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_教案_文档_第1页
弟子规_教案_文档_第2页
弟子规_教案_文档_第3页
弟子规_教案_文档_第4页
弟子规_教案_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弟子规 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知识梳理弟子规总叙、入则孝篇第一段2、弟子规的2段教学目的: 1、对前三节弟子规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2、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授课时间: 3 月 4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前知梳理:(师):新课的开始,我们用部分时间对前三节课学过的弟子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来做一个简单的汇报好吗?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1、自渎一遍这两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2、解答疑难字词。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学习第二段: 冬则温 夏则贵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1、齐读文字。2、指名

2、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两名)3、提问:冬天该怎样送去温暖?夏天该怎样送去凉爽?早晨该怎样去请安?夜晚该怎样伺候父母安眠?4、师述: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5、学生(昂)讲二十四孝故事“扇枕温衾”。6、师述:感谢许昂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故事,从中我们深刻体会了孝顺的道理。四、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弟子规信篇19-21节“凡出言-无加警”学习弟子规的22小节教学目的: 1、对前三节弟子规信篇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育学生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

3、,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3、教育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交正直诚信的好朋友。授课时间: 3 月 11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课的开始,我们来复习一下前三节课学过的弟子规知识。导语:刚才我们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短的汇报,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信的行为,“信是美德”对于信,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一、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出示两节文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齐读文字,注意读准字音。二、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简要了解文字含义。学习第22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齐读文字。 2、讲解这段文字的意思。每一个

4、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努力赶上。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刚没有必要伤心自卑。从德行与物质享受两方面来谈,德行远比物质享受更重要。 三、总结、你懂了吗?齐读这一节。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23小节“唯德学-渐相亲教学目的: 1、对前一节弟子规进行汇报。 2、教育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交正直诚信的好朋友。 3、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授课时间: 3 月 18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第22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齐读文字。二、学习第23节:出示

5、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 1、(师述)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节内容。 2、齐读文字。 3、解释文字意思。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接近你,真正的良师益友就是逐渐离开你。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时虚心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朋友,就会渐渐和我们亲近了。 4、举例说明“闻过怒”、“ 闻过欣”的观点。 5、齐读这23节内容。 三、多种形式练读两小节内容,做到背诵。四、进行每节课一次的善恶大考验(用手势、语言判断行为对错。) 1、随便伤害小动物。 2、遇到师长行礼问好。 3、礼

6、让座位给老弱妇孺。 4、边走边吃,随地吐痰。 5、在学校教学楼里大喊大叫。 6、捡到他人物品及时归还。 7、乱扔垃圾,制造环境污染。 8、喜欢讲别人的缺点。 9、对父母没有礼貌、大喊大叫或是顶撞。 10、不说脏话、不打架。五、活动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明辨是非,德行高尚的人。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弟子规的3段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 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授课时间: 3 月 25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的中华民族好比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生长

7、了二千七百多年,我们每个儿童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而大树的生长离不开根部营养的摄取与供给,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就是我们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我们学习的弟子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二、新课教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的第3段: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一)、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1、自渎一遍这两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2、解答疑难字词。(二)学习第三段1、(师述)对于孝,我们还要做到哪些呢?我们来继续学习。2、齐读文字。3、解释文字意思。4、举例说明“擅为”、“私藏”的危害。(1)私自去外边玩;(2

8、)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三、交流感想结合实际说说该怎样做?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  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   2、  听两首歌父亲、母亲,在歌声中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

9、尊敬老师,好好学习。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弟子规动画影象片段,两首歌父亲、母亲。)授课时间: 4 月 1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   师:“同学们,弟子规分六个部分,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复习了弟子规的;总叙和第一部分入则孝,这节课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来解释、理解其中的意思,首先我们来背诵一遍总叙和入则孝。”   学生背诵:(略)   二、播放弟子规动画片片段   师: “真棒啊!经典语言象滔滔流水从我们的口中流淌出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看似很难的文字也怕我们用功夫啊,希望同学

10、们要再接再厉,加油!   师:同学们背的很熟,可是其中的含义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有助于你对“入则孝”的理解,要认真看呦。   播放动画:    三、提问、互动:  1、  哪个同学能流利的回答“入则孝”讲的是什么?  2、  我们平时是怎么做的?  3、  今天学习了弟子规,知道今后怎么做吗?  四、老师讲故事   师: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论语学而第一里说:“君子务本同学

11、背过,我们一起来背”    师:古代流传下来很多感人的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我们知道的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有没有听说乌鸦反扑、羔羊跪乳的故事啊。    五、总结: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1、 复习弟子规,体会古文韵味。2、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思想。 授课时间: 4 月 8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3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5 1、 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

12、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 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3、 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 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三、 交流方法 展示成果。 22 1、 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 2、 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 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

13、(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七课时教学目的: 1、通过课件,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理解弟子规

14、。 2、学习汉字“贵”、“洁”、“循”、“称”。 3、让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丰富语言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大字卡、小字卡、影碟机、 音箱。 授课时间: 4 月 15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学生大声诵读弟子规。 2 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弟子规的内容。 二、让学生先欣赏弟子规。 4三、学习汉字“贵”、“洁”、“循”、“称”。 24 “找字”游戏:教师出示所教内容中的一个字,让学生找找哪儿有这个字。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弟子规。  (一)运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内容。 (二)学生学念弟子规。 1、请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先单句、再2句、再4句)。 2

15、、学小古人。 学生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 3、接龙法。 即让学生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4、拼句法。 将弟子规内容的每个字单独分开,打乱顺序,让学生看看、拼拼,并把它念出来,不会的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可以看书检查,也可以向同伴请教。 五、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 10  第八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习“信:闻过怒-增一辜”,体会古文韵味。2、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思想。 授课时间: 4 月 22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3 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

16、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二、新课教学: 32(一)、出示: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二)、教师讲解:1.每个人都会有过错,要用什么态度面对过错,才能进德修业呢?(我们一有过错就要立刻知过能改,不可拖延,才能不断进步。)2.生气时会分泌毒素,人生气会耗费人体精力,喜欢生气、常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 (生活尽量不要让自己生气,要时常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3.所谓忠耳逆耳就是如果一个人只喜欢听好听的话,赞美的话,那么做错事就没有人会告诉他,就会一错再错,变

17、成是非不明的人。4.损友与益友的分别:(1)损友:会巴结的人,不诚实的人,不会分辨是非的人。(2)益友:正直的人,诚实宽容的人,博学多闻的人。(友直、友谅、友多闻)(3)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批评我们的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对于告诉我们过失或缺点的朋友要心存感激,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的求进步、开拓心量,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益处。三、总结: 5总结学习心得。 第九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习“余力学文”,体会古文韵味。2、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思想。 授课时间: 4 月 29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4师:平时如果书看到一半没读完,应该用书签夹起来,下次再看

18、时就不会找不到了。在学校每节上课之前,要先把学用品准备好,上起课来才不会手忙脚乱,上完课后要把桌面收整齐,把书本、用品放进书包时也要排放整齐,不可以乱塞,像有的同学把书包塞得乱七八糟,每次要找东西都要把整个书包倒出来,这样就不太好了。二、新课教学: 34(一)、教师讲故事好学的宋濂 明朝著名的学者宋濂十分勤奋好学,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只能向朋友借书来读。每次借到书后他总是会把书的内容抄录下来,再把书送还。就算天气寒冷到连墨水都结冰,他也是毫不怠惰的把书抄完还给人家。由于他十分好学且守信用又爱护书本,所以大家都喜欢把书借他,宋濂因而可饱览群书丰富学识。1.引导发问(1)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把书借给宋濂

19、?(2)如果在现代你也买不起书,那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二)、出示:列典籍 有定处,读看毕 还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有缺坏 就补之。(三)、教师讲解:1、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看完书要将书放回原位,不管在家或是在外面都要养成好习惯,尤其在图书馆找书可依计算机编号寻找,看完后若找不到原来拿书的地方,就放在书车上由图书馆的人归回原处即可,千万不可乱拿乱放,造成其它看书人的困扰。2、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平常对书要以恭敬心待之,要妥善的保管与爱惜,如何爱护书籍呢?书的封面(套)可以保护书的内页,若没有现成的书套可购买,也可以自己做书套,可使用包装纸或白纸来做,完成后再写上书名就大功告

20、成了。三、总结。 2学生谈学习所得。第10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习“谨”,体会古文韵味。2、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思想。 授课时间: 5 月 6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3 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二、新课教学: 32(一)、出示: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二)、教师讲解:1.每个人都会有过错,要用什么态度面对过错,才能进德修业呢?(我们一有过错就要立刻知过能

21、改,不可拖延,才能不断进步。)2.生气时会分泌毒素,人生气会耗费人体精力,喜欢生气、常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 (生活尽量不要让自己生气,要时常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3.所谓忠耳逆耳就是如果一个人只喜欢听好听的话,赞美的话,那么做错事就没有人会告诉他,就会一错再错,变成是非不明的人。4.损友与益友的分别:(1)损友:会巴结的人,不诚实的人,不会分辨是非的人。(2)益友:正直的人,诚实宽容的人,博学多闻的人。(友直、友谅、友多闻)(3)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批评我们的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对于告诉我们过失或缺点的朋友要心存感激,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的求进步、开拓心量,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益处。三、总结: 5

22、总结学习心得。 第11课时教学内容: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教学目标:1. 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2.  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授课时间: 5 月 13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3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20(一)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声必扬 人问谁

23、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自由读,指名读。(二)出示: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三)学习“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四)学习“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三、诵读 101.下面我们把学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2.小朋友能不能把今天学的内容记在你的脑海呢?四、谈一谈,升华感情。 71.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我们就像一家人,大家亲如兄弟姐妹,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呢?2.不光弟子规教育我们这样做,古人还有好多关于我们今天学的内容的成语、名言警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2课时教学内容:弟子规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

24、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教学目标1. 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2.   谈感受听诗朗诵,感悟仁义的力量。授课时间: 5 月 24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41、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的弟子规,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什么?2、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二、抓关键汉字,理解感受句意 251.今天我就重点来研究第二部分的两行。出示:本节弟子规自由读,指名读2. 出示。A、这句话中有四个表示时间的字,谁能找出来?B、它们

25、分别是表示什么时候呢?C、你猜想句子是表示这四个时间要为父母做些什么呢?D、听老师结合汉字的演变来说这句的大概意思。3、古时候,这方面做得好的人有很多,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4.仁义是人的本性、善性,也是世间万物的共性,那么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是怎样做的呢?5.过渡: 出示: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6.同学们,此刻的学习不禁让我想一些以前学习的一些与亲情相关的古诗与课文,你们还记得吗?三、谈一谈,升华情感 6.学生谈感受四、读唱韵文,体会古文的韵味 5弟子规和三字经、古诗一样,还能长出一定的旋律,下面我们在学唱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吧!第13课时

26、教学内容:复习弟子规仁义篇学习弟子规的余力学文教学目的: 1、对前三节弟子规仁义篇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育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交正直诚信的好朋友。授课时间: 5 月 31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5(师):课的开始,我们来复习一下前三节课学过的弟子规知识。导语:刚才我们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短的汇报,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信的行为,“仁义是美德”对于信,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61、出示两节文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齐读文字,注意读准字音。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简要了解文字含义。 23学习: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

27、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1、齐读文字。 2、讲解这段文字的意思。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努力赶上。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刚没有必要伤心自卑。四、总结、你懂了吗?齐读这一节。 6 第14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 “宽为限-心先病教学目的: 1、对前一节弟子规进行汇报。2、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授课时间: 6月 3 日 授课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 5复习: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

28、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齐读文字。二、学习新知: 20出示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1、(师述)内容。 2、齐读文字。 3、解释文字意思。4、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5、齐读内容。 三、多种形式练读两小节内容,做到背诵。 10 四、进行每节课一次的善恶大考验(用手势、语言判断行为对错。) 小黑板出示 4五、活动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明辨是非,德行高尚的人。 1 第15课时教学内容:弟子规的“列典籍可驯致”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

29、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 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授课时间: 6 月 10 日 授课人:张玉庆 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4 1、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的谁来给大家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什么?2.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余力学文的第三部分的内容。二、新课教学: 30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余力学文”的第3段: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一)、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1、自渎一遍这两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2、解答疑难字词。(二)学习第三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