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优化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关系转换要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离不开人的因素。而教师和学生则是课堂进行的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和人际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语文。1、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中,师生角色的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潜能的发挥,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
2、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增加,从而由被动的受教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由于教师死机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减弱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2、优化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单项的传授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为了不打破这种权威,往往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谈不上主动、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遇到困难能及时给予帮助的朋友。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
3、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语文课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课文的背景、音乐、人文资料营造气氛或进行角色表演。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朋友出现在舞台,师生交流增多、交互频繁,教师和学生人气都大大提高。二、优化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促进能力培养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的教学环境下,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正是把现代科技引进课堂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易学、乐学,培养了学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1、突破时空的限制,诱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主
4、动、自觉、及至自主。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作者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法,难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调动。教师使用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所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文庐山云雾是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讲述,可是学生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图画,因此兴趣
5、不高。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把庐山的“秀丽”,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同学们顿时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别是当多媒体展现云雾“瞬息万变”的画面时,同学们高兴的直拍手,嘴里不禁的说:“庐山的云雾真神奇呀!我恨不得马上就去庐山看看。”就这样同学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2、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何巧妙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这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巧妙的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不仅能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
6、学习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她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音乐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虽然人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鹿而杀了狼,可结果不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葱绿繁茂的大森林变得象被火烧过一样。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3、拓宽视听范围,训练记忆能力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多媒体
7、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如:燕子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燕子的外貌的。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就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放大的燕子镜头,让学生从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燕子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燕子长的什么样,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学生对燕子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才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性及语文内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创设情境,自读感悟,“双性”统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说明单位:呼伦贝尔市莫旗汉古尔河中心校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创设大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章情境,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同时,以文本为媒介,抓好朗读训练点与知识训练点,通过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感悟,促使学生对人文目标的理解,做到语文教学中的“双性”和谐统一。针对本文以语言描写为主的特点,设计了反复的师生对读来加以渗透语言描写的好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积累描 写人物外貌、语言的语句。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
9、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的方法。 2、从课文中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深情导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四、拓展资料,总结全文。第二课时一、导入:亲情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这节课,
10、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意图:结合四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走入亲情,为学生做好情感铺垫。二、检旧:(一)1、认读生词: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疾步 爆炸 瓦砾 砸破 颤抖 2、复习多音字:杉(shn杉树)(sh杉木) 混(hùn混乱)( hún混水摸鱼)颤(chàn颤抖)(zhàn颤栗) 2、认读生字:杉 矶 混 昔 墟 曼 疾 爆 砾 砸 颤 3、指导书写:师: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左右结构的字,让学生从中选择两个比较难写的指导书写。(二)1、指名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11、( 板书:了不起。) 师: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呢?三、授新: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父子俩了不起的句子,在旁边做上批注。 2、组内交流 3、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在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后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方法:生汇报句子后,谈感受。体会第一句话表达方式很别,指导学生朗读。看课文的插图,想象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句话抓住了父亲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外貌,动作)这种抓住人物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我们在写作中也应学习。、
12、学习自然段,体会语言描写的好处。当有些人上来拉住他,对他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问:“谁愿意帮助?”当消防队长挡住他,告诉他太危险了,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当警察深情的劝他回家吧,父亲依然在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从这反复的问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是抓住了父亲的语言描写,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不顾一切,身单力薄,坚定执着。设计意图:汇报表现父亲了不起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抓住朗读训练点指导多角度体会朗读。渗透动作、外貌、语言描写的好处。 、 师:为什么父亲挖了36小时,挖得那么艰辛、疲倦,仍然不放弃?(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板书这段话,齐读
13、。设计意图:引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为升华情感做好铺垫。 、小结父亲了不起:正是这句父爱的承诺使父亲坚持挖掘了小时,正是这句父爱的承诺支撑出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表现儿子了不起的句子:句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我只要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谈感受。()男女生体会读。句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不论发生了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a:谈感受,b:指导朗读。师:危险面前,阿曼达先人后己,因为他坚信(学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师:这两句话,作者抓住了阿
14、曼达的什么描写(语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品质的方法,也是我们写作时应该学习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处儿子的语言描写,体会儿子能够在恐惧中镇定,在绝望中崛起,真的很了不起!体会语言描写的好处。、分角色朗读。()自然段。() 小组练习朗读。() 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父子俩的对话,再次体会父子俩的了不起,领会语言描写的好处。 、总结父子俩了不起。、师生对读,升华情感。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别人告诉他太危险,劝他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也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给予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儿子在废墟下惊慌、恐惧、绝望的时候,唤起他生的希望的也正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父子俩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氢能储存与运输安全技术考核试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专题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化工园区恶臭气体协同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生物传感器量产研发规范考核试卷
- 2025年农业行业水利工程与乡村振兴政策协同水平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强化训练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难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 小学生财商教育在数学教材中的思考与应用
- 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 电视广告片制作合同(专题)5篇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全册课文原文翻译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267条表情猜成语【动画版】
- 科研课题立项评审评分参照标准
- 人工终止妊娠的治疗规范
- 人教课标实验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全市一等奖
- GB/T 3536-200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 GB/T 34293-2017极端低温和降温监测指标
- GB/T 15057.2-1994化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