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模拟402_第1页
中医综合模拟402_第2页
中医综合模拟40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模拟 中医综合模拟 402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 B C D4个备选答案,在答题 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 1 题: 胃痛日久未愈,症见便血紫暗,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便溏,面色萎 黄,神倦懒言,舌质淡,脉细弱,治宜选用A. 补中益气汤B. 黄芪建中汤C. 当归补血汤D. 黄土汤E. 理中汤 参考答案: D为脾胃虚寒、脾不统血之胃痛,可用黄土汤以温脾摄血。 黄疽疫毒炽盛证 (急黄), 症见: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 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病 机:湿热挟毒,郁而化火,热毒炽盛。

2、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代表方:千 金犀角散加味。第 2 题: 多服久服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的药物是A. 鸡血藤B. 丹参C. 洋金花D. 黄药子E. 土茯苓 参考答案: D第 3 题: 心悸兼见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者证属 ( )A. 心胆虚怯B. 心脾两虚C. 心脉瘀阻D. 水气凌心 参考答案: C 第 4 题: 病人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 痛作,苔薄白,脉沉弦,治宜选用A. 保和丸B. 良附丸C. 柴胡疏肝散D. 化肝煎参考答案: C第 5 题: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A. 杜仲、牛膝、肉桂、桑寄生B. 羌

3、活、白芷、荆芥、白术C .川芎、芍药、地黄、独活D.人参、当归、茯苓、甘草参考答案: B第 6 题:患者双下肢水肿 5 年,渐致面色咣白,神疲畏寒,腰膝酸软,小便点滴不爽, 排尿无力。近 2d 来,尿闭不通,头昏泛恶,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治法宜选A. 温运脾阳,行气利水B. 温补脾肾,和胃降浊C. 温阳益气,补肾利尿D.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E. 健脾益肾,化湿开窍 参考答案: B患者癃闭日久,发展为肾阳衰惫。肾阳衰惫证,命火式微,致三焦气化无权,浊 阴内蕴,小便量少,甚至无尿、呕吐、烦躁、神昏者,治宜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 汤,以温补脾肾,和胃降浊。第 7 题:内经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阳亢者

4、,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 何种关系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平衡D. 阴阳转化E. 阴阳制约 参考答案: E明. 张景岳类经附翼 . 医易所说的“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张氏在治法中运用动与静、 阴与阳之间相互对立制约的关系, 以达到治愈疾病目 的的原则。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 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处于一个共同体 中,时刻相互制约着对方。第 8 题:痛证的表现为A .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

5、醒后头昏乏力 B .狂乱无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不食不眠C. 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见昏迷D. 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呼吸气粗,四肢厥冷,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 参考答案: A第 9 题: 自然界四季变化,人亦应之,故人冬季之脉多A. 浮B. 沉C. 大D. 滑参考答案: B第 10 题: 天竺黄既能清热化痰,又能A. 除烦止呕B .息风开窍C. 清心定惊D. 开窍定惊E .涤痰开窍参考答案: C第 11 题:中午寒战,午后即发热,汗出好转,每日 1次,其病属 ( )A. 湿温病B. 少阳病C. 疟疾病D. 瘟疫病参考答案: C第 12 题:谢某,女性, 52 岁。病下利时发时止,日久

6、不愈,饮食减少,口干而苦,脘腹 不舒,临厕腹痛里急,大便挟有黏液及少许脓血,舌淡苔黄腻,脉细滑:治疗 选用A. 香连丸B. 乌梅丸C. 温脾汤D. 连理汤E. 附子理中汤参考答案: B此病特点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挟有黏冻,此为久痢顽固不愈,寒 热错杂之证,可用乌梅丸治之。第 13 题: 药性子和,具有化湿解暑功效,可治口甜多涎病症的药物是A. 苍术B. 厚朴C. 白豆蔻D. 佩兰参考答案: D第 14 题:症见子宫脱垂,小腹坠胀,遇劳加重,四肢乏力,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舌淡苔白,脉虚弱。证属A. 脾虚B. 肝郁C. 肾阴虚D. 肾阳虚参考答案: A第 15 题: “至虚有盛候”是

7、指A. 虚中挟实B. 实中挟虚C. 真实假虚D. 真虚假实 参考答案: D第 16 题: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依赖于A. 肺主一身之气B .肺司呼吸C. 肺主宣发肃降D. 肺朝百脉E. 肺输精于皮毛参考答案: C第 17 题: 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是A. 便于贮藏 B .便于制剂C. 改变性能D. 引药入经 参考答案: C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第 18 题: 明清时期,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格式是由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A. 张景岳B. 陈士铎C. 喻嘉言D. 程国彭E. 沈金鳌 参考答案: C清代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出当时最完整的中医学病历格式 第 19 题:痔疮肿痛出血应首选A

8、. 地榆B. 侧柏叶C. 大蓟D. 槐花E. 三七参考答案: D第 20 题:引起“肉胝而唇揭”病症的饮食偏嗜是A. 多食酸B. 多食成C. 多食苦D. 多食甘E. 多食辛参考答案: A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提到:“五味入胃, 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 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 素问 . 五脏生成篇说: “是故多食咸, 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 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第 21 题:藏象的主要含义是A. 内在的组织器官的表象B. 五脏六腑的形象C. 藏于体内的脏腑的外在形象D. 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

9、征象参考答案:D第22题:中经络和中脏腑的区别主要在于A. 有无口眼;斜B. 有无半身不遂C. 有无言语不利D. 有无神志改变参考答案:D第23题:喘脱的病机为A. 肾气亏损,痰气壅肺B. 肺虚及肾,痰浊壅盛C. 肺肾两虚,气失摄纳D. 肺气欲竭,心肾阳衰 参考答案:D第24题:使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的辅助手法为A. 循法B. 弹法C. 刮法D. 摇法参考答案:C第25题:既能治疗便秘,又可治疗泄泻的穴位A. 足三里B. 上巨虚C. 天枢D. 支沟E. 冲阳 参考答案: C第 26 题: 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是A. 喜悲,欲哭B. 神昏,痴呆C. 狂言,谵语D. 烦躁,心

10、悸不安参考答案: B第 27 题: 观察舌态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 痿软B. 歪斜C. 裂纹D. 强硬E. 短缩参考答案: C利尿通淋的药物是第 28 题: 既能镇惊安神,又能活血散淤A. 琥珀B. 磁石C. 龙骨D. 朱砂 参考答案: A第 29 题: 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属于A. 郑声B. 谵语C. 错语D. 夺气 参考答案: D第 30 题: 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阴证 ( )A. 表虚寒证B .表虚热证C. 里实寒证D. 里虚寒证参考答案: D第 31 题: 结、代、促脉的共同点是 ( )A. 脉来急数B .脉来时止C. 脉来迟缓D. 止有定数参考答案: B第 32 题: 手少阴心

11、经在小指与何经衔接 ( )A. 小肠经B. 肺经C. 三焦经D. 大肠经 参考答案: A第 33 题: 养血育阴、泻火除热、益气固表同用的方剂是A. 当归六黄汤B. 消风散C. 栀子豉汤D .独活寄生汤参考答案: A第 34 题:下述是对逍遥散配伍意义的分析,其中哪项是不妥当的A. 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B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C.薄荷助柴胡舒肝,兼散肝郁所生之热D .煨生姜和胃止呕E. 炙甘草益气和中,兼缓肝急参考答案: D本方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肝以血为体、 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气有余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肝失疏泄之权。故以君药柴 胡疏肝解郁,畅达

12、肝气;臣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 血中之气药。脾虚则易于停湿,故佐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利湿,薄荷疏散 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以上柴芍疏肝、归芍 养血、苓术健脾,为疏肝、养血、健脾三者并重,疏肝有利于健脾,健脾有利于 养血,培土亦可抑木,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第 35 题:位于第 8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的腧穴是A. 肝俞B. 胆俞C. 膀胱俞D. 胃脘下俞参考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腧穴的定位。 胃脘下俞:背部,当第 8胸椎棘突下, 旁开 15 寸 肝俞:第 9胸椎棘突下, 旁开 15 寸;胆俞:第 10胸椎棘突下, 旁开 1

13、5寸 膀胱俞位于第 2 骶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第 36 题:素问 . 气穴论称其具有“溢奇邪”、“通营卫”作用的是A. 皮部B. 孙络C. 浮络D. 别络E. 大络 参考答案: B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多分布于体表。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 在加上任、督二脉各有一条,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加上胃之大络,也称十六别 络。别络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的作用。 孙络是从别络中分出的细小络 脉最细小的络脉, 素问 . 气穴论称其具有“溢奇邪”、 “通营卫”的作用。浮 络是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灵枢 . 经脉云:“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皮部 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

14、络脉, 在体表分布范围。 大络是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 属于 别络范畴。第 37 题: 具有保卫作用的气是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 参考答案: D第 38 题:败毒散配伍人参的作用是A. 生津而资汗源B. 甘温补脾,益气生津C. 大补元气而实卫固表D. 扶助正气,鼓邪外出参考答案: D第 39 题: 气滞血瘀的痛证可见A. 革脉B. 涩脉C. 紧脉D. 牢脉 参考答案: B 第 40 题: 患者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 痛,咽中如窒,心悸,苔薄,脉弦。其治法是A. 理气化痰平喘B. 清热泻火理气C. 疏肝清肺化痰D. 开郁降气平喘E. 豁痰理

15、气化瘀 参考答案: D患者郁怒伤肝,肝气冲逆乘肺,肺气不降,则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 气憋, 咽中如窒。肝肺络气不和,则胸闷胸痛。心肝气郁则心悸。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 苔薄,脉弦,为肝气郁滞的表现。 故证属肝气乘肺之喘证。 应治以开郁降气平喘。 方药可选用五磨饮子等。第 41 题: 足阳明胃经在大趾旁与何经衔接A. 大肠经B. 脾经C. 肝经D. 肾经 参考答案: B第 42 题: 患者失眠多梦,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 脉弦细,治宜选用A. 朱砂安神丸B. 天王补心丹C. 养心汤D. 酸枣仁汤E. 安神定志丸 参考答案: E不寐心胆气虚证症状:虚烦不寐,多梦

16、易醒,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 伴气短自汗, 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病机:心胆虚怯,心神失养, 神魂不安。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第 43 题:鹿茸的用量为A. 10 20 gB. 3 10 gC. 13 gD. 0.1 1 gE. 5 10 g参考答案: C第 44 题: 有关方中君药,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B .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C .补阳还五汤:桃仁、红花D. 温经汤:桂枝、吴茱萸参考答案: C第 45 题: 病人呕叶,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脘闷纳呆,头眩心悸,脉滑,苔白腻,应用何 方为宜A. 藿香正气散B. 理中丸C

17、. 小半夏加茯苓汤D.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E. 胃苓汤参考答案: D第 46 题: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见两胁作痛,神疲食少,脉虚弦者,治宜选用:A. 贯煎B. 越鞠丸C. 逍遥散D. 四逆散E .以上都不适宜参考答案: C第 47 题: 下列哪项不是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A. 腰膝酸软B. 耳鸣耳聋C .五更泄泻D .失眠多梦E. 面浮肢肿参考答案: D脾肾阳虚证是脾肾两脏阳气亏虚的证候。 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 或水邪久踞, 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终则脾肾 阳气俱伤而成。临床表现是面色咣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泻久痢, 或五更泄泻,或下利

18、清谷,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胖,苔 白滑,脉沉细。第 48 题: 治疗湿热蕴结型之鼓胀,宜选用A. 实脾饮B. 舟车丸C. 中满分消丸D. 五苓散参考答案: C第 49 题: 下列各项中,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心主血脉B. 肝主疏泄C. 脾主运化D. 肺主治节E .肾主藏精参考答案: A第 50 题:感冒的治则为A. 辛温解表B. 辛凉解表C. 清暑祛湿解表D. 扶正解表E. 解表达邪参考答案: E第 51 题: 用针和灸结合的方法是A. 艾条灸B. 温针灸C .雷火神针D. 实按灸参考答案: B第 52 题: 乳痈兼气滞者治疗除主方外配A. 外关、风池B.

19、 梁丘、足三里C. 期门、行间D. 合谷、少泽 参考答案: C第 53 题: 七情内伤首先影响A. 肝魂B. 心神C. 脾意D. 肺魄 参考答案: B 第 54 题: 下列不属于督脉循行部位的是哪一项A. 胞中B. 脊柱C. 季肋D. 脑 参考答案: C第 55 题: 用补气法治疗出血的理论根据是A. 气能生血B. 气能摄血C. 气能行血D. 血能载气参考答案: B气能摄血是指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着气的固摄作用。 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 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 可导致 各种出血的病症, 即气不摄血。 临床治疗气虚引起的出血时, 必须配伍补气的药 物,

20、补气摄血,达到止血的目的。第 56 题: 关于精气的叙述,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B. 精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C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D.精气是生殖之精及其活力参考答案: D第 57 题: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A. 胸腹部B. 腹部C. 胸部D. 胸胁部 参考答案: B 第 58 题: 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防御作用较为明显A. 精B. 津C. 液D. 阴液参考答案: A第 59 题:本草纲目中,谓之“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的药是A. 山楂B. 神曲C. 麦芽D. 谷芽E. 莱菔子 参考答案: C第 60 题: 病人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

21、饮食减少,舌色 淡,脉细无力,选方A. 顺气导痰汤B. 四七汤C. 养心汤D. 朱砂安神丸E. 炙甘草汤参考答案: C第 61 题: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其中“毒药”是指A. 有毒的药物B. 作用强的药物C. 无毒的药物D. 泛指一切药物参考答案: D第 62 题: 十二经脉气血贯注的形式是A. 循环贯注B. 手足贯注C. 左右贯注D. 上下贯注参考答案: A第 63 题:“天癸至”、“太冲脉盛”的生理效应是 ( )A. 牙齿更换 B .月经来潮C. 鬓发变白D. 津液代谢 参考答案: B第 64 题: 病人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痰中带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热势不剧,面白 颧红,舌

22、质嫩红,苔薄脉细弱而数,治宜选方A. 月华丸B .沙参麦冬汤C. 百合固金汤D. 保真汤参考答案: D第 65 题: 根据本经子母补泻法,肺经实证应取A. 列缺B. 孔最C. 太渊D. 尺泽参考答案: D第 66 题:患者平素畏寒,手足不温,刻下恶寒发热,语声低微,舌淡胖,脉细无力。治 宜选用A. 参苏散B. 人参败毒散C. 玉屏风散D. 再造散参考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感冒的辨证论治。虚体感冒之气虚感冒,表现为恶寒较重,发热, 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 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治法宜益气解表;代表方为参苏饮加减。加减:若平素 表虚自汗,易受风邪

23、而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感冒。若见恶寒 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外感,当助 阳解表,用再造散加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 67 题: 患者经行感受外邪而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舌苔薄 白,脉弦。治宜选用A. 逍遥散B. 蒿苓清胆汤C. 大柴胡汤D. 小柴胡汤参考答案: D第 68 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九味羌活汤的两味药物是 ()A. 细辛、防风B .黄羊、半夏C. 荆芥、川芍D. 白芷、薄荷 参考答案: A 第 69 题: 具有“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生理功能的腑是 ( )A. 胆B. 膀胱C.胃D.三焦参考答案: D第 7

24、0 题: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 .胸阳不振,阴寒内盛B. 肺气不足,寒饮内停C .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参考答案: D第 71 题:患者,男, 15 岁,发热胸闷,口噤齿介齿,颈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 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应属痉证中哪一证候?A. 邪壅经络B. 热甚发痉C. 湿热入络D. 痰瘀互阻E. 阴血亏虚参考答案: B第 72 题: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指A. 肾气的蒸化作用B. 肾主纳气作用C .肾气的固摄作用D .肾主藏精作用E.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参考答案: A内经云“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蒸化功能在水液代

25、谢调节 中的作用。当水液通过肾脏时,肾阳会将水液中的大部分有用的成分蒸腾气化, 重新回到全身;而让代谢所产生的为数不多的废液向下输入膀胱而排出。第 73 题: 腹痛肠鸣,呕吐泄泻可见于A. 风淫证候B. 寒淫证候C. 暑淫证候D. 湿淫证候E .火淫证候参考答案: B风淫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或肢体麻木, 强直,痉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皮肤瘙痒;苔薄白,脉浮缓。寒淫证候, 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 欲绝,或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等;苔白薄,脉浮紧。署淫证候,临床表现是恶 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

26、脉象虚数。重者可见发热,猝 然昏倒,汗出不止,口渴,气急,甚或昏迷惊厥,舌绛干燥,脉濡数。 湿淫证 候,临床表现是头胀而痛,胸前作闷,口不作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 长,或见头重如裹,遍体不舒,四股懈怠,或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舌苔白 滑,脉濡或缓。燥淫证候,可分凉燥与温燥。凉燥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头 微痛,咳嗽,喉痒,鼻塞,舌白而干,脉象浮;温燥临床表现是,身热有汗,口 渴,咽干,咳逆胸痛,甚者痰中带血, 以及上气鼻干, 舌干苔黄, 脉象浮数。 火 淫证候,临床表现是壮热,面红目赤,口渴,烦躁,谵妄,衄血、吐血,斑疹, 或狂越,痛脓,舌质红绛,脉象洪数或细数。第 74 题: 四妙

27、勇安汤的组成药物是A. 银花、连翘、麦冬、甘草B. 银花、生地黄、栀子、甘草C. 银花、丹皮、赤芍、甘草D. 银花、玄参、当归、甘草E. 银花、乳香、贝母、甘草 参考答案: D四妙勇安汤由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组成。 第 75 题: 下列方剂中,用炮姜的是A. 温经汤B. 半夏泻心汤C .血府逐瘀汤D. 生化汤E. 失笑散 参考答案: D第 76 题: 以下哪项属于细脉的相似脉?A. 微、弱、散脉B .濡、弱、伏脉C. 微、濡、虚脉D. 微、弱、濡脉E. 虚、弱、微脉 参考答案: D第 77 题:上入肺、中走脾、下达肾与膀胱的药是A. 木香B. 陈皮C. 香D. 乌药E. 青皮参考答案: D乌

28、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主要功效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上入肺, 疏通气机;中走脾,行气散寒止痛;下达肾与膀胱,温肾缩尿,临床广泛用于治 疗胸闷胁痛、脘腹胀痛、寒疝作痛、小便频数等。第 78 题:镇肝熄风汤中少佐麦芽的主要用意是A. 疏肝解郁B .疏肝和胃C. 消食护胃D. 和中护胃E. 消食化积参考答案: A镇肝熄风汤组成牛膝、 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 生杭芍、玄参、天冬、 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肝肾阴亏,肝阳 上亢,气血逆乱。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 并补益肝肾, 为君药;代赭石、龙骨、 牡蛎,降逆潜阳,镇肝熄风为臣药;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

29、养阴液,以制阳 亢;茵陈、川楝子、生麦芽,配合君药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以有 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并能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 药物碍胃,为佐使药。第 79 题: 暑邪为病,烦渴、气短、乏力,是由于A. 暑为阳邪,易损肺气B. 暑应于心,耗气伤血C. 暑多挟湿,易困脾气D.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参考答案: D第 80 题: 槐花散中配伍荆芥穗的用意是A. 凉血止血B. 迫热外出C. 疏风解表D. 疏风止血参考答案: D二、B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 B、C D4个备选答案,如果该 题只与答案A有关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以次类推,每个答案可以选 择一次或者一次以

30、上A.午后热甚B 口干舌燥C .头胀身重D .小便不利E .脉象沉涩第 81 题: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多见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第 82 题: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多见 参考答案: D详细解答:A.薄荷B.牛蒡子C.蝉衣D.荆芥E.浮萍第 83 题:功能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肿消炎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B详细解答:第 84 题:功能疏散风热,明目透疹,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C详细解答:C 心俞、三阴A.肾俞、命门、关元B 脾俞、足三里、公孙交、脾俞D 脾俞、足三里、太溪第 85 题:主要具有温补阳气作用的一组腧穴是 参考答案:A详细解答:第 86 题:主要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一组腧穴是

31、参考答案: B详细解答:A.清胆利湿,化痰和胃B.清热祛湿,利胆退黄C.泻火凉肝,清热利湿D.利湿化浊,清热解毒E.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第 87 题: 八正散的功用是 参考答案:E详细解答:第 88 题:甘露消毒丹的功用是 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 八正散的功用是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所导致的热淋;甘露消 毒丹的功用是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A.五行相生B 五行相克C 五行相乘D 五行相侮第 89 题: 抑强扶弱治则的确立,是依据 参考答案:B详细解答:第 90 题:补母泻子治则的确立,是依据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Passage DABCDE 第 91 题:极细极软,按之欲绝 脉细如线

32、,应指明显 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极软而沉细 浮而细软弱脉的脉象是参考答案: D详细解答:弱脉的脉象是极软而沉细,主病气血不足。弱脉沉取方得,细弱无力,不住 重按。主气血不足诸证,血虚脉道不充,气虚则脉搏乏力。病后证虚,见脉弱为 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第 92 题:微脉的脉象是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A.清热解毒B 透疹C 升清阳D 发散风寒第 93 题: 济川煎使用升麻 参考答案:详细解答:第 94 题:清胃散中使用升麻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Passage OA 益胃生津,润肺清心B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C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D 养胃生津,清退虚热E 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第 95 题

33、: 桑葚具有的功能是 参考答案: C详细解答: 桑椹归肝、肾经,其功效是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麦冬归心、肺、胃经,其 功效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第 96 题:麦冬具有的功效是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A.天府B 中府C 尺泽D 孔最第 97 题: 肺的募穴是 参考答案:详细解答:第 98 题:手太阴经郄穴是 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A.块根B.全草C.花粉D.果实E.种子第 99 题: 天花粉的药用部位是 参考答案:A详细解答:第 100 题: 蒲黄的药用部位是 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天花粉是瓜蒌的干燥块根,蒲黄是香蒲的花粉A.中极、三阴交、次谬、地机B.足三里、气海、三阴交、地机C中极

34、、三阴交、心俞、地机D .足三里、地机、合谷、太冲第 101 题:治疗痛经实证,应首选的穴位是 参考答案:A详细解答: 第 102 题:治疗痛经虚证,应首选的穴位是 参考答案:B详细解答:Passage EA 牡丹皮B 地骨皮C 二者均是D 二者均非 第 103 题: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药是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 牡丹皮的功效是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地骨皮的功效是凉血退蒸、 清泄肺热 第 104 题: 功能凉血退蒸,清泄肺热的药是 。参考答案: B详细解答:Passage NA 逍遥散B 木香顺气丸C 六磨汤D 枳实导滞丸E 中满分消丸 第 105 题: 食滞痰阻之聚证,治疗宜选用

35、参考答案: C详细解答:食滞痰阻之聚证, 症见腹胀或痛, 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 重按则胀痛更甚, 舌苔腻,脉弦滑。治以导滞通便, 理气化痰。 方选六磨汤。 臌胀之湿热蕴结证症见: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秘 结或溏垢,舌边尖红, 苔黄腻或兼灰黑, 脉象弦数。病机:湿热壅盛,蕴结中焦, 浊水内停。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代表方: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第 106 题: 湿热蕴结之臌胀,治疗宜选用 参考答案: E详细解答:A. 大椎、少商B. 曲泽、委中C. 肺俞、胃俞D. 合谷、太冲 第 107 题: 三棱针刺络法常取的腧穴是 参考答案:B详细解答:第

36、108 题: 三棱针点刺法常取的腧穴是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Passage KA黄芩、黄连、黄柏B黄芩、黄连、栀子C黄芩、连翘、甘草D黄芩、黄柏、栀子E黄芩、栀子、连翘第 109 题:黄连解毒汤与清瘟败毒饮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E详细解答: 凉膈散中配伍大黄意在通便泻火;大黄牡丹汤中配伍大黄意在破瘀泻热 第 110 题:普济消毒饮与凉膈散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B详细解答:A. 清骨散B. 大定风珠C. 当归六黄汤D. 青蒿鳖甲汤第 111 题:温病后期,阴虚邪伏者,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第 112 题:温病后期,阴虚风动者,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B详细解

37、答:Passage DA 血瘀B 脾肾阳虚,水湿停留C 二者均是D 二者均非第 113 题: 沉缓脉的主病是 参考答案: B详细解答: 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受限,可见到细脉。血虚脉道不充,气虚鼓动脉道 无力,故见脉细或弱。第 114 题:沉涩脉的主病是 。参考答案: A详细解答:A. 行气降逆,宽胸散结B.疏肝泄热,活血止痛C.疏肝解郁,行气止痛D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第 115 题: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功用是 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第 116 题: 四磨汤的功用是 参考答案:A详细解答:A. 大补阴丸B 大定风珠麻钩藤饮第 117 题: 滋阴熄风的代表方剂是 C 半夏白术天麻汤D 天参考答案:B

38、详细解答:第 118 题: 平肝熄风的代表方剂是 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A.阳盛实热B 气血不足C 失血伤阴第 119 题: 弦脉的主病有 D 痰饮内停参考答案:D详细解答:第 120 题: 促脉的主病有 参考答案:A详细解答:三、X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正确的。第 121 题: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作用是A. 解毒B. 缓峻ABCD4个备选答案,至少有一个是C.益气D .调和诸药参考答案: ABCD四逆汤以附子为君,回阳救逆、温肾祛寒,干姜助附子,温散内盛之阴寒,复脾 肾之阳气,正所谓“附子无干姜不热”,用炙甘草,其含义有三,调和药性,既 可镇守中州, 使既补之阳不致外亡, 又可以防止姜附辛散太过

39、而致虚阳暴亡, 而 且能延缓姜附之效。第 122 题: 清瘟败毒饮中包含的基础方剂有A. 白虎汤B. 黄连解毒汤C. 犀角地黄汤D. 增液汤 参考答案: ABC第 123 题: 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A. 荔枝B. 苦楝皮C. 川楝子D. 使君子 参考答案: BC苦楝皮苦,寒,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又因性寒,脾胃虚寒 者慎用。故苦楝皮与川楝子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答案为 BC。第 124 题: 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疗A. 血热吐衄B. 阴虚内热C. 血滞经闭D. 痈肿疮毒 参考答案: ACD牡

40、丹皮的功效是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用于治疗血热吐衄、 阴虚内热、血滞经闭、 痈肿疮毒等;赤芍的功效是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治疗血热吐衄、血滞经闭、痛 经、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二者都能治疗血热吐衄、血滞经闭、痈肿疮毒。第 125 题: 即能涩精止遗,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A. 金樱子、莲子B. 芡实、五味子C. 五倍子、菟丝子D. 补骨脂、山药 参考答案: ABC第 126 题: 功能补脾而不燥,养胃而不湿,润肺而不寒凉,养血而不滋腻的药是A. 西洋参B. 太子参C. 党参D. 沙参参考答案: C党参的功能特点是补脾而不燥,养胃而不湿,润肺而不寒凉,养血而不滋腻。第 127 题: 止嗽散的主治证

41、候是A. 咳嗽咽痒B. 微有恶寒C. 微有发热D. 舌苔薄白参考答案: ABCD第 128 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灸法的是A. 瘢痕灸B. 灯火灸C. 天灸D. 隔盐灸参考答案: BC第 129 题: 回阳救急汤含A. 白术、茯苓B. 熟附子、肉桂C. 人参、五味子D. 陈皮、半夏参考答案: ABCD第 130 题: 苏子降气汤证中属于“下虚”表现的有A .腰疼脚弱B. 肢体浮肘C .喘咳痰多D.呼多吸少参考答案: ABD本题主要考查苏子降气汤主治证的表现。 苏子降气汤证由痰涎壅肺, 肾阳不足所 致。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气不得宣 畅,而见胸膈满闷、喘咳

42、痰多;“下虚”,是指肾阳虚衰于下,一见腰疼脚弱, 二见肾不纳气、 呼多吸少、喘逆短气,三见水不化气而致水泛为痰、 外溢为肿等。 本方证虽属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第 131 题: 瘀血的致病特点包括 ( )A .易于阻滞气机B. 影响血脉运行C. 影响新血生成D.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参考答案: ABCD第 132 题:下列关于 "十剂"内容的叙述 ,错误的有A. 通可去闭 B .宣可解表C. 泄可去实D. 涩可固脱参考答案: AB第 133 题: 内伤头痛的特征可有A. 胀痛B. 重痛C. 隐痛D. 空痛参考答案: CD第 134 题: 以下各项中,

43、属于“佐药”功用范畴的是A. 消除或减低君、臣药的毒性B.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C. 反佐D .针对某些次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参考答案: ABCD第 135 题: 周身浮肿,小便不利可见于A. 肾阳虚B .寒湿困脾C. 肾气不固D. 脾阳虚参考答案: ABD第 136 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郄穴的有A. 地机B. 孔最C. 外丘D. 间使参考答案: ABC第 137 题: 麝香主治的神昏证为A. 中风痰热昏厥B. 中气昏厥C. 高热神昏D. 小儿惊厥参考答案: ABCD第 138 题: 治疗痿证以阳明经穴为主是因为A. 营阴阳B .主润筋脉C. 主宗筋D. 多气多血之经参考答案: CD第 1

44、39 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血热证表现的有A. 咯血、吐血B. 舌红绛C. 脉数D .血色紫暗而黏稠参考答案: ABC第 140 题: 上能敛肺,下能涩肠的药物是A. 五味子B. 乌贼骨C. 诃子D. 罂粟壳参考答案: ACD第 141 题: 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功效的药物是A. 葛根B. 牛蒡子C. 升麻D. 蝉蜕参考答案: BD第 142 题: 芍药汤的功效是A. 行气止痢B .清利湿热C. 调和气血D. 清热解毒参考答案: CD第 143 题: 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宜选用A. 保和丸B .小半夏汤C. 苓桂术甘汤D. 六磨汤参考答案: BC第 144 题

45、: 炉甘石的主治证为 ()A. 溃疡不敛B .目赤翳障C. 皮肤湿疮D. 疥癣瘰疬参考答案: ABC第 145 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丸仙散组成药物的有A. 款冬花B. 乌梅C. 麦冬D. 贝母参考答案: ABD第 146 题: 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 ( )A. 荔枝核B. 使君子C. 川楝子D. 苦楝皮参考答案: CD第 147 题: 以下脉象主痛的有A. 弦脉B. 紧脉C. 代脉D. 伏脉 参考答案: ABCD第 148 题: 下列哪几项与真苔有关A .胃气胃阴聚于舌体所成B .苔是有根蒂的C .与舌体不可分离D.邪热有余参考答案: ABC第 149 题:景岳全书在虚劳治疗

46、理论和方药方面的发展,在于A. 补肾阴B. 补肾阳C. 补脾气D. 补脾阴参考答案: AB张景岳在论述虚劳时, 对阴阳互根的理论做了深刻的阐发, 在治疗肾阴虚、 肾阳 虚的理论和方药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 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第 150 题:“心肾不交”主要是A .心阴不能下降于肾B. 心阳不能下降于肾C .肾阳不能上济于心D.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参考答案: BD第 151 题: 十枣汤中配伍大枣的目的是A. 制约药物峻烈B .缓和药物毒性C. 健脾益气补虚D. 益气培土护胃 参考答案: ABD本题主要考查方剂的配伍特

47、点。十枣汤由芫花、甘遂、大戟和大枣组成。方中三 药皆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之甘,益气护胃,并能缓和诸药之峻烈及其毒性, 使三药下而不伤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BD。第 152 题: 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共同表现有A. 眩晕耳鸣B. 口苦咽干C .面红目赤D.舌红参考答案: ACD肝阳上亢的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足飘。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肝火上炎的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 便秘尿黄,耳鸣如潮,或耳内流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由上可以 看出,二证的共同表现为: 眩

48、晕耳鸣,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舌红。故答案为 ACD。第 153 题: 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有A. 呕吐清稀涎水B. 胸膈胀闷,气喘息涌,不能平卧 C .胃中振水音D.肠鸣漉漉参考答案: ACD狭义痰饮是指水饮停积于胃肠, 饮停于胃可见心下坚满或疼痛, 胃脘部有振水音, 呕吐清水痰涎; 饮邪化热可见脘腹坚满或灼痛; 饮留于肠可见水走肠间, 沥沥有 声,腹部坚满或疼痛。悬饮可见胸膈胀闷,气喘息涌,不能平卧。答案为ACD。第 154 题: 多寐主要有如下哪些证候:A. 痰湿B. 血虚C. 脾虚D. 阳虚 参考答案: ACD第 155 题: 具有补脾益肾固精作用的药物是 (A. 山茱萸B. 莲子C次实

49、D.金樱子参考答案: BC 第 156 题: 麟下列选项中,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物有A. 五加皮B. 狗脊C. 海风藤D. 海桐皮 参考答案: AB五加皮辛、 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功效:利水消肿, 祛风湿,强筋骨。 狗脊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 补肝肾,强腰膝。海风藤辛、苦、 微温。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海桐皮苦、辛、平,归肝经。功效: 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故答案为 AB。第 157 题: 外用可发泡的有A. 大蒜B. 毛莨C. 斑蝥D. 白芥于 参考答案: ABCD第 158 题: 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A. 配伍B. 四气五味C. 药物质地D. 炮制参考答案: AB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