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动高考题精选_第1页
天体运动高考题精选_第2页
天体运动高考题精选_第3页
天体运动高考题精选_第4页
天体运动高考题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届物理天体专题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A. B. C. D. 2、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颗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变大OP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小球的所受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2、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A. B. C. D.BA3、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VA>VB B. A>B C. aA>aB D.压力NA>NB 4、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 (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 月球绕地球的周期将变短。A. B. C. D.5、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距

3、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的重力加速度为()A. g B. g/2 C. g/4 D. 2g6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BCD7.一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为16N,它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示重9N,则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R的( )A.2倍 B.3倍 C.4倍 D.0.5倍8.一名宇航员来到某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为地球的一半,它的直径也为地球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

4、的重力是他在地球上重力的()A. 4倍 B. 0.5倍 C. 0.25倍 D. 2倍9、火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P,半径之比为q,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 B. C. D.10. 2010·上海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A) (B) (C) (D)11.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将是地球质量的( )A.; B.4倍; C.16倍; D.64倍。12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

5、上的人们登陆其它星球成为可能。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 )A0.5倍 B2倍 C4倍 D8倍13.(05全国卷16)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14.(05全国卷18)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A.月球的质

6、量B.地球的质量C.地球的半径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15.(06北京理综18)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飞船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行速度C.飞船的运行周期 D.行星的质量16.(05全国卷21)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 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

7、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17.(09·全国·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1.8×103kg/m3 B. 5.6×103kg/m3 C. 1.1×104kg/m3 D.2.9×104kg/m318、若在“神舟二号”无人飞船的轨道舱中进行物理实验,下列实验仪器密度计物理天平电子秤摆钟水银气压计水银温度计

8、多用电表 仍可以使用的是()A. B. C. D.19、已知万有引力恒量,在以下各组数椐中,根椐哪几组可以测地球质量()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信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信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地球半径、地球自转周期及同步卫星高度地球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A. B. C. D.20.(09·浙江·19)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400倍。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引力远大于月球引力B太阳引力与

9、月球引力相差不大C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D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21.(08全国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 A.0.2 B.2C.20D.20022.(08北京)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行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23.

10、(07全国卷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0.5B.2C.3.2D.424.(07四川理综17)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 )A. B. C.D.25、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和失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在降落过程中向

11、下减速时产生失重现象进入轨道时作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A. B. C. D.26关于地球上物体由于随地球自转而运动具有的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方向都指向地心 B.两极处最小C.赤道处最小 D.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向心加速度也大27、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天文观测者,在夜晚都发现自己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测者的位置及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可能是()A. 一人在南极另一个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B. 一人在南极另一个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成整数倍C. 两个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

12、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D. 两个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相等28、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到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且r2> r1,以EK1、E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EK1>EK2 T1>T2 B. EK1<EK2 T1<T2 C. EK1<EK2 T1>T2 D. EK1>EK2 T1<T2 29.(07北京理综15)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在太

13、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则为( ) A.0.13B.0.3 C.3.33 D.7.530、假若随年代推移,地球自转越来越快,当地面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设地球半径6400千米)这时地球自转周期约为()A. 24小时 B. 1小时 C. 500秒 D.5000秒31、1999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km。如小行星的密

14、度与地球相同,则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m/s?(地球半径为6400km)32、如图所示,卫星A、B、C在相隔不远的不同轨道上,以地球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若在某个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当卫星A转过一个周期时,下列关于三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地地球 A B CA. 三颗卫星的位置仍在一条直线上B. 卫星A的位置超前于B,卫星C的位置滞后于BC. 卫星A的位置滞后于B,卫星C的位置超前于BD 卫星A的位置滞后于B和C33、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 它们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同C. 它们的向心加速

15、度大小可能不同 D. 它们离地心的高度可能不同34、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的影响,将很缓慢地逐渐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卫星的()A机械能逐渐减小 B动能逐渐减小 C运动周期逐渐减小 D加速度逐渐减小35、飞船返回地面时,为保护返回舱内仪器不受损坏,在靠近地面附近时,返回舱会自动放出降落伞减速,苈返回舱离地面4km时,速度方向已竖直向下,大小为200m/s此时返回舱将降落伞打开,设打开降落伞后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要使返回舱以最安全最理想的方式着陆,则打开降落伞后飞船运动的加速度应为()A. 2.5m/s2 B. 5m/s2 C. 10m/s2 D.15m/s

16、236.(09·安徽·15)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372010·海南物理·10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

17、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小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38、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有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 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 卫星运转的周期为A. B. C. D.39. 2010·全国卷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 B. 12小时

18、 C. 24小时 D. 36小时402010·北京·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B.C.D.41一卫星正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现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增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上的卫星。该卫星在后一轨道与在前一轨道相比 ( )A速度增大 B加速度增大 C周期增大 D机械能变小42.(05江苏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

19、用Ek1、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 )A.r1 < r2,Ek1 < Ek2B.r1 > r2,Ek1 < Ek2 C.r1 < r2,Ek1 > Ek2D.r1 > r2,Ek1 > Ek2123PQ43、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

20、速度卫星在轨道1上的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卫星在轨道2上的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P地球Q轨道1轨道2A. B. C. D.44.(09·山东·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

21、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45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人地球同步轨道,则(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 2 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II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 9 km/sC在轨道I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人轨道II46.(09·广东物理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 ) A地球的引力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重力加速度较大D

22、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47.(09·江苏物理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约45km,质量和半径的关系满足(其中为光速,为引力常量),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 ) A B C D来源:Z*xx*k.Com48.(09·安徽·16)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的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 ( )49.(09·重庆·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