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_第1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_第2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_第3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_第4页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3、帮助学生会写 “ 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 个生字,会认 “ 淅、沥、沟、蹄、乳 ”5 个生字,理解 “ 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 等词语。教学重点:课文的 2-6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如:为什么说 “ 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课文的 8-9 自然段,感受春雨

2、的精神美。教学准备:1、生词卡片。2、课件。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 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 ”11 个生字,会认 “ 淅、沥、沟、蹄、乳 ”5 个生字,初步理解 “ 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 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3、练习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沟、蹄、滑、密、撒、播、乳3、重点指导 “ 播、乳 ” 字的书写,学生练习。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问题梳理: 1、为什么说 “ 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 、“ 冬冬冬” 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五、作业:1、写生字词、读书。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4、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学重点:课文的 2-6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如:为什么说 “ 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课文的 8-9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教学准备: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一)、进一步理解

5、课题: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 “ 滴” 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2、“ 屋前听雨 ”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

6、出声音的不同。(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4)抓住 “ 推、挤 ” 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 林中听雨 ” 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出示文字片: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 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 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4)指名读 4-6

7、 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问题一: “ 冬冬冬” 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问题二:为什么说 “ 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问题一 “ 冬冬冬” 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解疑步骤: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 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 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问题二:为什么说 “ 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学生自己初步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

8、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 给你什么感觉?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板书:声音美(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板书:样子美(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1、指名读 8、9 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板书:精神美(四)齐读最后一段

9、,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三、总结全文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2、总结写法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 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 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四、布置作业: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板书:教学后记:2、瀑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

10、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3、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5、帮助学生会认 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掌握 “ 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 ” 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优美的音乐、文字片)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解题、读文,理清写作顺序,提出不懂问题。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教学重点:读出诗的韵律美。教学难点:在语言

11、环境中理解词义。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教学过程:一、谈话入课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好结构复杂的字。(4)检查学生读写情况并随机纠正问题。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3、解释词语

12、意思。4、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更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先写声音,后写样子)四、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1、自由练读2、指名读诗。(随机指导)3、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好处。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

13、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5、帮助学生按照课后提示说出瀑布的美。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准备:演示文稿(瀑布录象、音乐、文字片)教学过程:一、检查、引入: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2、交流抄写的语句。3、小结:同学们认真地背诵、抄写诗句,可见大家喜欢这首诗,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这首诗的。二

14、、自学思考:1、出示要求:(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2)提出不懂的问题。2、自学讨论:3、班内交流:(1)思考问题明确:第 1 节:瀑布的声音;第2-3 节:瀑布的样子。写作顺序:由远及近(2)质疑问题教师将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读书或查阅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三、重点研读问题:1、瀑布声音的特点。(1)指名读这一节诗。(2)出示文字片: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要点:突出瀑布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

15、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2、远望瀑布的样子(1)自由读有关诗句(2)从“ 忽然一转 ” 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背面听声音大, 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 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3)“ 啊” 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让学生品出读时的惊与喜,品出惊什么,喜什么?)(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学习方法:a 出示瀑布录象b 想象当时情景(颜色、高度)c 结合录象、课文内容、生活

16、实际谈想法、感受。(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3、近看瀑布的样子(1)指名读这一小节(2)“ 仰望”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 - - - - - - - - -(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 “ 珍珠的屏 ” ?(从全貌看,像一座屏风;从小珠看,形似珍珠;颜色光泽与珍珠相似,晶莹透明。)(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如烟:轻柔飘逸,弥漫如雾: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如尘:纷纷扬扬的落下。)(5)赛读,读出

17、美感。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1)配乐读全诗,再次感受瀑布的壮丽奇异的景象。(指名3 人读)(2)为什么作者看到瀑布的样子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呢?(3)归纳板书,理清作者观察地点像风吹浪涌(声音)远瀑布像一道白银(颜色)像一座珍珠的屏(形状)近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2 题。第三课时作业练习(1)选词填空一道一道道一阵一阵阵一朵一朵朵一()闪电一()白银一()风一()歌声一()浪花一()浪花(2)用“ 好像又像” 说一句话,再写下来。(3)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内容。(4)写一种物品的声音或样子。板书:教学后记:3、柳笛和榆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精

18、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 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 - - - - - - - - -3、学习本课要认的8 个字,理解 “ 沐浴” 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学准备:文字片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要认的8 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沐浴” 等词语的

19、意思。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2、纠正错误读音。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3、提出不懂的问题。三、介绍阅读方法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

20、读。(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四、作业:1、认真读书,认识8 个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 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 - - - - - - - -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教学重点

21、、难点: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文字片教学过程: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3)自由读,指名读。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愿怎么吹就怎么吹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我们的样子(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3)小组合作读。(分3 个方面读)(4)出示文字片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

22、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1)摘榆钱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为什么开头写柳树、 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 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5、总结全文,谈收获。(1)学习组材方

23、法:先总后分。(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初读,了解大意 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 - - - - - - - - -五、布置作业:1、积累好词佳句。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教学后记:4、翠鸟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及按观察顺序描述的方法。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24、1 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 了解翠鸟的美丽、 可爱、机敏,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2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翠鸟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关课件。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觉得翠鸟可爱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回答。学生交流、汇报。1、如果回答 “ 我觉得翠鸟长得很漂亮,所以可爱。” ,就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a、读课文,思考:你从哪感受到翠鸟长得非常漂亮?(翠鸟的外形)b.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翠鸟的外的?边读边画出描写翠鸟外形的有关句子。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通过课件依次展示描写翠鸟外形的线描轮廓图,并让学生随课件的逐步演示说出翠鸟外形的描写顺序,培养

25、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c.细读描写外形的各个部分,弄清各个部分的特点,通过词语深入理解翠鸟外形的可爱。d、比较下面两组句子:(屏幕显示)或小黑板出示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它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你们认为哪组句子写的好?为什么?结合比喻句谈理解。体会作者用上比喻句“ 像” 的好处。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 - - - - - - - -

26、 -e.下面请同学具体说说翠鸟的可爱。随学生的汇报,教师通过课件将翠鸟的轮廓图相应部分出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再次让学生操作这一过程,同时随之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d.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多么可爱的翠鸟阿!f、指导朗读,要读出喜爱之情来。2 、如果学生回答 “ 我觉得翠鸟的动作很快,捉鱼本领强,所以我喜欢它。” ,就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二、三自然段,并体会用词的准确。a、课件出示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初读以上语段,思考翠鸟动作有什么特点。(迅速,灵敏)b 让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从那里可以看出翠鸟的迅速,并在书中画出有关的句子,标出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

27、的回答,幻灯片出示相应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幻灯片出示: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飞。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翠鸟登开苇秆,很快的飞过去。翠鸟登开苇秆,像箭一样射过来。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一眨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除此之外,让学生结合 “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句话理解翠鸟动作敏捷。3、指导朗读。 读二、三自然段, 比一比,谁把翠鸟读活了 ?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注意语速稍快一些。4、你知道为什么翠鸟的动作非常敏捷吗?(结合翠鸟的外形指导学生理解二者的关系。)身体小,嘴又尖又长,眼睛透亮灵活,身体小巧玲珑。5、读后大家评议

28、,指导后再读。(二)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翠鸟那么美丽可爱,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 老渔翁怎么说的 ?幻灯片出示 5、 6 自然段。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2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脸有些发红,并打消了这个念头? 3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有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在作者失望以后,又产生了怎样的希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新的希望?小结:我们也要像作者

29、那样,不但喜爱鸟,更要保护鸟,因为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三、扩展运用:对比读课后 “ 思考练习 ” 第 2 题,体会 “ 贴着” 、“ 蹬开” 、“ 像箭一样 ” 用词的贴切。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 - - - - - - - - -再找出几句类似的句子, 边读边想象画面, 体会用词的准确、 形象、生动。如:一眨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飞。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翠鸟登开苇秆,很快的飞过去。翠鸟登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它一动不动,看着泛着微波的

30、水面。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正是作者如此的喜爱翠鸟,才能细致观察,抓住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敏捷这一特点, 写得这样的形象逼真。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仿说一种小动物。(生练说、指说、评价,最后,写在读写本中的小练笔里)四、积累好词佳句1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抄下来。2、可以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都抄下来。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五、总结深化,课后实践。课件出示: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是美丽的。而各种各样的鸟儿用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姿态,不仅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而且许多鸟还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课下请同学

31、们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或资料。在下节语文实践课上, 我们一起交流,并办一期以鸟类为专题的墙报。布置作业:板书:教学后记:5、蚂蚁的救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 个,会写的字 15 个,会掌握的词语14 个。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教学难点: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5

32、页 - - - - - - - -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教学准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会认的8 个生字,会写的 15 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教学过程:一、解课题,学习新课1、导语:同学们, 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 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思考问

33、题:(1)“ 救助” 是什么意思?( 2)“ 蚂蚁的救助 ” 是什么意思?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课文大意。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5、理解词语意思6、小结: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 挣扎” 与“ 挣到” 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 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

34、来加以运用。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1、指名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四、布置作业: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25 页 - - - - - - - -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 词语花篮 ”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

35、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教学难点: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的课上, 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 齐读课题 “ 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1、出示自学提示:(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6、(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3、交流过程: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3)用“ 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这句话。(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学习第二部分:(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37、 - - - - -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 - - - - - - - - -当时,我想,我准备。(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品味“ 意想不到 ” 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区分 “ 用力” 与“ 奋力” 两个词。明确:“ 用力” 与“ 奋力” 都是使劲的意思, “ 奋力” 比“ 用力” 程度更深;从 “ 奋力” 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哪幅插图画出了

38、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 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品味 “ 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 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 “ 先接着然后最后” 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1、作

39、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2、归纳板书蚂蚁的救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用力互相关爱奋力互相帮助继续衔舍身相救3、总结: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 (看板书总结)。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四、布置作业:1、完成选做题。2、积累词语。3、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板书:教学后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5 页,共 25 页 - - - - - - - - -6、大象保姆教

40、学目标:1、学习会认的 10 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2、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关爱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大象的资料。2、演示文稿(大象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同上)教学重点、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趣引入1、谁知道大象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2、大象很聪明,能帮人们干这么多的事情,课文里一头大象担负起了照看主人小孩的工作, 这位保姆工作的怎么样?让我们走进这一家人的生活去看一看吧。二

41、、自学生字,初步感知:1、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语。2、提出不懂的问题。3、自己说一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1、理清课文层次哪些内容是写大象保护主人娃娃的内容的?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2、出示自学提示:(1)为什么作者先写把黑熊踏成肉饼,再写对主人忠心耿耿呢?(2) 大象是怎样保护主人娃娃的?都写了几幅场景,哪部分最使你感动?3、默读课文,先自学再组内交流。4、同学交流,读中感悟第一部分:1、小组汇报自学提示第1 题。2、教师小结:大象凶猛对敌、亲切对人。第二课时第二部分:1、分组汇报自学提示第2 题。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42、 - - - - - - 第 16 页,共 25 页 - - - - - - - - -2、帮助学生理出几个场景。(1)观察课文插图画的内容和课文哪一部分是相对应的?能归图画拟个名字吗?第二幅图画:猛撞大树,踩狗抛尸(读书上相应内容)第三幅图画:舍身相救,感激不尽(读书上相应内容)(2)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插图,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怎么画,给它起个题目。(3)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把最感动你的内容读出来。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指名读,进一步体会。(4)在理出几个场景的基础上,讲一讲这个故事。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大象具有什么品质?你有什么想法。2、本文为我们描述了这

43、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头勇敢、忠诚的大象,让我们感到的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呢?(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关心爱护它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朋友对待。五、布置作业:1、积累 “ 词语花篮 ”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3、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后记:7、能说会道、笔下生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说话要清楚、要有条理,说话要具体。3、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围绕标准评议自己,评价他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说话清楚,要有

44、条理,要具体。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搜集有关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音等。)2、教师准备一些动物图片、录象片段等。教学时间: 2 课时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7 页,共 25 页 - - - - - - - -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导语:同学们,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的翠鸟,的海鸥,的蚂蚁,的大象。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与人类和睦相处,帮助人类做事的动物明星。(教师演示动物图片或录象,并用一两句话从外形、生活习性、特有技能几方面加以介绍。)今天我们就召开一

45、个动物明星评选会。通过你们的介绍要评出全班的十大动物明星。 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力求使你介绍的动物成为 “ 明星。”2、介绍方法:(1)要想介绍这些动物,你想从几方面介绍。(2)归纳小结:可介绍外形(包括形状、色彩、大小、体态、叫声等)可介绍生活习性(吃、住、玩、喜好、性格等)可介绍特有技能可介绍有关它的传说。可以抓一方面介绍,还可以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介绍。二、小组交流,进行评议:1、公布评议条件:说话清楚、有条理、介绍的具体、内容比较丰富,有意思。2、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推选组内 2 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三、全班交流,评选明星。1、推选主持人。2、分组交流。3、全班评议。4、投票选举

46、明星。5、宣布评选结果。笔下生辉:制作动物档案卡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2、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文 建立档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归纳整理资料。教学准备:1、进一步丰富补充口语交际时准备的材料。2、再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或评选的班上十大动物明星的资料。)3、教师提供部分内容。二课时教学过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8 页,共 25 页 - - - - - - - - -一、谈话引入:我们在上节的口语交际课上,评选出了班上的十大动物明星。这节课我们准备给这些明星建立一份档案。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

47、:动物小档案的图表我们怎么填写好这份档案呢?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分组讨论,怎么填写。每组选择一位动物明星,大家试着填写。2、分组展示,全班评议。(1)评议要求:填写清楚;能通过档案看出这种动物的特点,使人了解这种动物;语言清楚明白;内容比较具体。(2)各组通过屏幕展示明星资料图表,全班按要求评议。在评议中发现优点,发现问题,随机指导。三、大胆创新,发展思维。1、还有么形式可为动物建立档案?建立档案袋(1)把同种动物当案卡片放到一个袋里。(了解这类动物的特点。)(2)把有关一种动物的文字材料、图片、光盘等资料放到档案袋中,外面贴上这种动物的档案卡片。(了解这一种动物各方面的信息。)制作不

48、同形式的档案卡片,如:名称类别出生地帮助人们的故事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其它2、你准备采取哪种形式做?第一种:把班里十大动物明星做成档案卡片放入档案袋中。第二种:为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动物制作档案。(把有关图片、文字等放入袋中,袋外贴档案卡片。)第三种: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分类建档案卡片。如:飞禽:鸽子、黄雀、黄鹂、麻雀走兽:虎、狮、豹家禽:鸡、鸭、猪、牛等昆虫:蝴蝶、蜻蜓、蜜蜂宠物:猫、狗等四、布置制作,评选最佳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2、全班展示3、评选最佳,进行表扬。4、分小组出一期小报 “ 我喜欢的动物。 ”教学后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49、 - - - 第 19 页,共 25 页 - - - - - - - - -8、捞铁牛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读懂课文 . 3.学会本课生字词 . 4.朗读课文 .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 教学重点 :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50、 ,读懂课文 . 媒体设计 :字卡 ,浮力实验器具 ,字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 今天我们学习第17 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 ,你想到了什么 ?(谁捞铁牛 ?为什么捞铁牛 ?怎么捞的 ?结果怎样 ?)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 三.布置自学 .(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 1.初读课文 ,看拼音读准字音 .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利用工具书学习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继续的。先讲

51、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 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5学生质疑。6五.作业:读熟课文 .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我们继续学习第17 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0 页,共 25 页 - - - - - - - -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字幕)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2

5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1第一个问题,抓住 “ 议论纷纷 ” 这个词进行导拨。(议论纷纷,是说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办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怀丙和尚说: “ 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 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2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顺序讲了四项准备工作:( 1)摸清铁牛沉在哪;( 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3)拴船搭好架子;(

53、4)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 2)水手们使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3)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4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四动手实验,加深理解。1实验准备工作:(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 一端拴

54、在缸底的小铁块上, 让绳子绷紧。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五总结课文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五.作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1 页,共 25 页 - - - - - - - -

55、-9、山村的早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章中的优美的语句。2.读懂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 、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山村的早晨,(教师板书课题 )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晨字的写法,可以跟着我一起来写这个字。2.齐读课题。3在你的心目中,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简要说自己心中对早晨的印象)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山村的早晨。(播放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来欣赏美丽的山村画面。)5山村的早晨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6当

56、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古代诗人邵雍曾经写的一首诗,名字叫山村,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7.那么现代诗人盖尚铎笔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评析:教师在开课伊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字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形体美。 教师两次引导学生读课题, 第一次是在学生没有情感体验的情况下读的, 第二次则是在学生欣赏完美丽的山村画面之后读的,情感的体验在逐步的加深,再结合古诗的适时引入,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的境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山村的画面美,古诗的音韵美。整个导入过程自然流畅,贴近学生实际)二、学习课

57、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交流读后的初步感受。3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山村的早晨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说说你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美丽的、宁静的、睡眼惺忪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4你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体会,真了不起!还想读吗 ?(想) (评析: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让学生领略山村早晨的特点,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克服了“ 肢解文本 ” 的弊端,并且通过教师的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2 页,共 25 页 - - - - - - - -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们真爱读书 !读书就像品茶一样,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品,越品越有味道。待会再读课文的时候,我建议大家采用这样一种读书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当你读课文的时候, 在你的眼前出现画面, 还可以让这些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动起来。想不想用这种方法再试着读读课文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前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评析: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体现了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