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上受降城闻笛》林丹燕教案教学设计试讲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_第1页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上受降城闻笛》林丹燕教案教学设计试讲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_第2页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上受降城闻笛》林丹燕教案教学设计试讲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_第3页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上受降城闻笛》林丹燕教案教学设计试讲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_第4页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上受降城闻笛》林丹燕教案教学设计试讲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3、背诵诗歌。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掌握朗读技巧,诵读诗歌。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的诗歌富有音乐美,四声的抑扬顿挫,联绵词的回环响亮,叠声词的声情并茂,对偶句的节奏和谐,押韵的朗朗上口,这些都构成了古典诗歌的声调美,节奏美和押韵美。优美的诗歌就如一首婉转动听的音乐,需要用心地去吟咏、品味,否则就不足以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无穷的美妙情境。诗歌是需要吟诵的,涵咏的。在吟咏中可以因声入情,因声求意,在细咂慢品的吟咏过程中,才能逐步进入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发现作品的

2、艺术魅力,进而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苏东坡也说过:三分诗七分读。读多了,自然成诵。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诗歌夜上受降城闻笛。二、作者简介、背景,释题作者 :李益(约750约 830),唐代诗人, 字君虞, 祖籍凉州姑臧 (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 , 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 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 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有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存诗二卷。写作背景: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元元年(785) 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

3、五年之久, 诗当作于此时。解释题目:夜里登上受降城听到笛声。三、熟读诗歌,理解诗意1.正音 , 明确朗读节奏,学生齐读课文。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降:xiáng乐: l è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这样来划分: 4 3 或 2 2 3, 2 2 3 的形式划得比较细一点,我们就按照这个节奏来朗读。2、全班自由朗读,读熟,整体感知3、这首诗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4、再细读,这首诗作者是如何来体现他的思乡之情的?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

4、 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望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 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前两句写景(如霜的 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后两句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余味无穷。(出示图片) 四、指导技巧,诵读诗歌5、让学生把作者蕴含诗中的感情读出来(个别

5、读)6、指导诵读技巧:第一,深刻理解诗歌,确定感情基调。拿到一篇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诗歌的感情基调,比如,苍凉慷慨的如曹操的观沧海 , 悲伤惆怅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 秋思。理解诗歌的内容基调之后才能确定用哪一种感情去朗诵比较合适。边关风霜苦寒,多少戍边战士少小离家,一别经年,记不清多少年没有与家人相聚了。这首诗写诗人在一个月夜登城远望,不经意之间,一首曲子却让他们乡愁顿起,泪如雨下。同学们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呢?感情基调:悲凉。第二,语速时缓时急。一般来说,朗诵不是一直保持一种速度的,而是根据心情、境况等时缓时急,例如在表达兴奋、激动、欢快的词句时宜用快一点的声音,而在表达哀

6、伤、痛苦、怀念等词句时宜用 慢一点的语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适合慢一点的语速表达诗人的悲伤愁绪。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语速要缓慢。第三,把握住语气语调。诗歌朗诵中一定要有语气语调的变化,要有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表达词句的意思,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要读出那种苍凉旷达的语气,前两句写景为后面蓄势,语调要略低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要读出凄凉悲切的语气,后两句抒情,语调要高昂一些。第四,适时重音。重音是朗读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读以音乐美

7、,就必须处理好重音。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读、轻读、拖长、快中显慢、重中见轻等。而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就是重音。诗中前两句写景,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为后面的抒情蓄势,语速平缓语调低沉。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在后两句。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尽”字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所以“不知”和“一夜”这两个词语要重读,“不知”要读出笛声不知所起的迷惘,“尽”和“望”要拖长音。7、教师示范(配音乐:钢琴曲Tears ,出示体现诗歌内容的图片,创设情境)8、让学生自由诵读9、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配音乐:钢琴曲Tears ) 五、小结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抒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