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痛针灸案例三则及思考_第1页
膝关节痛针灸案例三则及思考_第2页
膝关节痛针灸案例三则及思考_第3页
膝关节痛针灸案例三则及思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膝关节痛针灸案例三则及思考膝关节痛针灸案例三则膝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呢?我遇到的膝关节痛的病人常见的有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滑膜炎、老年性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严重的有膝关节积液等,有的是因为劳损,运动损伤,有的是因为痛风,或者中医说的因为风寒引起的风湿痛等。我的一次膝关节痛2007 年跟着一行公益人士去贵州深山里支教。支教的地方,身处贵州大山身处,山高林密,从山脚下到达目的地,要翻山越岭,过很多小溪。山上常年都是雾气弥漫,湿度比较大。也不知道是每天要爬山奔波造成的,还是因为当地气候。可能二者都有。反正去到山上的第十天我的膝关节就开始痛了,严重的时候根本不能走路,特别是下山的时候几乎要了我的老命,

2、因为要赶路,翻山越岭,山路要走 6-7 个小时才能下到山脚下的乡镇上来搭班车。下山的时候,我是搞了一个很大的怪状半支撑,一路皱着眉头死撑才下到山的。那是我的第一次膝关节痛,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不是得了风湿。中医说的风湿。也就是痹症 -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估计是爬山行走脚发热,又得趟水过河, 如此重复几次,这个病就这么得来的。家访的时候,当地的农民很多都有膝关节疼痛病。那我的这个膝关节痛,也是回来好久加上时不时艾灸一下才慢慢好的。我是很久没有记录案例,忙于学新的东西,整理消化。寻找突破口。因为临床似乎进入一个平台期,有些病虽能治愈,但始终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么快的效果。所以今年的计划深入

3、学习重温经典中医。那接下来,总结三例针灸治疗膝关节疼痛案例分享给大家。案例一男性, 65 岁,右膝关节肿痛1 星期这位大叔当兵出身,飞行员退休,以往体质都很好,退休以后还能和老同事经常去爬白云山。最近膝关节痛,爬不动了。就诊时,右膝关节肿痛,行走不便,不能爬楼梯,蹲起动作困难。就诊时,右膝关节内侧肿胀,局部红肿,肤温升高。自诉尿酸高,既往就有痛风性关节炎。脉滑数有力,舌红苔黄腻。诊疗:判断为湿热下注,病位在脾经。治疗,第一天,在局部委中穴附近以及血海附近淤络刺血,当场痛减大半,后针刺健侧内关穴,患侧太冲穴,三阴交、阴陵泉,共四穴,留针45 分钟。维持以上穴位治疗,痛减肿消,维持五天治疗后,基本

4、痊愈未再来。嘱咐下次再次痛服用中成药四妙丸治疗。案例二72 岁 女性,左膝关节外出疼痛,行走不能半月就诊时,患者左侧膝关节外侧,疼痛厉害,轻微浮肿。触诊(膝盖骨)半月板外侧轻触疼痛厉害,推动膝盖骨有摩擦感,活动膝关节有响声。前一天,同事为其局部电针,疼痛稍减,今天仍有下蹲困难,走路跛行无力。 X 检查提示局部增生,骨刺。舌暗淡,苔白。右脉弦,左脉细涩。诊断: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治疗予以右侧内关穴为治疗穴,加患侧陷谷,考虑疼痛部位为阳明经以及少阳经,加阳陵泉。对侧肾关穴、曲泉含义为补肝肾之意,共五穴。一次治疗后,后几日未见患者复诊。一周后,复诊,很高兴,说上次治疗后,疼痛基本好了,现在走路多了稍

5、微有些疼痛。维持上方再次巩固一次治疗。嘱咐服用壮腰健肾丸巩固,她不能理解,膝关节痛为什么要吃补肾药?解释一阵才欣然离去。微信随访,至今未再痛。案例三、75 岁男性,双脚肿痛1 月,行走疼痛不能受力,左侧较重。这个患者以双脚疼痛就诊, 以左侧足跟痛为主, 就诊时,查看,双脚膝关节以下肿胀,手指按压皮肤有凹陷。左侧脚痛厉害,足跟不能受力,踩地时疼痛放射牵拉至膝关节后外侧。舌胖大,色暗淡,苔白厚腻,脉双脉沉紧。诊断:心肾阳虚,水湿浸淫治疗针右侧心门治疗穴,含义:一以强心,二以全息对应。患侧取太白、三阴交、阴陵泉,对侧肾关穴、复溜穴,共六穴。留针 45 分钟。留针过程中,患者患侧阴陵泉穴针周围硬币大小

6、区域皮肤冒出小水珠。拔三阴交、阴陵泉针孔冒清水。拔针后让患者下地活动,疼痛少见,但不是非常明显。在他左侧玉枕穴出触及到拇指大小硬结,用 3.0 粗针解结,留针过程中,让他边活动边跺左脚,力度慢慢加重。跺脚五六次后自觉踩地疼痛感基本消失。第二日复诊, 双下肢肿胀较前一天减轻, 维持五天疗程,疼痛消失,双脚肿胀基本消除。嘱起必要时再巩固一疗程,担心其心肾有问题。患者自觉无疼痛没有再来,嘱咐回家后用艾叶 花椒泡脚注水泡脚。三例膝关节痛经过一个疗程治疗,最多五天, 基本痊愈。西医检查有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痛风等。治疗基本思路基本一致,这个思路来源于董氏针灸杨维杰老师总结的经验,都是都膝关节痛以取内关穴

7、治疗穴。加经络辩证,取相应的输穴做牵引穴。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我没有完全照搬董氏针灸的经验,加了传统中医的总体辩证结合经络辩证。 辨明虚实寒热,才有或补或清,以及刺血等疗法。董氏奇穴的致病思想,解开了我以前上学时学针灸的困惑,因为加入病再某一条经络上,是取多少个穴位来治疗,凭什么依据取。至少要知道多一个穴位,为什么要多加。是一定必要的吗?还是可加可不加的?总结一个应用:治疗痛症,董氏奇穴的经验穴作为治疗穴,一般对此取。加牵引穴,牵引穴位一般为患侧取,含义是把气牵引到患处,气至病所。知道了这个变通的思想,具体的问题就会变通了。要不然死的东西用起来都是死的。也是在上周,一位网友质询我,说她家人有膝

8、关节痛,西医说有增生,要动手术。那我自己目前治疗好多的膝关节痛,大多数再一个星期内搞定的,配合中成药或者中成药。当然,增生太厉害的就不好说了。我建议他还是带家人去做做针灸看看。前一个星期再 Q 群跟大家分享一个落枕一个星期都不好的病人,这个患者上周五得的病,按摩加局部电针。被搞了一个星期都没缓解。后来找到我,诊断后用了后溪穴。痛在太阳经, 脖子活动受限, 只下了对侧后溪穴一针立刻缓解。很多人都知道后溪穴治疗落枕,但是如果痛不在太阳经上呢,我试过,有效但没有达到想象的那么有效。我不是学针灸专业的, 。毕业工作虽然说后溪穴是治疗落枕的经验穴。如果痛不在太阳经上,效果就没那么好。跟师,如果师傅不跟你

9、讲这些,你只记住后溪穴治疗落枕,很多时候发现效果不会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好。有时候所谓的秘诀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变通。有些师傅愿意告诉你怎么去变,很多搞中医的都不轻易说, 如果你不主动过问, 就更不会说。看伤寒论就有这个体会, 他告诉你一个规律, 时时都强调变,也告诉你应变处理的方法我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在门诊用起针灸。上学时记忆的一点点经络穴位知识基本快忘记了都。为了临床工作,系统复习了针灸学一遍,再加上学习了董氏奇穴。慢慢去应用,变通,才觉慢慢体会到针灸的 “神奇” 效果。当然,。目前我的针灸水平仍待提高,很多临床问题,都需要慢慢去实践体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治病的技能。至少我知道中医是很活的,辩证,辩的就是变化的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