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三不欺”打造安全心理防线古人总结管理经验,也有“三不欺”之说,即:“仁者,人不忍欺;智者,人不能欺;勇者,人不敢欺。”这里的“三不欺”从官本位出发,其目的是指导为官者如何做到不被下属欺骗。无独有偶,我们在安全生产中也有“三不欺”,其具体含义是:“不自我欺骗、不欺骗别人、不被人欺骗”。2010 年元月 1 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一号文把“三不欺”作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法则”之一予以弘扬,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安全生产活动中,要做到“三不欺”。孔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格言无疑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他教导我们不仅要认识别人,更要认识自己,并进而战胜自己。不欺人易,
2、不自欺难。在“三不欺”中,“不自欺”也许是最难做到的。人都有急功近利、图懒省事甚至自我麻醉的弱点。而在生产活动中,一旦失去强有力的监督,一些人就会心存侥幸,明知存在安全隐患或安全措施不到位,偏偏要知难而进“赌”上一把。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违章反正没人看见,不会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则是心存侥幸,认为违章未必会发生事故,因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掩耳盗铃”自欺的泥潭,成为事故的牺牲品。笔者以为,要避免这种自欺行为,“自知”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诚如孔子所言,只有强者才能认识并战胜自己。“强”,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不仅表现为外在的孔武有力,更要有战胜自己的内在智慧和意志。认识自己,就是要正确地评
3、估自己的能力、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了解自己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达到何种程度,才能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各种诱惑中战胜自己。在安全生产中欺骗他人的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心理阴暗,巴不得别人出事,明知安全没有保障,偏偏告诉别人没有任何危险。这种阴暗的心态,如散发着腐臭的阴沟,如不加以治理,必然酿成灾祸;另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主观上无意欺骗他人,但因自身见识浅薄,做事粗枝大叶,不知道危险点在那里,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危险,因而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诱导别人陷入违章、危险的陷阱。这种行为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自己不知就里,还不懂装懂、指手画脚,带有很强的欺骗性,因而贻害无穷。被别人欺骗的行为在工作中也屡见不鲜,其成因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头脑简单,缺乏洞察力,遇事不加思索地盲从,往往在人云亦云中发生灾祸,实在可悲可叹。因此,在工作中对于别人的“指派”,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作为执行者都要三思而后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受骗被“误骗”。宋人董嗣杲有诗云:“所为素守三不欺,人所不知心所知。”要做到“三不欺”,除了靠“问心无愧”的道德力量加以制衡,更需要本着“说老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孕婴师中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学习交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职业规划 试题及答案
- 医院设备科笔试题及答案
- 云南专升本测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2024年考试解析资料及答案
- 云南德宏单招试题及答案
- 研究广告设计的综合市场策略 试题及答案
- 建筑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海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上海市境内旅游合同 示范文本(2013版)
- 钢构制品加工协议
- “煎炒烹炸”与中药疗效(安徽中医药大学)知道智慧树章节答案
- 病毒蛋白相互作用
-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一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教学课件
- 2024年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四川省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预赛)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适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区 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