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废气处理工艺_第1页
精细化工废气处理工艺_第2页
精细化工废气处理工艺_第3页
精细化工废气处理工艺_第4页
精细化工废气处理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1废气防治措施评述8.1.1有组织排放废气防治措施及评述拟建项目有组织废气主要包括工艺废气 (G1G)溶剂回收车间生产过程产 生的废气(G7),废水处理废气(G8 G9,危废暂存库收集的无组织废气(G10o 拟建项目还在各生产车间及溶剂回收车间内建有完善的无组织废气收集系统,干燥、离心等生产过程产生的无组织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送往相应的处理设施处理;将危废暂存库中能密封的设备和空间尽量密闭,减少废气产量,拟采取各项措施减少危险废物暴露面,从而减少废气扩散空间,对已产生的废气采用 负压收集并通过“碱喷淋洗涤+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废水处理站的收集池、中间水池、混凝沉淀池、厌氧水解池、 A/

2、0生化池、二沉池等大部分构筑物 均加盖并进行废气收集,与废水蒸发产生的不凝气,通过“碱喷淋洗涤+活性炭 吸附”处理后排放;易挥发液体储罐均采用氮封,罐区槽车装卸过程加装气相平 衡管,密闭装车,在天气炎热时对储罐进行喷淋降温,有效减少储罐的“呼吸排 放” o以上措施最大程度上将厂内无组织废气收集后转变成有组织废气进行处理。上述废气中成分复杂,有乙酸、环己酮、环己醇、甲苯、二乙二醇单乙醚、 氯戊烯、丙酮、丙酮聚合物、四氢呋喃、噻吩、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二氯 甲烷、乙腈、羟基丙酮、丙酮基磷酸甲酯、氯乙酸甲酯、亚磷酸二甲酯、甲醇、 三氟化硼乙醚、乙醚、乙醛、HCI、三聚乙醛二氯亚砜等有机组分污染物

3、,还有 HCI、氨、SO、氯气等无机组分污染物,治理难度大。8.1.1.1 废气处理措施选择目前,工业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冷凝法、 吸收法(水法、有机溶剂法)、 吸附法(活性炭颗粒吸附法、活性炭纤维吸附法)、燃烧法(催化燃烧法、蓄热 燃烧法、焚烧法)等,相关技术要点比较见表 8.1-1 o表8.1-1有机废气常见处理技术比较序号处理技术技术要点1冷凝法采用冷却或冷冻的方法,将废气中沸点较咼的有机物冷凝下来进行回收。该法对废气中有机物的脱除效率有限,适用于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2水洗/碱洗/酸洗工艺以下场合比较适合采用水或酸、碱作为吸收剂:(1) 污染物与水具有良好的亲溶性或者与水发生反应

4、; 比如一甲胺溶于水,生成对应的溶液或与酸生成盐;(2) 高沸点可溶于水的有机物;如DMF DMACDMS(等有机物易溶于水,采用水吸收后因其沸 点较咼,烝气压较低,不易挥发,因而效果良好,得到广泛应 用。3活性炭吸附常用于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气中物料或低浓度废气的深度处 理,现有活性炭颗粒和活性炭纤维两种吸附材料,其中活性 炭纤维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脱附速度快等优点,但活性炭纤维价格较咼,对有较大回收经济价值的物料常用该工艺,对 无回收价值的物料常采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净化。若无脱附再生配套设施,由于活性炭极易饱和而导致净化装置失效。对 沸点在50C120C之间的,无不饱和键或不易发生自聚合的

5、 有机废气适合采用该工艺净化处理。4RTC蓄热燃烧法RTO热氧化炉其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 C以上,使废气中的有机物在氧化室氧化分解成CQ和H2O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陶瓷畜热体,使陶瓷体升温,从而用于对原始废气进行 预热。陶瓷畜热体通常分为两室或一室。每个畜热室依次经历 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与热力燃烧及 催化燃烧等工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运行可靠、能处理中、33高浓度废气等特点。其处理风量通常在1000m/h-100000m /h不等。加热介质主要为煤油和天然气。具有净化效率咼、安全 性好,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5直接焚烧法废气焚烧炉通常采用煤油或天然气做为加热

6、介质,其技术与废液焚烧炉和固废焚烧炉较为相似,比较适合用于连续化生产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其处理能力通常<10000mi/h,如各类精馏塔不凝气等。根据拟建项目各股废气产生环节,有组织废气中本项目中所排放的有机废气 基本均经过冷凝工艺处理后的不凝气,其排放具有间歇排放、浓度变换幅度大、 气体流量不稳定等特点。对照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的通知苏环办20143号文的相关要求,按照废气“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拟采用不同的废气治理措施:(1)对于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气,优先采用碱喷淋洗涤去除其中的酸性污染 物如HCI、SO、乙酸等,同时还可去除部分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如甲

7、醇、丙酮、 四氢呋喃、乙醛、二氯亚砜等。经过碱喷淋洗涤后的废气,拟根据所排放污染物的物性特性分别采用RTO焚烧、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进行处理。(2)对于有机物浓度较高,且不含有酸性物质及氯代有机物的废气,采用直接燃烧法进行处理。RTO焚烧法、碱喷淋洗涤、活性炭吸附均为工业上常用的、成熟的废气处理技术,可靠性很高,能确保稳定运行。8.1.1.2 精己二酸装置废气污染治理措施精己二酸装置产生的有机酸性混合废气主要成分为乙酸、环己酮,拟采用“一级碱喷淋洗涤+RTC焚烧+级碱喷淋洗涤”工艺进行处理。根据设计单位提 供的技术资料,废气中含量最大的乙酸、环己酮,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水溶性 的乙酸去除效率可达6

8、0%微溶于水的环己酮去除率亦可达 5%碱洗后的废气经 车间有机废气总管送全厂 RTO焚烧炉系统处理,焚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可达 99.9%,焚烧废气再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可稳定达标排放。-达标排放甲基庚烯酮装置产生的混合废气主要成分为氯化氢、氯戊烯、丙酮、氯烯水8.1.1.3 多元醇酸酯增塑剂装置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多元醇酸酯增塑剂装置产生的有机混合废气主要成分为甲苯、二乙二醇单乙醚,拟采用“ RTO焚烧+级碱喷淋洗涤”工艺进行处理。废气收集后,经车间 有机废气总管送RTO焚烧炉系统处理,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焚烧有机 污染物去除效率可达99.9%,焚烧废气再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可稳定达标排

9、放。G2-148.1.1.4甲基庚烯酮装置废气污染治理措施解物等,因其中含有卤代有机物,为避免焚烧过程中产生二噁英,拟采用“一级碱喷淋洗涤+二级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处理。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 废气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处理后,其中酸性气体HCI及水溶性较好的丙酮,去除效 率可达60%微溶于水的氯戊烯去除效率亦可达 5%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可进 一步去除污染物,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可达 90%经上述处理后的废气可稳定达 标排放。G3-14-级碱喷二级活性淋洗涤炭吸附二达标排放8.1.1.5 多佐胺装置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多佐胺装置产生的有机酸性混合废气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四氢呋喃、石 油醚、乙酸乙

10、酯、甲醇、甲苯、乙腈、噻吩、二氧化硫、二氯亚砜、氨气、多佐 胺等,拟采用“一级碱喷淋洗涤+RTO焚烧+级碱喷淋洗涤”工艺进行处理。根 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经一级碱喷淋洗涤,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氯亚砜 及水溶性污染物甲醇、乙腈、氨气等的去除率达 60%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去除 效率亦可达5%碱洗后的废气经车间有机废气总管送全厂 RTO焚烧系统系统处 理,焚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可达 99.9%,焚烧废气再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可 稳定达标排放。G4-132一级碱喷车间有机RTO焚 烧一级碱喷淋洗涤废气总管系统淋洗涤达标排放8.1.1.6 突厥酮装置废气污染治理措施突厥酮装置产生的有机酸性混合废气

11、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羟基丙酮、丙酮基磷酸甲酯、氯乙酸甲酯、亚磷酸二甲酯、甲醇、三氟化硼乙醚、乙醚、乙醛、HCI、三聚乙醛等,拟采用“一级碱喷淋洗涤 +RT O焚烧+级碱喷淋洗涤”工艺进行处理。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废气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酸性气体HCI及易溶于水的羟基丙酮、亚磷酸二甲酯、甲醇、乙醛、三氟化硼乙醚等的去 除率达60%丙酮基磷酸甲酯、氯乙酸甲酯、乙醚、三聚乙醛等微溶于水的污染 物去除率亦可达5%碱洗后的废气经车间有机废气总管送 RTO焚烧系统处理, 焚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可达 99.9%,焚烧废气再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可稳定达标排放。G5-110L达标排放8.1.1.7 噻

12、吩磺酰胺装置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噻吩磺酰胺装置产生的混合废气主要成分为氯气、氨气、二氯甲烷、甲苯、等,因其中含有卤代有机物,为避免焚烧过程中产生二噁英,拟采用“一级碱喷 淋洗涤+二级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处理。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废气 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其中酸性气体氯气及水溶性较好的氨气,去除效率可达60%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可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可达90% 经上述处理后的废气可稳定达标排放。G6-114一级碱喷淋洗涤一级活性炭吸附二达标排放8.1.1.8 溶剂回收车间废气污染治理措施物料回收车间在进行精馏回收溶剂过程中会产生精馏废气,主要成分为环己酮、乙酸、四氢呋喃、丙酮

13、缩合物、丙酮、二氯甲烷、甲苯等有机污染物,拟采 用“一级碱喷淋洗涤+RTC焚烧+级碱喷淋洗涤”工艺进行处理。 根据设计单位 提供的技术资料,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酸性气体乙酸及水溶性污染物四氢呋喃、 丙酮等去除效率可达60%碱洗后的废气经车间有机废气总管送 RTC焚烧炉系统处理,焚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可达 99.9%,焚烧废气再经一级碱喷淋洗涤后,可稳定达标排放。8.1.1.9 废水处理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组织废气主要包括含氟废水W4-4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G8-1)、高含磷及含氟废水(W5-24蒸发浓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G82,废水处理站单效蒸发器产生的蒸发废气(G8-

14、3)及污水处理站收集的 无组织废气(G9)。废气中含有甲苯、甲醇、乙醚、乙醛、丙酮、二氯甲烷、乙 酸乙酯、硫化氢、氨气等,经过一级碱喷淋洗涤,甲醇、丙酮、氨气、氯化氢等 水溶性污染物去除率可达 60%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可进一步去除污染 物,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可达 90%经15m高空达标排放。G8-13、G9一级碱喷二级活性淋洗涤炭吸附i达标排放8.1.1.10 危废暂存库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危废暂存库主要存储冷凝残液、脱溶残液、压滤废物、蒸馏残液、滤渣、分 层废液、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废甲醇、盐渣、废原料桶等危险废物。由于本项 目产生的液态危废较多,为了减少废气产量,将能密封的容器和空间尽量

15、密闭, 从而减少废气扩散空间。对已产生的废气采用负压收集,收集的废气中含有乙酸、 环己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噻吩、甲苯、甲醇、乙醛、乙醚、 二氯甲烷等有机物,经过一级碱喷淋洗涤,乙酸、四氢呋喃、丙酮、乙醇等水溶 性污染物去除率可达60%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可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活 性炭吸附处理效率可达90%经15m高空达标排放。8.1.1.11 RTO焚烧系统各车间排放的有机废气由风管引出后, 经一级水封处理后,由一次风机送入 前吸收塔吸收净化气体中的氯化氢等酸性污染物,净化后的气体经脱水除雾后由三通阀送入RTO焚烧设备内焚烧处理。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惰性气流及富氧气流 在进入

16、RTO炉体之前不会被混合。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惰性VOC制程废气将会作为燃料被送入一个特殊的燃烧机中。 出于温度控制的需要,燃烧空气将会被导 入,并且稀释空气也会被加入。在低废气流量阶段,燃烧机将会加入辅助燃料以 维持1100C的运行温度。1100C时至少1秒的滞留时间能确保去除效率达到 99.9%(wt)。之后热净化空气将会被导入至废热锅炉进行冷却,废气通过25m高烟囱排放。图8.1-1 RTO焚烧系统工艺流程图8.1.1.12全厂废气净化系统及排气筒汇总综上分析,拟建项目依据所产生的有组织废气特点,分别选择适宜的处置措施。全厂废气污染物处理流程见图 8.1-2。拟建项目共建有5个排气筒,拟建

17、项目废气净化系统装置配置、工艺参数及排气筒设置情况见表8.1-2 o拟建项目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碱喷淋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建设,并在日常操作过程中落实活性炭的更换频次,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以确保废气废气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废气的达标排放。表8.1-2废气净化系统装置配置及工艺参数车间序号装置名称工艺参数排气筒(个)备注精己二酸车间一1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精己二酸车间二2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精己二酸车间三3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甲基庚烯酮车间4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1每2个月更换一次活性炭5二级活性炭吸附常温、常压多佐胺车间一6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多佐胺车间二7

18、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多佐胺车间三8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突厥酮与噻吩磺 酰胺车间一9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1用于处理噻吩磺酰胺生产 废气,每2个月更换一次 活性炭10二级活性炭吸附常温、常压11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用于处理突厥酮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突厥酮与噻吩磺酰胺车间二12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用于处理噻吩磺酰胺生产 过程产生的废气13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用于处理突厥酮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突厥酮车间14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溶剂回收车间15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危废暂存库16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1每2个月更换一次活性炭17二级活性炭吸附常温、常压污水处理区

19、18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1用于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产 生的废气,每2个月更换一次活性炭19二级活性炭吸附常温、常压20RTO焚烧系统燃烧温度1100C,停留时间1秒1用于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高浓度有机废气,焚烧 炉以天然气为辅助燃料21一级碱喷淋装置常温、常压二级活性-4#排气筒(15m达标排放一级碱喷G9污水处理站吸附危废暂存库G10一级碱喷二级活性5#排气筒(15m达标排放图8.1-2全厂废气污染物收集及处理流程图8.1.2无组织排放废气防治措施及评述(1)生产装置区 精己二酸车间一、二、三,多元醇酸酯增塑剂车间一、二,甲基庚烯酮车间,多佐胺车间一、二、三及突厥酮车间,每个车间内设置 1

20、条无组织废气收集 总管,突厥酮及噻吩磺酰胺车间一、二,每个车间内设置2条无组织废气收集总 管分别收集突厥酮装置和噻吩磺酰胺装置产生的无组织废气, 按车间内产品生产 线分别设置支管,各支管管线架设在生产装置的上方;含乙酸、 HCI等腐蚀性废 气的管线材质采用PP管,其他废气管线材质可采用碳钢管。 生产装置中反应釜、高位槽、中间槽、中间罐等均加氮封,并通过控制物 料进出平衡尽量维持咼位槽、中间槽、中间罐等的液位平衡,以减少中间储罐的 “呼吸”排放,生产投料过程均在微负压状态下完成,产生的呼吸气通过管线连 接至生产装置上方的支管上,每根连接管线装有阀门控制开关。 人工加料口旁设固定连接管线与支管相连, 固定连接管线装有蝶阀等阀门 控制开关,可采用活动或固定集气罩收集无组织废气, 集气罩通过软管(活动集 气罩)或固定管线(固定集气罩)与连接管线相连;敞口离心分离设备上方设固 定集气罩,固定集气罩通过固定连接管线与支管相连, 固定连接管线装有蝶阀等 阀门控制开关。(2)罐区无组织废气控制拟建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