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抒情文学课件_第1页
元代抒情文学课件_第2页
元代抒情文学课件_第3页
元代抒情文学课件_第4页
元代抒情文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元代抒情文学元代抒情文学第一节第一节 元代散曲元代散曲什么是元曲?什么是元曲? 广义的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一般意义上,与唐诗、宋词并举的元曲是指散曲文学。 什么是元散曲?什么是元散曲? 散曲,元代一般称为“乐府”、“今乐府”、“北乐府”或“大元乐府”。元散曲,又称清曲、清歌,是元代最活跃的新诗体,散曲文学是中国诗歌史上相对独立的最后一种形式,是中国古典韵文的终结形态。 元散曲的表演形式元散曲的表演形式1. 徒歌清唱2. 舞蹈伴唱3. 乐器伴唱 元散曲概念的由来元散曲概念的由来1.明初。朱有燉诚斋乐府2.明代中叶以后。王骥德曲律3.二十世纪初。吴梅顾曲麈谈与曲学通论、 任讷散曲概论

2、 元散曲的发展:元散曲的发展: 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忽听、一声、猛惊 是也。诸公已矣,后学莫及。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散曲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A、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越调 天净沙(秋思) (作品选80页) B、带过曲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

3、。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 顾德润中吕 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旅中) C、套数 南吕 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 尾岩阿禅窟鸣金磬,波底龙宫漾水精。夜气清,酒力醒;宝篆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强似踏雪寻梅灞桥冷。 张可久南吕 一枝花(湖上晚归)

4、(作品选91页) 元散曲的艺术特点:(1)讲究白描,不假雕饰,尤其是小令,不贵脂粉,自然淡雅。(2)形式自由灵活,不仅有小令、重头、带过曲、套数,而且有衬字、增句以及多种句式。(3)散曲的巧体,如短柱、独木桥、顶真、连环、回文、集句诸体,翻新出奇,颇见巧思。(4)由于散曲供清唱,诉诸听觉,所以格外讲究音律,追求声调美。(5)艺术手法也有多种,如对比、对照、比喻、铺排、夸张等,较之诗词,往往用得尖新、俏巧。(6)多用口语方言,以直率平易见长,俗而不俚,浅而有味,生动活泼,明显易懂。元散曲的内容:1、叹世隐逸 (1)慨叹世事 (2)歌咏隐逸2、纵情声色 (1)情深意重 (2)声色犬马 叹寒儒,谩读

5、书,读书需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马致远双调 拨不断(叹寒儒)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刚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 张鸣善双调 水仙子(讥时)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郑光祖双调 蟾宫曲(梦中作) (作品选88页) 听不厌鸾笙象管,看不足凤髻蝉鬟。若不把群花恣意看,饱不了平生饿眼。 钟嗣成沉醉东风元散曲的艺术风格元散曲的艺术风格清深、豪旷、婉丽清刘熙载艺概端谨、豪放、清丽任讷散曲概

6、论诙谐滑稽(补)王星琦元明散曲史论 元散曲的发展阶段元散曲的发展阶段1.前期。豪放风格为正宗,典雅清丽为支流。 2.中后期。日趋雅化,清丽之风渐呈烂漫之势。 3.元末明初。逐渐失去了主流地位,降格为文人的游戏和娱 乐形式。 第二节第二节 元代诗文元代诗文 一、元代诗歌一、元代诗歌元诗的特点元诗的特点明胡应麟诗薮:“元人力矫宋弊”。 元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在于把诗歌从重理智轻情感的道路上扭转过来。元诗的发展历程元诗的发展历程 有元之诗,每变递进,迨至正之末,而奇材益出矣。 清顾嗣立元诗选凡例 元兴,承金宋之季,遗山元裕之以鸿朗高华之作振起于中州,而郝伯常刘梦吉之徒继之。故北方之学,至中统、至元

7、而大盛。赵子昂以宋王入仕,风流儒雅,冠绝一时。邓善之、袁伯长辈从而和之,而诗学又为之一变。于是虞、杨、范、揭一时并起,至治、天历之盛,实开于大德、延祐之间。 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第一阶段,元诗发展的初期(灭金以后)。 鸿朗高华“花开杷榄芙渠淡,酒泛葡萄琥珀浓”(其一)“春薤旋浇浓鹿尾,腊糟微浸软驼蹄”(其二)“品尝春色批金橘,受用秋香割木瓜”(其五) 耶律楚材赠蒲察元帅七首三年四度过鸡鸣,我仆徘徊马倦登。寂寞柴门空有舍,萧条山寺静无僧。残花溅泪千程别,啼鸟伤心百感生。今古兴亡无可问,穹庐高卧醉腾腾。 耶律楚材己丑过鸡鸣山第二阶段,元诗发展的中期。 风流儒雅 “元诗四大家”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

8、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赵孟頫岳鄂王墓 (作品选5页)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安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何须更上新亭饮,大不如前洒泪时。 虞集挽文山丞相 (作品选7页)第三阶段,元代后期。 奇材益出 写实 新变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日暮江东寄相忆,欲临秋水剪芙蓉。 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和御史王伯循题壁粤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苔野竹雨班班。 萨都剌台山怀古 石头城上,望天低

9、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粉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樽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准一片明月。 萨都剌满江红 金陵怀古什么是铁体?什么是铁体? 杨维桢是元末诗坛最具个性的诗人,早年极力反拨元末柔媚旖旎的诗风,并以险怪靡丽的创作风靡一时。 所谓“铁体”,即明史 杨维桢传所说的“铁崖体”。铁崖体大致有两个特点,一,追求雄奇险怪,着重于气氛的渲染,如修月匠歌;二,秾丽妖冶,堆砌辞藻,如梳发。铁崖体在元末几乎占据了东南整个诗坛。 杨维桢下开有明一代新异的诗风。 杨维桢庐山

10、瀑布谣并序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 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贯云石彭郎词番之湖兮云水香,万顷晴波净如扫。相逢渔子问二姑,大姑不如小姑好。小姑昨夜巧妆束,新月半痕玉梳小。彭郎欲娶无良媒,飞向庐山寻五老。五老颓然不肯起,彭郎怒踢香炉倒。彭郎彭郎归去来,陶令门前烟树晓。” 二、元代散文二、元代散文 经过唐宋古文运动,元代古文家内部出现了宗唐(实际是宗韩愈)和宗宋(实际是宗欧阳修)两种不同的倾向。 元初以姚燧、卢挚、以及稍后的元明善为代表的宗唐复古之风,提倡师法韩愈;刘因、王恽等人则坚持宗宋文的传统。 到了元代后期,出现了宗唐尊宋合流的局面。 元代散文家主张理学、古文合二为一,论文和创作实践都强调经世致用,纪事明道,但是对散文的艺术性却重视不够。元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元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大凡国朝文类,合金人、江左,以考国初之作;述至元、大德,以观其成;定延祐以来,以彰其盛。 王理元文类序 第一阶段,“国初”之文,“取材异代”,与金相似。代表作家中,许衡年辈最早,郝经年辈稍晚,王恽与之同辈。其中以许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