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实用教案_第1页
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实用教案_第2页
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实用教案_第3页
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实用教案_第4页
公司法公司法人人格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公司(n s)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公司(一)公司(n s)(n s)的的权利能力权利能力 公司公司(n s)(n s)权利能权利能力是指公司力是指公司(n s)(n s)作作为法律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为法律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承担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是由法律赋予的,它是公司是由法律赋予的,它是公司(n s)(n s)在市场经济活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动中具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务的前提。第1页/共23页第一页,共24页。 1.公司权利能力的起始时间与自然人有所不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chshng)、终于死亡。而公司的权利能力于公司成立时

2、产生,至公司终止时消灭。2.2.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公司的权利能力与自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公司的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有较大不同。公司权利能力多然人的权利能力有较大不同。公司权利能力多属于特别的民事权利能力,往往受到公司法、属于特别的民事权利能力,往往受到公司法、公司章程以及公司自身性质的限制。公司章程以及公司自身性质的限制。(1 1)性质的限制)性质的限制(2 2)目的)目的(md)(md)和范围的先安置和范围的先安置第2页/共23页第二页,共24页。(二)公司(n s)的行为能力 公司(n s)行为能力的涵义。公司(n s)的行为能力是指公司(n s)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以自己的行为独

3、立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1.1.公司公司(n s)(n s)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具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具有一致性,公司有一致性,公司(n s)(n s)的行为能力与其权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2.2.公司公司(n s)(n s)行为能力的范围和内容与其行为能力的范围和内容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和内容也是相一致的,公司权利能力的范围和内容也是相一致的,公司(n s)(n s)权利能力所受到的限制,也同样适权利能力所受到的限制,也同样适用于公司用于公司(n s)(n s)行为能力。行为能力。公司的行为能力由公司的机关(jgun)实施:即公司法定代表人

4、。第3页/共23页第三页,共24页。第二节 公司(n s)人格的取得公司(n s)人格是基于公司(n s)登记而取得的。第4页/共23页第四页,共24页。一、公司登记的概念、种类与主要事项一、公司登记的概念、种类与主要事项 (一)公司登记的概念(一)公司登记的概念 公司登记指发起人人为设立、变更或公司登记指发起人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法人主体资格,依照法律规定终止商事法人主体资格,依照法律规定(gudng)(gudng)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主管机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并被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关申请登记并被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公告的法律行为。公告的法律行为。 第5页/共23页

5、第五页,共24页。设立登记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注销注销(zhxio)登登记记名称登记名称登记(二)公司登记(二)公司登记(dngj)的的种类种类(三)公司登记(dngj)的主要事项 公司名称 公司住所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主体类型 经营范围 经营期限第6页/共23页第六页,共24页。我国有三级组成(z chn):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二、 公司(n s)登记的主管机关第7页/共23页第七页,共24页。三、公司登记三、公司登记(dngj)程序程序 我国的登记(dngj)程序可以概括为申请和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告四个阶段:

6、 (一)申请和受理 商事登记一般由公司发起人申请,且须作成书面申请书,并签名(qin mng)盖章。第8页/共23页第八页,共24页。(二)审查(二)审查(shnch) 我国法律(fl)规定,公司登记主管机关自发出公司登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核准登记或不予登记的决定。第9页/共23页第九页,共24页。 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应当自核准登记之日起15日内通知申请人,发给(f i)、换发或收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营业执照是其取得主体资格的凭证,执照的签发日期就是公司成立的日期.(三)核准(三)核准(hzhn)发照发照第10页/共23页第十页,共24页。公告,就是将登记的有关事项(

7、shxing)通过报刊或其他途径公告。(四)公告(gnggo)第11页/共23页第十一页,共24页。第12页/共23页第十二页,共24页。第三节第三节 法人法人(frn)(frn)人格否认人格否认制度制度一、法人人格一、法人人格(rng)否认制度的概念与形成否认制度的概念与形成 公司法人人格(rng)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rng)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导致公司债权人损害的,公司债权人可直接请求股东偿还公司债务,股东由有限责任变为无限责任的制度。 第13页/共23页第十三页,共24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在美国公司法中称为“揭开公司面纱”或“刺破公司面纱”

8、。在德国法中,被称为“直索责任”。日本(r bn)法则称其为“法人人格剥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也有形象地称其为“透视”理论。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源于美国,于美国,19051905年由法官桑伯恩年由法官桑伯恩在在“ “ 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输(ynsh)(ynsh)公司公司”一案中创一案中创设设第14页/共23页第十四页,共24页。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furn)制度特征制度特征1 1、公司法人、公司法人(frn)(frn)人格否认制度是以承认公人格否认制度是以承认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司具有独立法人(frn)(frn)人格为前提

9、。人格为前提。2 2、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特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特定(tdng)(tdng)法法律关系中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的否认,而不是对公律关系中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的否认,而不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全面否认。司法人人格全面否认。第15页/共23页第十五页,共24页。 4、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zhngy)的体现。3、公司法人人格(rng)否认制度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即通过追究法人人格(rng)滥用者的责任,直接清偿公司债务。第16页/共23页第十六页,共24页。三、我国关于三、我国关于(guny)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规定关规定 公司法第二十条:

10、“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tob)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17页/共23页第十七页,共24页。四、我国公司法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四、我国公司法确立公司法人人格(rng)否认否认制度的制度的 适用要件适用要件 1、主体要件。 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者应是该公司中掌握(zhngw)实质控制能力的股东。

11、第18页/共23页第十八页,共24页。 2、行为要件。、行为要件。 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 判定股东的行为是否滥用了公司法人人格行为,可判定股东的行为是否滥用了公司法人人格行为,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违法或欺诈行为原则、过度控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违法或欺诈行为原则、过度控制原则、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原则、违反公平、公正原则。 具体情形有:投资具体情形有:投资(tu z)不足、股东和公司之间的不足、股东和公司之间的交易条件不公平、股东控制了公司的业务、股东与公交易条件不公平、股东控制了公司的业务、股东与公司的事务混同、股东的利益分配政策剥夺了公司的利司

12、的事务混同、股东的利益分配政策剥夺了公司的利润等。润等。第19页/共23页第十九页,共24页。 3、结果要件。、结果要件。 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xngwi)损害了债损害了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第20页/共23页第二十页,共24页。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zhd)适用的适用的情形情形 1、股东和公司财产混同,双方帐目不清。财产混、股东和公司财产混同,双方帐目不清。财产混同是指公司的财产与该公司的股东以及同是指公司的财产与该公司的股东以及(yj)其他相其他相关公司的财产彼此混杂在一起,不能作出清楚区分关公司的财产彼此混杂

13、在一起,不能作出清楚区分的状态。的状态。 2、人格混同(hntng)。所谓人格混同(hntng),是指公司与股东之间,某公司与另一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 第21页/共23页第二十一页,共24页。 4、虚拟股东。所谓虚拟股东,是指公司股东没有达到法定的人数(rn sh),而采取虚拟的方法使股东人数(rn sh)达到法律对其最低人数(rn sh)的要求。 5、股东抽逃资金或抽逃、转移、隐藏公司财产。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以其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mn sh z rn),股东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擅自转移、侵占公司财产。 3、不正当操纵。所谓不正当操纵,是指股东通、不正当操纵。所谓不正当操纵,是指股东通过过(tnggu)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实施了有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实施了有悖于法律和公司章程的不正当行为。悖于法律和公司章程的不正当行为。第22页/共23页第二十二页,共24页。谢谢您的观看(gunkn)!第23页/共23页第二十三页,共24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二、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