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8物理上期末考前知识点_第1页
打印:8物理上期末考前知识点_第2页
打印:8物理上期末考前知识点_第3页
打印:8物理上期末考前知识点_第4页
打印:8物理上期末考前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寺二中 八物 用心 + 细心 = 优秀 2015年终考前查漏补缺-【1】参照物1下列所举各类”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C . F )A星辰远去 B大陆板块运动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D人的奔跑E.行星转动 F鲜花怒放 G骏马奔腾 H枯叶飘落2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D)A郭婷晚上仰头看月亮时,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她选择的参照物是飘动的云B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曹研认为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看山恰似走来迎C有一种旅游项目,叫漂流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裴苗说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橡皮艇D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岸边的房屋(正确答案是:船)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D)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诗人的小船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

3、鱼细石是光的直线传播4下列古文内容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D) A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乘坐的船B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山是运动的”是选用船作为参照物C.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山D“群峰倒影山浮水”光的折射现象5玉洁乘车去北京,怡雯前来送行玉洁看到怡雯逐渐向后退,而怡雯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怡雯看到“远去的汽车”、 玉洁看到“后退的怡雯”,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B)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6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D)A陆哲坐在

4、海边游乐场“跳楼机”的升降台上当升降台急速降落时,陆哲感觉沙滩扑面而来,陆哲所选取的参照物是自己B金阳乘过山车过山车高速运动时,金阳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的参照物是过山车C国庆节,新宇同学乘座旅游船游览了“百里乌江画廊”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新宇同学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该旅游船D李乾乘坐从新安开往上海的动车,当动车进入上海境内时他感慨地说:“我终于来到上海了!”,他说出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李乾乘坐的动车7. 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D)A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裴盼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裴盼为参照物汽车向西运动B耀龙骑着

5、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耀龙背着的书包C南北朝时期的有一首诗写到:“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选择的参照物是水D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流水E. “两岸青山相对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F. “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G轩辕龙舟大赛正在激烈进行,桥上的观众相对于龙舟是运动的8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飞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南杏抱着伤病员雅菲,缆绳正在将她们拉上飞机若以救生员为参照物,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A伤病员 B直升飞机C钻井平台 D直

6、升飞机驾驶员9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俊杰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俊杰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俊杰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物理王老师为参照物C俊杰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俊杰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10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贾鹏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贾鹏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贾鹏所选择的参照物分

7、别是(A)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11如图所示,子启和田硕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C)A子启同学B田硕同学C岸边的山D竹排上的凳子1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A.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向北运动的 B.甲车一定比乙车通过的路程多C.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D.通过4米的路程,甲比乙少用2.5秒13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雅琼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以地面为参照物,雅琼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

8、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雅琼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雅琼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14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旭丽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旭丽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B)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15周末,同学们一起去郊游,举目望去,青山、绿树、小桥、流水,还有行走在桥上的游人面对此景,梦丽等同学有了以下的议论,你认为下面哪句说法是错误的(D)A以青山为参照物,绿树是静止的B以行人为参照物,绿树是运动的C以青山为参照物,行人是运动的D以流水为参照物,小桥是静止的2015年终考前查漏补缺-【2】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低音声部”

9、和“高音声部”中的“低”和“高” 2. “女高音” 3.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松紧、粗细、长短、厚薄5.振动快慢二、响度1. 仝振波利用电位器调节耳机音量 2. “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3. 震耳欲聋/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4. “声如洪钟”5. 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提高响度,传递信息6. 晓星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7. 尧旨任职的城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8. 张栩组织的端午节龙舟赛上锣鼓声响彻云霄,“响彻云霄”描述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响度9. 黄振在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

10、的响度10. 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三、音色1. 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闻其声而知其人/2. “悦耳动听”3. 王龙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4. 安嘉乐在“模仿秀”节目中,模仿歌唱家贾少凡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5. 通过音色分辨鼓声、号子声的6. 主人只有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依据是音色四、综合运用1君洁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吼”声属于超声波B“吼”声传递了能量C“吼”声属于噪声D85分贝

11、说明“吼”声响度大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B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可除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空气能够传声3刘慧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声频率固定不变),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判断正确的是(D)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 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消除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

12、×108m/s5关于声现象,判断正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E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F G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H.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在真空中传播 I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 J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K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L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N.对着障碍物说话,可能会听到回声 O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P陈嘉乐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Q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

13、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R.在道路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S在不同物质中声速均为340m/s T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U. 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因翅膀扇动的频率变低V次声具有较小的振动频率 W. 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6何哲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以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015年终考前查漏补缺-【3】物态变化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图是张浦

14、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 2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B)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图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B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C图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温度为0时,冰和水可能共存,但没

15、有水蒸气4下列物态变化中,分别属于哪一种?A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 现象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E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F. 春天,冰雪消融 河水结冰 G. 树枝上的“雾凇”的形成 H. 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I. 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J深秋,室外物体表面上往往会形成一层霜,这是水 的结果K. 加油站贴有“禁止吸烟”、“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语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L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M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N在卫生间洗澡时,里面的镜面变模糊

16、了,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O. 教室内,灯泡的钨丝会变细 ,灯泡壁变黑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P.霜形成 Q.雪的形成 R.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晾干 S. 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T.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U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 V. 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 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W. 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X. 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Y.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Z.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5下面的图中,正

17、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A)ABCD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7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水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降低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C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

18、盖地膜9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E)A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是熔化B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C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D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是熔化 E.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F. 饮料中的冰块变小是熔化G. 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凝固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B)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1生活中关于热现象中“白气”,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

19、白气, B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 C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 D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E. 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 F.夏天打开冰柜看到白雾, G.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H.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I.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 为水蒸气J.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 为水,水又 成冰而形成的 K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它的瓶壁“流汗” L.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M.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N.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 2015年终考前查漏补缺-【4】光现象1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

20、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2.“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现象 立竿见影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树荫的形成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墙上的手影 树荫下圆形光斑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知道时间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A. 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形影不离 B.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 B. 透过树丛的光 D. 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3.“光的反射” 水中倒影 放

21、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 一叶障目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自行车尾灯 水中倒影/大象在水中的倒影/桥在水中的倒影坐井观天 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对电视机的遥控 A.街头路口的“凸面镜” B. 照镜子/ 哈哈镜 C. “海上明月” D. 光线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E. 演员对镜练习 F. 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G.看到地上的书 H. 潜望镜4.“光的折射” 潭清疑水浅 放大镜看报纸/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插入水中的铅笔在

22、水面处“折断” 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能 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雨后彩虹A.看到水中鱼 B. 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大 D.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F.“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E.台灯的灯罩内表面做得光滑是为了利用光的漫反射F.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的G.鱼缸中的水温问题比室温略低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H.平静的湖面映出岸边的景物在这个

23、现象中“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I.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J.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K.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L.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25°M.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m/s O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P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Q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6晚上,晓雪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

24、是(C)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7如图,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8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这一现象的是(C)ABCD9一条光线A0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如图所示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下图中有四幅描述其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B)ABCD10下列各图中,

25、正确的是(B C)A 光的反射B 平面镜成像CD2015年终考前查漏补缺-【5】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 2. 凸透镜成像规律条件凸透镜成像图成像情况u与v的关系像的位置(与物体在同侧或异侧)像随物距变化的情况U2f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uv异侧fv2f物近像远像变大u=2f求焦距倒立等大实像u=2f异侧v=2ffu2f投影仪倒立放大实像uv异侧V2f物近像远像变大u=f不成像Uf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uV同侧物近像近像变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当u大于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u小于f时,物近像近像变小。3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C)BCD4.浩楠取一个大烧杯,

26、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C) 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5.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B)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6. 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A8cmB15cmC20cmD40cm7.刘水源将凸透镜正对太

27、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D)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8如图所示,浩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B) A. BCD9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10王钰用如左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28、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如右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C)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0如图所示,贾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

29、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1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B)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13亚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淸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

30、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B)A靠近凸透镜,变大B远离凸透镜,变大C靠近凸透镜,变小D远离凸透镜,变小14阿姿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则光屏上(D)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接收不到像15裴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

31、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可能是倒立的像D可能是正立的像16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A使屏远离透镜B使屏靠近透镜C使屏向上移动D使屏向下移动17刘真对凸透镜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2)她再将该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32、A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6cmB实验(2)中,物距u为20cmC实验(2)中,物距u为30cmD实验(2)中,得到的像为放大实像17旭旭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A)A小于10cmB大于10cm小于20cm C大于20cmD等于10cm18贾鹏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

33、,则凸透镜不成像19.如上图所示,王博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B)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20.甲乙两副眼镜看起来相似,但放在试卷上后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有关甲乙两眼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A甲眼镜的镜片与照相机的镜头相似B乙眼镜的镜片与幻灯机的镜头相似C甲眼镜是矫正近视眼的 D乙眼镜是矫正远视眼的2015年终考前查漏补缺-【5】质量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的法,请细心判断正误或填空A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B如水结成冰后体

34、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质量/茶结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C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不变 D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E.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 F.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G.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H.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I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左右 J水可以在98时沸腾K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L超导体在常温下的电阻为0M.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N. 一只成熟苹果的质量约150g O.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一个鸡蛋的体积大约100cm3P

35、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Q.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R. 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S. 王浩将试剂瓶中的部分蒸馏水倒入量筒后,瓶中剩余的蒸馏水和量筒中的蒸馏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U. 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V.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质量约3.5 kgX. 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Y. 刘凡把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如何变化?Z. 超市出售的袋装大米包装上所注明的计量单位是 。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王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少康说应该: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3图像问题:丽平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 a,b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