenvarchar(10)用户名称4userdept
42、nvarchar(20)部门名称5userlevelnvarchar(20)用户级别6joindatesmalldatetimedefault(getdate()加入时间7forbidnvarchar(3)default(no)权限18seenoticenvarchar(3)default(no)权限29allow_see_allnvarchar(3)default(no)权限310allow_see_deptnvarchar(3)default(no)权限4 ID字段设计为自动递增的索引字段,它不是主键,这样的设计便于查询时的快速定位和批量处理。suid字段与表3.2字段是一对一的关系。us
43、erlevel字段仅代表此用户的职位(普通员工或管理者),并不能起到赋予权限的作用,所有权限需要在权限字段中去定义。 (3)创建notice数据表,见表3.4所示。表3.4 信息发布表(notice)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结构约束说明1IDint identity(1,1)primary信息索引字段2titlenvarchar(50)标题3contentntext内容4noticedatesmalldatetimedefault(getdate()信息提交时间5sortint排序 由于没有设计信息状态字段,因此当信息提交后,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表3.4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表,不与其他任何表进行关联。 (
44、4)创建document数据表,如表3.5所示。表3.5公文审批表(document)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结构约束说明1IDInt identity(1,1)primary索引字段2titlenvarchar(30)标题3contentntext(16)内容4sendervarchar(20)not null发送者5receive_namevarchar(20)接收者6receive_deptvarchar(20)接收部门7inputdatesmalldatetimedefault(getdate()发送时间8reidintdefault(0)回复对象ID9filenamevarchar(50)附
45、件文件名称10file_content_typevarchar(20)附件文件格式11filevalueimage附件文件 sender字段是一个外键,与表3.2中的suid进行关联。reid字段也是一个外键,它与自己进行关联,就是与表中除自己以外的其他记录的ID号进行一对一关联。 表3.5中存储了与公文相关的3种记录:(1) 公文,其reid字段值为0;(2) 公文回复记录,其reid字段值为被回复的公文编号;(3) 公文转发记录,其reid字段值为被转发的记录。 此表还以二进制方式保存了公文所带的附件,但只能有一个附件,如果有多个文件需要上传,可以进行打包处理后上传。4 系统实现4.1 登
46、录模块的功能实现 登录模块是用于对企业用户身份认证,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才能正常使用本系统,不同用户登录时由于其初始设定的权限不同,在系统中所能使用的功能也将不同,如公文审批功能只有具备管理者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用户登录完成后,其在网站中所有的活动都以此身份来完成。用户的信息被保存在全局变量中,以供其他页面使用。 网站中的全局变量是指cookies和session里存放的变量。由于网页特点所限,在跳转至其他页面时,当前页内所有变量和对象都会被释放,要想传送到下一页的内容,只能通过参数或者表单的方式提交。而放入cookies和session中的变量,会在一定情况下一直保存,站内任何页都可以去访问这
47、些变量。图4.1 登录模块登录模块的部分关键代码如下:suid=request("suid")password=request("password")if suid<>"" and password<>"" thendim rs,sqlset conn=opendb()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select a.suid,a.sbase,a.srun,b.* from user_name
48、a left join user_info b on a.suid=b.suid where a.suid=" & sqlstr(suid) & " and spwd=" & sqlstr(password) &" and forbid='no'"rs.open sql,conn,1,1if not rs.eof and not rs.bof thenresponse.cookies("webeditbase")=rs("sbase")response.co
49、okies("webeditrun")=rs("srun")response.cookies("webedituser")=request("suid")response.cookies("oabusyname")=rs("name")response.cookies("oabusysuid")=rs("suid")response.cookies("oabusyuserdept")=rs("userdep
50、t")response.cookies("oabusyuserlevel")=rs("userlevel")end ifresponse.redirect "system.asp"end if4.2 信息发布模块的功能实现 信息发布模块提供三个功能,信息发布、信息管理和信息浏览。当用户发布信息时,系统首先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合法性验证,在form提交前先进行form_check函数,如果函数返回的值是true,则提交信息,否则停止提交。 form_check函数相关代码如下:<script Language="
51、;JavaScript">function maxlength(str,minl,maxl) if(str.length <= maxl && str.length >= minl)return true;elsereturn false;function form_check()var l1=maxlength(document.form2.title.value,1,50);if(!l1)window.alert("标题的长度大于1位小于50位");document.form2.title.focus();return (fa
52、lse);</script>图4.2 信息发布模块 将新信息写入数据表中的代码如下:<%if request("submit")="发布" thentitle=request("title")content=request("content")set conn=opendb()sql = "Insert Into notice (title,content) Values( "sql = sql & SqlStr(title) & ", "s
53、ql = sql & SqlStr(content) & ")"conn.Execute sql'把是否看过信息改为"no"set conn=opendb()sql = "update user_info set seenotice='no'"conn.Execute sql%><br><br><font color=red>新信息发布成功!</font><% 在信息管理页面,可以打开某个信息的详细页面,如图4.3所示。图4.3 详细信
54、息页面4.3 公文审批模块的功能实现 公文审批模块由发送公文、管理公文和处理公文三个功能组成。通过点击发送公文按钮,打开发送公文的界面。通过下拉菜单选择要发送公文给哪个部门接收,在选择好部门后,系统会自动提交,得到此部门所有人员的列表,可以选择给所有人或某个人接收。图4.4 公文审批模块 实现选择接收的部分代码如下:<form action="document.asp" method="post" name="form1"><td><select name="userdept" size=1 onChange="document.form1.submit();"><%'打开数据库读出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然科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医学检验师考试试卷及答案对比
- 应用统计入门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年级英语试题二模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白旗中学2025年初三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5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工业废水处理药剂租赁及环保监管服务合同
- 工业级材料扭转试验机租赁与设备定期检修合同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
- 考试通过保证书承诺保证
- 天津市河北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方程式总结
- 2024年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作业指导书
- 泰康入职在线测评题
- 六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六套)
- 2024-2030年中国智能音箱行业消费态势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反比例函数函数K的几何意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