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实验学校专题复习试验与探究_第1页
中天实验学校专题复习试验与探究_第2页
中天实验学校专题复习试验与探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天实验学校专题复习试验与探究2011-5-181.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 组同学的思考。【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 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 CO、HS、CH等。n. HS气体能与CuSO容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 :有CO CQ "S;猜想3:有CO HS CH;猜想 5:有 CO CO、HS CH。RTiPi 二【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猜想2:有CO CO、CH;、猜想4:有CO、

2、HS ;-站凜杉D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CuSO,溶嶽:A【问题讨论】(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在验证猜想I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足量NaORS液;若要进一步验,振荡。(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 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 "O CO的质量。 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的装置,

3、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1、【提出猜想】CH【问题讨论】(1)2 3 (2) 吸收CO澄清石灰水(3)干燥 水雾浓HSO(或CaCl2或无水CuSO NaOH 溶液2. 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IO)2、CaCl2和Ca(OH),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Ca(CI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IO)2+HO+C2=CaC&2HCIQ HClO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HCI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I和Q。【实验

4、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通入 足量的CO气体,。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失 效。【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在老师的帮助 下,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2和 CaCO 猜想二:CaCb 和 Ca(OH£ ; 猜想三:CaCb和 CaCO和口 Ca(OH。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把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有气泡产生。猜想一成立。步骤二:。2、【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滴入适量品红溶液溶液红色不褪去A. B烧杯中的溶液 会发生变化吗?固休氢氧化钠浓氨水支管口 气球孑湿润的酚撤滤纸条图

5、2支管口卩一内层试管壁上的小孔图3用紫色石蕊试液 润想的试纸缠绕 在小试管外壁 碳酸钠固休【继续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溶液不变色)3.(桂林)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 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 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 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 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 2装置进行实验。(1) 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

6、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0(2) 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0(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o【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 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1) 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不同变化是,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 0(2) 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

7、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 单改进是:、 03、 【实验探究与结论】(1)滤纸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浓氨水(氨或NH或NHHO)易挥发浓氨水(NH H0)显碱性或浓氨水(NH H0)是碱性物质 或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 碱或浓氨水(NHb HO)易分解(2)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3)现象明显、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实验药品用量少、环保无污染【思维拓展】(1)试纸由紫色变红色 下面的试纸先变红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快慢不同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深浅不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碳酸或酸性物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或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2)在外管(或大试管)内加入澄清石灰

8、水将燃烧的木条放在支管口4. 过碳酸钠(NaCQ)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 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实验原理】2NqCQ+ 4HCI = 4NaCl + 2CQ 2 T + 02? + 2甩0【实验装置】二.-'7=NaOHF -L_7 i 过碳餞钠 样品【交流与讨论】I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Q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1) 装置的作用是:;(2) 装置的作用是:;(3) 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 (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

9、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g ;n.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 CO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 是;(填序号)A. 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吸收B. 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中冷凝而被吸收C. 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吸收川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4、I . (1)除去CO和HCI气体 (2)验证C

10、O是否被除尽(3) 2.44 II . ABCIII . 97.6%5.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 料和燃料的化学,(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CC和H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 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成气中CC和H的质量比为NaOHI 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设计买验步骤 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装入药

11、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 C,使其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 至恢复到室温。再次分别称量装置 D E的质量,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装置D的质量装置E的质量反应前292.4g198.2g反应后296.0g201.5g装置C中出现 色物质 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 CO和H2还原了 CuO 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

12、了 CO和 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且CH也还原了 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 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 CO和H2Q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CuOCuSO4FG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实验反

13、思除了可能是CH也还原了 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5、(1)CH4+H2O=CO+32H (2)I. 14: 3 II.完善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红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如果只有CO和H。还原足量CuO合成气中CO与H2的分子个数 比为1: 3。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1 如果只有CH还原足量CuO生 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索的质量比为 3:1 现测得CO的质量:201. 5g-198 . 2g=3. 3g H 20的质量:896. 0g 一 292. 4g=3. 6g12 2生成物中碳元索与氢元索的质量比:(3 3gx 44): (3 . 6g

14、x 36)=9 : 49; 4介于2: 1和3: 1之间由此可推测出,除了 CO和 H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来反应的CH,且CH4也还原了 CuO 否。因为带走水蒸气会使测得的 CO质量 偏低而实际测得的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已经大于2 : 1,所以对推测结果无影响。拓展探究澄清石灰水 HGFI实验反思因为根据测得数据计算,生成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太置 2: 1,所以可 能是合成气中参与反应的 CO与H的分子个数比大于1: 3(或H未完全参加反应、生成的水 未被完全吸收等)6.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 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问

15、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查阅资料1(1)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 FaQ和F62Q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Q);(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容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qQ呢?FaQFe2Q铁分解温度/c15381400熔点/ c1535查阅资料2 (1)FeaO4和FqQ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2)FQ高温时分解成FesQ。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Q已分解,所以铁

16、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 FeaQ。拓展延伸(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2) FqQ高温时会分解成FesQ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Q粉末,若粉末的颜色 ,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6【实验探究】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1535 C1538 C 【拓展延伸】(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2)6Fe 203高 温 4FQ04+02T(3)由黑色变成红棕色7. 叠氮化钠(NaN)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应

17、用研究】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迅速分解为Na 2,反应方程式为。【制备研究】 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再将NaNH与2C反应可生成NaN、NaQ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卅 NO = NaN + NaQH-X, 是湿润。【NaCQ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中常含有少 量的nqcq,为测定样品中nqcq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SQ溶液与NaN,反应不生成气体)。(3)装置A的作用是。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弹簧夹, 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_漏斗活塞;再打开弹簧夹, :再次称量装置.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

18、填数字)个. .- :.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 NaN中含有NaCQ 的可能原因。【NaN屯度测定】精确称量0.140 g NaN 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 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 - 3N2 (NaNs中的N全部转化为 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4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 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 后,两边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5)使小试管中的NaN样品与M容液接触的操作是 。(6 )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19、。 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1.25 g/L),贝U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填字母序号)。A. 100 mL B. 1 L C. 2 L(8)计算NaN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7、(1) 2NaN=2Na+3NT (2)红色石蕊试纸 (3)除去空气中的CO 缓缓放入空气3 生成NaN的同时有NaOH生成,NaOH吸收空气中的CO生成NaCO (4)不变 (5)倾斜 锥形瓶,使样品与M溶液接触 (6)降低气体温度(防止量气管中水喷出)调节两边液面相平 (7) A (8) 92.9%8.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 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