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_第1页
2020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0 届咼考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选择题 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 13 题。 1. 图中分别表示( ) A. 蒸发、降水、渗透、污水 B. 渗透、降水、蒸发、污水 C. 降水、蒸发、渗透、污水 D. 降水、渗透、蒸发、污水 2. 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 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加强城市绿 地的建设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 A. B. C. D. 3. 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 的是( ) 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提高河川径流的海洋 河污水处理厂 I 城晅 十

2、- 自然界水循环 - *人类社会水循环 供水量 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加强 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 A. B. C. D. 【答案】 1.D 2.B 13.C 【解析】 第 1 题,本题考查城市水循环的环节,意在考查考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分别 表示降水、渗透、蒸发、污水。第 2 题,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 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 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 第 3 题, 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 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 会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

3、和自我净化能力 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河流年输沙量是指一年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下图为长 江某水文站(30 46N,117 37E)1970 2014 年年径流量与年输沙 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46 题。 ”年径浦量 14 血- 年输戦7 3 000 - V 】 _ 口號 0 年 1?70 1980 1990 201)0 2010 曲 4.1986 2014 年,形成该水文站年输沙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其上 游( ) A. 年降水量减小 fl A A ft ft 5 4 5 4 3 2 12000 1DOTO H- 6 4 pg塁聲 B. 流域面积扩大 C.

4、植被覆盖率降低 D. 水库总容量增加 5. 通常,该水文站一年中输沙能力最强的时段为( ) A. 2 月 B.5 月 C.8 月 D.11 月 6. 图示输沙量的变化会导致( ) A. 长江口渔业资源增长 B. 下游河段通航能力改善 C. 长江口海浪侵蚀减弱 D. 下游湖泊面积加速萎缩 答案 4.D 5.C 6.B 解析第 4 题,1986 2014 年,该水文站年输沙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 是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库容增加,导致下游径流量下降,泥沙在库区沉 积所致。第 5 题,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因此该水文站 一年中输沙能力最强的时段为 8 月。第 6 题,图示输沙量呈下降趋势,

5、输沙量减少使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减少 ,河口地区渔业资源减少;下 游泥沙淤积减弱,河道变深,通航能力改善;中上游修建水库导致输沙 量、来水量减少,因此长江口海浪侵蚀加剧;输沙量减少使入湖河流带 来的泥沙减少,不会导致湖泊萎缩。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 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 题,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 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 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78 题。 币裁酬I 7. 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 缓解热岛效应 B. 减轻城市内涝 C. 提供工业用水

6、 D. 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8. 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 A. 调节小气候 B. 增加下渗量 C. 保护生物多样性 D. 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 7.C 8.B 解析第 7 题,活水公园可以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降解污染物, 净化水体。提供工业用水不是对环境的影响。第 8 题,荷花池可以调 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美化城市环境,但题目强调暴雨后,最主 要功能应是增加下渗量。 北半球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表为该湖 泊水位(水面海拔)和 TSS(TSS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 泥沙量,流入为正值,流出为负值)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读表

7、,完成 第 910 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位/m 9.2 8.3 11 11.8 12.3 14.2 15.3 16.7 14.9 11.2 8.5 9.9 TSS/ 106kg -230 -55 -35 -20 70 380 1275 2340 820 -305 -410 -325 9. 下列对该湖泊 TSS 通量变化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湖泊湿地生物多样 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 弱 A. B. C. D. 10. 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

8、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 9.B 10.D 解析第 9 题,从表中信息可知,湖泊水中 TSS 通量总和为正值,说明河 流水中的泥沙进入湖泊较多,湖泊淤积严重,因此湖畔土壤肥力应没 有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面积萎缩严重,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 减少,湖泊调蓄功能不断下降,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第 10 题,水位即为水面海拔,该湖泊水位低,应位于平原地区。该湖泊 6 9 月水位咼,应为当地雨季,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符。 河水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河水中 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 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河水浊度是衡

9、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 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第 1112 题。 11. 胡卡尔河河水的浊期大致为( ) A.3 5 月 B.6 8 月 C.9 11 月 D.12 月至次年 2 月 12. 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 ) A.ac 段 B.bc 段 C.cd 段 D.de 段 答案 11.D 12.B 解析第 11 题,结合经纬线可知,图中海洋为地中海,图示区域的气候 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2 月至次年 2 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 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第 12 题,从图中 可以看出,ac段和 bc 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

10、段流经地区的坡度较 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 bc 段流经地区的林区少, 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 段和 de 段主要流经稻田,说 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 0 4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 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 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 0 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 淤、前进和后退。 下图为河口流速 (指向下游) 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 1314题。 13. 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A. 涨急时刻 B. 涨急时刻后 2 小时左右 C. 落急

11、时刻 D. 落急时刻后 2 小时左右 14.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 A. 向上游移动 B. 向下游移动 C. 在原地不动 D. 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 .0J)力咋川J) 3 2 1 7- 2 5 0 5 1 1 o o- 答案 13.D 14.B 解析第 13 题,由题意可知,河口流速最大时,潮流的速度最小,河口流 速最小时,潮流的速度最大;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减小为 0 的阶 段,即河口流速增至最大的阶段;图示 3 时左右为落急时刻,5 时左右 河口含沙量最大,即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落急时刻后 2 小时左 右。第 14 题,河口流速大于 0 时,泥沙向下游

12、移动,河口流速小于 0 时, 泥沙向上游移动;图示河口流速大于 0 的时段河流含沙量比河口流速 小于 0 的时段含沙量大,因此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向下游移动。 15. 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p河砌航嘴削叶林针叶林 (1)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2) 写出图中对陆地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3) 图示地区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简述海洋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特 征的影响。 (4) 因不合理的开发,图中森林急剧减少。简述森林锐减对当地水循环 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理由:位于大陆西岸;地带性植被为(落叶) 阔叶

13、林;沿岸有暖流流经。 (2) 。 (3) 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暖流影响,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无结冰期。 (4) 水循环:坡面汇流速度加快;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河流: 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 解析第(1)题,根据海陆位置、地带性植被、洋流性质综合判断图示沿 海地区的气候类型。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 主要环节。第(3)题,根据气候类型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结 冰期等方面描述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角度分析森林减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对水循环的影响 主要从径流汇集、径流变化等角度分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

14、响主要 从含沙量、流量变化等方面阐述。 1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F 表为当前阿姆河、锡尔河水资源总量及其利用情况 阿姆 河 锡尔 河 国际上内流河水资源开发上 限 水资源总量 /io8m 579 336 30%40% 用水量/io8m 489 323 (1) 分析图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及其原因 简述锡尔河、阿姆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不利影响。 (3)为缓解咸海急剧萎缩,有人提议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 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答案(1)东南部地区。东南部为山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位于河流上游,河流径流量大;山地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2) 水资源过度使用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荒漠化加 剧;由于过度用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含盐量增大;气候更 加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风沙灾害频发;如果农业用水灌溉 措施不当,可能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3) 不赞同。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过度开采地下水, 使水位下降,且当地降水少,地下水补给困难;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引 发次生盐渍化等生态问题;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 当地干旱等。 或赞同。该地区地下水较河流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